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 格式:pdf
- 大小:748.89 KB
- 文档页数:5
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摘要】肌肉麻醉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其中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在术后镇痛效果方面,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似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收肌管阻滞具有作用范围更广、镇痛效果更持久的优势,而股神经阻滞则更易实施、安全性更高。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特点选择适合的镇痛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可能会有更有效的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管理。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收肌管阻滞、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效果分析、临床应用、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引言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是两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它们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管理中被广泛应用。
收肌管阻滞通过阻断腿肌神经的传导,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而股神经阻滞则是通过阻断股神经的传导来实现镇痛效果。
两种神经阻滞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来选择哪种方法更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管理。
对于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探讨两种镇痛方法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镇痛方案。
通过对镇痛效果进行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深入了解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为进一步完善手术后镇痛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摘要】目的:探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股神经阻滞联合“鸡尾酒”疗法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的有效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股神经阻滞)与观察组(股神经阻滞+“鸡尾酒”),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术后镇痛效果与恢复情况。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手术后4h、12h、24h、48h等时间段的VA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具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股神经阻滞+“鸡尾酒”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起到有效镇痛的效果,对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改善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鸡尾酒;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078-0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股神经阻滞+“鸡尾酒”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到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6例,男患者56例,女患者40例,年龄为55~80岁,中位年龄为(62.33±5.32)岁;所有患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合并活动障碍为主;将股神经阻滞穿刺位置局部感染、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精神药品过敏、神经类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全面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
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实验,并自愿加入其中。
按照患者术后镇痛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 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同一位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在进行麻醉诱导之前,通过超声引导实施单次股神经阻滞,患者选平卧位体位,将患肢侧腹股沟全面暴露,常规消毒穿刺位置后,通过无菌专用保护套保护超声探头,在腹股沟沟褶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放置探头,进行短轴切面扫描干预。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1.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原理及技术要点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是一种利用超声成像仪引导下,在股神经旁注射局麻药以达到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成像仪实时观察神经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以确保药物准确注射到目标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连续股神经阻滞通常在手术后立即实施,并持续数天至数周,以确保术后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技术要点包括定位股神经、选择合适的注射位置和角度、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等。
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精准的超声成像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镇痛效果。
2.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取得了显著的镇痛效果。
一项针对该方法的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还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其精准的注射位置和有效的镇痛效果,患者在术后可以更快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4.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尽管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实施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精湛的超声成像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对于一些医疗机构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该方法在费用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较大,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医疗机构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针对这些局限性,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普及,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实施将更加精准和便捷,从而为更多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带来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进展分析摘要: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如今临床治疗膝关节疾病可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如膝关节疼痛、不稳、畸形等,但由于疾病伴随严重疼痛症状,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仍伴随剧烈疼痛,对患者身心状态影响较大,甚至诱发相关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良好恢复,因此术后镇痛备受重视。
传统术后镇痛采用以股神经阻滞为中心的多模式镇痛,虽然对术后疼痛控制有一定作用,但该种方式产生的股四头肌肌力阻滞成为弊端,临床加强对其他更加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案研究。
隐神经阻滞近年来受到重视,其作为股神经的纯感觉分支,可经超声引导下进行隐神经阻滞仪器获得安全可靠的镇痛效果。
本文主要分析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作用及常见方法,阐述了术后镇痛隐神经阻滞的解剖理论,并针对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镇痛的措施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超声引导;隐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解剖理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病变,可起到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作用,尤其近年来我国骨关节炎患病率逐渐增加,该术式得到推广应用[1]。
虽然全膝关节置换术具有较高治疗价值,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术后疼痛剧烈难以被患者承受,主要是由于病变本身、手术创伤等因素释放炎性因子,引发外周神经过敏及脊髓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且术后恢复需开展功能锻炼,导致疼痛加剧,即为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需采用可靠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股神经阻滞为中心的多模式镇痛影响肌力问题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如何改进镇痛模式减少对肌力影响需深入研究[2][3]。
为此,本文对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明确安全可靠的镇痛模式。
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作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帮助患者替换无法适用的病变膝关节,使用人工假体恢复膝关节功能,治疗价值较高。
但术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借助药物镇痛,尤其术后早期需开展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粘连,而早期疼痛明显,活动后可能引起股四头肌痉挛加重疼痛,但若未能早期开展关节功能锻炼,或因疼痛严重限制锻炼强度,很容易因为新生胶原组织沉积导致关节粘连严重,需行二次手术治疗[4]。
【摘 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解决膝关节炎患者慢性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但术后疼痛管理是骨科医师、麻醉医师、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缓解患者疼痛对增加术后舒适度、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加快术后康复、促进功能锻炼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不仅要求充分的镇痛,又要求对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最小,这对疼痛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文章对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关键词】 股神经阻滞;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性【DOI】 10.3969/j.issn.1671 6450.2020.12.025Applicationprogressoffemoralnerveblockinanalgesiaafterkneesurgery SunFengzhan,HuangHui,MaXiaojun,LiuShaoyan,LiuYingzhi.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AffiliatedHospitalofQingdaoUniversity,ShandongProvince,Qingdao266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uZhiying,E mail:liuyingzhi1967@163.comFundingprogram:QingdaoScientificBureauPublicDomainScientificSupportPlanProject[11 2 3 1 (16) nsh] 【Abstract】 Totalkneearthroplastyisaneffectivemethodtosolvechronicpaininkneearthritispatients,improvejointfunctionandqualityoflife,butpostoperativepainmanagementisamajorchallengefororthopedics,anesthesiologistsandpa tients.Relievingthepainisofgreatsignificanceforincreasingpostoperativecomfort,reducingthepatient'spsychologicalstress,speedingup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promotingtheprocessoffunctionalexercise,reducingtheoccurrenceofcom plications,andshorteningthehospitalstayofthepatient.However,analgesiaaftertotalkneearthroplastyrequiresnotonlyadequateanalgesia,butalsominimalimpactonjointmotorfunction,whichimposeshigherrequirementsonpainmanagement.Regionalblocktechnologycanmeetthisrequirementandprovideagoodmethodforpainmanagement. 【Keywords】 Femoralnerveblock;Kneesurgery;Postoperativeanalgesia;Sciaticnerveblock;Safety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术后常导致剧烈疼痛,研究表明,约30%的TKA患者有中度疼痛,60%的TKA患者有重度疼痛[1 2],同时TKA术后需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持续被动运动等早期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伴有的股四头肌痉挛、疼痛,不仅会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还会降低患者术后功能锻练的依从性,并进一步影响假体关节的效果,因此给予充分有效的镇痛意义重大。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用于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20-12-24T06:53:55.158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5期作者:何明星[导读] 探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在术后康复镇痛方面的作用。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贵州黔南 550700)【摘要】目的:探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在术后康复镇痛方面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50例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静脉自控镇痛术(PCIA),观察组25例实施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治疗,对两组术后康复镇痛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首次自控镇痛时间比较,观察组(10.26±0.79)h长于对照组(6.59±1.49)h;镇痛评分对比,观察组(3.12±0.8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5±0.76)分(P<0.05);患肢术后24h、48h主动关节屈曲角度比较,观察组(45.69±2.75)°、(66.29±1.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2±3.95)°、(45.69±2.85)°(P<0.05);不同时间节点V A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镇痛选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可减少镇痛药物使用,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及满意度。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镇痛;超声;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5-0082-02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接受康复功能训练,可使假体关节功能有效改善,但是术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剧烈疼痛者占多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康复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