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海塘防洪潮工程技术4p
- 格式:pdf
- 大小:417.70 KB
- 文档页数:4
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维修养护技术探讨发布时间:2021-08-12T16:45:16.59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0期作者:郑黎光[导读] 钱塘江潮涌是世界闻名的壮丽景观,钱塘江海塘更是有“海上长郑黎光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钱塘江潮涌是世界闻名的壮丽景观,钱塘江海塘更是有“海上长城”的美誉,而钱塘江临江古海塘作为抵御强潮的第一防线,由于长期受洪潮冲击、砌体材料老化,部分结构破坏严重,有部分古海塘塘段有所损坏,无法继续承担抗御洪潮重任而退居二线,现存一线的有40余公里临江古海塘。
为保留历史遗迹以及保证现有抗洪塘段御洪能力,本文将就海塘日常维护方面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供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维修养护从唐宋至清末,钱塘江河口两岸近千万亩肥沃的平原,一直是国家聚收财赋的重地。
钱塘江海塘安全对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各代朝政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其进行整修、加固,并不断总结、改进海塘修筑技术,形成了规模宏伟、布置周详、构筑精巧、工程艰巨的钱塘江古海塘,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筑塘技术从最初的土塘、柴塘到石塘都是历代筑塘人员提炼总结的产物,由于当时技术理论和原材料匮乏等因素影响,导致海塘屡建屡毁。
直至明代黄光升提出“五纵五横鱼鳞式”石塘技术筑成鱼鳞式,标志着钱塘江古海塘筑塘的成功。
随着运行年代的久远,特别是近代人类活动的频繁,江道水文、地形条件的变化,现临江古海塘局部出现了塘身沉降、外倾、塘石断裂、塘内土体流失,条石脱落等安全性问题。
伴随海塘工程的技术发展历程,河口两岸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遗产,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其自身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需要提炼、传承和发展。
因此,基于历史价值与防洪御潮价值考虑,应对古海塘进行维修养护,从而保证一线海塘的基本功能。
一、钱塘江临江古海塘日常检查检查古海塘各结构安全与否是对海塘进行维修养护的基础,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古海塘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与此同时对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掌握古海塘运行动态以及故障发生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古海塘进行安全鉴定并制定维修养护计划。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浙发改农经[2011]744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06.27
【实施日期】2011.06.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
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浙发改农经〔2011〕744号)
萧山区发改局:
报来《关于要求审批萧山区防洪排涝工程--钱江枢纽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萧发改〔2011〕13号文)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现就该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建设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
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防洪(潮)标准偏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加固,从而结合上下游已建成达标的钱塘江海塘,完善防洪封闭圈,保障钱江世
纪城防洪、防潮安全;同时为沟通钱江世纪城、钱塘江和杭州主城区河道,需要兴建七甲船闸,为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兴建本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项目的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8.12•【字号】浙发改函[2009]239号•【施行日期】2009.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项目的复函(浙发改函〔2009〕239号)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厅关于要求确认钱塘江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项目的函》(浙水计〔2009〕105号)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发计委会同省水利厅联合报送国家计委、水利部(浙计农经〔2002〕792号),水利部太湖局出具了《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审查意见》(太管规计〔2003〕61号)。
国家计委、水利部于2003年已经以计投资〔2003〕296号文件将该工程列入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江河治理项目投资计划。
该工程根据1998年9月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1998〕22号精神组织建设。
按照审计署上海特派办、中央新增投资第八检查组及财政部驻浙监察专员办的检查和审计意见,建设单位已经进行整改。
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续建标准塘工程所列海塘为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潮)高水位加12级台风风速和最不利塘前河床冲刷条件;海塘总长14.9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塘身加高拼宽、护面修筑、底脚防冲,以及整修加固丁坝24座、新建丁坝3座、新建旱闸4座、加固水闸1座等;建设用地497.44亩;估算工程总投资17341.6 万元;建设资金为历年下达的中央资金5500万元,并同意钱塘江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结余资金1603万元转结用于该工程建设,其余资金为省财政历年安排的专项资金。
工程实施单位为钱塘江管理局。
特此函复。
二○○九年八月十二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6.27•【字号】浙发改农经[2011]744号•【施行日期】2011.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浙发改农经〔2011〕744号)萧山区发改局:报来《关于要求审批萧山区防洪排涝工程--钱江枢纽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萧发改〔2011〕13号文)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萧山区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现就该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建设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项目。
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防洪(潮)标准偏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加固,从而结合上下游已建成达标的钱塘江海塘,完善防洪封闭圈,保障钱江世纪城防洪、防潮安全;同时为沟通钱江世纪城、钱塘江和杭州主城区河道,需要兴建七甲船闸,为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兴建本工程是必要的。
二、工程任务为防洪排涝,结合景观改善等综合利用。
本工程由海塘加固和船闸等组成,海塘加固工程为七甲闸至五堡闸,全长4.39km;其中以七甲闸引堤直线段端点为起点、七甲闸下游接近凹进海塘的拐点为终点,新建标准塘660米,其余为加固现有标准塘。
七甲船闸位于七甲河口段,不参与水资源配置。
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设计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建筑物结构满足300年一遇防洪御潮要求。
七甲船闸航道等级为Ⅶ级。
工程等别为Ⅰ等,加固海塘及船闸外闸首为1级建筑物,设计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船闸内闸首为3级建筑物,设计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
钱江防潮实施方案钱江潮汐涌动,是杭州市的一大自然景观,但也给沿江地区的居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防范潮汐对沿江地区的影响,制定钱江防潮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钱江防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潮汐监测与预警。
首先,针对钱江潮汐的涨落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潮位监测、潮流监测等,以实现对潮汐变化的实时监测。
同时,还需要建立潮汐预警机制,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防潮设施建设。
其次,针对潮汐对沿江地区的影响,需要建设一系列防潮设施,包括防波堤、防浪墙、护岸工程等,以减轻潮汐对沿江地区的冲击。
同时,还需要对沿江地区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潮能力。
三、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潮汐引发的突发事件,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医疗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同时,还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和居民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宣传教育和社区参与。
除了以上具体措施外,还需要加强钱江防潮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防潮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还需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防潮工作,建立社区防潮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的自救互救能力。
五、政府部门协调。
最后,钱江防潮工作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包括水利、气象、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钱江潮汐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钱江防潮实施方案需要从潮汐监测与预警、防潮设施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宣传教育和社区参与以及政府部门协调等方面全面考虑,做好各项工作,以确保钱江沿岸地区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落实该方案,切实加强钱江防潮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钱塘江海宁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朱冠天
【期刊名称】《海洋工程》
【年(卷),期】2005(23)1
【摘要】钱塘江海宁明清鱼鳞老海塘是保护浙北和苏沪南缘地区广大平原的大型防洪(潮)工程。
修建于明清的古鱼鳞石塘具有雄伟的古朴特色,石塘采用条石纵横交错迭砌,条石间以铁榫相连,高达6m,绵延数十里,在社会经济中的历史地位显著,人称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土木工程。
保护该古老水利工程使之继续发挥防潮防洪作用,其意义重大。
由于建筑年久、工程老化、结构防潮标准偏低,亟需加固。
经多方案比较,选择了顺直河段采用抛筑短丁坝、弯曲河段采用打长板桩以及与塘顶土埝后移相结合的总体方案。
工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总页数】5页(P83-87)
【关键词】钱塘江;强涌潮;海宁古海塘;标准塘;加固技术
【作者】朱冠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
【相关文献】
1.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钱塘江古海塘工程中的应用 [J], 李玲玲;张永钢;李磊岩
2.钱塘江古海塘塘基防渗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J], 贺俊;陈振华;张开伟
3.钱塘江明清古海塘加固技术研究 [J], 周素芳
4.钱塘江标准海塘除险加固方案研究——以尖山围区西顺堤标准海塘为例 [J], 宋国华;俞淑琴;
5.浅谈单管高压旋喷桩在钱塘江古海塘加固中的应用 [J], 方正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塘江海塘防洪潮工程技术分析论文关于钱塘江海塘防洪潮工程技术分析论文摘要:钱塘江河口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物资集聚,但也是灾害频发,防汛工程的重点区域。
本文以钱塘江海塘防洪潮河口治理工作为基础,简要讨论了其二道防汛备塘封闭保护及加固工程技术。
关键词:工程技术论文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6)03-0076-02所谓备塘是在《海堤设计规范》中提到的二线海堤。
它已修建完成若干年,与临海前沿存在一定距离,是基于新设计标准所实施的海堤工程,即对原有海堤工程的二次改造。
本文所涉及的海塘防洪潮工程施工段包括了乔司三号大堤、海宁段备塘等。
1钱塘江海塘河口二道防汛备塘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钱塘江河口两岸所有备塘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河口段的二道防汛封闭线虽然已经存在备塘,其备塘也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在构成有效二线塘防洪封闭线过程中,它的堤线封闭、堤顶高程与挡潮防渗功能都存在问题。
1.1二线备塘在闭合方面存在困难二线备塘为了防止洪潮入侵,都会在其上面形成防洪潮闭合线,这就是二线塘封闭线。
钱塘江河口的北岸与航运相关的码头及码头陆域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周边开发区都多数紧靠临江二线备塘区域,道路与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矛盾,它严重影响了二线塘的封闭问题。
以乔司三号大堤为例,此堤横跨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海宁境内,由于近年来杭州城建化速度的提升,乔司三号大堤批建项目随之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破堤,十分影响三号大堤的完整性。
像以南北走向为主的.11号大街南端至围垦街段,它长6.585km的堤段中就存在大量平毁缺口,道路断开现象,已经无法形成完整封闭线。
但该路堤段仍有较好的对抗潮水入侵阻隔作用,依然可以作为二线备塘保留备用。
1.2局部二线备塘堤顶高度严重不足按照《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备塘堤顶高程应该高于所设计高潮位的0.5m以上。
但实际上,像老沪杭公路的起伏较大,高程较低,堤顶高程仅为7.83~8.70m,高程严重不满足要求。
浅析钱塘江海塘修建历史和技术沿革
王坚梁;杨天福;王雅芬
【期刊名称】《遗产与保护研究》
【年(卷),期】2018(003)007
【摘要】自东汉至明清不断修建的钱塘江海塘,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工程技术和人民抵御洪潮的顽强意志.海塘的修建沿革和工程技术是本文的阐述重点,作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钱塘江海塘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和科学的阐释.文章以历史时间为脉络,按照工程技术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提出了对海塘遗产的价值保护观点和建议.
【总页数】5页(P141-145)
【作者】王坚梁;杨天福;王雅芬
【作者单位】上虞区文物管理所,浙江绍兴312300;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4
【相关文献】
1.钱塘江海塘塘型结构沿革 [J], 赵刚;赵渭军;黄超
2.钱塘江海塘建设的历史沿革 [J], 陈伟;倪舒娴;袁淼
3.浅析钱塘江海塘修建历史和技术沿革 [J], 王坚梁;杨天福;王雅芬;;;
4.绍兴山阴后海塘的历史沿革考略 [J], 童志洪
5.绍兴山阴后海塘的历史沿革考略 [J], 童志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塘江强潮河口海塘堤脚加固的施工技术水下堤脚基础加固的结构补强技术是海塘加固用来抵抗强潮水冲击重要而实用的措施之一,针对口门丘北堤标准海塘临时船抛码头堤脚偏移、引起上部挡墙坍塌的实际情况,介绍采用钢筋笼外套、内装1.5TPTA模袋灌C25混凝土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为今后在钱塘江标准海塘沿线的除险加固和工程抢修中对于基础部分堤脚加固提供借鉴。
标签:海塘堤脚加固;钢筋笼;PTA模袋;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柯桥区钱塘江标准海塘加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柯桥区口门丘北堤标准海塘,工程位于钱塘江尖山河段南岸,距离绍兴市区约35公里,工程位置平均高潮位3.48m(1985国家高程基准),多年平均低潮位-1.14m,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为3.0~4.0kg/m3。
据实测资料,工程区涌潮流速可达6~8m/s,涌潮动力强劲,粉砂土松散易冲。
工程的建设内容为滨海闸西侧盘头及钱塘江标准海塘部分外侧基础加固,本施工技术位置在钱塘江柯桥段临时船抛码头停放处。
临时船抛码头全长约140米,自2012年完工以来受到强台风的冲击,抗冲能力下降,特别是2013年国庆期间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全市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虞北平原超历史最高水位,绍兴平原出现历史第二高水位,发生了严重灾情。
由于潮水冲击过大,导致码头集装箱堤脚发生偏移,上部挡墙发生坍塌,后来在2014年除险加固一次,在集装箱基础外全线增加钢丝网兜抛石体固脚,但又在2014台风潮汛期间再次出现40余米被冲刷,因此审报列入了2015年启动的钱塘江标准海塘除险加固项目中,首次尝试在钢丝网兜抛石体外增加一排钢筋笼外套、内装1.5TPTA模袋灌C25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达到除险加固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工程施工期间受钱塘江潮水一日两潮影响,具体存在的问题有:1、滨海一线海塘临时船跑码头处于临江一线海塘钱塘江强涌潮尖头突出位置,又加上钱塘江此处正好收窄,导致涌潮流速变快,冲击力集中,施工难度增大;2、一月中的钱塘江潮水一般分为大、小潮汛,潮差大,遇到小潮汛施工的话,潮水退潮比较慢,且等到潮水退到施工平面下不久,潮水就又来了,时间间隔短控制难度大;若遇到大潮汛施工的话,抢潮施工,机械工人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施工正好在冬季,白天平均气温低于5℃,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实际施工中能计算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当潮水涨起来淹没过钢筋笼顶部,使得PTA模袋内浇灌好的混凝土完全浸没在潮水位下,控制不好的话,混凝土的成型和养护存在一定的考验,浇筑强度降低影响施工质量。
论钱塘江海塘工程维修技术1 前言钱塘江发源于安微省休宁县,在上海南汇芦潮港至宁波镇海外游山断面注入东海,干流全长668Km流域面积55558Km2流域中上游为山地及山间盆地,流域下游(富春江电站以下)为河口平原,河口段长282Km。
地处河口北岸的,嘉兴、海宁、海盐和平湖的地面高程多在2m左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下同),低于大潮及风暴潮3-5m, 主要依靠海塘保护,免受台风暴潮的侵袭。
2 钱塘江海塘的特点海宁段明清老海塘,现状海塘设防标准为百年一遇,处于强涌潮区,塘脚保护及提高塘身整体抗滑稳定是海宁段海塘的建设重点,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在塘前坦水外侧打预制钢筋混凝土防冲板桩,另一种是在塘前按短坝密距的原则建护塘丁坝群。
海盐平湖段海塘,明清老海塘现状设防标准为百年一遇,塘身结构与海宁段基本相同,均以石塘防御潮,但石塘受潮浪作用性质不同。
海宁段石塘主要是在低潮位附近受涌潮的正面冲击力,海盐平湖段石塘主要是在高潮潮位附近,交替承受波浪在波峰时的正向压力和在波谷时的反向压力(即波浪吸力),容易造成护面结构裂缝,背水坡土方冲刷。
按海塘结构分:底脚防冲有钢筋混凝土板桩结构,深度10〜16m有混凝土大方脚及抛石护脚结构。
迎水面有明清鱼鳞条石塘结构、纯混凝土、混凝土灌砌石结构;混凝土消浪块体结构。
堤防顶一般均设有防浪墙。
背水坡结构有混凝土、混凝土预制块结构、土方植草皮结构。
堤身坡脚内侧一般设有10〜20m宽的护塘地,种植绿化树木。
3 海塘工程维修海塘工程维修主要对海塘隐患、渗漏、管涌、混凝土裂缝进行维修,分述如下。
3.1 隐患维修3.1.1 隐患现象裂缝:修塘时由于土料选择不当,夯压不均匀,或加固时对原堤坡未铲草刨毛,新旧土结合不好,有架空现象,或由于干缩、湿陷而引起不均匀沉陷,出现裂缝,是工程中的薄弱地方。
动物洞穴:损害堤防的动物有獾、鼠、蛇等。
其洞穴直径为10〜50cm 洞身纵横分布,有的互相连通或横穿堤身,形成漏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