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创新思维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53
第二章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案例导入一封家书——8只八哥有个商人在外做生意。
他的同乡要回家,于是他就托同乡带100两银子和一封家书给妻子。
同乡在路上打开信一看,原来只是一幅画,上面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有8只八哥、4只斑鸠。
同乡大喜:信上没写多少银子,我留下50两,她也不知。
同乡将书信和银子交给商人妻子以后,说:“你丈夫捎给你50两银子和一封家书,你收下吧!”商人妻子拆信看过后说:“我丈夫让你捎带100两银子,怎么成了50两?”那同乡见被识破,忙道:“我是想试试弟媳聪明不聪明。
”忙把那50两银子送给了商人的妻子。
商人妻子怎么知道是100两银子的呢?原来那幅画上写的意思是:8只八哥是八八六十四,四只斑鸠是四九三十六,合起来是100,所以商人妻子知道是100两银子。
商人写信不用文字而用图画,商人妻子读信不是认字而是解画,他们两人使用的思维法就是再造型想象思维法。
想象和联想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思考与讨论1. 谈谈你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试举几个运用创新思维的实例。
第一节创新思维人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面对问题而束手无策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需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我们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需要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及障碍突破(一)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1.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2.新思维的特征(1)独创性特征。
创新思维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能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获得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2)超越性特征。
创新思维不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物质、现象和一切传统的东西,而且还可以超过去和现在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3)灵活性特征。
第二章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形式创新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创新思维是实现创新的关键。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创新。
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创新思维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可视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清思路。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将问题或主题放在中心,然后从中心发散出关联的子问题或解决方案,再进一步展开相关的细节。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
它要求人们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
逆向思维的基本原则是“相反”。
通过对问题的反向思考和原则上的反向推理,可以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消费电子产品从功能至上转变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从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产品。
三、联想思维四、原型思维原型思维是一种通过设计和建立原型来推动创新的思维方法。
它要求人们以迭代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快速试错来不断改进和优化想法。
原型思维的核心是“失败即学”。
通过不断地建立和改进原型,可以在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
例如,诺基亚公司在手机领域的创新就是通过不断试错和改进原型,最终打造出了许多畅销的产品。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形式,包括思维导图、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和原型思维。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激发创新的想法。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不断探索和尝试,以推动创新的实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章第二章创新思维与方法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创新思维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章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第一节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能够在头脑中产生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式:1、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尽可能地提出多种想法和解决方案,不限制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
2、逆向思维:从相反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新的思路和想法。
3、联想思维:通过联想相关的概念、事物或想法,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
4、归纳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大量的事物和现象,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得出结论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5、演绎思维:从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则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第二节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人们在创新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方法:1、SCAMPER方法:SCAMPER是一种常用的创新方法,它包括替代(Substitute)、合并(Combine)、调整(Adapt)、修改(Modify)、增加(Propose)、消除(Eliminate)和反转(Reverse)等七个方面,可以帮助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
2、5W1H方法:5W1H是一种常用的思考方法,它包括为什么要做(Why)、做什么(What)、谁来做(Who)、何时做(When)、在哪里做(Where)和如何做(How)等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3、思维导图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将想法和信息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结构化的思维导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六顶思考帽方法:六顶思考帽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工具,它包括白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黑色六顶帽子,每顶帽子代表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角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2024年《创新能力的培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主要围绕第二章“创新思维方法”展开。
详细内容涉及:2.1节“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类型”;2.2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2.3节“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以及2.4节“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类型及其在创新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创新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教学重点: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类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1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类型;2.2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应用;2.3 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的运用;2.4 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类型2.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3. 逆向思维与侧向思维4. 创新思维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类型;(2)举例说明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A. 如何在沙漠中找到水源?B. 如何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2. 答案:(1)见教材第二章2.1节;(2)见教材第二章2.2节;(3)答案不唯一,要求运用所学思维方法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创新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关注国内外创新成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大学笔记第一章:创新思维概述1.1 创新思维的内涵1.1.1 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是指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超越常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它涉及创造性思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1.1.2 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于创造新的思想、方法或产品。
- 独特性:创新思维追求的是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 开放性:创新思维需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信息。
- 动态性:创新思维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调整。
1.2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2.1 推动社会进步创新思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促进了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
1.2.2 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商业环境中,创新思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优化流程、开拓市场。
1.2.3 个人发展创新思维有助于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
1.3 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差异1.3.1 思维模式- 传统思维往往遵循既定的规则和习惯,倾向于维持现状。
- 创新思维则倾向于打破常规,寻求新的可能性。
1.3.2 目标导向- 传统思维更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追求目标的直接实现。
- 创新思维更注重探索和发现,追求更为深远和根本的解决方案。
1.3.3 风险承担- 传统思维倾向于规避风险,选择已知和安全的路径。
- 创新思维则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
1.3.4 对待变化的态度- 传统思维可能对变化持保守态度,害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 创新思维则拥抱变化,将其视为机遇,能够灵活适应和引领变革。
第二章:创新思维方法2.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2.1.1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
它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和多样性,目的是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特点:自由流畅、灵活多变、不受限制。
- 方法:头脑风暴、自由联想、列举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