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铁生锈了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11
小学科学625铁生锈了(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铁生锈的原理并明白如何预防铁的生锈。
教学内容:1. 铁生锈的原因2. 铁生锈的化学反应3. 铁生锈的预防方法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周围常见的物体中是否有铁制品,并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这些铁制品表面上有时会出现红棕色的锈迹。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话题:“铁为什么会生锈?为了预防铁生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步骤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20分钟)1. 展示一根干净的铁钉和一根被水浸泡过的铁钉给学生,并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2. 鼓励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铁钉表面。
指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如锈迹的颜色和形状。
3. 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被水浸泡过的铁钉上会出现锈迹?”4. 引导学生思考,并最终指导学生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步骤三:探究铁生锈的化学反应(30分钟)1. 准备一些干净的铁片,以及一些试管和水。
将铁片分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加上几滴水。
学生观察观察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变化。
2. 解释给学生,“当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氧化铁(即铁锈)的物质。
”3. 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只有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才会发生生锈的反应呢?”4. 解释给学生,“这是因为铁在湿润的环境中会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干燥的环境中则会减缓或停止反应。
”步骤四:探究预防铁生锈的方法(30分钟)1. 分组讨论:什么方法可以预防铁生锈?2. 引导学生列举并讨论一些常见的预防铁生锈的方法,如喷涂油漆、涂抹防锈剂、镀锌等。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方法能否完全阻止铁生锈。
步骤五:小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2.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帮助学生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调查家庭中哪些物品是由铁制成的,然后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这些物品生锈的小短文。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铁生锈了》习题一、判断题1.将生了锈的铁块擦一下,其表面的铁锈又可变回铁了。
()2.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后,铁钉上产生的新物质是铁锈。
()3.铁钉不接触水和酸性物质,放在空气中也容易生锈。
()4.纯铁锈是能被磁铁吸引,但不能导电的。
()5.铁锈的颜色为银白色。
()6.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7.铁生锈后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8.把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会产生气泡。
()9.买来的新自行车没有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会生锈。
()10.铁锈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
()11.铁与铁锈一样都能被磁铁吸引。
()12.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13.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是一样。
()14.从光泽上比较,铁片有金属光泽,而铁锈没有光泽。
()15.通过实验证明,铁锈能够导电。
()16.铁锈是灰白色的,没有光泽,摸上去十分光滑。
()17.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它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8.铁生锈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19.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生锈。
()二、填空题20.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____________关系很大。
____________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____________等。
21.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__,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______,就是铁锈。
22.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现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会使铁生锈。
23.铁能导电,铁锈____________导电。
24.空气中的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作用,生成的铁锈叫____________。
25.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__变化。
2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能看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科学概念: 1、知道铁⽣锈的原因与⽔和空⽓有关。
2、认识铁⽣锈变成铁锈是⼀种化学变化。
过程与⽅法: 1、懂得运⽤控制变量的⽅法设计实验探究铁⽣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中能确定⾃变量,并控制⽆关变量。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在铁⽣锈实验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证据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对铁⽣锈的原因作出猜测,并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测。
2、认识铁⽣锈变成铁锈是⼀种化学变化。
难点: 1、能正确设计变量控制实验并能在实验中控制⽆关变量,探究铁⽣锈的条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镊⼦、铁钉、⽔、课件、⼀次性杯、保鲜膜、未⽣锈的铁⽚、锈蚀严重的铁⽚。
五、教学过程: (⼀)、创设⽣锈的情景,引出课题。
引⼊:(PPT出⽰⽣活中⽣锈的图⽚)课前⽼师收集了⼏幅图⽚,我们⼀起来看看!它们怎么了?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做的吗?(板书:铁⽣锈了) 师:请你们回顾⼀下,⽣活中你见过有哪些常见的铁器有⽣锈现象?(⼆)、活动⼀:观察铁锈 (1)铁⽣锈是什么变化?请说说你的理由? (2)那铁⽣锈到底是什么变化呢?我们必须找出⾜够的证据证明⾃⼰的观点。
请各组按要求进⾏研究。
PPT提⽰要求:1、⽤感观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2、从⾦属的特征进⾏⽐较? 3、把研究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3)观察铁⽚和铁锈,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那铁⽣锈是什么变化? ⼩结:我们寻找到的证据从⼀定程度上说明了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所以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2024年小学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铁生锈了》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及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铁生锈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铁生锈的原因、过程,掌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及防治方法。
难点: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铁钉、试管、橡皮塞、铁片、砂纸、稀盐酸、植物油、实验报告单等。
学生准备:铁钉、试管、橡皮塞、铁片、砂纸、稀盐酸、植物油、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铁钉、铁片等铁制品,让学生观察其表面现象。
(2)提问:为什么铁制品表面会出现锈迹?2.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1)学生分组讨论,推测铁生锈的原因。
3. 验证铁生锈的过程(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铁生锈的过程。
(2)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
4. 讲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教师讲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5.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分析其生锈原因。
(2)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让学生判断其正确性。
六、板书设计1. 铁生锈的原因:铁与氧气、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2. 铁生锈的过程:铁钉→铁锈。
3.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隔绝氧气和水,如涂抹防锈油、喷漆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铁生锈的原因。
(2)列举三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答案:(1)铁生锈的原因:铁与氧气、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涂抹防锈油、喷漆、镀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及防治方法。
铁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铁生锈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而铁生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课首先介绍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最后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为后续的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寻找证据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的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提供给学生铁片、铁粉,铁锈块、铁锈粉、磁铁、电路检测器等。
【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分别出示铁片和铁锈片,问:这两块铁片,如果老师准备送给你一块,同学们想要那一块呢?为什么?揭题:铁生锈了。
【最初的想法是用图片进行导入,出示生活中的铁生锈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共同点。
但是,在做课件时发现图片效果有限,对学生的吸引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改用实物铁片,一块是新的,另一块已经生锈,学生自然会选择新的,然后请他们说出选择理由,效果确实更好了。
小学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二章《物质的性质》第三节《铁生锈了》。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铁生锈的原因,掌握铁生锈的基本过程。
2. 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铁生锈的条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提高日常生活中对金属保护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教学重点:铁生锈的过程及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铁钉、试管、橡皮塞、铁丝、水、植物油、砂纸、放大镜等。
学具:每组一份铁钉、试管、水、植物油、砂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生锈的铁钉和一个光亮的铁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两个铁钉的表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引导学生了解铁生锈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如干燥、湿润、涂油等)的生锈情况。
b. 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铁锈的形态和结构。
4. 讲解防止铁生锈的方法:a. 保持铁制品干燥。
b.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等。
c. 使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
5. 讲解铁生锈的利用:铁生锈虽然会影响铁制品的使用寿命,但在一些情况下,铁锈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铁锈可以用来制作颜料、催化剂等。
六、板书设计1. 铁生锈的原因:铁与氧气、水接触2. 铁生锈的过程:铁表面形成氧化铁(铁锈)3.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保持干燥涂油、刷漆等使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列举三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 答案:a. 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水接触。
铁生锈的过程是铁表面形成氧化铁(铁锈)。
b. 三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保持干燥、涂油、刷漆等、使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铁生锈的原因、过程及防止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a. 铁生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了解金属保护的措施。
小学科学第13课铁生锈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第13课《铁生锈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水和氧气接触产生的化学反应;了解如何预防铁的生锈。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铁生锈的过程,理解铁生锈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以及如何预防铁的生锈。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器和铁丝、干燥剂、塑料袋、水、湿布、试管、试管架、酸性和碱性溶液。
2. 实验液体:几种不同酸性和碱性溶液。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老师用引入铁锈的图片或用具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告诉他们今天将学习什么内容。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想一想,铁为什么会生锈。
步骤二:观察实验(15分钟)1. 准备一些铁制品,如铁丝和铁器,并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潮湿的环境、干燥的环境等。
2. 让学生观察这些铁制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三:实验现象总结(20分钟)1. 组织学生共同总结观察实验中铁生锈的现象,引导他们观察到铁生锈的规律。
2. 帮助学生理解铁生锈是由铁、水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步骤四:预防铁生锈实验(20分钟)1. 准备一些铁制品和一些预防铁生锈的材料,如涂有保护层的铁制品或将铁制品放入塑料袋中,并加入一些干燥剂。
2. 将这些铁制品置于潮湿环境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3. 引导学生观察到预防铁生锈材料的作用,理解预防铁生锈的原理。
步骤五:知识总结与拓展(15分钟)1.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铁生锈的原因,并列举如何预防铁的生锈的方法。
2. 进一步扩展,介绍一些重要的铁制品的保护方法,如汽车、船舶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深入理解铁生锈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铁的生锈。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
A. 缺水的沙漠B. 潮湿的海边C. 干燥的高原【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生锈的条件,要求学生掌握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
【解答】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比如潮湿的海边,所以B符合题意。
选B。
2.【答题】下列关于铁和铁锈的比较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铁和铁锈的颜色相同B. 铁摸起来比较光滑,铁锈摸起来比较粗糙C. 铁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金属光泽【答案】A【分析】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解答】A选项,铁和铁锈的颜色相同,说法错误,铁是银白色,铁锈是红褐色;B选项,铁摸起来比较光滑,铁锈摸起来比较粗糙,说法正确;C选项,铁有金属光泽,铁锈没有金属光泽,说法正确。
选A。
3.【答题】铁和铁锈()同一种物质。
A. 是B. 不是C. 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和铁锈,要求学生掌握铁和铁锈的颜色区别。
【解答】根据对比铁和铁锈,发现铁和铁锈在颜色、光泽、光滑程度、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法存在不同,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选B。
4.【答题】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片没有空隙,铁锈上有小孔B. 铁片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C. 铁片不能导电,铁锈能导电D. 铁片能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铁和铁锈,要求学生掌握铁和铁锈的颜色区别。
【解答】铁片表面是光滑的,而铁锈表面是粗糙的;铁是具有导电性,而铁锈不具有导电性。
选C。
5.【答题】铁变成铁锈,这种变化科学上叫做()。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生物变化【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变化。
【解答】铁变成铁锈,是从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或者说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铁生锈》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铁生锈》。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铁生锈》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铁生锈的现象,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首先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接着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包括水、空气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铁生锈,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物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
但是,对于铁生锈这种较为缓慢的化学变化,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了解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2)能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铁生锈对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防止铁生锈。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控制变量,分析实验结果。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铁生锈》说课稿小学科学《铁生锈》说课稿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教学过程】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
(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性,以及实验注意点)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
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四、总结: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小学科学《铁生锈》说课稿2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