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第四非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练习二()1.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C.都是晶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2.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R是A.SO2 B.NH3 C.HCl D.Cl2()3.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A.NH3,O2 B.H2O,O2 C.CO2,O2 D.O2()4.下列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A.在浓氨水中加固体NaOH B.加热浓氨水C.加热分解NH4Cl晶体 C.加热消石灰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5. 1t下述化肥市场价格如下:CO(NH2)2:1080元,(NH4)2SO4:450 元,NH4NO3:810元,NH4HCO3:330元,现用m元分别购买上述4种化肥,购得的氮肥中含氮元素最多的是A.CO(NH2)2 B.NH4HCO3 C.NH4NO3 D.(NH4)2SO4()6.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在8NH3+3Cl2===6NH4Cl+N2反应中,若有2 mol N2生成,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NH3 B.6 mol NH3 C.4 mol NH3 D.3 mol NH3()8.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氨气的水溶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氨气的原因D.NH3·H2O极易溶于水说明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是不可行的9.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 NH4+、 K+、Na+、Mg2+、Ba2+、Al3+、Cl-、 I-、NO3-、CO32-、SO42-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已知HNO3能氧化I-):(1)取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酸性。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硫酸)【A组】1.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A.分别加入铁片B.分别加入烧碱C.分别加入蔗糖D.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2.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CO2B.N2C.SO2D.NH33.关于浓硫酸、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硫酸都难挥发B.浓硫酸、稀硫酸都能氧化金属Zn,且反应实质相同C.浓硫酸、稀硫酸在加热时都能与铜反应D.浓硫酸、稀硫酸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5.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5.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NaHCO3溶液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6.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7.下列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溶质及其质量无变化,而溶液的浓度变小的是( )A.浓盐酸B.氢硫酸C.浓硫酸D.NaOH溶液8.将蔗糖用少量水湿润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浓硫酸,看到蔗糖颜色逐渐变黑,体积不断膨胀,最后变成多孔疏松状固体。
上述过程中,体现出浓硫酸( )A.只有吸水性B.只有脱水性C.有脱水性,吸水性,氧化性D.既有吸水性,又有脱水性9.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为强氧化性,又表现为酸性的是( )A.2NaCl(s)+H2SO4(浓)Na2SO4+2HCl↑B.C+2H2SO4(浓)CO2↑+2SO2↑+2H2OC.Cu+2H2SO4(浓)CuSO4+SO2↑+2H2OD.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10.分析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
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B .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C .浓硫酸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 .浓硫酸使Fe 、Al 钝化2.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 .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 .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3.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4.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①2NaCl(固)+H 2SO 4(浓)=====△Na 2SO 4+2HCl ↑②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③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④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浅绿色的Fe(NO 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颜色变浅B .变为红色C .没有改变D .变为黄色6.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B.②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④中pH试纸变红7.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8.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下列四种酸中(必要时可加热),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浓硫酸②浓硝酸③稀硫酸④稀硝酸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9.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0.足量铜与一定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同步预习练习1、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C、浓硫酸与铜反应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2、蘸有浓硫酸的纸片或火柴梗会变黑,主要是浓硫酸具有()A、吸水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强酸性3、在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H2S+H2SO4(浓)B、Cu+H2SO4(浓)C、 C+ H2SO4 (浓)D、CuO+ H2SO4 (浓)4、下列事实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 )A、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能与磷矿石[主要成分Ca3(PO4)2]反应生成磷酸C、能与金属锌反应产生氢气D、能与食盐固体共热产生氯化氢气体5、常温下,能被浓硝酸溶解的金属是()A、AlB、AgC、FeD、Au6、下列气体水溶性最强的是()A、NO2B、NH3C、HClD、SO27、利用右图装置,可制得下列气体中()A、NO2B、Cl2C、O2D、NH38、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9、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考虑,最好并可行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C、铜与氯气反应制得氯化铜,再与硝酸反应D、铜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铜,再与硝酸反应10、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SO3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总数一定增加的是( )A、HS-B、CO2-3C、Na+D、Ba2+1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O遇O2转化为NO2C、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2、按要求分别用一个方程式表示:⑴说明浓H2SO4具有氧化性和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说明浓H2SO4只表现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说明浓H2SO4只表现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说明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说明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和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检验NH3的方法有(1)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现象是_____________⑵也可用浓盐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氨是色,有性的气味的气体,比空气,氨溶于水,易液化,所以工业上用着___________。
4.4.2 氨 硝酸 硫酸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 .浓硫酸B .稀硫酸C .浓盐酸D .浓硝酸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A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 .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C .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D .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3.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不会有气泡冒出的是( )A .稀硫酸B . 稀盐酸C . 浓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4.将90%H 2SO 4溶液和10%H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 )A .小于50%B .大于50%C .等于50%D .不能确定5.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D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制氯化氢,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 .常温下能够用铝罐储存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可使铝发生钝化D .反应:C+2H 2SO 4(浓)CO 2↑+2H 2O+2SO 2↑中,H 2SO 4既体现酸性又体现了强氧化性6.(双选)m g 铜与足量浓H 2SO 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 气体,则被还原的H 2SO 4的量是( )A .32m mol B .64m mol C .4.2298n g D .4.22196n g 7.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 .SO 2、Cl 2、H 2SB .O 2、H 2、SO 2C .NH 3、H 2、HClD .CO 、NH 3、O 28.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 溶液冲洗C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仅表现强氧化性,还表现酸性9.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0.向50mL18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小于0.9mol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分)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一、选择题1.(2016·西安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81744866( C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016·湛江高一检测)往两支分别装有浅绿色的Fe(NO3)2和Fe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导学号 81744867( C )A.前者基本没有改变,后者变棕黄色B.前者变棕黄色,后者也变棕黄色C.前者变棕黄色,后者基本没有改变D.前者、后者都基本没有改变3.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81744868( D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4.(2016·天津高一检测)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导学号 81744869 ( C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5.(2016·杭州高一检测)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Y 33.6 L(在标准状况下)。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81744870( B )A.气体Y是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Y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锌97.5 g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6.(2016·宜昌高一检测)一定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硝酸或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第二课时硫酸课后提能·层级练层级一学业达标练1.下列事实与原因(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B.向某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样品溶液中含有SO2-4)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浓硫酸可与铜反应(只显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解析:选B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一定没有Ag+,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为酸性,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4,溶液中含有SO2-4;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主要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中既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显示浓硫酸的强酸性。
2.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浓硫酸对有机物的腐蚀性是浓硫酸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的综合体现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涂上稀NaOH溶液解析:选B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A错误;稀硫酸中的H+具有较弱的氧化性,C错误;NaOH本身具有强腐蚀性,不能涂在皮肤上中和消除浓硫酸的腐蚀作用,D错误。
3.下列现象和用途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浓硫酸作干燥剂B.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C.浓硫酸加热时与炭反应D.浓硫酸加热与铁反应解析:选B 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原物质中是否有水分子。
一般来说,脱水性是对有机物质而言,其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以H2O的形式脱去。
A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D选项中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只有B 选项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同步训练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一定条件下,硫的某种含氧酸H 2SO x (x≤4)与H 2S 可发生如下反应:H 2S+H 2SO x →S+(x -3)SO 2+H 2O(未配平),则下列有关的推断合理的是( )A .该反应中,一定有SO 2生成B .该反应中,H 2S 作还原剂,H 2SO x 作氧化剂C .若x=3,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粒子个数之比为1:1D .若x=4,则每生成1个S 原子,此时转移的电子为6个2.下列金属在常温时能溶于足量浓HNO 3的是( )A .AuB .CuC .AlD .Fe3.向50 mL 18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
则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 )A .小于0.45 molB .等于0.45 molC .在0.45 mol 和0.90 mol 之间D .大于0.90 mol4.下列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A .2ClB .NaC .3FeClD .稀3HNO5.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最终褪色的气体是( )A .SO 2B .Cl 2C .NH 3D .HCl6.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及其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7.下列有关硫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在工业上可以用铁槽车或者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铝或铁与浓硫酸不反应B.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变黑,这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C.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金属锌反应制得氢气,说明稀硫酸比盐酸的酸性要强一些D.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8.在一定温度下,32g金属铜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A.1 mol B.2 mol C.3mol D.4 mo19.同学们在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第二课时
[基础达标]
1.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H2S+2HNO3S↓+2NO2↑十2H2O
B.CuO+2HNO3Cu(NO3)2十H2O
C.4HNO34NO2↑十O2↑十2H2O
D.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
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3.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5.14g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D.9.6g 6.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mol/L,c(H2SO4)=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2+)为()
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无法计算
7.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
A.浓硫酸B.浓硝酸C.稀硝酸D.浓盐酸
8.已知镁跟稀硝酸反应时,每有1molHNO3反应,就有0.8mol电子转移,此时HNO3的还原产物是()
A.NO2B.NO C.N2O D.NH4NO3 [能力提高]
9.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时,每0.5mol单质反应就消耗2mol硝酸,则单质被氧化后可能的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4价10.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1)NO的体积为多少?
(2)NO2的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AB 3.D 4.C 5.B 6.C 7.BD 8.CD 9.BD 10.⑴V(NO)=5.8L ⑵V(NO2)=5.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