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的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53
【第一章】1 【单选题】(5分) 创造的基础是(C)A. 智能因素B。
非智能因素C. 知识D. 精神人格2 【单选题】(5分) 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二创造性的是(C)。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
勾股定理C. LED显示屏D。
四大发明3 【单选题】(5分)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B)。
A。
创造性动机B。
创造性需求C。
创造性行为D. 创造性目标4 【单选题】(5分)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括(D ).A。
尝试法B. 试错法C. 头脑风暴法D. 疑问法5 【多选题】(5分) 赫曼全脑模型包括(ABCD)思维类型。
A. 逻辑型B. 空想型C。
表现型D。
纪律型【第二章】1 【单选题】(5分)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B)。
A. 人脉B. 思维方式C. 个人素质D。
能力2 【单选题】(5分)爱迪生确定鱼雷形状时,既未作任何调查也未经任何计算,当即提出一种别人意想不到的办法,这突出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
内容上的综合性B. 视角上的灵活性C. 对传统的突破性D.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3 【单选题】(5分)在学习时,虽然也遇到过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下是把类似的问题拿来照搬,也因为这样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解题失误。
这属于(C)思维定式.A. 权威型B。
习惯型C。
直线型D. 从众型4 【单选题】(5分)有的人喜欢跟别人唱对台戏,人家说东,他偏往西,好赌气,费了好大力气,走了许多弯路还不愿回头.这属于(C)思维定势。
A. 从众型B。
习惯型C. 偏执型D. 局限型5 【多选题】(5分) 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有(ABCDE)。
A. 对传统的突破性B.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C。
思路上的新颖性D. 视角上的灵活性E. 内容上的综合性【第三章】1 【单选题】(5分)“新西兰动物园游客进笼“示众”狮群好奇围观."运用的是(C)思维。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理论概述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运行繁多复杂,研究者们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论述也未取得一致见解。
”发散辐合思维”强调二者整合的重要性;”四阶段”理论把思维过程分为准备、酝酿、明朗和验证四个阶段;”灵感理论”论述了灵感思维的重要性;”思维旋回”理论注重对思维过程最小单位的研究。
未来应致力于对每个子过程脑机制的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发散-辐合思维;四阶段理论;灵感;思维旋回思维是人大脑中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人们对于思维过程的机制,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过程机制的认识还不是很充分。
创造性思维就是综合运用正确的概念,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在解决实践、生活问题时在人们大脑活动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想。
文章主要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理论进行了简单论述,旨在从不同角度揭示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机制。
一、沃拉斯的”四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沃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酝酿、明朗、验证。
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搜集资料、发现和分析问题。
创造性思维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分析和形成新颖有价值的课题为关键点,而搜集资料则是必不可少的中介点,如此,才能逐步产生思维的方向。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突然迸发的,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
如,在19世纪中叶,有机化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对于”苯”这种有机物的结构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深深地吸引了凯库勒,他日夜思考,以至于在睡梦中梦到”苯”的结构。
也许人们认为这一创造性思维只是一瞬间的闪现,其实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准备。
酝酿阶段。
日本创造心理学家高桥浩曾在谈到酝酿阶段的特点时说:”创造性思维也和造酒一样,需要有个酝酿期。
在第一阶段中,经有意识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大都是勉勉强强、比常识稍胜一筹的东西,不能有大作用。
到了下一步的酝酿期,和酿造名酒一样,新的思想方案才逐渐成熟起来。
普通一般的人不能忍耐这个酝酿期,也没想到有经历这一个时期的必要,因而老是在第一阶段里徘徊。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怎样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一)理论思雉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因为理论思维具有科学性、真理性。
凡是理论思维混乱,或不符合客观规律,其结果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失败。
理论思维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三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钱学森同志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规划、研究、设计、创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是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又如有人提出的“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有人见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又称“仿生学”。
还有许多地步也要常常运用到理论思维,如对一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所以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二)直观思雉直观思维一般是指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它个有生动性、具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是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直观思维决定于观察力。
想象力和记忆力。
爱因斯坦有一个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直觉——概念(设想)——逻辑推理——理想实践。
在创造活动中,人们往往靠知识的积累程度,知识在人们头脑里储存的越多,创造力的基础也越强。
画家必须对自然界的颜色、标记、布局、人物、建筑先产生直观思维,才可能进行创造。
日本的松下外出时,经常带着放大镜、卷尺、计算器等各种工具,通过观察计算,产生创造性直观思维。
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深刻地阎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直观思维的道理。
法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就是从地图上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十分相似的地貌而直观到的;池田菊苗发现“味精”也是从饭桌上的黄瓜汤的直观中想到的;等等。
智慧树知到《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Triz版)》章节测试答案___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Triz版)》第一章测试答案:1.错误。
___发现青蒿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实验,而不是现代创新方法。
2.错误。
设问法是创新方法的第二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
3.错误。
创新方法按照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而不是四个阶段。
4.错误。
___使用的是试错法,而不是尝试法。
5.错误。
《创新方法论》课程并没有提到“___尝百草,日中七十毒”这个例子。
第二章:1.正确。
TRIZ的起源是对专利的研究。
2.正确。
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是一个简单的解,属于TRIZ理论对创新的一级分级。
3.正确。
TRIZ理论中最终理想解不应该使系统变得更复杂。
4.正确。
TRIZ桥共有五座,包括思维桥、进化桥、参数桥、结构桥和功能桥。
5.正确。
人类三大进化理论包括生物进化论、人类社会进化论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第三章:1.正确。
汽车是一个技术系统,可以将它作为交通工具的超系统来研究。
2.正确。
性能低水平,少数人掌握,且利润很低甚至亏损的是S曲线的婴儿期阶段。
3.正确。
动力装置将能量源的能量转化为系统所需的能量。
4.正确。
木桶效应体现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中的子系统不均匀进化法则。
A:内部功能B:外部功能C:基础功能D:高级功能正确答案:B3、功能分析的第一步是()。
A:确定系统的功能B: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C:确定系统的矛盾D:确定系统的目标正确答案:A4、功能分析的第二步是()。
A:确定功能的对象B:确定功能的作用C:确定功能的优点D:确定功能的缺点正确答案:A5、功能分析的第三步是()。
A:确定功能的作用B:确定功能的对象C:确定功能的优点D:确定功能的缺点正确答案:B6、功能分析的第四步是()。
A:确定功能的优点B:确定功能的对象C:确定功能的作用D:确定功能的缺点正确答案:C7、功能分析的第五步是()。
A:确定功能的缺点B:确定功能的对象C:确定功能的作用D:确定功能的优点正确答案:A8、在功能分析中,功能的对象是指()。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2010、7)第一章创新基础知识一、创造的理论基础1、创造的定义:个体或群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成果的认识和行为的活动。
2、将创造的层次依次由外向内逐层递进,表现在“成物”(外在的,静态方面的创造性结果)“成思”(内外结合,动态方面的创造过程)“成己”(内在的,本质的)3、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
4、最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学者帕普斯的《解题术》。
5、创造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3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6、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形态分析法”。
7、1942年,戈登发明“统摄法”。
8、1944年,日本东京大学市川龟久弥教授提出了“等价变换法”。
9、1954年,奥斯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会,CEF 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
10、1957年,美国陆军发明了“5W2H”法。
11、1979年,苏联学者T·C·阿利特舒列尔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1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发现是产生发明的重要源泉;发明对发现有积极的反作用;技术革新是技术发明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13、创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4、创造学定义:“活动观”“能力观”是以创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特点、机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15、创造学的研究对象:①四项基本要素②创造过程③创造原理④创造力⑤创造教育⑥创造评价16、创造技法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17、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第二章 创新性思维及思维障碍【学习指南】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创新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分类有所了解,并对创新性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了解,最后希望通过本章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思维障碍及其突破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
本章提要本章分为四节内容,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征;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训练的原则;常见的思维障碍及其突破。
本章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创新性思维有所认识,并对新性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了解。
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克服思维障碍的方法。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征创造性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庄寿强先生关于创造力的经验的表达公式和上一讲提出的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多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也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 什么是思维呢?人们平时常说的“想一想”、“考虑一下”、“思考再三”、“沉思良久”、“思索一番”、“深思熟虑”、“设想”、“反省”、“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都是指人们的思维活动。
如果将“思维”两字分开来看,其“思”字可从字面上解释为上面所说的“想”或“思考”,其“维”字可从字面上解释为“序”或“方向”。
据此,从字面上来解释“思维”就是:思维是有一定顺序的想,或是沿着一定方向的思考。
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指出:思维一词有许多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定义能使所有的人满意。
从心理学界一般认可的对思维的概括理解来解释思维。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所谓间接反映.就是通过其事物的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地去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到的事物。
所谓概括的反映,就是依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引出来,加以概括,得出结论。
所谓思维是指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
创造学原理2012年6月目录第一篇基础概念篇 (1)第二篇创造性思维 (10)第三篇创造技法 (18)第四篇创造实践篇 (28)第五篇创造型人才开发篇 (39)第一篇基础概念篇一.学习内容1.创造学导论1.1 创造及相关概念1.2 创造的原动力和意义1.3 创造学概述1.4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2.创造的基本要素2.1 创造主体和客体2.2 创造精神、知识和创造技法2.3 创造环境3.创造力概述3.1 创造力的构成和分类3.2 创造力辨析3.3 创造力开发3.4 创造力测评二.学习目的1.创造学导论掌握创造和创造学涵义。
了解创造的特点、创造学的性质、创造学的发展历程2.创造的基本要素掌握创造主体、创造客体、创造精神、知识和创造技法的内涵。
了解创造环境的相关内容3.创造力概述掌握创造力的泥涵义及构成。
了解创造力辨析、创造力开发、创造力测评的相关内容三. 自我测试(一)单选题1.二十世纪心理学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发现了创造的(),有两个含义。
A.艰巨性B.个别性C.普遍性D.人为性2.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A.实现四个现代化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C.进一步深化改革D.加快引进外资与技术3.一个人只有(),才能感到愉快、爱学习。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在讲课、演讲时应充分调动授众的左右脑同时使用。
A.左右脑同时并用B.使用左脑C.运用右脑D.左右脑都不用4.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创造动机。
创造学的研究表明,( )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启动和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
A.外部名利B.奖金C.内在动机D.外在动力5.爱因斯坦认为,()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想象力在工作学习中是一种实在的因素。
A.想象力B.联想力C.判断力D.推理力6. 体现为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创新的是()。
A. 探索B. 革新C. 创意D. 创作7. 中国创造学会是在哪一年正式成立的()。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第一节概述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该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思维刘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
思维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思维的功能性特征主要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总是按照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规则而进行,具有合理性。
从根本上讲,思维的创造性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思维的创造性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改变世界的动力就是创新,思想的创新。
思维的逻辑性是基础功能,批判性是触发功能,创新性是超越功能(思维功能特征之间的关系)。
3、思维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思维、中世纪思维、近代思维和现代思维四个时期。
古希腊文明的杰出代表是师徒相继的三个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东方中国出现思维创造的顶峰时代,就是春秋时代的道家、儒家和墨家学派。
4、对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到心理学到创新研究这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思维的研究和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60年代之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成果首先应用于美国工商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思维,并力图建立一门跨学科的思维科学。
5、思维的基本类型:1)根据思维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将思维分为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形象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和主要形式。
2)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把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收敛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而进行的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独特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00《个人与团队管理》(上册)各章思考与练习题解答第一单元自我规划第一章思考你的目标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方法?要点: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个人和集体使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相同或不同?要点: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个人头脑风暴法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但是思路狭窄;团队头脑风暴法能够集中很多人的意见,但是人们往往会有所顾虑。
3、假如你在职业或工作上面临选择,你会采取什么手段来面对这些选择?要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一般包括:①改变境遇积极进取——使自己更加适应;面对其他挑战,如参加训练和培训;改善工作环境;授权给其他人,让他们承担一些日常事务。
②改变自己检查自己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和心中想的是否一致;改变行为;发展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③改变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适应工作;将工作看作是达到目标的方法;通过降低问题的重要性来改变看法——更注重工作之余的生活。
④离开4、请思考你是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的?要点:制定目标:可以用个人头脑风暴法。
制定计划:可以按照计划的时间长短进行。
其他的方法也可以。
第二章自我认知1、什么是自我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要点;自我认知,了解和理解自己,控制自我情绪,理解和管理他人等。
视个人情况而定,只要合理即可,一般来说,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换角度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反馈意见等都能帮助你去理解别人。
2、自我认知有哪几种方式?要点:思考自己的行为,利用反馈、观察、阅读、讨论等方式。
3、什么是反馈?你通常通过哪些途径得到反馈?要点:反馈是发展自我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技能和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