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开关操控力设计规范 (1)
- 格式:pdf
- 大小:6.14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一、制图标准的制定:1.1电器符号的定义: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1.2 读图的方式见下面说明简图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
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BOM表;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信号参数。
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
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需经科室专业相关人员参与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可靠耐久性进行评审后确定。
电器原理设计规范二、电器原理设计基本要求:1、据整车电器状态配置表,需要动力、底盘、发动机、车身、电装和电控部门输入相关电器参数,指导进行整车原理设计工作。
2、电气原理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3、电器原理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三、电源分配1、电源模式及选用原则1.1电源的四种模式表1 电源的模式1.2缓熔保险的选用及分配原则1.2.1缓熔保险的分配原则:●缓熔保险一般多用于一级保护,主要保护主线路线束;整车设置一个总保险,对整车电源系统进行保护;整车缓熔保险分为几路,IG电单独一路,灯光保险一路,启动电路与空调可共用一路缓熔;与预热相关的系统单独一路缓熔;暖风可与一些短时工作的电机共用一路缓熔保险;●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缓熔保险。
●起动机和预热器等大功率的、并涉及整车性能的用电设备,应各单设一个缓熔保险。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缓熔保险一定要设置在离蓄电池最近的位置,以更多的保护线束与用电器设备。
1.2.2 电源应满足各单元法规的要求:危险报警灯电源必须是常电。
位置灯的电源也必须是常电。
后雾灯必须在前雾灯或远光灯、近光灯打开的前提下才能打开,但需能够独立关闭。
近光灯开启时,远光灯必须关闭;远光灯开启时,近光灯允许开启。
应满足各单元功能的要求:潍柴WP 10系统发动机ECU模块要求四路常电和一路IG电。
1.2.3无特殊要求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规定,并进行调整。
法规规定制动灯要在制动装置开启时点亮。
法规并未规定制动灯的电源是常电还是IG电,通常原理设计都接在常电上;国III或者国IV带ECM主继电器的车型,由于制动信号都需要提供给ECM,且ECM在点火开关IG档的时候,制动灯才会亮。
电器原理设计规范二、电器原理设计基本要求:1、据整车电器状态配置表,需要动力、底盘、发动机、车身、电装和电控部门输入相关电器参数,指导进行整车原理设计工作。
2、电气原理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3、电器原理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三、电源分配1、电源模式及选用原则1.1电源的四种模式表1 电源的模式1.2缓熔保险的选用及分配原则1.2.1缓熔保险的分配原则:●缓熔保险一般多用于一级保护,主要保护主线路线束;整车设置一个总保险,对整车电源系统进行保护;整车缓熔保险分为几路,IG电单独一路,灯光保险一路,启动电路与空调可共用一路缓熔;与预热相关的系统单独一路缓熔;暖风可与一些短时工作的电机共用一路缓熔保险;●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缓熔保险。
●起动机和预热器等大功率的、并涉及整车性能的用电设备,应各单设一个缓熔保险。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缓熔保险一定要设置在离蓄电池最近的位置,以更多的保护线束与用电器设备。
1.2.2 电源应满足各单元法规的要求:危险报警灯电源必须是常电。
位置灯的电源也必须是常电。
后雾灯必须在前雾灯或远光灯、近光灯打开的前提下才能打开,但需能够独立关闭。
近光灯开启时,远光灯必须关闭;远光灯开启时,近光灯允许开启。
应满足各单元功能的要求:潍柴WP 10系统发动机ECU模块要求四路常电和一路IG电。
1.2.3无特殊要求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规定,并进行调整。
法规规定制动灯要在制动装置开启时点亮。
法规并未规定制动灯的电源是常电还是IG电,通常原理设计都接在常电上;国III或者国IV带ECM主继电器的车型,由于制动信号都需要提供给ECM,且ECM在点火开关IG档的时候,制动灯才会亮。
Q/LFQ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FQ J07.011-2008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2008-09-04发布2008-09-14实施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Q/LFQ J07.011-2008目 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 检验规则 (5)6 试验方法 (7)7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9)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98-1995《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规定了汽车用开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由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电气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电气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负责归口。
本标准起草人:陈雨康 王雨本标准批准人:王忠威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首次制定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开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除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汽车用开关(以下简称开关)。
本标准不适用于液晶屏幕上的触摸式虚拟开关。
本标准不适用于液压驱动式开关和液压式驱动开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8655-2002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23-1999 汽车电器接线标记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Q/LFQ C01.005-2008 汽车零部件标记要求Q/LF J11.004-2007 力帆汽车零部件原包装技术规范ISO 7637 道路车辆、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干扰3 术语和定义3.1 负载开关 load switch负载开关为功率型大电流开关,用于直接驱动负载的开关。
汽车用开关的通用技术要求【文章标题】:汽车用开关的通用技术要求【导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功能和性能的高度依赖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支持。
而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汽车用开关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用开关的通用技术要求,从多个方面介绍其功能、设计和可靠性等关键要素,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汽车用开关的视角。
【正文】:一、开关的功能要求1. 信号传递功能汽车用开关主要负责传递各种操作信号,如启动、熄火、制动等重要指令。
开关必须具备可靠的信号传递功能,确保指令的精确执行。
2. 周边设备控制功能开关还常用于控制汽车周边设备的开关状态,如车窗、灯光、空调等。
开关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兼容不同设备的操作和控制逻辑,确保正常的设备控制功能。
3. 紧急情况响应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如碰撞、故障等,开关需要能够迅速响应并断开相应电路,保障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开关需具备紧急情况响应功能,能够快速断开电路。
二、开关的设计要求1. 耐久性和可靠性汽车用开关会面临各种环境和工作条件,如高温、湿度等,因此其设计要求具备较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开关应能承受长期使用而不失效,并在恶劣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
2. 用户友好性开关是与驾驶员和乘客直接接触的部件,因此其设计应注重人机工程学,提供易于操作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如合理的按键布局、灵敏的触感反馈等。
3. 安全性开关应具备防护功能,避免误触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开关也要设计防水、防尘等特性,以应对各类环境条件,并确保长期安全可靠的使用。
三、开关的可靠性要求1. 电气性能开关需要具备良好的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导通压降等电气性能,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递和电路的正常工作。
2. 机械性能开关需要具备适度的操作力、行程和寿命等机械性能要求,以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机械性能的优化可以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观点和理解:汽车用开关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车辆的功能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QC T 198-1995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QC/T198—1995代替JB3126—82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开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开关,也适用于摩托车及其它机动车辆用开关(以下简称开关)。
2引用标准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ZB T35001汽车电气设备差不多技术条件ZB T36009汽车电器接线标记3技术要求3.1开关应符合本标准及各类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开关的型式和分类应符合各类开关标准的规定。
3.3开关使用的信号图形标志应符合GB4094的规定。
3.4开关各接线柱标记应符合ZB T36009或产品标准规定。
3.5开关在表1规定的工作电压范畴内应能正常工作。
表13.6开关的额定负载及工作档位应符合各类开关标准的规定。
3.7开关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外形图的规定。
3.8开关的定额类别及短时定额的时限应在各类开关标准中注明。
3.9开关的外壳防护等级应在各类开关标准中注明。
3.10开关的工作环境温度,按照安装部位按表2规定。
经高、低温试验后,应符合3.17及3.19的规定。
外部有油漆层的开关还应符合3.15的规定。
表2℃注:1)该温度在专门需要时采纳。
3.11开关应能经受5个循环的温度变化试验。
其高温数值按各类开关标准具体规定。
试验后,应符合3.17及3.19的规定。
外部有油漆层的开关还应符合3.15的规定。
3.12开关应经湿热试验,试验后,应符合3.16、3.19及3.21的规定。
3.13开关应经盐雾试验。
试验后,应符合3.19的规定。
3.14开关应能承担表3、表4所示条件的定频振动和上下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并应符合3.19及3.21的规定。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一、制图标准的制定:1.1电器符号的定义: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1.2 读图的方式见下面说明简图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
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BOM表;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信号参数。
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
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需经科室专业相关人员参与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可靠耐久性进行评审后确定。
整车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整车电气设计是整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业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即发动机是整车的心脏,则整车电气则是整车的大脑及神经线。
故整车电气在设计当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性能设计,在满足性能设计的基础再进行几何设计。
整车电气基本设计原则如下:一.灯具设计在整车立项初期首先完成的整车造型设计。
根据整车外饰造型/内饰造型及整车需满足法规确认整车灯具定义。
根据造型表面数模完成灯具造型空间确认。
在这一阶段电气工程师要经常与总布置在一起探讨确认满足灯具工程设计的造型空间并确认灯具与其他分总成的配合间隙。
灯具的具体设计基本是由供应商负责进行设计的,主机厂一般只是提供设计输入配合及验收设计数据及图纸。
但灯具工程师要对工程光学/流体热力学/材料力学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如贵公司选择了一个资质有问题的供应商,您老人家就有的笑话看了(如透光镜起雾、配光在满足法规基础上出现的光斑等等,这些缺陷极有可能导致产品模具重新开发)。
二.电气原理图设计在整车造型及整车配置确认以后,就要开始电气原理图设计了。
电气原理设计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电源分流2. 接地点设计3.控制设计首先根据整车配置确认整车电器总功率(加计权),选择合适的发电机(一般保证10%-15%的裕量就够了,否则会导致油耗增高),并对发电机固定方式进行刚度校核确认。
否则NVH工程师饶不了你。
将系统分流(灯光、发动机系统等)及部位分流(门窗等)方式有机接合在一起进行分流设计。
关于控制设计主要是进行开关及断电器的设计,即要兼顾人机工程也要尽量少用继电器。
有些兄弟也喜欢用逻辑电路进行控制设计。
根据整车电器的布置进行整车搭地设计,主要是注意一个原则:同系统同接地、关键系统双接地、关联系统关联接地。
三.线束设计在电气原理图完成以后最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线束设计。
线束设计的原则如下:1.接插件要固定2.室外接插件用防水、室内接插件用双锁、关键接插件镀金银3.线径计算已有贴子说明4.室外线束加蛇管并尽量出“丁”接口。
汽车开关设计概述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开关也千变万化,不仅仅作为简单的操纵件存在,还要有良好的外观、造型与仪表板整体相匹配,操作方便、手感好、位置合理,并且符合人机工程学等。
开关内部结构也随着汽车电器的智能化日益复杂,因此下文就汽车开关设计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汽车设计;开关设计;优化方法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压力逐渐加大,各类汽车电器产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开关设备。
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应使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明确汽车电器开关的选择依据,并在控制电器开关运行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还要列出汽车电器开关选择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建设者提供理论依据。
1现代化的汽车设计概述1.1关于现代设计方法含义的简要阐述据实践调查发现,与以往传统设计方法相较来说,现代设计方法具备层次鲜明的特点。
例如:以往传统汽车设计只能通过数学理论和动力系数获得最终设计方案,而现代设计方法可借助最先进电子设备,准确找出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而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其有效解决。
经过反复实践CAD软件应用已逐渐趋于成熟化,拥有较多数据库,如汽车设计零件,甚至是较健全系统,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恰当零件,借此极大缩短汽车设计时间。
由此可知,将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到汽车设计中不仅能缩短设计期限,提高汽车设计工作效率,确保设计具备适应性和经济性优势,还能确保设计完成的汽车更加满足汽车市场需求,推动我国汽车行业朝更好方向前进。
1.2现代设计方法在汽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人机工程应用。
通常可将该方面内容分为两点进行阐述。
第一,汽车座持设计。
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座椅近似弧面设计形式,往往该种设计可对人体起到良好支撑作用,尤其是身体两侧和大腿部分。
人体头部则可保证颈椎呈现自然放置状态,避免因长时间停留对颈椎带来不利威胁。
第二,汽车设计过程中,方向盘大多都为圆盘形状,很符合人们的常规性使用习惯,直径大小在19mm~27mm之间,并且圆形盘还具备结构简单,工艺性能较佳及适应性较强等特点。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一、制图标准的制定:1.1电器符号的定义: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1.2 读图的方式见下面说明简图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
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BOM表;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信号参数。
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
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需经科室专业相关人员参与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可靠耐久性进行评审后确定。
开关系统设计指南目录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开关分类 (1)3.1 按档位型式分类 (1)3.2 按功能分类 (2)4 开关系统选型设计 (4)4.1 开关状态确定 (4)4.2 组合开关 (4)4.3 点火开关 (6)4.4 旋钮式开关 (7)4.5 拨轮式开关 (8)4.6 琴键式开关 (9)4.7 翘板式开关 (9)4.8 电源总开关 (10)5 造型可行性分析 (10)5.1 人机校核 (10)5.2 多功能开关 (11)5.3 组合开关 (11)5.4 点火开关和电子管柱锁 (13)5.5 仪表板开关 (14)6 数据设计 (17)6.1 多功能开关 (17)6.2 组合开关 (19)6.3 点火开关 (22)6.4 仪表板开关 (23)7 开关常用材料 (25)前言开关系统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开关的布置位置、造型特征、表面处理方式、工作形式、操控手感直接影响整车的制造成本、消费者消费倾向,为了指导本公司汽车用开关系统的开发工作,保证新产品开发的合理性、严谨性和先进性,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总结公司近几年来各类汽车开关系统开发设计的实践经验,参照国内外汽车设计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编制而成。
开关系统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概述了汽车开关系统分类、开关材料选用,详细描述了开关系统的造型特征、表面处理方式、工作形式、操控手感、内部结构、功能、性能等设计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各类开关系统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4094—19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7258—2012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 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 15740—2006 汽车防盗装置GB/T 18655—2010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3384—2009 产品及零部件可回收利用标识GB 24409—2006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198—1995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QC/T 218—1996 汽车用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QC/T 504—1999 汽车用点火开关技术条件QC/T 632—2000 汽车用翘板式开关技术条件QC/T 427—1999 汽车用电源总开关技术条件ISO 2575—2010 Road vehicle—Symbols for controls, indicators and tell—tales(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符号)。
乘用车电气原理设计规范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设计输入 (3)4.1项目组输入 (3)4.2各专业科室输入 (3)5设计思路 (3)5.1配置表研究 (3)5.2接口信息控制文件的收集 (4)5.3原理框图 (4)5.4电源分配 (4)5.5分系统原理图 (5)5.6电器盒内部工作电路的确定 (5)6电路设计计算 (6)6.1继电器规格的确定 (6)6.2保险丝规格的确定 (7)6.3导线规格的确定 (7)6.4接地分配 (8)6.5Inline接插件选型 (8)7整车电器原理制图要求 (8)7.1电器件符号定义 (8)7.2线束接插件编号规则 (8)7.3回路代号规则 (9)7.4原理图图纸要求 (10)8整车电气原理图的评审 (10)8.1已出现问题设计规避 (10)8.2原理图阶段设计 (10)8.3整车电气原理图的评审 (10)8.4最终整车原理图的定稿 (10)9整车电气原理设计校核验证 (10)9.1零部件测试 (10)9.2台架测试 (10)9.3整车测试 (10)9.4过载试验 (10)I9.5堵转试验 (10)9.6短路保护试验 (11)9.7整车配电工作电流测试 (11)9.8供电及接地回路电压降测试 (11)9.9熔断器熔断情况下的功能故障测试 (11)9.10接地不良情况下的功能故障测试 (11)9.11整车搭载耐久试验 (11)附录 A (12)乘用车电气原理设计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乘用车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提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