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2.1简介: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简称rcc),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1.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自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突破了碾压混凝土筑坝应用领域以后,碾压混凝土拱坝近10年发展很快,至今已占碾压混凝土坝总数的1/6,其中还有一些双曲薄拱坝、100m级高拱坝和严寒地共的拱坝。这些拱坝含有许多新的技术突破和发展。2.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新技术,具有施工机械通用性好、施工速度快、早期强度高、节约水泥、接缝少等一系列优点碾压混凝土亦用于重负荷载路面的碾压水泥混凝土,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研究,历时8年,到1990年,我国完成了阶段性研究工作。RCC最初用于修建水利大坝而后转向停车场、货场及一些公路低速路面,近几年来,随着RCC施工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加之一些专用设备的采用,RCC 路面已可以铺筑较高等级的公路路面。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先后铺筑了RCC试验路,取得了可贵的经验。目前,施工技术和检测方法也逐渐完善。RCC具有施工快、强度高、缩缝少、水泥用量少、造价低、减少施工环境污染等优点。它是低水灰比,坍落度为零的水泥混凝土,经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成型,不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局部改扩建工程,施工方便快捷。

碾压混凝土工程量在坝体总体积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早期的碾压混凝土坝,采用“金包银”式结构,常态混凝土占去坝体体积很大份额,碾压混凝土工程量所占比重约为50%~60%。自开发出变态混凝土和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作防渗体技术后,近期所建重力坝和拱坝,基本上普遍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除溢流坝、竖井等部位采用常态混凝土),使碾压混凝土占坝体工程量比重增高到80%左右。

2.2应用实例:

1、1974-1982年,巴基斯坦在修复塔贝拉水利枢纽建筑物时,利用枯水期浇筑了250多万m3的RCC(混凝土),可将其看作是RCC发展的最重要的里程碑。采用筛选的当地材料,其最大粒径150mm、细料(小于0.075mm)用量约为10%。硅酸盐水泥用量开始为133.5kg/m3,后期为110 kg/m3,混凝土连续式混凝土凝土拌和设备拌制,用自卸卡车运往浇筑地点,用振动碾压实。在实现混凝土高速浇筑工艺方面,塔贝拉采用RCC的经验是成功的。

2、日本碾压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坝工程事务所的领导下于1974年开始研究的。日本首次采用这项新技术(起名RCD法)是1980年修建的89m高的岛地川坝和玉川坝基础板浇筑。碾压混凝土胶凝材料(70%硅酸盐水泥和30%粉煤灰)用量130kg/m3。

3、1974年美国陆军工程师团研究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作为土坝设计替代方案,为1982年竣工的柳溪坝奠定了基础。此坝是世界上第一座全部采用RCC修筑的不设段间缝的大坝。坝高52m,坝顶长518m,混凝土方量33万m3。混凝土采用破碎的人工骨料拌制,骨料最大粒径76mm,细粒料用量4%~10%。胶凝材料视不同坝区而定。水泥用量47 kg/m3,粉煤灰用量19kg/m3,大坝内区RCC浇筑层层厚为24~34cm,并采用激光束控制浇筑质量。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二十世纪70年代由国外首先起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于1986年建成了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福建省坑口大坝。在推广初期,部分学者对层间结合、坝体防渗等产生疑虑和争论,曾一度减缓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应用进程。

近几年来,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3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坝高75m的普定碾压混凝土重力坝,1996年竣工的福建溪柄坝厚比仅0.19,为世界上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薄拱坝,2001年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坝高132m沙牌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和厚高比最小的(0.17)甘肃省龙首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80m);在建的龙滩大坝(坝高初期196m,终期216.5m)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坑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两个项目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在拱坝设计、倒悬面施工、分缝、并缝、温控及防渗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随着施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速度更有了明显的进步,三峡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重力式围堰高121m,仅用4个月完成总方量110万m3。其月、日最高强度达到47.5万m3、2.1万m3,均居世界首位。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大坝60多座,围堰近20座,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3 材料的选取:

(1)水泥:与普通混凝土水泥要求基本一致。对级配好的碎石,水泥用量一般为8%一13%(以干重量计),对集料级配差且含软质骨料多(达5%左右)的材料,可取高限。

(2)集料:根据国内外经验,粗集料使用连续级配,集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为15 - 20 mm,最大的不超过40 mm。细浆料含砂率不超过28%一30%.

(3)水: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相同。

(4)掺配料:可掺人粉煤灰(合肥一电厂Ⅱ级粉煤灰)、炉渣粉(合肥清雅矿粉厂s95级磨细矿渣)、石英粉(武汉新必达化工有限公司)等,经过充分拌和后作为结合料。我国目前利用粉煤灰掺量为20%-40%,而国外最高达80% ,目的是尽量推迟凝结时间以增长现场施工时间和降低造价。

(5)配合比设计:我国RCC路面配合比设计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即绝对体积法或假定容重法计算。W/C一般为0.3-0.4之间,水泥用量约在200一260 kg/m3之间。

1.4产品工作性检测指标:

1.5性能:

浅谈碾压混凝土坝及其施工技术

浅谈碾压混凝土坝及其施工技术 硕士3班 151302020056 伍超 摘要:碾压混凝土坝是常态混凝土坝与土石坝激烈竞争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坝型。它综合了混凝土坝运行安全和土石坝快速施工的特性,具有快速与经济两大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的发展概况、类型、上游面防渗结构和施工优缺点,以及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技术。 关键字:碾压混凝土坝、RCD、RCC、碾压混凝土、常态混凝土、振动碾、层厚、收缩缝一.碾压混凝土坝基本知识 采用超干硬性的混凝土经逐层铺填碾压而成的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坝是将土石坝碾压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坝施工的一种新坝型。 1.发展概况 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团在巴基斯坦的塔贝拉坝泄洪隧洞的修复工程中,首次采用了未经筛选的砂砾石加少量水泥拌和混凝土,经振动碾压,修复被冲毁的部位。在42d内浇筑了35万m3混凝土,显示了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巨大潜力。 1981年3月,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89m的岛地川坝,1982年美国接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全碾压混凝土坝——高52m的柳溪坝,此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便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发展十分迅速。截至1998年底,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坝高超过15m的碾压混凝土坝有210多座,其中坝高在100m以上的有24座,约占10%。 我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1979年的龚嘴水电站第一次进行了碾压混凝土野外实验,1984年采用碾压混凝土建成了铜街子水电站左岸牛石溪沟1号坝,1986年,在福建坑口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坝高57m。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已有近10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23座,均在世界上排名首位。 此外,我国在将碾压混凝土用于临时性工程即围堰工程方面,也取得较大成就。如隔河岩、水口、五强溪、三大朝山、龙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都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目前,碾压混凝土路面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路面相比较少.但因自身有许多技术经济上的优势.值得我们 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进行施工,总结,完 善和推广. 碾压混凝土路面及其主要 特点 碾压混凝土简称RCC,是一种含 水率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 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其特干硬 性的材料特点和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特 点.使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节约水泥, 收缩小,施工速度快,强度高开放交 通早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碾压混凝土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 土路面所用材料基本相同,均为水泥 砂,碎石,水及外掺剂,不同之处是碾 压混凝土为用水量很少的特干硬性混凝 土.比同强度普通水泥混凝土节约水泥 1O%一20%左右.碾压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是按正交设计试验法和简捷设计试度(Mpa) 试验结果及分析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如表8和图2所示. 分析可知: .四种材料的冻稳系数均超过了 0.9,且冻融稳定系数随水泥剂量的增 大而增大.因为水泥剂量越大,粗集料 的空隙填充越满,从而保证了材料的骨架密实结构.这时材料的空隙更小由 水结冰引起的体积膨胀对空壁所产生的应力也变小,故水泥掺量越多,其抗冻 稳定性越好. 验法设计,以半出浆改进VC值"稠 度指标和小梁抗折强度指标作为设计指标.小梁抗折强度试件按95%压实度计算试件质量,采用上振式振动成型机振动成型.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包括拌和,运 输摊铺,碾压切缝,养生等工序组 成.混凝土拌和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强制搅拌机拌和(配合比中添加缓凝剂时需采用间歇式搅拌机拌和):碾压混凝土路面摊铺采用强夯高密度摊铺机摊铺;而对平整度要求不高的碾压混凝土基层可以人工配合其他机械进行摊铺.碾压混凝土路面碾压作业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组成,碾压是碾压混凝土密度成型的关键工序,碾压后的路面表面应平整,均

碾压混凝土性能

第三章碾压混凝土性能 碾压混凝土作为干硬性混凝土通常是由未水化的水泥熟料颗粒、水化水泥、水和少量的空气以及水和空气占有的孔隙网组成。因此,它是一个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多孔体。 3.1 力学性能 3.1.1 抗压强度 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的标号与用量、水灰比、矿物掺和料的种类与掺量及骨料种类与用量等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特点是少水泥用量、高粉煤灰掺量,因此,我们认为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是由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决定的。 3.1.2 抗拉强度 综合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碾压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上已经形成少水泥 用量、高粉煤灰掺量的特点。碾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常态混凝土一样,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影响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同样是影响抗拉强度的因素。 3.2 变形性能 3.2.1 弹性模量 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骨料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配合比、抗压强度及龄期等。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弹性模量越高、混凝土配合比种所含骨料(特别是粗骨料)比例越大、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龄期越长,则弹性模量越高.此外,碾压混凝土早期强度( 14 d以内)较低,发展较慢,因此早期弹性模量更低. 3.2.2 极限拉伸值 3.2.3 徐变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混凝土坝中, 徐变能降低温度应力, 减少裂缝。所以, 应在保持强度不变的条件下, 设法提高混凝土的徐变, 从而提高其抗裂性。 碾压混凝土的徐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是:混凝土的灰浆率、水泥的性质、骨料的矿物成分与级配、混凝土配合比、加荷龄期、力与持荷时间、构件尺寸等。

在不同龄期加荷条件下, 徐变变形都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与混凝土的灰浆率成正比。我国目前常用的高粉煤灰掺量碾压混凝土的灰浆率低于常态混凝土, 因此总的徐变变形似乎应低于常态混凝土。然而碾压混凝土特别是高粉煤灰含量的碾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 早期强度增长率较小, 因此早期持荷的徐变变形必然大于常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的砂率一般比常态混凝土大, 因此砂浆体积比常态混凝土多, 相应粗骨料所占比例较小, 这有可能弥补碾压混凝土灰浆比例较小造成徐变小的问题。 3.2.4 干缩 干缩是混凝土硬化后干燥失水产生的收缩。碾压混凝土的干缩是碾压混凝土开裂的原因之一,其干缩裂缝将引入对混凝土具有破坏作用的物质或元素,会对碾压混凝土产生化学腐蚀并降低其抗渗性,从而降低或破坏混凝土的耐久性。 3.2.5 自生体积变形 碾压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多表现为收缩,且随龄期而逐步趋于稳定.我国部分碾压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随龄期的变化关系为 ε a = - 4196L n ( t) - 2122, R2 = 01991 3.3 热学性能 3.3.1 胶凝材料的水化热 由于混凝土的热导率低,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容易使内部的温度高达60℃以上。由于内外温差所产生的内应力易使混凝土形成许多微裂缝而降低其耐久性。因此,合理地使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在大坝工程中,就显的非常重要。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放热速率的措施主要是选择适宜的熟料矿物组成和粉磨细度,或在掺入适量的混合材。 水泥的矿物组成是决定水化热与放热速率的首要因素。其中以C 3 A的水化热 和放热速率最大,C 3S与C 4 AF次之,C 2 S 的水化热最小,放热速率也最慢。因此, 降低熟料中C 3A和C 3 S的含量,相应提高C 4 AF和C 2 S的含量,均能降低水泥的水 化热。但是,C 2 S的早期强度很低,故不宜增加的太多,否则水泥强度发展过慢。 增加水泥的粉磨细度,水化热亦增加,尤其是在早期,但是水泥磨得过粗,强度下降,每方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要增加,水泥的水化热虽然降低,但混凝土的放热量反而增加。所以,中热水泥和低热水泥的细度一般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

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SL53-94 条文说明 目录 前言 1总则 2材料 3配合比设计 4施工 5质量管理和评定 前言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一86系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标准,自颁发执行以来,对推动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在起草该规范过程中,比较多地参考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和国外有关技术标准。随着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因此有必要也有条件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进行修订,以确保碾压混凝土工程质量,进一步推动碾压混凝上筑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989年5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负责组织对《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JS14-86进行修订。1989年8月提出了修订大纲、总体框架及原则,同年10月提出初稿,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于同年11月在岩滩水电站工地组织专家对初稿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于 1990年3月提出了征求意见槁,发送至国内有关勘测设计、施工、科研及高等院校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修改整理后,1990年6月提出了送审稿。 1990年8月21日至24日,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和能源部水电开发司组织专家在天津杨村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认为该规范(送审稿)内容基本可行,可按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整理后报主管部门审批颁布,并建议该规范为水利水电行业强 制性标准。 由于该规范报批过程较长,历时三年,正式发布前,水利部建设司又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一些重要的参数、指标重新进行了核定,以保证该规范能较好地 反映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委员会主任为林伯诜同志,参加送审稿和报批稿的修改及审定工作的有王圣培、李丰、李允中、许红波、张严明等同志。 鉴于碾压混凝土试验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该规范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修订,为此,希望各有关单位和使用者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1总则 1.0.1本条阐明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1.0.2本条阐明本规范与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关系。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SD108-83,《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J 275-88及有关材料方面的国家标准等。 1.0.3本条强调现场碾压试验的重要性,通过现场碾压试验可以验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检验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生产系统、混凝土制备系统、运输系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碾压混凝土路面 碾压混凝土(RCC)是一种水灰比小,通过振动碾压工艺成型,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零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路面具有节约水泥,强度高,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比普通混凝土路面投资少等技术经济上的优势。复合式混凝土路面,是指上下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复合而成的整体结构。下层采用经济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上层采用高强、耐磨、抗滑的规格混凝土,即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铺筑。 3.8.1、材料要求 1、水泥 采用抗折强度高、初凝时间长、强度发展快、干缩性小、水化热低及耐磨性好,且标号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品质须分别符合GB175—92和GB13693—92规定的要求。 对拟采用的水泥,应在施工前进行品质调查和试验,在确认其品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后方可决定采用,并对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进行验证试验。一般不易采用矿渣水泥。 不同品种、牌号、标号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 2、细集料 (1).RCC属于干硬性混凝土,粘聚力小,易采用细度模数为2.5~3.0的坚硬、洁净的中砂采用人工砂,应洁净、坚硬、耐久,并限制粉尘、泥土、有机质和盐类等有害物质含量,其品质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的有关规定。 (2).其标准级配范围应满足下表要求: 细集料级配范围 3、粗集料 用石料强度不低于Ⅱ级的机轧碎石或砾石。由于RCC用水量少,粒径较大的粗集料会引起离析并影响路面平整度,所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0mm以内。

粗集料采用碎石,应干净、坚硬、耐久,其品质应附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的要求,应尽量采用压碎值指标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小并具有较大磨光值的粗集料,为避免离析,以利于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均匀性,粗集料最大粒径以20mm为标准,级配范围及技术要求满足下表要求: 粗集料标准级配范围 粗集料技术要求 3.8.2、配合比设计 农村公路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下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按路面基层规范有关要求进行,采用骨架密实型,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取3-4mpa,上层板为一种低水灰比,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而达到高密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弯拉强度大于(等于)4.5Mpa~4.0Mpa,配合比设计可参照普通混凝土进行。上层混凝土用水量以混凝土振动压实后表面出现水泥浆为宜,即在最佳会水量基础上增加2-3%的水量。也可采用上面层洒水提浆方式。 粗集料、细集料合成级配建议范围 3.8.3、施工关键技术 1.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拌合物的拌合、摊铺及碾压是关键,需配备连续式水泥稳定料拌合机一套(产量300T/h)、连续式水泥混凝土拌合机一台(产量60T/h)、摊铺机(或平地机)一台、钢轮压路机25T一台、10~12T 一台(带喷水)、锯缝机一台及运输车辆等。 (2)基层要求 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性能,因此,路基和基层应符合相关规范之规定,在摊铺之前应将基层洒水润湿。考虑摊铺碾压式砼时不设模板,故测量控制桩每10m间距应设置一个,施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

第一章 碾压混凝土坝基本知识 1.1碾压混凝土坝发展概况 1975年,美国陆军工程团在巴基斯坦的塔贝拉坝泄洪隧洞的修复工程中,首次采用了未经筛洗的砂砾石加少量水泥拌和混凝土,经振动碾压,修复被冲毁的部位。在42d内浇筑了35万m混凝土,显示了碾压混凝上快速施工的巨大潜力。 1981年3月,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高89m的岛地川坝,1982年美国接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全碾压混凝土坝——高52m的柳溪坝,此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便在世界各国获得广泛应用,发展十分迅速。截至1998年底,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坝高超过15m的碾压混凝土坝有210多座,其中坝高在100m以上的有24座,约占10%。 我国于1978年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研究,1979年的龚嘴水电站第一次进行了碾压混凝土野外实验,1984年采用碾压混凝土建成了铜街子水电站左岸牛石溪沟1号坝,1986年,在福建坑口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坝高57m。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在建的碾压混凝土坝已有近10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23座,均在世界上排名首位。我国在建的广西红水河龙滩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坝高216.5m,碾压混凝土方量达480万m3。已建成的四川沅江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最大坝高为132.0m,是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表1—1为我国部分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坝高50m以上)统计表。 此外,我国在将碾压混凝土用于临时性工程即围堰工程方面,也取得较大成就。如隔河岩、水口、五强溪、三峡、大朝山、龙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都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围堰有21座。表1—2为我国部分已建的碾压混凝土围堰统计表。

碾压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碾压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3.1 鼹压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 3.1.1 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包括工作度、可塑性、稳定性及易密性。工作性较好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与施工设备及施工环境条件(气温、相对湿度等)相适应的工作度。较好的可塑性是指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能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较好的稳定性是指在施上过程中碾压混凝土拌和物不易发生分离。较好的和易性则是指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在振动碾等施工压实机械作用下易于密实并充满模板。 碾压混凝土的特定施工方法要求其拌和物必须具有适当的工作度,既能承受住振动碾在上行走不陷落,也不能拌和物因过于干硬使振动碾难以碾压密实。由于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是一种超干硬性拌和物,坍落度为零,因此无法用坍落度试验宋测定其工作度。用常规的VB试验也难以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目前工程界多采用对Ⅷ试验改进后所形成的VC试验方法来测定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度。 1.VC值的测定 VC试验的原理,就是在一定振动条件下,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液化有一个临界时间,达到此临界时间后混凝土迅速液化,这个时间可间接表示碾压混凝土的工作度,工程上也称VC值。VC值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图3-1为维勃稠度仪示意图。 第40页 用维勃稠度仪测vC值的操作过程为:先按照规定方法把碾压混凝土拌和物装入坍落度筒,提起坍落度筒后,再依次把透明圆盘、滑杆及配重砝码加到拌和物表面。再松动滑杆紧固螺栓,开动振动台同时记时,记下从振动开始到圆压板周边全部出现水泥浆所需的时间,并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拌和物的稠度(VC值),单位为s。 我国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VC的取值范围一般为5~15s,近年来不少工程为解决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层面结合问题,倾向于选择较低的VC值,甚至低于5s。 2.影响VC值的主要因素 (1)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是影响碾压混凝土拌和物VC值的决定性因素,VC值一般随着单位用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如图3-2所示。 碾压混凝土原材料骨料最大粒径和砂率一定时,如果单位用水量不变,则水胶比的变化对拌和物VC值的影响不大。

大坝碾压砼施工专项方案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一、施工特性 (2) 二、施工程序及工期安排 (3) 三、仓位规划方案及分层 (4) 四、碾压混凝土运输入仓方案 (4) 五、混凝土浇筑强度分析 (8) 六、碾压砼施工准备 (9) 七、碾压混凝土施工 (14) 八、碾压混凝土养护 (29) 九、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30) 十、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管理 (31) 十一、碾压混凝土保护及表面缺陷处理 (39) 十二、碾压混凝土钻孔取芯 (45) 十三、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及验收 (52) 十四、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59)

一、施工特性 1、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本标碾压混凝土主要分布在大坝垫层以上坝体区域,碾压混凝土总量约8.25万m3,约占大坝混凝土总量80%。 2、施工特点 (1)碾压混凝土施工干扰大、工序复杂 施工干扰大主要体现在:大坝碾压砼基本同时施工,碾压砼施工期间还需进行大坝常态混凝土及基础固结灌浆施工。 工序复杂体现在:除碾压混凝土施工本身工序较多外,还要考虑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及抗冲磨混凝土同层施工,碾压混凝土与基础固接灌浆、观测仪器埋设和帷幕灌浆施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现场施工条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确保碾压混凝土按进度保质保量完工,则是本标段碾压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难点。 (2)施工质量要求高 望谟县桑郎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装机容量12600kW,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部分最大坝高90m,水库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枢纽大坝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如何严格依照施工规程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精心策划,严格工艺作风,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应用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应用 摘要:碾压混凝土大坝具有工艺简单、上坝强度高、工期短、造价低、适应性强等特点,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这种坝型在国内水利水电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文结合马堵山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要点。 关键词:水电站大坝施工,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 abstract: rcc dam has the simple process, the intensity is high, the dam short time, low cost,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an produce large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current in the domestic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dam type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combining with the horse plugging landscape power engineering rc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it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s rcc dam construction process points. keywords: hydropower station dam construction, rc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马堵山水电站位于红河干流下游红河州的个旧市、金平县境内,

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威信煤电一体化项目一期2×600MW超临界机组新建工程 厂外运灰公路 碾压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彭勇军 审核: 批准: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威信电厂项目部

1工程简介 1.1背景简介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简称RCC)是一种含水量低,通过振动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无塌落度超干硬性水泥混凝土。具有施工机械通用性好、施工速度快、早期强度高、接缝少、收缩小等一系列优点。由于RCC路面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对RCC路面技术进行研究,并推广使用。 2012年3月15日,西南电力设计院传真:‘关于厂外运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为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回复’。西南院遵照威信云投粤电扎西能源有限公司建议,将厂外运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为碾压混凝土路面。 1.2气候情况简介 威信气候显示了高寒及迎风破山区的特点。一般冬期长,多积雪,霜雪期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雨水多,平均降雨天数达270天,白天多为雾天或阴雨天气,夜间随气温下降而降雨,日照少(全年日照仅2—3个月),年平均气温为16.0℃左右,月最高气温39.5℃。年平均降水量801.3~1171.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170.3~1724.8毫米。 1.3主要工程量 碾压混凝土路面约24000平方米,钢筋约186t。 2主要人员设备投入 2.1主要设备投入

2.2主要人员投入 拟从公司调配一个50人的专业路面施工队伍组织路面施工 3施工总体目标 3.1施工总体目标 3.1.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验收按技术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3.1.2安全目标 杜绝职工因工或非因工重大亡人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因我方责任造成的交通亡人事故;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杜绝危爆物品爆炸事故。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年重伤率控制在0.5 ‰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6 ‰。 3.1.3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组织机构健全,措施有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废水、路基弃土合理,减少污染和扬尘,保持水土稳定。符合国家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文明施工目标:实现“三无、一创建”:即无施工污染,无当地村民投诉,无当地有关部门警告。创建当地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标准工地。 4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4.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级配集料和较低的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以及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经振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路面。

碾压混凝土是指什么

碾压混凝土是指什么 碾压混凝土与传统的浇筑方法不同,是采用干贫混凝土分层连续进行浇筑的,浇筑层厚度为30~75cm。混凝土采用卡车直接运至浇筑现场,倒入仓内后,采 用机械平仓,然后用振动碾进行碾压。横向收缩缝采用振动切缝机切缝。切缝工作在初凝前进行,切缝后填人Imm厚的聚氯乙烯,并在切面的周围再进行振碾。一般切缝机的刀片宽约1. 8m,厚约16mm,起振力4.9t,切入力为0.5MPa。水平工作缝一般采取下列处理措施:清除浇筑面上的浮浆,并用风砂枪进行清扫;铺砂浆层厚1~2cm;在浇筑面上留有键槽以提高抗剪强度。 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碾压混凝土筑坝有不少优点:①可以快速连续进行大规模施工,因而可大大缩短工期;②重型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振动碾等可与土石方工程通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容易实现机械化施工;③还可大大降低水泥用量;④减少水化热,甚至不需要冷却设备,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的造价;⑤施工中不需要纵横模板,既省木料,又可以加快施工进度;⑥有可能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节省大量劳动力。 由于碾压混凝土具有上述优点,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坝工界的极大注意。英、美、日、意等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研究,从1964年建成的意大利阿尔卑惹拉坝得到启示,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大川坝上游围堰首次采用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大坝主体工程上正式采用碾压法施工的工程。此后,相继有不少大坝采用了这种施工方法。我国起步也比较早,1979 年在铜街子工程中就开始采用这一新的筑坝技术。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美国、日本和英国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关于碾压混凝土坝的概念。 (l)贫碾压混凝土坝。胶凝材料用量低,水泥掺粉煤灰小于120kg/m3,分层厚度为30cm,坝上游设防渗层。这是美国研制的一种配合比设计。

浅论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

谈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控制过程 淮源工程建设监理 罗小刚 摘要:碾压混凝土是一种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料拌制而成的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本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方案,其核心问题就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碾压混凝土;施工工程;入仓方式;卸料;平仓;配合比设计 一、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序 骨料筛分配 料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运输 平 仓 碾 压检测密实度造 缝 是否上升间歇期 冲 洗 人工铺砂浆 工作面卸料铺料 冲洗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碾压混凝土的施工 碾压混凝土现场试验 为了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在坝体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碾压混凝土试验,通过施工现场对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粉煤灰、水等材料性

能检测。其组成材料用量选取、性能成果对比、现场碾压施工工艺等综合数据分析,最终确定最优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用于施工现场。 水泥标号的高低可通过调整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和掺合料比例满足混凝土性能的设计要求。故当工程附近有充足优质的掺合料时,可优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掺用较大比例的掺合料。反之,可选用掺混合材料的水泥,相应减少掺合料比例。水泥的选取不仅是技术决策,尚应包括经济比较。碾压混凝土施工对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选择均较严格。碾压混凝土用水量少,所以,对砂石料的含水量极为敏感,故严格规定不使用刚筛洗的骨料拌制混凝土。目的在于让砂子有一定的脱水时间。 1、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首先是满足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指标要求,主要的物理指标有:混凝土的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强度保证率、抗渗标号、抗冻标号。其次,还要满足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如抗分离能力,以及比较容易碾压密实度和充分泛浆的性能。 2、拌合站投料的顺序 按照干料和湿料两种方式进行拌合站投料,即干拌合投料顺序为:大石 中石小石水泥粉煤灰砂水;湿料顺序为:水大石中石小石水泥粉煤灰砂。 3、拌合时间选定 不同级配的混凝土最佳拌和时间不同,通过实验确定:二级配碾压混凝土为90S;三级配碾压混凝土120S。 4、工作度(VC)确定

浅谈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与压水试验施工及其结果分析

浅谈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与压水试验施工及其结果分析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与压水试验施工为平台,详细的阐述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与压水试验的施工方法与过程,并根据取样与压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质量情况,供水利行业借鉴参考。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取芯;压水试验施工 1.工程概况 马堵山水电站工程位于红河干流下游红河州的个旧市、金平县境内,是红河干流三江口以下规划的12个梯级的第10个梯级在建梯级电站。水库总库容5.51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217m,调节库容2.6亿m3。电站装机容量288MW,设计年发电量13.14亿kWh。本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枢纽主要建筑物挡水及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统及发电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工程总投资27.0亿元,总施工工期为48个月。 马堵山水电站工程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共分为16个坝段,坝顶总长365.43m,坝顶高程为222.5m,最大坝高105.5m。混凝土总方量为100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62万m3,常态混凝土38万m3。 2.取芯与压水检查的目的 进一步检查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砼施工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芯样的外观、胶结、骨料分布、密实性、层面结合、力学强度以及坝体抗渗等级等。 3.钻孔取芯、压水试验孔位布置 坝体上游0.5m范围为二级配变态砼,上游3.0m范围为二级配碾压砼防渗区,大坝内部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区。孔位布置由监理单位组织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指定,遵循具有本工程碾压混凝土质量代表性的部位。本次取芯与压水试验设在RCC重力坝9#坝和12#坝段。检查内容为:▽195m高程以下二、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进行钻孔取芯与压水试验检查。取芯共布设4个孔,分别在9#和12#坝段二级配区和三级配区个设一个,二级配区和三级配区取芯芯样直径分别为Ф150mm和Ф200mm;压水试验孔共布设四个,9#和12#坝段各两个,压水试验孔径75mm,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为2.0m,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逐级加压。 4.取芯与压水施工方法 4.1钻孔取芯

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混凝土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工程概况 (3) 1.1概况 (3) 1.2水文气象及大坝地质 (3) 1.3大坝混凝土工程主要工程量 (5) 二、编制依据 6 2.1主要施工图及文件 (6) 2.2施工采用规范及标准 (6) 三、大坝混凝土施工总体目标 7 3.1大坝混凝土施工管理目标 (7) 3.2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重难点 (8) 3.2.1常态混凝土施工 (8) 3.2.2碾压混凝土施工 (8) 四、......................................................................................... 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 (9) 4.1混凝土施工工期控制目标 (9) 4.2大坝混凝土施工配套临建设施工程工期控制目标 (9) 4.3主体工程分项工期控制目标 (9) 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 (9) 5.1施工道路布置 (9) 5.2施工供水、供电、供风 (10) 5.3主要混凝土施工设备布置 (11) 5.4制浆站布置 (12) 5.5施工照明布置、基坑排水布置 (12) 5.6现场施工通讯 (12) 5.7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 (12) 5.8主要临建设施布置 (13) 六、大坝混凝土施工 13 6.1、大坝常态混凝土浇筑施工 (13) 6.1.1、常态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13) 6.1.2大坝常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13) 6.1.3护坦护坡混凝土浇筑施工 (23) 6.1.4 导流洞封堵混凝土 (27) 6.2、碾压混凝土施工 (28) 6.2.1碾压混凝土工艺流程 (28) 6.2.2入仓方式 (29) 6.2.3分区分层 (29) 6.2.4铺料方式 (29)

大坝碾压砼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一、施工特性1 二、施工程序及工期安排2 三、仓位规划方案及分层2 四、碾压混凝土运输入仓方案3 五、混凝土浇筑强度分析5 六、碾压砼施工准备6 七、碾压混凝土施工9 八、碾压混凝土养护20 九、主要施工设备配置21 十、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管理21 十一、碾压混凝土保护及表面缺陷处理26 十二、碾压混凝土钻孔取芯31 十三、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及验收35 十四、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39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一、施工特性 1、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本标碾压混凝土主要分布在大坝垫层以上坝体区域,碾压混凝土总量约 8.25万m3,约占大坝混凝土总量80%。 2、施工特点 (1)碾压混凝土施工干扰大、工序复杂 施工干扰大主要体现在:大坝碾压砼基本同时施工,碾压砼施工期间还需进行大坝常态混凝土及基础固结灌浆施工。 工序复杂体现在:除碾压混凝土施工本身工序较多外,还要考虑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及抗冲磨混凝土同层施工,碾压混凝土与基础固接灌浆、观测仪器埋设和帷幕灌浆施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现场施工条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确保碾压混凝土按进度保质保量完工,则是本标段碾压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难点。 (2)施工质量要求高 望谟县桑郎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装机容量12600kW,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部分最大坝高90m,水库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枢纽大坝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如何严格依照施工规程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精心策划,严格工艺作风,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如快速连续短间歇碾压施工,使层面抗剪断强度满足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技术指标),是本标段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重点。 (3)夏季、雨季施工特点明显,施工进度控制难度大 本地区气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差异很大,立体气候明显。桑郎河流域北部具有高原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似的特点,阴天雨日多,日照较少,相对湿度较大;南部河谷盆地则具有南亚热带的气候特色,冬暖夏热。根据投标阶段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控制,在夏季、雨季必须安排碾压混凝土施工,如何合理安排碾压混凝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混凝土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碾压混凝土筑坝作为现今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的一种筑坝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被广为使用.文章将在分析总结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介绍。 标签:碾压混凝土;水利工程;施工工艺;要点控制 前言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碾压混凝土坝是一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坝型,其兼具施工速度和工程造价低等方面的优点,是一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坝型,文章将就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进行介绍。 1 碾压混凝土简介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贫水泥的混凝土,其主要是由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合料、水以及外加剂和砂石等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其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并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完成后的碾压混凝土具有体积小、结构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同时又兼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等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工程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 2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 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通仓薄层碾压施工的施工工艺,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将水泥分成多个层级铺筑,各个层级使用振动碾来进行分层压实,但是在不同层级之间的结合程度上会受到所使用的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同层级之间的铺筑间隔时间以及浇筑时的气温、风速、湿度以及碾压遍数等的影响,从而影响水泥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多年的水泥工程施工实践经验显示:良好的施工工艺能够确保碾压混凝土坝各土层之间的良好結合。 2.1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外加剂 在进行碾压混凝土的配比、拌合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外加剂来提高碾压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其添加的主要成分为引气剂和高效缓凝减水剂,使用这两种外加剂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和抗环境侵蚀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得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率大幅下降,使得碾压混凝土坝在冬季施工时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的效果大大提升。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

碾压混凝土坝 概述 碾压混凝土是指将无坍落度的半塑性混凝土拌和物分薄层摊铺,并经振动碾压密实且层面返浆的混凝土。用碾压混凝土筑成的实体重力坝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坝是环保型、节约型、安全型大坝。我国碾压混凝土坝技术从引进到推广应用,经过200座的工程实践,总体讲已经比较成熟,碾压混凝土大坝筑坝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龙滩、光照等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 我国碾压混凝土坝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高掺粉煤灰等掺和料,选用适宜的水泥、砂石骨料、优质高效复合型外加剂,针对具体工程特点确定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碾压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的机械不断改进;不断调整混凝土的稠度VC值的控制范围;混凝土摊铺、碾压、分逢处理、分层碾压、模板工程等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和提高;研究了变态混凝土、斜层平摊铺筑、诱导逢施工新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碾压混凝土大坝的质量,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对垂直、水平方向的混凝土芯检查,芯样已超过10 m,压水试验的透水率平均小于1Lu,抗剪断试验的破坏面一般不在层间结合面,观测仪器的数值均证明大坝运行正常,坝体渗漏、变形值与常态混凝土相同。 碾压混凝土坝的建设特点: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向更高方向发展。超过百米的有龙滩、光照、百色、索风营等。 2.坝体上游面采用二级配富胶凝材料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结构防渗。 3.台阶式碾压混凝土溢流坝面。江垭大坝128m,索风营大坝116m.。 4.采用“变态混凝土”浇注外部碾压混凝土以提高抗渗能力,简化施工工艺。多用于模板附 近、止水、廊道、岸边等部位,在碾压混凝土中喷洒水泥粉煤灰净浆(加浆量4~6%),形 成“变态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5.采用高参粉煤灰或其它混合材,降低了水化热(降低10~15℃),简化温控,便利施工。 6.采用碾压混凝土围堰优越性明显,施工快,造价低,拆除不难。三峡三期围堰115m高, 110 万m3 , 4个月完成,蓄水前控制爆破拆除。 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 一、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SL/314-2004《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原则、 计算方法、同混凝土重力坝。 控制指标 碾压混凝土坝与常态混凝土的相比,只是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碾压混凝土坝与常态混凝土的工作条件相同。 二、重力坝的断面选择: 1.坝体断面力求简单:上游面:坝高<100m时垂直;坝高>100 m 时折坡或斜坡(在1:0.2~ 1:0.3之间,龙滩、光照0.25、金安桥0.3)。 下游面:坡比在1:0 .7~1:0.8之间。龙滩0.73;光照、金安桥0.75。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 一、前言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比普通混凝土能显著减少单位用水量、水灰比小、零坍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可采用沥青摊铺机或平地机配合人工等机械摊铺混合料,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碾压密实成型。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板厚能自由变化、不用模板、能早期开放交通等特点。 二、工法特点 (一)、能节约大量水泥。由于碾压水泥混凝土用水量少、水泥用量低,一般能比普通水泥混凝土节约水泥25~30%左右。 (二)、强度高。碾压水泥混凝土在节约大量水泥后,仍具有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并通过振动碾压使水物胶凝体中填充率达到最高,使颗粒达到最大密实。 (三)、耐久性好。由于用水量少,使得结构孔隙率降低,同时采取碾压、振动成型,易于排出空气,其干缩仅为普通混凝土的40%左右,可增大缩缝间距,提高行车舒适性。 (四)、用3米直尺测量的平整度均小于50mm,符合《规范》要求。 (五)、施工进度快。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制,自卸车运料,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碾压成型,施工组织合理、机械完全配套,其工效比普通混凝土提高2~2.5倍。 (六)、经济效益显著。碾压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水泥砼相比不但能节约水泥、节省人工、机械费用低,而且还能提前开放交通。经测算碾压水泥混凝土造价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差不多,但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适用范围 碾压水泥混凝土适用于二级以下公路路面,载重车停车场、码头货物、机场停机坪。由于平整度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目前可作高速公路的复合路面下面层或基层,或低路堤路基的隔水层和加强层。 四、工艺原理 混合料使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整平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从而达到

大坝碾压砼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 一、施工特性 (1) 二、施工程序及工期安排 (2) 三、仓位规划方案及分层 (2) 四、碾压混凝土运输入仓方案 (3) 五、混凝土浇筑强度分析 (5) 六、碾压砼施工准备 (6) 七、碾压混凝土施工 (9) 八、碾压混凝土养护 (20) 九、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21) 十、碾压混凝土施工仓面管理 (21) 十一、碾压混凝土保护及表面缺陷处理 (26) 十二、碾压混凝土钻孔取芯 (31) 十三、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及验收 (35) 十四、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39)

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一、施工特性 1、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本标碾压混凝土主要分布在大坝垫层以上坝体区域,碾压混凝土总量约 8.25万m3,约占大坝混凝土总量80%。 2、施工特点 (1)碾压混凝土施工干扰大、工序复杂 施工干扰大主要体现在:大坝碾压砼基本同时施工,碾压砼施工期间还需进行大坝常态混凝土及基础固结灌浆施工。 工序复杂体现在:除碾压混凝土施工本身工序较多外,还要考虑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及抗冲磨混凝土同层施工,碾压混凝土与基础固接灌浆、观测仪器埋设和帷幕灌浆施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现场施工条件,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确保碾压混凝土按进度保质保量完工,则是本标段碾压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难点。 (2)施工质量要求高 望谟县桑郎水库工程(大坝枢纽工程)装机容量12600kW,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部分最大坝高90m,水库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枢纽大坝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如何严格依照施工规程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精心策划,严格工艺作风,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如快速连续短间歇碾压施工,使层面抗剪断强度满足碾压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技术指标),是本标段混凝土施工控制的重点。 (3)夏季、雨季施工特点明显,施工进度控制难度大 本地区气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差异很大,立体气候明显。桑郎河流域北部具有高原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似的特点,阴天雨日多,日照较少,相对湿度较大;南部河谷盆地则具有南亚热带的气候特色,冬暖夏热。根据投标阶段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控制,在夏季、雨季必须安排碾压混凝土施工,如何合理安排碾压混凝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

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 审批: 审核: 编写:

前言 ***水电站工程位于红河下游段,属热带季风雨林区,气候酷热,年平均气温约24O C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达42O C,极端最低气温为2O C,历年有霜日数为0d,平均日照时数为1694h。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2000mm,属红河流域的多雨区。 大坝左岸重力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220 m、进水口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220.0 m,大坝连接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220 m、冲沙孔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163.0m、低孔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195.0m、表孔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194.0m、右岸门库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210.0m、右岸重力坝段碾压混凝土顶高程220.0m。 内部RCC强度等级C180d150,防渗层RCC强度等级为C180d200。**混凝土总量为100万m3,RCC总量约60万m3,常态混凝土约40万m3。高峰期RCC月平均强度为7万m3/月。 **水电站工程设置了:2*4m3强制式拌和楼一座,产能200~300 m3/h,2*1.5m3自落式拌和楼2座,产能80~ 120m3/h。其中大值为常态混凝土产能,小值为碾压混凝土产能。 为使**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在**电

站碾压混凝土施工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促使质量水平、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施工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工法。 本工法共有十四章。包括:总则、碾压混凝土施工流程管理、碾压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与管理、碾压混凝土配合比选定与施工配料单签发、碾压混凝土施工前检查与验收、碾压混凝土拌和与管理、碾压混凝土运输、仓面施工与管理、变态混凝土施工、斜层平推法施工、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碾压混凝土温度控制、质量控制管理、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