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文学
- 格式:rtf
- 大小:131.16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建安文学一、基本知识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阔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曹植《白马篇》、《七哀诗》、《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
2、阅读作品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赠白马王彪》、《杂诗》〔仆夫早俨驾〕、《求自试表》、《洛神赋》,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蔡琰《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诸葛亮《出师表》。
三、思考与练习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欧美文学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公元前12 世纪——公元476 )第一节概述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与古希伯来文学共同构成欧洲文学的两大渊源——“二希”传统。
古希腊文学中强烈的人本意识,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的价值1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1 )思想渊源古希腊文学重视“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个性张扬和理性发展,肯定人与异己力量(大自然、命运)的搏斗,在思想上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艺术典范:古希腊文学首创了许多文学体裁,如史诗、抒情诗、寓言、诗剧(悲剧、喜剧)、演说辞、对话录和文学理论等;首创了许多表现形式,如“三联剧”形式、“回顾式”结构、对比手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等,在艺术表现上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因而是欧洲文学的直接源头,与后来的希伯来文学,共同形成欧洲文学的“二希”传统。
2 、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古希腊文学的产生晚于亚非各文明古国,但从思想观念的成熟,文学样式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思想和艺术探索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以及对世界各民族文学产生的影响看,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古希腊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可分为四个阶段:1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12 世纪——前8 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1 )神话的本质、起源神话本质:马克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容格:“神话是大众的梦,而梦是个人的神话。
”神话起源:A 、解释说:远古先民通过神话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B 、愿望说:表现远古先民战胜强大自然力和社会力量的愿望。
(2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包括前俄林波斯神统和俄林波斯神统,叙述众神的诞生、神的谱系、天地万物的起源人类的诞生和神在人间的活动。
第一章上古神话1.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
2.远古时期的歌谣《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是一首农事祭歌。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
”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吕氏春秋·音初》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
是我们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歌谣的遗文。
3.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4.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中国最初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5.体现诗乐舞一体的乐曲A.《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一体的原始形态。
B.《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C.《箫韶》即《大韶》《箫韶》九成,凤凰来仪D.《论语·八佾》记载,孔子也曾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论述了《大韶》诗、乐、舞三者一体的盛大场面。
E.《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6.先秦文学的形: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7.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8.神话(名解)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9.神话的功能A.首先,人们讲述神话,是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B.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C.再次,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10.除了《山海经》等书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第一章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罗马文学是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
古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基本内容:和英雄传说。
①在神话的故事中,讲到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神的日常生活等。
②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
英雄实是部落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如XXX取金羊毛、XXX、XXX、XXX等。
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
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eg:XXX的爱情故事、XXX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XXX盒子的故事(2)、故事性极强。
情节迂回,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
eg:XXX和XXX的故事、XXX的婚姻故事、XXX的故事(3)、哲理性强。
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
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XXX的故事、XXX的故事等。
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
(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
)(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荷马、XXX、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素材。
(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XXX《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XXX《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
(3)、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
XXX、XXX、拉辛、XXX、XXX、XXX、XXX等直至当代。
二、古希腊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史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3)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4)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三、古罗马古罗马文学的地位、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成就?地位: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戏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和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倾向的重大转变。
三、其他抒情小赋作家赵壹:《刺世嫉邪赋》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在汉赋中实属罕见。
《穷鸟赋》祢衡:《鹦鹉赋》正言曲说,嘉宏悲哀浓度,通篇比喻象征,抒情深沉浓郁,艺术水平颇高。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其辞赋代表作是《登楼赋》汉初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汉大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扬雄《蜀都》《甘泉》《长扬》《河东》《校猎》其他司马相如《长门赋》西汉中后期骚体赋汉武帝《李夫人赋》刘歆《遂初赋》班婕妤《自悼赋》其他短赋东方朔《答客难》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孔臧《杨柳赋》《蓼虫赋》王褒《洞箫赋》东汉骚体赋班彪《悲征赋》蔡邕《述行赋》冯衍《显志赋》大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第四章两汉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陶渊明的文学成就:(选)1、成就:①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②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家”《饮酒》最能代表渊明冲淡之美的诗。
2、作品:①诗:平和冲淡——《饮酒》《归田园居》;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②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③赋:《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不可追。
)《感志不遇赋》《闲情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诗风时代风格代表个人风格综述南北朝诗歌元嘉诗坛刘宋情思带玄理山水诗萌发谢灵运清水芙蓉重艺术特质,个性化抒情形式技巧鲍照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永明体齐梁初中抒情,重娱乐永明体注重格律谢朓清新明丽宫体诗梁中陈末重声律,重辞采徐庾体雕饰绮艳北朝北地三才温子升,刑邵,魏收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庾信南北诗风集大成民歌南朝鲜丽明快第一节元嘉诗坛自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方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代文学三、古希腊的喜剧(一)古希腊喜剧概述1、起源:源于酒神祭祀中的狂欢歌舞,人们化装成鸟兽,举行游行,载歌载舞,“狂欢歌舞剧”。
2、演出:演员也是三个人,扮演角色多于悲剧。
歌队二十四人,分成两队,代表斗争的双方。
随着喜剧的发展,人数渐渐减至几个。
3、喜剧的题材:喜剧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情节以虚构为主。
4、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新喜剧旧喜剧主要是古典时期的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
中期喜剧是古希腊喜剧从政治讽刺剧到世态喜剧过渡期间的喜剧,很少批评政治,只是讽刺宗教、哲学、文学等,偶尔也涉及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
新喜剧主要是指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喜剧,不谈政治,不讽刺个人,一般以家庭生活、爱情故事为主题,表现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的愿望,冲淡了社会矛盾,思想内容不深刻。
其中米南德的《恨世者》和《萨摩斯》两部较有影响。
(二)阿里斯托芬1.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了三大喜剧家,但是流传下完整作品的只有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据传写过44部喜剧,现存有11部。
2.代表城市自耕农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坚决反对雅典集团和斯巴达集团的内讧。
3.反映的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危机时期的思想意识。
《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获奖的作品,主题是反对内战。
《鸟》是阿里斯托芬的杰作之一,也是现存的唯一一部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
“云中鹁鸪国”,理想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贫富之分,大家相互平等。
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描写乌托邦社会的作品。
柏拉图曾经为阿里斯托芬写过两句墓志铭。
“美乐女神在寻找一所不朽的神殿,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
”四、古希腊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欧洲文艺理论的始祖,他们分别为后来的浪漫主义文论和现实主义文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
(一)柏拉图柏拉图出生贵族,他拥护贵族政治,反对民主制度。
在哲学上,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
柏拉图以对话形式写过许多著作,其中零散地阐述了他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文艺理论1.文艺和现实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以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式”世界。
理式世界是万物的根本,是真理,是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
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是最真实的,而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它的摹本和影子,是不真实的,和真理隔着一层。
文艺是世界的摹本、现实世界的影子,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
2.文艺的社会功用《理想国》称诗人有两大罪状。
第一,诗不能教人认识真理。
第二,诗,包括戏剧,描写神和英雄有很多坏品质,描写人的悲伤,滋养感情和欲念,对于教育培养人是不利的。
他据此讲将诗人赶出理想国,实则是提倡文艺为贵族政治服务。
3.灵感说柏拉图认为诗人写诗依靠天赋,创作的源泉是灵感,灵感就使神灵凭附。
诗就是在失去平常的理智,陷入迷狂状态时写出来的。
(二)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哲学和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亚氏的文艺观点与柏拉图的区别1.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柏否认文艺的真实性,亚肯定文艺的真实性。
2.文艺的社会功用柏认为一般的文艺的作用都是坏的,情感是人性中的卑劣成分亚认为文艺三种功能,情感是人性中的正常成分,可经理性指导而至善。
a认识功能b德化功能c审美功能3.灵感问题柏提出灵感说,亚强调清醒的理智,规则和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定义:《诗学》(第6章)“悲剧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
”悲剧理论三个方面:1.情节说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最重要。
人物性格也必须通过情节表现出来。
情节必须整一,即服从一个统一的主题。
2.过失说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比较善良,比较公正,发生悲剧是由于犯了过失。
悲剧主人公主观上的原因。
3.净化说悲剧应该是因为产生怜悯和恐惧,而使感情得到净化。
怜悯是因为悲剧主人公是善良的好人,他之所以限于不幸仅仅是因为他犯了过失,所以对他产生怜悯。
最古老的悲剧欣赏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从心里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悲剧的效果。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和维吉尔二、古罗马文学发展的分期和成就(教材P7-8)1、早期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国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2、中期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主要成就是散文、诗歌和文艺理论。
3、后期文学:(公元1世纪-公元5世纪),即罗马帝国时期,主要成就是讽刺诗和小说。
散文西塞罗(公元前106-43) 被尊为“欧洲散文之父”。
他留下了58篇演说辞、900封书信。
他的演说辞文辞优美,句法谨严,段落对称,音韵铿锵,特别讲究修辞,被看成古代散文的典范。
正是在西塞罗的散文中,才确立了拉丁文学语言的准则:准确,流畅,清晰,雄浑。
凯撒(公元前100-44) ,《高卢战记》“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文字简洁、朴素、清新。
李维乌斯(公元前59-17),《罗马史》被誉为“史诗式的散文”,标志黄金时代结束。
讽刺诗尤维纳利斯(公元60-127)和琉善(公元125-200)都是讽刺诗人。
在“愤怒促使我写诗”(尤维纳利斯语)的情况下,他们口诛笔伐社会时弊,甚至对“任何一种宗教迷信都一律持怀疑态度”,成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伏尔泰”(恩格斯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
小说阿普列尤斯(约公元124-约175)写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金驴记》是罗马保留至今的唯一完整的散文体小说,描写一个贵族青年卢奇乌斯误服魔药,由人变形为驴,辗转于不同的主人和地域,历尽艰辛,最后由女神复为人形。
通过这一传奇故事,小说广泛地反映了罗马帝国外省的生活,多方面地揭示富人欺负、压迫穷人的社会真相。
三、古罗马戏剧罗马戏剧起源于远古时期在丰收季节对农神萨图尔努斯的祭祀。
人们在12月举行的庆祝丰收的节日里,常常伴随着在罗马乡村流行的菲斯克尼曲调互相嘲弄,并伴以一定的动作表演。
这种表演带有戏剧对话的雏形。
1、喜剧在共和时期,喜剧比较发达。
这时的喜剧大多模仿“希腊化”时代米南德的新喜剧,描写爱情和家庭生活。
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斯。
普劳图斯普劳图斯(公元前254—184)一生写了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21部,多为滑稽喜剧。
其中较出色的是《孪生兄弟》(公元前186)和《一坛黄金》(公元前194)(欧克利奥、梅格多罗斯、卢科尼德斯)前者成为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的素材,后者成为莫里哀的《悭吝人》的素材。
泰伦斯泰伦斯(前190?-159)流传下来6部喜剧。
这些喜剧比较严肃,不如普劳图斯的生动活泼,但结构严谨,语言优雅,因此在文艺复兴之后被看成喜剧的典范。
其代表作是《婆母》(公元前160),提倡仁爱、宽容、忍让的精神。
2、悲剧塞内加(约公元前4-公元65)古罗马著名的悲剧作家。
《特洛亚妇女》描写特洛亚城沦陷后女俘的惨状,渲染悲观绝望、无力反抗的气氛,并通过人的惨死、鬼魂的出现制造恐怖和流血的场面。
四、贺拉斯和《诗艺》1.贺拉斯是古罗马著名的讽刺诗人、文艺理论家。
2.诗歌有政治诗,也不乏抒情诗。
3.文艺理论散见于他的史诗体书札,4.最重要是《诗艺》。
《诗艺》三部分:写诗的一般原则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诗人的修养和任务5.文艺理论观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摹仿自然文艺的功用——寓教于乐艺术创作——合式、统一调和的美五、奥维德和《变形记》奥维德是奥古斯都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作是《变形记》,共15卷,250个故事。
1、结构安排:序诗引子(包括天地开创、四大时代、洪水的传说)神的传说(卷1-6)男女英雄的故事(卷6-11)历史人物的故事(卷12-15)尾声2、特色:故事套故事;变形串起全篇;贬神褒人。
3、地位和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三个最原始记录中的一个。
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语言优美、风格精致。
后世作家受很大影响。
六、维吉尔(前70-19)和《埃涅阿斯记》我歌唱过牧场、田园和领袖。
创作《牧歌》、《农事诗》、《埃涅阿斯记》(二)创作1、《牧歌》包括十首短诗,牧人对话或对歌,田园诗风格,模仿忒奥克里托斯。
虽有希腊诗的直接改写,但是描写更多,更富情调,更多大自然,艺术性更高。
主题:主要描写农牧人淳朴哀伤的爱情,歌颂田园生活。
同时也歌颂屋大维,歌颂和平,反对战争和暴政。
“爱征服一切,我们也只有向爱情投降”。
2、《农事诗》模仿赫西俄德的《工作与十日》共四卷,每卷500多行,分别写种粮;植树,(主要指种植橄榄和葡萄);畜牧;养蜂。
主题:“劳动战胜一切”(歌颂屋大维的农业政策)。
“乡间生活宁静无忧郁,诚信无欺骗,拥有一切需要的东西,一派恬适闲逸……”3、《埃涅阿斯纪》(1)内容情节《埃涅阿斯纪》情节1 天后赫拉将埃涅阿斯船队吹到迦太基。
2、3 埃涅阿斯向狄多讲述七年漂泊经历。
4 狄多与埃涅阿斯结婚,埃涅阿斯为了使命舍弃狄多,狄多自杀。
5 来到西西里,纪念亡父安奇塞斯。
6 先知西比尔引领埃涅阿斯游历地府。
7与拉维尼亚订婚,引起图尔努斯的愤怒。
8 寻求帕拉斯相助,火神打造盾牌。
9 图尔努斯与特洛伊人之战。
10 图尔努斯杀死帕拉斯。
11 议和以及再次冲突。
12 埃涅阿斯胜利与图尔努斯之死。
(2)主题:借用古代神话,歌颂罗马民族光荣伟大和创业艰难的历史,歌颂尤利乌斯氏族,歌颂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统治。
激发罗马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寓现实于神意和预言,赞美罗马的创建者屋大维等罗马领袖的功勋和伟大使命,鼓舞罗马民族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为罗马帝国统一的目标服务。
(3)人物形象:埃涅阿斯:A 神的后裔:B 开国君主,罗马精神的象征:虔敬、忠诚、勇敢、机智、忍耐克制、宽容大度、理想的政治领袖。
C 高度神化的英雄人物,缺乏个性内涵。
“人类不可知的命运使你悲哀,在你的悲哀之中有着庄严。
”——丁尼生“他是一个不英雄的英雄。
他是神的工具,神的意志的执行者,个人意志必须服从神也就是命运的意志。
”——杨周翰(4)艺术特征:第一部“文人史诗” 。
擅长爱情心理描写;象征与梦幻的手法;语言严谨,格律整饬,风格严肃哀伤。
大量运用比喻、警句,增加诗句的贴切性。
(5)《埃涅阿斯纪》和荷马史诗比较相同点...:A 都具有宏大的气魄;B 结构艺术上,有很多情节都相似,人物形象也有很多对应,叙述手法上都采用了倒叙。
题材:取材于特洛伊故事系统,主人公的事迹相似。
情节:神分为两派;好友被杀(帕拉斯、帕特洛克罗斯);游历地府;铁匠神打造盾牌……人物: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叙述:追叙修辞:比喻与重复不同点...:A 荷马史诗是口头文学;《埃涅阿斯纪》是第一部文人史诗。
B 荷马史诗歌颂战争;《埃涅阿斯纪》否定战争,长于心理描写。
C 荷马史诗塑造的英雄个性鲜明,乐观率直,勇敢凶狠;《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则缺乏个性,忧郁、公正、虔诚,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