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勤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说勤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说勤奋》、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勤奋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体会作者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努力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题。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勤奋的主题,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勤奋故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勤奋》2. 生字词:勤奋、努力、进取、成就、辉煌等。
3.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4. 主题:勤奋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勤奋的作文。
答案示例:以自己或身边的勤奋事例为素材,描述勤奋带来的变化,表达对勤奋的认同。
2.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体现勤奋的名言警句,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示例:(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含义:勤奋使人进步,嬉戏使人退步;思考使人成功,随意使人失败。
(2)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含义:天才并非仅靠天赋,更需要付出努力。
(3)熟能生巧。
含义:勤奋练习,能使技能熟练。
《说勤奋》课文优秀精品教案(通用《说勤奋》课文优秀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说勤奋》为主要教学内容,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具体章节为:第三课《成功在于勤奋》。
教学内容围绕勤奋的含义、勤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勤奋品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勤奋学习的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内涵,体会到勤奋带来的成就感。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勤奋成才的名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勤奋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勤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勤奋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勤奋的力量。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勤奋的含义,提高学习效率。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勤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勤奋的力量2. 板书内容:a. 勤奋的含义b. 勤奋的重要性c. 培养勤奋品质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勤奋对你的影响。
b.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勤奋学习计划,并分享给同学。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勤奋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勤奋的名人故事,如爱因斯坦、华罗庚等人的勤奋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勤奋的力量。
2024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说勤奋》精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说勤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说勤奋》的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勤奋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旨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树立勤奋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勤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勤奋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勤奋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旨。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巩固知识点。
(1)请举例说明课文中提到的勤奋学习的方法。
(2)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关键?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勤奋经历,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勤奋》2. 生字词:勤奋、刻苦、成功、关键、努力、拼搏等。
3. 课文主旨: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要努力拼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勤奋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略。
(2)示例: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只有勤奋学习,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讨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勤奋精神。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了解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勤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说勤奋》。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勤奋的重要性以及不勤奋带来的后果,通过具体的事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勤奋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勤奋与懒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勤奋的人能够取得成功,而懒惰的人却一事无成?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说勤奋》,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3. 课堂讲解(20分钟)4. 互动交流(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勤奋事例,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5. 实践练习(10分钟)设计一组关于勤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勤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说勤奋板书内容:1. 勤奋的含义2. 勤奋的重要性3.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勤奋的含义。
(2)列举一个你身边的勤奋事例,并说明为什么你认为他/她勤奋。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如何做到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 作业答案:(1)勤奋的含义:勤奋是指用心去做事情,不懈努力,不怕困难。
(2)勤奋事例:略(3)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做法: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关于“勤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语文教案(精选13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干有所作为,才干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揭题(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板书: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古今中外,每一个胜利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喻)用"鲜花"比喻胜利者所取得的成绩用"汗水"、"心血"比喻胜利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
(个人朗读。
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身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考虑。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一、复习检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2节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说勤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主要围绕“说勤奋”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语文园地七》2. 内容简述: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并学会用勤奋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勤奋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树立勤奋的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勤奋的含义,并付诸实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奋的品质,使其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持之以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勤奋的含义,举例说明勤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呈现一道关于勤奋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勤奋的内涵。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勤奋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勤奋经历,互相学习、借鉴。
六、板书设计1. 《说勤奋》2. 内容:(1)勤奋的含义(2)勤奋的重要性(3)如何培养勤奋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谈谈你对勤奋的认识,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勤奋的人。
2. 答案要点:(1)勤奋的含义:不懈努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
(2)勤奋的重要性: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勤奋的认识和践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了解勤奋的典范,激发内在动力,培养勤奋品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勤奋》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说勤奋》。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说勤奋》的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主旨,学习勤奋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身边勤奋的例子,提高学生对勤奋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旨。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勤奋的认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
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认识到勤奋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勤奋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勤奋精神,培养勤奋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小组名牌、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勤奋学习、为国争光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
2. 课文学习:(1)听课文录音,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自主阅读,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勤奋对于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3)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对勤奋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讲解勤奋的成语,如“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的勤奋事例。
4. 随堂练习:(1)朗读课文,用成语概括勤奋的意义。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勤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1. 《说勤奋》2. 内容:(1)勤奋的含义及重要性(2)勤奋的成语: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等(3)身边的勤奋事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勤奋伴我成长”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1)引出主题,简要介绍自己对勤奋的认识。
(2)具体事例,讲述自己或他人勤奋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勤奋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勤奋》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说勤奋》。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理解、生字词学习、朗读训练、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树立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勤奋的意义。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朗读训练,以及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词卡片,勤奋事例图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勤奋事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勤奋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重点词语。
c.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
b.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讲解答题技巧。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勤奋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勤奋》2. 生字词:勤奋、努力、进取、榜样、事例、生动、形象3. 课文结构:引言、、结尾4.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勤奋的意义。
c. 仿写一个勤奋的事例,要求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2. 答案:a. 勤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努力:付出辛勤的努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积极向上。
b. 勤奋的意义: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c. 示例:邻居小明,勤奋好学,每天早晨天还没亮,他就起床背单词。
《说勤奋》教案设计(通用《说勤奋》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勤奋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勤奋理念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勤奋学习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勤奋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说勤奋》,了解勤奋的内涵。
3. 讲解与讨论(15分钟)a. 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勤奋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勤奋例子,进行讨论。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勤奋的阅读理解题,指导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勤奋的短文写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说勤奋》2. 内容:a. 勤奋的含义b. 勤奋的重要性c. 勤奋的实践例子d. 勤奋的学习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勤奋故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勤奋的含义,将其内化为学习动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针对本节课《说勤奋》,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勤奋的含义,认识到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勤奋理念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
补充说明:1. 在讲解勤奋的含义时,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名言警句等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勤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第一教时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
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
(个人朗读。
全班朗读。
)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 (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 (指导朗读)
6、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7、指导朗读
8、齐读这一段
9、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
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基础
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