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 格式:pptx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90
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概述系统性硬化病(sv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
女性多见,多数发病年龄在 30~50 岁。
依据患者皮肤受累的状况将 SSc 分为 5 种亚型:①局限性皮肤型SSc(1imited cutaneous SSc):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颈部。
②CREST 综合征(CRESTsyndrome):局限性皮肤型SSc 的一个亚型,表现为钙质冷静(calcinosis,C),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食管功能障碍(esophageal dysmotility,E),指端硬化 (selerodactyly,S)和毛细血管扩张 (telangiectasia,T) )。
③布满性皮肤型 SSc(diffuse cutaneous SSc):除面部、肢体远端外,皮肤增厚还累及肢体近端和躯干。
④无皮肤硬化的SSc(SSc sine scleroderma):无皮肤增厚的表现,但有雷诺现象、SSc 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清学特别。
⑤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布满或局限性皮肤型SSc 与其他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同时消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或类风湿关节炎。
2临床表现2.1早期病症SSc 最多见的初期表现是雷诺现象和隐袭性肢端和面部肿胀,并有手指皮肤渐渐增厚。
约 70%的患者首发病症为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可先于硬皮病的其他病症(手指肿胀、关节炎、内脏受累)1-2 年或与其他病症同时发生。
多关节病同样也是突出的早期病症。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烧灼感和吞咽困难)或呼吸系统病症等,间或也是本病的首发表现。
患者起病前可有不规章发热、胃纳减退、体质量下降等。
2.2皮肤几乎全部病例皮肤硬化都从手开头,手指、手背发亮、紧绷,手指褶皱消逝,汗毛稀疏,继而面部、颈部受累。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病理
病因,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病因
可能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有人认为感染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也有人认为感染可能是一种诱因,通过引起组织损伤、抗原暴露、新的抗原形成和免疫功能紊乱等机制,最终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多发性易消散性白点综合征之类的疾病。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病因,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治疗
方法,治疗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怎么治疗?
*一、西医
MEWDS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无需治疗,视力多可恢复。
少数病例可见复发,即可为原患眼复发,也可发生于对侧眼。
复发的次数也不尽相同。
尽管出现复发,但视力多恢复良好。
*二、中医
宜多按摩印堂(两眉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睛明(目内
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太阳、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
百会等穴位,或由眉毛的内侧端向外侧端按摩。
另外,每隔45
分钟就要休息双眼,除了简单的眼部按摩外,还可以紧闭双眼后再努力睁大双眼,交替进行3~4次,也有利于保护眼睛。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怎么治疗,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找到更
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MCP简介目录•1概述•2疾病名称•3英文名称•4MCP的别名•5分类•6ICD号•7流行病学•8病因•9发病机制•10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11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并发症•12检查o12.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o12.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o12.3视野检查•13诊断•14鉴别诊断o14.1DSF和PICo14.2眼拟组织胞质菌综合征o14.3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o14.4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o14.5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15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治疗•16预后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的内容。
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已经自动替换为 MCP,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1概述MCP(multifocal choroiditis and panuveitis,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是1984年由Dreyer和Gass首先报道的一种原因不明的伴有明显玻璃体和前部葡萄膜炎症的后极部多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炎性病变。
文献报道中的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和弥漫性视网膜下纤维变性综合征(diffuse subretinal fibrosis,DSF)与MCP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这些病变是同一病种的不同表现还是3个不同的独立病种,目前尚无定论。
该病一般不伴有全身性疾病,从炎症累及部位而言,此种疾病应属于葡萄膜炎的范畴。
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可持续存在多年,许多患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的反复发作。
复发的炎症常表现为前房和玻璃体炎症或脉络膜瘢痕的外围水肿,偶见新的病灶出现。
反复发作的病例常严重影响视力并易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膜形成。
对于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的病例,目前多采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或局部给药,多数患者症状可显著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的治疗反应不佳,对于这类病人可试用免疫抑制药。
2021年第39卷第1期2021 Vol.39 No.1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1例秦 汉,阿依努•努拉厚,高云仙* *,赵 勇,薛金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作者简介:秦 汉(1991—),男,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眼底病诊疗。
Tel : 177****6902,E-mail :*****************通讯作者:高云仙(1973—),女,硕导,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复杂视网膜疾病、晶状体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Tel : 159****1235,E-mail :gaoyx 1973@163 .com男性,37岁。
5d 前突然岀现右眼视力下降,眼 前黑影遮挡来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1周前感 冒病史,双眼高度近视史20年,曾在外院行双眼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
眼科检查:右眼-0. 25DS *—0.50DC *173=0.3,左眼-0.75DS=0.8。
右眼眼 底呈豹纹状,视盘周可见近视弧,颞下网膜散在黄白色斑点,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反未见(图1)。
OCT 示右眼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RPE 复合体区局部 结构紊乱缺失(图2)。
FFA+ICGA 检查:早期即岀现 与眼底病灶相对应的强荧光斑点,随着时间延长荧光增强(图3)。
ICGA 晚期后极部弥漫大量大小不一 的点片状低荧光(图4)。
视野:右眼不规则视野缺损 (图5)。
ERG 检查:右眼P2波峰时延长、OP2波振 幅下降、b 波振幅下降。
VEP 检查:右眼N75-P100 反应振幅轻度下降。
全身免疫检查指标未见异常。
颈部血管彩超:右侧椎动脉全程细(生理性)。
诊断:1.右眼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2.双眼高度近视 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治疗:右眼予地塞米松5mg 半球后注射,连续5d ;并配合中药治疗:柴胡10g , 桂枝10g ,干姜6g ,煅牡蛎15g ,黄苓10g ,炙甘草 10g ,天花粉10g ,当归10g ,川芎10g ,炒白芍10g ,茯 神10g ,炒白术10g ,泽泻10g ,桃仁10g 。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伴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摘要:患者因左眼眼前遮挡感及视力下降1年就诊。
查体:矫正视力R 1.0 L 0.6,眼前节基本正常,左眼视网膜后极部散在的黄白色点状病灶,病灶边界模糊,视盘下方的黄白色病灶较大,且中央有点状的色素增殖。
FFA检查:左眼早期可见后极部及视盘周围点状的强荧光,至晚期高染。
ICGA:视盘及黄斑周围点状的弱荧光。
OCT :可见部分椭圆体带缺失及视网膜下的颗粒状的高反射点,视盘周围可见大范围的椭圆体带缺失。
视盘下方病灶扫描可见视网膜下方的一大团中等反射灶,下方RPE层及Bruch膜断裂缺失。
视野检查:左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较大范围视野缺损。
综上所述:诊断为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合并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关键词】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邓xx,女,25岁,因左眼眼前遮挡感及视力下降1年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专科查体:VOD 0.06 矫正-4.75DS=1.0 VOS0.1 矫正-3.25DS=0.6.NCTR17mmHg L17mmHg 。
双眼前节基本正常,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轻微浑浊。
右眼视盘边界清楚,可见近视弧,黄斑未见异常(A)。
左眼后极部散在的黄白色点状病灶,病灶边界模糊,视盘下方的黄白色病灶较大,且中央有点状的色素增殖(B)。
BA辅助检查:右眼自发荧光正常(C)。
左眼自发荧光示后极部尤以视盘周围可见大量点状荧光,融合成片(D)。
FAF:提示视盘下方数个团状的弱荧光,视盘颞上方可见大量的点、片状高荧光。
视盘周围自发荧光增强(E)。
IRAF:提示视盘周围尤其是下方可见多个点状的弱荧光(F)。
FEDC荧光造影: 右眼未见异常。
左眼早期(G )可见后极部及视盘周围点状的强荧光,至晚期(H)高染,部分融合,视盘下方的团状病灶早期为弱荧光,至晚期为强荧光,中间有点状的色素增殖遮蔽荧光。
视盘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晚期渗漏明显,呈高荧光,静脉管壁染色。
•376•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1年5月第39卷第5期Chin J Exp Ophthalmol,May2021,Vol.39,No.5•专家述评•掌握各种眼底影像学检查特点,合理选择眼底影像学检查方法文峰1华瑞2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6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沈阳110001通信作者:文峰,Email:wenfeng208@【摘要】眼底影像诊断技术以光和影作为基础,在眼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多模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
按照工作特征和原理的不同,眼底影像诊断技术可大致分为解剖性影像和功能性影像2个部分,此外,随着光和影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眼科影像技术将逐渐朝着广域化、精细化、多模化、定量化和智能化的目标发展。
因此,我们深知眼底的光和影远非仅如我们目前所见,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仍待探索。
新兴影像技术的临床化和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眼科的应用亦存在潜在的挑战。
多模影像技术有助于眼科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动态监测,为眼科疾病治疗的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然而,面对诸多检査手段,眼科医生如何选择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检査方法,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尽可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成为眼科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眼底;多模影像;诊断DOI:10.3760/ll5989-20210302-00140Multiple fundus imaging diagnosis:knowing the principles well for a rational applicationWen Feng1t Hua Rui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60,China^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Wen Feng,Email:we7ifeng208@[Abstract]Multimodal fundus imaging techniques,based on lights and shadows,appear to have a rapidly greatprogress in recent years.Fundus imaging techniques are divided into anatomical approaches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 of different instruments.Nowadays,fundus imaging techniquesare developing toward a wide field,microview,multimodal,quantitative,and intelligent way.However,to ourknowledge,the fundus is very broad with many unexplored territories and unsolved mysteries until now.The road o£clinical industrialization of emerging imaging techniques is still long,and there is also a potential challenge in the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ep learning in ophthalmology.Multimodal fundus imaging techniques arebeneficial for us to accurately diagnose and dynamically monitor eye diseases,but with so many examination methods,how to choose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way to avoid the waste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reduce unnecessaryfinancial burden of patient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ophthalmologists.[Key words]Fundus oculi;Multimodal imaging;DiagnosisDOI:10.3760/ll5989-20210302-00140近年来,眼底影像诊断技术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基础之上,取得了飞速发展;多模式的“光与影”检查,使我们在空间与时间,功能与形态,物质基础与临床影像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眼底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稿约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及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促进中医眼科走向世界。
1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药物与临床、临床经验、传承与发扬、个案报告、学术讨论、经验与教训、医史文献、基层园地、思路与方法、书刊评介、会议报道等,内容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为主。
2对文稿的要求2.1文稿内容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用性。
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准确通顺、数据准确无误。
论著稿连同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勿超过5000字,文前附400字左右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前3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综述连同参考文献勿超过6000字,并附指示性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所查阅文献要求为近5年内。
短篇文稿以500~1800字为宜。
论文如属基金资助项目,连同基金号均在文稿首页加脚注注明。
作者应对自己稿件负责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2所用名词术语以国家规定或已通用者为准,并以现代汉语文词表述。
眼科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眼科学》(北京,1996)为准。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外文缩写点均省略。
注意清楚标出外文字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希腊文与拉丁文等。
用简称时,在首次应用处括号注明全称。
中西药名以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的最新版本为准。
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中医名词术语按GB/T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