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毒特”的舌尖
- 格式:pdf
- 大小:107.95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满分作文」舌尖上的记忆整理了关于中考满分作文:舌尖上的记忆,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舌尖上的记忆小时候,最喜欢老家那条街,好像永远都有人在吆喝叫卖东西。
虽然不如大城市那样喧闹,但多了一份自在的温情。
而我的舌尖最留恋的便是它。
那时候,我天天被那甜味迷得神魂颠倒。
有一天,我去探寻气味的源头,走遍了老街的犄角旮旯,终于在街的一角发现了他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
他不似别的小贩高声吆喝,反而像一位智者,只等有缘人。
我首次知晓了糖画这种艺术,既能看,又可以吃,我迫不及待要尝鲜。
老板,来两份。
我的声音硬是把人群炸开一条缝。
老板应声喝道:好嘞,大伙看好了。
说罢,他便卷起袖子,举起一个大锅勺,先从一个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糖汁,那糖汁金光闪闪的,浓稠似蜜,但其香味儿蔓延开来,绵醇如酒。
下面,便是作画了。
他的手用力托起那根不轻的长杆铁勺,但手并没发抖,悬着的手腕,曲张有力。
没想到在他文雅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刚猛的躯体。
紧接着,他的手就开始移动了,不疾不徐,那糖汁有规律的被匀出,落在砧板上,由糖汁到作品,一气呵成。
这幅画日渐明确起来,是一条锦鲤。
遇见比较浓的部位,他就顿一下,就像练字一样。
整幅画的细则部位也非常生动,颇有大书法家的风范,我被他作画的架势迷住了,双眼瞪得大大的,却大方不敢出,生怕打扰他。
这个时候,他停了下来,呼了一口气,又装了一勺糖浆。
我知晓他要结尾了。
他不再像之前慢慢描勒,而是猛得举起来,迅速地将汁倾到砧板上。
这次,他的动作飞快,不过他的手臂有点颤抖,一直来回描绘。
我非常不错奇他如何颤抖了呢?直到完成,我才意识到原来他是在勾勒鱼鳞。
由于颤抖,鱼鳞变得愈加生动,仿佛真的有只鱼在砧板上游动,我心服口服。
老板把这幅大作递给发愣的我,我欣喜地接过,看着栩栩如生的鱼,我竟不忍心下嘴,只轻轻用舌头轻舔一下糖尖,好甜,那味道化在了嘴里,留在了心间。
这不止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更是一场视觉盛宴,到今天,我都没办法忘怀。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通用36篇)舌尖上的味道作文篇1在我的世界里,书是有不同味道的。
比如课本,味道很多;而漫画,就是好吃的零食;而老师推荐的必读书,就是酸酸甜甜的水果,想吃却没时间吃;《少年军校》之类小说是我喜欢的五香瓜子,练习册们就是难吃的辣条。
课本不用说,就是食堂里的各种菜。
有喜欢吃的也有不喜欢吃的,可是都得吃。
最关键的每次老师都不让剩饭,必须吃完,因为我们在长身体,课本能让我学习知识,成为有用的人。
所以,这是每天都要看的'。
老师推荐的课外书都买了,有时间就看一看。
这么多书我一定会挑小说看。
因为有的小说故事引人入胜,有的小说的人物让我牵肠挂肚,当然我第一个选的就是有科普小故事的小说,不但情节精彩,还能学到一些知识。
小说有的像好吃的冰淇淋,有的像甜美的水果,但总是不能一次吃个够。
漫画我虽然很少看,但就像我最爱吃的薯片,一看就停不下来。
妈妈说薯片没营养,但我就是爱吃。
当然,我也知道漫画对眼睛不好,对思想也有害。
口算等书是令人讨厌的练习册,它是我所有书里最讨厌的,很辣很辣。
我真想把它们撕成一张一张的纸,折成纸飞机,飞得远远的,这样我就不用写了。
可是我也只能空想,看到不会做的也只能问:“你认识我吗?反正我不认识你。
”书的种类很多,就像各种食物,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但大部份书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好食物。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篇2有一种舌尖上的味道——麻花的味道。
首先和面,只见面粉以天女散花之势,一马当先之姿,落了下去。
接着面点师傅——老将两枚丝滑的鸡蛋打了进去,鸡蛋落下去的一瞬间,两者掺在了一起。
然后又将半盒黄油放了进去,最后就是最为重要的酵母了。
制作的第一步:把之前的材料和成面,然后使用九牛二虎之力把面揉成肠的.形状。
老师看着我们着急样子,于是又请来了一位小助手,为老师分担工作。
第二步:把面团儿编成麻花的形状,由于麻花的弹力太大,所以刚揉完它就缩了回去。
双方对战了很长时间最终麻花败给了老师。
可最后编出来的只是一个四不像,而小助手这边却是轻车熟路,顺风顺水,速度极快,很快麻花就被一个个地编了出来。
中考优秀范文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美味”,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也是一部饮食文化的独特宣传片。
让我们随着这部精彩的纪录片一同领略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饮食文化是其中的瑰宝。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多样而精致。
无论是粤菜的鲜嫩口感,川菜的麻辣美味,还是湘菜的酸辣鲜香,都让人垂涎三尺。
而这些美食背后蕴含的文化和故事更加令人着迷。
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美食。
比如北京的烤鸭,它的皮脆肉嫩,色泽金黄,是名副其实的“一绝”。
而传统的四川火锅则让人体会到了辣的魅力,辣中带麻的味觉刺激着舌头,让人欲罢不能。
而广东的早茶则以其精致而著名,细腻的面点、多样的点心是市井小民最为喜爱的美食。
这些美食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品尝。
而在纪录片中,不仅展示了传统美食,还介绍了一些创新的饮食文化。
比如四川的火锅底料,它以其麻辣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料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不少年轻人追捧的美食。
而在广东,推出了“点心套餐”,让人可以一次尝遍各种小吃,真是心动不已。
这些新的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也为传统的美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创新。
在纪录片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历史和文化传统,而这些历史和文化也反映在每一种美食中。
比如四川的麻辣火锅,它代表了四川人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北京的烤鸭,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和独特。
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认同和传承的一种方式。
舌尖上的美食,不仅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呈现,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
纪录片中的每一道菜肴、每一种食材背后都有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让人对中华美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和博大精深。
正是这些美食的存在,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纪录片“舌尖上的美味”让我们看到了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文化。
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作文
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作文
俗话说:“病从口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
这些“问题食品”不仅会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学校周围的小卖部是这些“问题食品”的聚集地,它们包装漂亮,口感特别,非常受同学们的喜爱。
可是,在包装和口感的背后隐藏的却是过期甚至变质的原材料和有毒有害的食品添加剂。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长期食用校园门口卖的“麦香鸡条”被医生确认为重金属中毒引起精神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面瘫。
经过记者的调查,这种“麦香鸡条”是不法商家用变质面粉与味精和食品添加剂制成,再做上精美的包装卖给全国的小商贩。
为了不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我们应该注意舌尖上的食品安全,不去买那些垃圾食品。
在此,我也要向那些不法商家呼吁:我们都希望能在一个食品安全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中考优秀范文:舌尖上的美味最忘不了的是外公家做的饺饼筒。
饺饼筒是方前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制作时,将小麦粉和好,用手将面摊在一种平底的锅上,摊成一张30公分直径大小的软质的面皮,然后将事先炒好的各种料,如粉丝、萝卜、猪肉、豆腐等,根据个人的喜好,将一定量的料均匀地放在面皮上包好就可以吃了,如喜欢香脆的,也可擦上食用油,煎到外面的皮变成黄色再吃。
阿姨把面粉和水和成面糊,熟练地抓起一把,丢在早已烧得滚烫的大煎锅的边上,一圈一圈地把那面糊抹在锅中。
直到皮成形,一把糊用完。
抹过之处,薄如纸片,不熟练可能就会被烫伤。
阿姨说她小时候经常练抹皮,手也被烫伤过好几次,才练就了今天的手艺。
我虽然没亲身体验过煎锅有多烫,但只要看煎锅上不停冒着的烟,发出滋滋的响声,就可以明了煎锅的温度了。
皮不一会儿就熟了,做好的皮摆在一个大的圆形竹篾里,一张又一张,先围成一个圈,再往中间摆。
做好的皮,犹如一张张飘舞的裙摆,飞到了竹篾里。
外公家的一张小饭桌上,每逢这时总是摆上了各式各样的菜:有绿油油的豆荚,金灿灿到了中午,一切准备停当,大家就各自去取一张皮,按照个人的喜好往里面添馅儿,一卷,就可以吃了。
一口下去,香味四溢,松软适度,可好吃了!我常吃得肚子鼓鼓得像只小蜜蜂。
吃不了还要兜着走,回家时肯定要带回去几个,可以是早餐,可以是点心,可以是晚饭妈妈有时在家自己也会做饺饼筒,用小煎锅代替大煎锅,皮做好了,用四五种菜做馅,用皮把馅卷起来,和在外公家做的相比,除了小一号外,基本没啥区别。
老实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吃饺饼筒,可我喜欢做饺饼筒时热热闹闹的情景,喜欢大家在为做同一件事,同心协力的氛围,大家就像变成了同一个人似的,为同样的目标努力着,不懈奋斗着家乡的饺饼筒拥有家乡的气息,朴实、自然,就像观看田野风光一样,让人觉得很舒服。
我希望这种气息永远飘荡在家乡中,永远,永远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考优秀范文舌尖上的美味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初中的三年时光,回想起来,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让我回味无穷的美食。
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美食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而在这些美食中,有一些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成为了舌尖上的美味。
我想提到的就是烤冷面。
烤冷面是我们学校门口小摊上的一款特色美食。
这道美食将酸辣的冷面与烤肉相结合,烤肉的香气与冷面的酸辣口感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清爽的口感让我在暑假的炎炎夏日里感到一丝凉意,每一次吃完都让人回味无穷。
我还想提到的是糖油果子。
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一种小吃,一碗碗晶莹剔透的糖油果子让我停不下来。
它们的外表光滑剔透,明亮的颜色让人看得心情愉悦,而入口后的爆口感更是令人陶醉。
每一口都能品尝到糖油融合的甜美味道,仿佛在舌尖上一瞬间就化成了幸福。
我还记得小吃摊上的烧饼。
那个金黄的外皮,酥脆的口感,每一次咬下去都让我爱不释手。
外面的酥皮加上里面的香甜馅料,每一口都有层次感,给人一种丰富的口感体验。
每次路过小吃摊,我总是会停下来买一个烧饼,一边走一边品尝,那种满足的感觉真是让我陶醉其中。
还有一种美食我必须提到,那就是爸爸做的红烧肉。
每次爸爸做红烧肉时,整个家里都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红烧肉的色泽鲜艳,肥瘦相间,每一块都饱满多汁。
它的肉质松软,入口即化,让人舍不得停止。
每一次吃这道家常菜,我都感受到了父爱的味道,那种满足和感动让我铭记在心。
美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它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口感和味道,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舌尖上的美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满足和快乐,更是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回忆。
无论走到哪里,这些美食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舌尖上的美味,感受人间的幸福和温暖。
关于河南美⾷的作⽂(通⽤10篇)关于河南美⾷的作⽂(通⽤10篇) 在平⽇的学习、⼯作和⽣活⾥,⼤家⼀定都接触过作⽂吧,作⽂是从内部⾔语向外部⾔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能明⽩的语⾔,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所理解的外部语⾔形式的转化。
那么,怎么去写作⽂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河南美⾷的作⽂(通⽤10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河南美⾷的作⽂篇1 提到河南⼩吃,洛阳的⽔席、开封的包⼦、郑州的烩⾯,是河南齐名的三⼤⼩吃。
今天我就给⼤家简绍⼀下这:河南烩⾯。
这烩⾯,看上去卖相极好:透⽩的⾯条,配上像碧⽟般的⾹菜。
可是让⼈⾷欲⼤增,还没吃呢,哈喇⼦估计就要留下来了。
如果再淋上辣椒油,⽩⾥透红,绿配红。
当艺术品展出都可以了! 看着好看,做法嘛……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说⽩了,就是⽺汤煮⾯,但想做好,这⾥⾯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
先要熬煮⾯⽤的⽺汤。
⽤⽺⾁和⽺⾻头,配上⼋⾓、⼤料、草果、茴⾹⼀起⽤纱布包裹,制成调料袋,放进锅⾥煮。
先⽤⼤⽕煮开,再⽤⼩⽕慢炖2~3⼩时。
(怎么感觉像某些⽅便⾯的⼴告……)煮完放盐,放在⼀旁备⽤。
煮完出锅的⽺汤,带着⼀股鲜味。
还没吃⾯呢,胃⼝都已经打开了。
之后和⾯。
和⾯前要先加上⼀勺盐。
之后,每揉10分钟,就要醒20分钟。
⽽且要反复3~4次,不然⾯条可不会劲道。
不过,这个步骤,也确实有点⿇烦。
⾯条揉完后,擀成合适的形状。
还可以抹⼀些⾊拉油,增加⾊泽。
再盖上保鲜膜,然后再醒20分钟。
在醒⾯条的时候,还要准备⼀些配料:⽺⾁、粉条、黄花菜、⾹菜、⾖腐丝、海带(或选⽤⽊⽿)、鹌鹑蛋。
接着就要煮⾯了。
锅中放⼊熬好的⽺汤,然后把⽺⾁、⾹菜等配料放⼊搅匀。
之后放⾯,并加盐调味。
煮熟出锅。
⼀碗美味的烩⾯就做好了! 吃的时候,就是⼀种享受了。
依照我的习惯,先把配料吃了。
各种鲜味,冲⼊嘴中。
⼀下把胃⼝打开。
之后吃⾯,⼀⼝⼝⾯⽚带着⽺⾁的鲜味⼊⼝,⼀点也不觉得腻,⽽是很爽滑。
高考作文:选材独辟蹊径立意新颖高远选材独辟蹊径立意新颖高远李阳海一、选材(一)选人之未言的材料。
一篇文章有没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材料有没有新意。
我们写作时,只有选择那些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新鲜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
2016年河南省一考生写的《我的青春里有栀子花》,选材独特,富有寓意。
文章中的栀子花和栀子花般的女孩都给带来了帮助,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写出了深刻的寓意,表现出了青春里独特的爱。
2016年河南省一考生写的《我的青春里有爱的陪伴》,文章围绕中心,选材独特。
写父母之爱的作文很多,而选取的两则材料都让人感到既真实又新颖,尤其是妈妈冒充知心姐姐聊天的故事,新颖别致,既让人读出了妈妈的智慧,又看到妈妈别具匠心的爱。
2014年吉林省一位考生写的《那时花开》,文章选材做到了人之未言。
考生选取了自己8岁时偷拿家里的钱买冰糕的材料,敢于揭自己的短处,真实地诉说自己幼年时所犯的错误,读来亲切感人。
学生习作《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考场佳作。
选材独辟蹊径,与所有同学的选材绝对不会撞车。
一个中学生,在大人的眼里应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厨房对他们来说是禁地,做菜、做饭更是不可企及的。
但是这位同学,在选材上独具慧眼,不走大道走小道,偏偏选取人们认为的禁区来选材,可见小对选材之道是独树一帜,高人一筹。
(二)选择紧扣时代脉搏的材料。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就告诉我们,文章要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用热点的潮流打动阅卷者的心灵。
2016年北京市一考生写的《奇妙的实验室》,文章虚拟了韩剧《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讲解细菌这一生物知识,从细菌的数量、与人体的关系和细菌的寿命三个方面对有关细菌的知识进行了解释。
这样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自然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015年北京市一考生写的《超级机器人》,文章的选材就独具匠心,富有时代气息。
所写的是人和机器妻子相处的故事,将丈夫与房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化为丈夫和智能妻子的矛盾,这样的选材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自然会得高分。
关于叙事的优秀作文推荐-尝"毒"
尝毒?
今天在作文课上,我们就尝毒了。
当然,这可不是真的毒!
老师我们仔细观察,然后跟着她学做一遍。
她小心翼翼地端来了一杯黑色的水,对我们说:“杯子里这是毒药,现在我先尝一下做个示范,然后你们一个跟着一个来学习我常一遍。
”
老师先端起杯子闻了一下,就赶紧把鼻子从上面挪开,眉头皱在了一起,也许是那杯子里的水太难闻了吧。
随后,她用枝头蘸了一下放到嘴里尝了尝。
但她面色未改,好像没尝到一样。
我们班上的同学们都一个挨一个跟着上去尝毒,那个液体肯定不好喝,我害怕得不敢去尝,在苗雨欣的怂恿下,我大胆地用食指蘸着尝了一下,立刻眉头一皱:“妈呀!难喝死了!”
我转头看了看同学们,他们有的大喊“酸死了!”有的却笑逐颜开,幸灾乐祸。
等到所有同学都回归座位,老师问:“你们尝到了什么味儿?”同学们大喊:“酸死人了!”老师笑着问一个说没尝到味道的同学为什么?
那个同学说:”你蘸的时候用的是食指,尝的时候用的是中指,所以尝不到味道的!”老师说:“对!我提醒你们要仔细观察的,有的同学就是不认真,结果觉得酸死了,如果真是一杯毒药,岂不是尝了就不得活了吗?”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原来,观察力是那么重要呀!
这节课,让我明白,无论学什么,都要认真仔细观察,只有观察仔细的人才不会受骗!一个人的观察力太重要了。
2014年河南中考满分作文:“毒特”的舌尖
核心亮点:1.人物姓名富含讽刺意义 2.仿《舌尖上的中国》分集谋篇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真题:
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漂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满分作文展示:
“毒特”的舌尖
河南一考生
“附着在大地上,你便是土壤;漂浮在半空中,你便是尘埃。
”有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坚守了初心,成为流芳百世滋润大众的“沃土”,有人却为一己之私,抛却初心,成为人人谈之变色雾霾般的“尘埃”,请欣赏“‘毒特’的舌尖”。
(引用并阐释文题材料,引出话题。
)
第一集:厨房的秘密
夜幕降临,晚风拂面。
正在烤串的钱多多奋斗多年后,依旧未能做到人如其名。
他至今单身,养着一只猫咪,因此,钱多多发下了重誓,无论生活多么困难,也绝不用猫肉做烧烤。
(由钱多多发下的重誓来看,刚开始做烧烤的时候,钱多多也是很讲诚信的。
)烤串生意有着不菲的利润,这得益于隐秘的进货渠道。
趁着夜色,
小王又送来了两大包食材,钱多多并不关心小王的发型是锅盖还是毛寸,也不关心送来的是禽流感中英勇就义的鸭子还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误食毒饵的老鼠,他唯一关心的是如何把他们快速转化成为美味的肉串,再转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利益的驱使,使钱多多“并不关心……也不关心……唯一关心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这就充分说明,当金钱充斥一个人的头脑的时候,自私自利的思想就会高度膨胀。
)钱多多把“羊”肉串放到炭火上,肉与炭火预示着新的和谐,动物油脂与孜然在高温下达成了一种默契,跃动的火焰映衬着钱多多憨厚的笑脸,也昭示着丰收的喜悦。
(联想想象,寓贬于褒,刻画出钱多多在金钱至面前的丑恶嘴脸。
)
第二集:转化的灵感
它是化学博士牟良新的精心制作。
(设置悬念——它是化学博士牟良新精心制作的一个什么东西呢?)
牟良新,化工大学博士,立志把地沟油提炼成燃油,然而经过半年的商业实践,他发现国外是把地沟油当垃圾卖,而在国内是当油卖,价格比国外高很多,根本没有任何利润可言。
(牟良新博士的志向可谓高远,而中外地沟油价格的差异会使他改变初衷吗?)受挫的同时他的未婚妻也成了别人的老婆,据说那个人的瘦肉精生意做得很大,泪水流干,牟良新认清一个真理,钱就是钱,没有干不干净之别。
于是,他决定回收地沟油提炼成食品油出售。
(事业的受挫,婚姻的不幸,奸商的影响,使他开始走向邪恶。
)
于是,牟良新宅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的试验者,将惨不忍睹的
泔水油加热脱水,然后加入各种硫酸化合物,去除杂色和异味,一遍遍地进行着变废为宝的实验,希望能制作出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新型地沟油。
终于,牟良新的新型地沟油研制成功,以其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所向披靡,牟良新也因此成为受人尊敬的“有钱人”。
(钱多多的执着、努力,没有白费,他成了“有钱人”。
)
迎娶美娇娘,他在五星级酒店里大宴宾朋,人们酒足饭饱得意而去,唯有他蹲在厕所里,久久无法出来,这一刻,他清楚地意识到,炒菜的油是地沟油,自己着了自己的道。
(恶有恶报,自掘坟墓!)
第三集:……
……(省略号用得恰到好处,既与字数的要求相匹配,又与所模拟的《舌尖上的中国》形式相适应,同时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
【名师点评】
1.构思精巧,讽刺性强。
作者模仿《舌尖上的中国》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构思全篇,刻画了钱多多、牟良新为金钱利益所驱使,丧失人格,谋取不义之财的丑恶嘴脸。
作者在给人物取名的时候也颇具艺术匠心——“钱多多”、“牟良新”实为“钱不多”、“没良心”,名字或取反义或取双关,讽刺性极强。
2.角度新颖,立意高远。
围绕文题材料,作者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去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阴暗面,表现出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立意高远,非一般考生能够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