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6
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认识正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正负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是对数值的一种表示,用于表示不同的方向和大小关系。
正负数的理解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正负数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正负数的定义正数是大于零的数,用“+”表示;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表示。
正负数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关系:正数加负数等于零。
这是因为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呈现对称性,其中零作为它们的中心点。
正负数的应用正负数在许多实际场景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温度计量温度计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
它通常用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而温度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例如,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当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的温度时,正负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2. 财务账单在财务管理中,正负数被广泛应用于账单和财务报表中。
正数表示收入或盈利,负数表示支出或亏损。
通过计算正数和负数的和,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3. 运动方向在物理学中,正负数用于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正数表示向右或向上的方向,负数表示向左或向下的方向。
通过使用正负数,我们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预测它们的位置和速度。
4. 坐标系正负数在数学中的应用领域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平面几何中,坐标系用于描述点的位置。
通过设定原点和坐标轴方向,并使用正负数来指示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点的具体坐标。
正负数的运算法则除了了解正负数的定义和应用外,了解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也非常重要。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法则:1. 正负数相加正数与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数。
当正数与负数相加时,我们需要计算它们的差值,正负由被减数的符号决定。
2. 正负数相乘正数与正数相乘,结果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也为正数。
正负数的认识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量。
有一类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例如人的年龄,产品的件数,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这种没有方向的量叫做绝对值量,其大小一般是用算术数(自然数、零、非负分数)来表达的。
还有一类量,它们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例如物体的速度,人的推力等。
其中具有两个相反方向的量,叫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如某一天,温度计上中午的气温零上2°,午夜的气温是零下2°,这两个温度都是2°,但却有“零上”与“零下”之分,它们在温度计上关于零度的方向是相反的,反映着两个不同的数量。
如果不加“零上”与“零下”这两个词,就反映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零上”与“零下”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零上”就无所谓“零下”,没有“零下”也就无所谓“零上”。
“零上”与“零下”的意义是相反的,所以温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又如火车向东行驶100千米,向西行驶150千米;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太平洋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1022米;水位上升8.5厘米,下降5.6厘米;产量增加5000千克,减少500千克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正数和负数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具有某一种意义的数量规定为正的,而把另一种意义相反的数量规定为负的。
例如,如果把零上的温度规定为正的,那么零下的温度就是负的;如果上升多少规定为正的,那么下降多少就是负的;正的量,我们在算术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读作正)号来表示,也可以省略“+”号,直接用算术数(零除外)来表示;负的量,我们在算术数(零除外)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这样,如果将零上的温度、高出海平面的高度、上升多少作为正的,那么,零上2度可记作+2°(或2°),零下2度可记作-2°;高出海平面8848米(或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22米可记作-11022米;水位上升8.5厘米可记作+8.5厘米(或8.5厘米),水位下降5.6厘米可记作-5.6厘米。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负数。
2. 了解负数的用处,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负数的认、读、写。
难点:初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做个小游戏——照镜子师:第一次和大家一起上课,我们先玩个小游戏——照镜子。
大家都知道从镜子中看到的都是相反的,咱们先说简单的——语言照镜子,(上下,白天黑夜);再来一个动作照镜子(向后,抬头)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存在相反的现象,在数学学科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相反的现象呢?我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所了解!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过度:刚才同学们游戏做得非常好,咱们听一段音乐,这个音乐和我们每天的出行有很大的关系,看谁反应快,这是什么时候的音乐(放音乐:天气预报)师: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2003年11月3日北京市气温分布图,认真观察你收集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么?它表示什么?(温度,)先自己说说看谁收集的信息多。
你收集了几个,那几个?(把学生说的数据写在黑板上,负数一列0 正数一列)介绍-是负号,-2:负2摄氏度,表示零下2℃,同桌间说一说,后边希望大家都说得这样好!分析其他数据和数学信息观察一下咱们找到的有用的数据,像-2℃这样的数我们就称它为负数(板书),那么,相反,像13℃这样的数,就应该叫——正数(学生说板书)。
听了大家的交流,看来在我们都很熟悉的天气预报里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正、负数”。
30’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负数么?(突出相反意义的量,回答对用正数表示,回答错用负数表示,这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几个用到负数的地方来看看:电梯里的按键有正数负数,存折的数据,证券分析,电梯:有负数么?有就大声读出来,表示什么?1层表示什么?相反存折:自读,说完后整体说表示什么?正数表示什么?相反证券:同桌间说一说都有那些负数?表示什么?正数呢?相反看来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正负数,尤其是温度中的正负数和我们生活更是密不可分。
正负数的认识正数和负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并直观的使用它们进行计算也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正负数经常出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气温的变化,盈亏的计算等等。
因此,对于正负数的认识以及正确使用,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计算至关重要。
一、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站在数轴上,数轴上的每个点代表一个实数,而其左边和右边分别代表了负数和正数。
换一种说法,负数就是从零点向左的数,而正数则是从零点向右的数。
比如说我们扔向上抛的物体,物体在空中的高度就是一个典型的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物体在向上运动时数值为正数,到达最高点时数值为零,再往下落的过程中数值变为负数。
二、正负数的加减法正负数的加减法是计算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下面介绍一些关于正负数的加减法的基本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正负数的加减法。
1.同号相加,异号相减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同时,我们只需将它们的数值相加或相减,然后将它们的符号保持不变,这就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的规律。
比如:-5 + (-3) = -87 + 9 = 16-5 - (-3) = -29 - 5 = 42.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当两个数的符号不同时,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然后将它们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保持一致,这就是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的规律。
比如:-7 + 5 = -27 - 5 = 2-7 - 5 = -127 - (-5) = 12三、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计算都需要用到正负数,比如温度的计算,盈亏的计算等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正负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1.温度计算温度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和我们相伴的,而温度计算中的正负数也是正负数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
不同于其他计算,温度计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正负数的物理象征。
当温度是正数时,我们表示天空在释放出一定的热能,而当温度是负数时,我们表示天空在吸收热能。
比较负数大小1.比较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在数轴线上,越靠近0越大。
负数的加减法1.负数加减运算时,加一个负数等减去对应的正数,减一个负数等于加对应的正数;零加减任何数都等于原数。
2.负数加减法规则口诀是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
正数:就是大于0的(实数)负数:就是小于0的(实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非负数:正数与零的统称。
非正数:负数与零的统称。
正负数的认识: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若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0时,a就是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3.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负数的概念负数是数学术语,负数与正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负数用负号“”和一个正数标记,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数。
于是,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便成了负数。
一个负数是其绝对值的相反数。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
最早记载负数的是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在算筹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表示负数。
认识正负数大班数学教案【教案】认识正负数(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如何在大班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认识正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含义、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时长约为2节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能够用数轴表示正负数;3. 能够比较大小并进行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4.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正负数的数学表达形式。
(三)教学重点1. 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正负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数轴、纸张、铅笔等教具;2.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用以引导学生运用正负数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引入】1. 让学生回顾数轴的概念,并回忆正数和负数的含义;2. 通过展示图像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轴上正数和负数的不同位置;3. 鼓励学生举例,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正负数的数学表达形式。
【探究】1. 将学生分为小组,发放数轴和纸张,让他们通过绘制数轴和实例问题进行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正负数,如何比较大小以及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3.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与全班共同探讨各种解答方法的优缺点。
【实践】1. 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例如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让学生尝试用正负数进行数学表达;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辅导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3. 引导学生总结应用正负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如高速公路里程计算、负债与资产计算等;2. 让学生自主探索正负数应用的领域,并展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3. 引导学生思考正负数在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配置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使用相关数学软件和游戏进行练习;2. 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探索正负数的实际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正负数的概念。
数学教案:认识正负数的意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是我们在数学中常常遇到的一个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有广泛运用。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应用它们以及进一步学习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将介绍正负数的概念、性质,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示例,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一、认识正负数1. 正、负和零:在数字系统中,大于零的数字被称为正数,小于零的数字被称为负数,而值为零时则表示没有数量。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包含整个数字范围的系统。
2. 数轴:数轴是了解和可视化正负数之间关系的强大工具。
在数轴上,整数可以根据其大小以及与原点(零)之间位置进行比较。
3. 相反数:正整数和它们对应的相反整数具有相同大小但符号相反。
例如,+3 和 -3 是互为相反数。
4. 绝对值:绝对值表示一个数字与原点(零)之间距离的非负值。
无论一个数字是正数还是负数,其绝对值始终都是正数。
例如,|3|=3,|-3|=3。
二、正负数的意义1. 表示方向:正负数可以用于表示物体或人移动的方向。
如果向右移动,则使用正数;如果向左移动,则使用负数。
在地理学和导航中,正负数也广泛应用于表示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2. 表示温度:温度可以是正值、零或负值。
正数表示热量的增加,而负数表示热量的减少。
通过了解温度的符号和大小,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天气预报、衣物选择等日常生活问题。
3. 表示债务:在经济领域,我们使用正负数来表示资产和债务的变化。
欠钱被认为是一种债务,因此可以用一个负数来表示。
同时,存款则被视为一种资产,并使用正数来进行表示。
4. 表示高低水平:如在海洋上航行时,我们需要了解潮汐表中高潮和低潮的数据。
这些数据使用正负整数来进行记载,以确保船只避开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障碍物。
5. 解决方程式:在代数中,正负数常常用于解决方程式和不等式。
通过设定未知数的负值或正值,我们能够通过运算得到方程的解。
6. 表示盈亏:正负数在商务和会计领域中也有重要意义。
二年级数学学习认识正负数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认识正负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正数和负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学习数学的小朋友来说,理解和掌握正负数的概念是打下数学基础的重要一步,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前提。
一、认识正负数1. 正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数,用正号表示,例如:1、2、3等等。
在数轴上,正数位于零的右边。
2. 负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例如:-1、-2、-3等等。
在数轴上,负数位于零的左边。
二、正负数的比较和表示1. 比较大小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值更大。
例如:-3小于-2,-2小于-1,1小于2,2小于3。
2. 数轴表示数轴可以方便地表示正负数的大小关系。
正数在数轴上向右移动,负数在数轴上向左移动。
三、正负数的运算1. 加法运算正数加正数,结果仍然是正数;负数加负数,结果仍然是负数;正数加负数,需要两个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绝对值较大的数加上相反数。
例如:3 + 2 = 5,-3 + (-2) = -5,3 + (-2) = 1。
2. 减法运算正数减正数,需要两个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负数减负数,需要两个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绝对值较大的负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负数。
例如:3 - 2 = 1,-3 - (-2) = -1,3 - (-2) = 5。
3. 乘法运算正数与正数相乘,结果仍然是正数;负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仍然是正数;正数与负数相乘,结果是负数。
例如:3 × 2 = 6,-3 × (-2) = 6,3 × (-2) = -6。
4. 除法运算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仍然是正数;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仍然是正数;正数除以负数,结果是负数。
例如:6 ÷ 2 = 3,-6 ÷ (-2) = 3,6 ÷ (-2) = -3。
四、正负数的应用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1. 温度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第88--89页“正、负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进一步认识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1.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天天气预报(长春最低气温零下8℃,上海最低气温4℃,天津最低气温零下2℃,青岛最低气温0℃,北京最低气温零下4℃…),请同学们记录上海、青岛、北京的最低气温。
2.汇报上海(4℃)青岛(0℃)北京(零下4℃)出示三所城市图,提问:北京与上海最低气温一样吗?3.说明:(以0℃为界,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的,而北京的气温是零上。
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我们在数学上是如何区分和表示零上4℃与零下4℃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 + 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板书)上海的气温可以读作十4℃;北京的气温可以读作-4℃(此设计环节主要从学生熟悉的温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正负数是互为相反的量,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二、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1.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①、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
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 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板书+884 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 55米(板书:-155)。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 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拨-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四(1)班答题情况对对错对对错记作:+10四(2)班答题情况错对对对错错记作:-10①、课件出示:光明小学四年级学生举行“环保小知识”竞赛。
(答对得1 0分,答错扣10分)得分情况如下表:②.引导学生观察情况表,思考:表中的+10和-10表示什么意思?③.小组合作,尝试填表④.评价、小结: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表示比赛得分情况3、课件出示“超市3个月经营情况”和“存折”的画面。
让学生搜集信息,会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信息的含义。
4、总结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这个环节结合课内、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探索。
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三、抽象、归纳正负数的意义1、读一读刚才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摄氏度以上、以下的温度,也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以下的高度,还能比赛得分情况。
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4 -4 40 +8844.43 -155 448 -28 0 +1200 -180 -85 -70 +1100 -560小组读,集体读。
2、分一分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汇报、总结(板书:正数负数)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和海拔高度来总结正数和负数。
以0℃为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0℃以下的温度来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高度的用正数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深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海平面高多少呢?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板书)“0”怎么办呢?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
(板书)3、写一写你能自己写出一些你喜欢的正数和负数吗?请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再同桌互相读一读。
质疑:你们为什么不写零?(此设计环节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等归纳出正负数的意义。
既让学生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和分类(特别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结精神;通过写自己喜欢的正负数加深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水沸腾的温度是0℃。
水结冰的温度是100℃。
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我国刚刚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负数-5 +26 8 -40 -120 +103 +128 -1039 0 21正数3、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王老师家庭收支情况。
日期收支情况/元10月10日10月12日10月13日10月18日10月22日10月31日10月10日王老师工资收入1200元10月12日水、电、煤气支出180元10月13日电话费支出85元10月18日王老师妻子工资收入1100元10月22日订报纸、买书支出70元10月31日估算本月伙食费用去560元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4、游戏规则:①老师做向前、向后跳动作,学生用正负数把过程记录下来②找好朋友互相玩这个游戏(练习的内容由浅至深,由易到难。
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和掌握,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从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知识拓展今天我们认识了正负数(板书课题)。
老师这有些负数的小知识,想知道吗?介绍第89页“你知道吗?六、总结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通过这节课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负数吗?3、结合学生回答介绍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等。
(点击浏览)七、课后作业学当小小储蓄员,记录自己家中这个月的收支情况。
板书设计认识正负数负数正数温度:+4 0 -4海拔:+8844.43 -155得分:+10 -1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文章录入:lgzxxx 责任编辑:lgzxxx•上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情感作业”设计及反思•下一篇文章:《拔萝卜》教学设计《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七单元第88--89页“正、负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进一步认识负数,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运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1.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某天天气预报(长春最低气温零下8℃,上海最低气温4℃,天津最低气温零下2℃,青岛最低气温0℃,北京最低气温零下4℃…),请同学们记录上海、青岛、北京的最低气温。
2.汇报上海(4℃)青岛(0℃)北京(零下4℃)出示三所城市图,提问:北京与上海最低气温一样吗?3.说明:(以0℃为界,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的,而北京的气温是零上。
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我们在数学上是如何区分和表示零上4℃与零下4℃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板书)上海的气温可以读作十4℃;北京的气温可以读作-4℃(此设计环节主要从学生熟悉的温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知正负数是互为相反的量,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二、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1.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①、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
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8844.43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板书+8843.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55米(板书:-155)。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拨-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四(1)班答题情况对对错对对错记作:+10四(2)班答题情况错对对对错错记作:-10①、课件出示:光明小学四年级学生举行“环保小知识”竞赛。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得分情况如下表:②.引导学生观察情况表,思考:表中的+10和-10表示什么意思?③.小组合作,尝试填表④.评价、小结: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表示比赛得分情况3、课件出示“超市3个月经营情况”和“存折”的画面。
让学生搜集信息,会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信息的含义。
4、总结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这个环节结合课内、课外教学资源进行探索。
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三、抽象、归纳正负数的意义1、读一读刚才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摄氏度以上、以下的温度,也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以下的高度,还能比赛得分情况。
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4 -4 40 +8844.43 -155 448 -28 0 +1200 -180 -85 -70 +1100 -560小组读,集体读。
2、分一分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汇报、总结(板书:正数负数)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和海拔高度来总结正数和负数。
以0℃为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0℃以下的温度来表示。
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高度的用正数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深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海平面高多少呢?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板书)“0”怎么办呢?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
(板书)3、写一写你能自己写出一些你喜欢的正数和负数吗?请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再同桌互相读一读。
质疑:你们为什么不写零?(此设计环节从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等归纳出正负数的意义。
既让学生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和分类(特别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结精神;通过写自己喜欢的正负数加深理解正负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