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液体治疗的选择晶体液和胶体液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6
专业交流胶体液or晶体液怎么选?补液是手术室及临床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治疗手段,适当的液体治疗对患者术中循环稳定和术后恢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但有关液体治疗的量及液体种类的选择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
晶体液主要用于补充机体水分的丢失及维持电解质平衡,胶体液主要用于扩充血容量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
一、晶体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晶体液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是围术期常用的液体,主要有林格液、乳酸林格液、复方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NaCl)溶液以及高渗盐溶液等;非电解质溶液主要有5%或10%葡萄糖注射液。
围手术期机体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假性糖尿等不良影响,因此,非电解质液在麻醉手术期间不作为常规应用。
晶体液价格便宜,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没有影响,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其缺点是扩容效果差。
如0.9%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扩容效果分别只有20%和7%,输入大量晶体液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1.10.9%NaCl 溶液0.9%NaCl溶液是最早的一种晶体液,价格便宜,容易生产,但除渗透压和血浆相似外,其他并非与人体内环境相同,其氯含量高于健康人体血浆氯含量,如果大量输注会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1.2NaCl 林格液在0.9%NaCl溶液中加入氯化钾(KCl)及氯化钙(CaCl2),则为林格液,在林格液的基础上再加入乳酸钠,则成为乳酸钠林格液,也称哈特曼溶液,其组成成分为每100mL含CaCl20.02 g、KCl0.03g、NaCl0.6g、乳酸钠0.31g。
乳酸钠林格液适用于酸中毒或有酸中毒倾向的脱水患者,其优点在于不仅含有生理浓度的Cl-,还有乳酸盐,后者可代谢为碳酸氢盐而增强体内的缓冲作用。
同时也存在缺点,已有研究证实,临床上大量输入含乳酸盐的液体可能引起高乳酸血症,尤其是患者合并乳酸代谢障碍时。
1.3醋酸林格液其突出优点是pH值为7.4,Cl-和Na+浓度接近血浆,K+和Mg2+浓度接近细胞外液。
液体复苏治疗——晶体液与胶体液一、液体治疗原则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2、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3、目前国际上对液体治疗较一致的意见是,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晶体液常作为液体治疗的一线用药,随后根据病情辅以应用胶体液;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则常优先应用胶体液二、输液对血浆扩容的静态影响输液后血浆扩容的效果需根据Starling平衡和生理间隙液体分布决定1、Starling平衡公式为:Q=KA[(P c-P i)+σ(πi-πc)]分别为液体滤过量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毛细血管膜面积毛细血管静水压间质静水压白蛋白反映系数间质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输液对血浆扩容(PVE)的静态影响是PVE=输液量×(PV/Vd)。
Vd 为分布容量,即占总体重的百分比三、晶体液常用的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水平衡盐高渗盐水优点:价格便宜,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没有影响,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缺点:扩容效果差(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扩容效果分别只有20%和7%),输入大量晶体液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增加肺水肿、脑水肿及组织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的风险)1、葡萄糖液与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液是非电解质液,5%GS为278mOsm/L,接近血浆张力,为等渗液,10%GS表面为双渗液,但葡萄糖不久会转变为CO2和水,故当作无张液看待葡萄糖盐水渗透压为586mOsm/L,是高渗液,但只有生理盐水维持张力,葡萄糖只供给热力,因而主要作用是供应电解质、扩充血容量和补充热量,不是补充水分(100ml5%葡萄糖盐水供应3g水,1005%葡萄糖液供应103g水)目前手术室内用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已越来越少。
液体复苏治疗——晶体液与胶体液一、液体治疗原则1、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2、在失血性休克、大手术和创伤抢救的早期,晶体液对于补充丢失的细胞外液是非常适当、有效。
但是在急性复苏期后可出现明显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渗透压降低现象。
胶体渗透压下降可造成水肿和漏出液形成。
因此在后续液体复苏中应该使用胶体液,以减轻重要脏器的水肿,如心脏、肺和脑等。
已经证实这种复苏方法可以维持或增加胶体渗透压3、目前国际上对液体治疗较一致的意见是,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晶体液常作为液体治疗的一线用药,随后根据病情辅以应用胶体液;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则常优先应用胶体液二、输液对血浆扩容的静态影响输液后血浆扩容的效果需根据Starling平衡和生理间隙液体分布决定1、Starling平衡公式为:Q=KA[(P c-P i)+σ(πi-πc)]分别为液体滤过量毛细血管滤过系数毛细血管膜面积毛细血管静水压间质静水压白蛋白反映系数间质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三、晶体液常用的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水平衡盐高渗盐水优点:价格便宜,对凝血、肝肾功能基本没有影响,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缺点:扩容效果差(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扩容效果分别只有20%和7%),输入大量晶体液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增加肺水肿、脑水肿及组织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的风险)1、葡萄糖液与葡萄糖盐水葡萄糖液是非电解质液,5%GS为278mOsm/L,接近血浆张力,为等渗液,10%GS表面为双渗液,但葡萄糖不久会转变为CO2和水,故当作无张液看待葡萄糖盐水渗透压为586mOsm/L,是高渗液,但只有生理盐水维持张力,葡萄糖只供给热力,因而主要作用是供应电解质、扩充血容量和补充热量,不是补充水分(100ml5%葡萄糖盐水供应3g水,1005%葡萄糖液供应103g 水)目前手术室内用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盐水已越来越少。
因为5%葡萄糖液500 ml的血浆扩容效果大约仅36ml。
补液疗法之⼀晶体液与胶体溶液输液,打点滴,是临床中再常见不过的⼀种治疗⽅法和⼿段。
涉及到输液,我们就不能不提到需要补充的液体。
有的⼈也许会说,这不是⼩题⼤作,故弄⽞虚吗?扎上静脉留置针,挂上点⽔不就完事了吗?输液谁不会??事实上真上如此吗?⾄少到现在,没有⼀本完整的教科书或是⽂献资料来表明,绝对地告诉你如何如何补液。
但是关于补液的前提和要求是有定论的。
简⽽⾔之,就是患病动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根据体况和病情需要,补什么液,补多少,怎么补,学问颇⼤。
在以后的博⽂中,我会陆陆续续,把补液的相关知识写出来,与⼤家共同分享和交流。
以下内容谨代表个⼈观点,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晶体液与胶体溶液所有的晶体溶液、胶体溶液都可以理解为静脉替代液!晶体溶液⼀.定义:晶体液由结晶物质组成,如葡萄糖和氯化钠。
当它们溶于⽔时,就形成透明的电解质和糖溶液。
晶体的分⼦⼩,其溶液在⾎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可有效纠正体内的⽔、电解质失调。
⼆.临床常⽤的晶体溶液有:1.葡萄糖溶液:⽤于补充⽔份和热量,常⽤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
常⽤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于补充⽔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常⽤的溶液有0.9%氯化钠溶液和复⽅氯化钠溶液等。
3.碱性溶液:⽤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常⽤溶液有5%碳酸氢钠和11.2%乳酸钠溶液。
4.⾼渗溶液:⽤于利尿脱⽔,可迅速提⾼⾎浆渗透压,回收组织⽔份进⼊⾎管内,消除⽔肿。
同时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常⽤溶液有20%⽢露醇、25%⼭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等。
三、适应症及注意问题:1、为了纠正低⾎容量,晶体液的输⼊量应≥3倍的⾎容量减少量。
在正常的情况下,只有约1/4的晶体液能停留在患病动物的⾎管内。
2、当过量输⼊晶体液时,晶体液从⾎管内渗⼊组织间隙,有引起⽪下组织⽔肿的危险!3、主要含葡萄糖的维持液不适宜作为替代液使⽤!4、葡萄糖不含钠离⼦,不能起替代液的作⽤!不能⽤于治疗低⾎容量性休克,除⾮没有其它的液体可⽤!!5、它是⼀种适宜作为替代液或维持液(后⾯另讲)应⽤的全能静脉液体。
晶体液与胶体液
临床常用液体根据其分子大小及是否可以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
一.晶体液Crystalloids
(一)晶体溶液特点
小分子溶液
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
可以自由透过毛细血管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半衰期20-30分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
纠正电解质紊乱
价格便宜
(二)晶体溶液分类:按其是否导电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1.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
复方氯化钠
乳酸林格液:等渗电解质平衡液
5%碳酸氢钠
2.非电解质溶液(主要是各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5%葡萄糖
10%葡萄糖
25%葡萄糖
50%葡萄糖
(三)主要适应症
1.用于组织间隙容量替代和维持
2.用于液体复苏和液体维持治疗二.胶体液colloids
(一)胶体溶液特点
分子量较大
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
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半衰期长
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
改善微循环
价格相对贵一些
(二)胶体溶液分类
1.天然胶体Natural colloids
全血:新鲜全血;贮存全血
血浆:冷冻血浆;新鲜冷冻血浆
白蛋白:5%白蛋白;25%白蛋白
2.人工合成胶体Synthetic colloids
氧化聚明胶
右旋糖酐40
右旋糖酐70
羟乙基淀粉
喷他淀粉
(三)主要适应症
1.用于血管内容量替代
2.合成胶体适合于液体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