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后习题全北京大学精品课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瑰宝。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唐诗繁荣与发展”中第一节“初唐四杰”和第二节“盛唐气象”。
我们将详细解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作,领略“初唐四杰”文学风采;同时,品味杜甫、李白等盛唐诗人之作,体会盛唐时期文学气象。
二、教学目标1. 解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文学成就,掌握唐诗基本发展脉络。
2. 领悟唐诗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艺术特色及其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代表作品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选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唐诗发展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创作特点。
(1)初唐四杰:以王勃《滕王阁序》为例,讲解其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
(2)盛唐气象:以杜甫《春望》为例,分析盛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初唐四杰和一首盛唐诗人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外两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 盛唐诗人:杜甫、李白等3. 代表作:王勃《滕王阁序》、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各自一首诗歌艺术特色。
示例:(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李白《将进酒》答案:(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
诗中运用丰富想象和夸张手法,展现壮阔意境,体现初唐诗歌创新精神。
(2)李白《将进酒》:此诗以豪放、奔放笔触,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诗中运用大量夸张和比喻,展现盛唐诗歌浪漫主义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诗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艺术特色。
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王鲁说2、罗隐3、江湖诗派4、公安三袁二、《文心雕龙·情采》言:“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请结合具体作品解释这段材料,并谈谈你的看法。
(30分)三、阅读以下诗作,写出作者姓名;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位作者在出身阶层、题材偏好、思想意识、艺术风格方面的异同。
(35分)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四、试评述《琵琶记》中的所谓“伦理困境”。
(30分)五、试论《儒林外史》小说的学术文化史背景。
(35分)1.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B.教育决策与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C.学习教育学是成为合格教诗的必要前提D.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成为好家长2.学校产生于奴隶制社会。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A. 生产性 B. 普及性 C. 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性 D. 科学性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5.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针。
6.教育方针的核心:教育目的。
7.素质教育:73 96-97 2418.坚持人的全面发展:A.德育:首要位置B.智育:核心地位C.体育D.美育9.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10.我国学校教育从类型上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11.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B.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的特征日趋明显C.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D.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E.现代学制逐渐向终身化方向发展12.《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A. 进一步强调了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B.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C. 并为此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策略。
2012年北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试题一、名词解释《两都赋》文章四友吴江派《新中国未来记》二、论述题1.《战国策》一书的性质及其语言艺术特色2.结合具体的诗人诗作,谈谈你对“诗到元和体变新”的看法3.试论欧阳修散文创作的特点4.论《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思想三、诗歌鉴赏(二选一)白帝城最高楼杜甫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霜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秋柳四首(其一)王士祯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第一部分:全系共答题(大综合)一、填空题(每题不论几空均1分,共25分)1.《庄子•寓言》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日出,和以天倪。
”2. 莱辛在一书中,将时空概念引入文艺理论。
认为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
3. 丹纳《艺术哲学》认为艺术形成有三大因素:种族、环境与。
4.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代小说。
5.“元嘉体”的三位代表诗人是颜延之、、谢灵运。
6. 白蛇许仙的传说在明代被改编成《警世通言》中的著名小说。
7. 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8. 瞿秋白的是一篇较早运用阶级分析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9. 在“两个口号”论争中,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相区别的另一个口号是。
10. 1943年9月,赵树理的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
11. 1978年4月30日,《文汇报》刊出艾青复出后的第一首短诗。
12.“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包括《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和。
13. 民间长诗按照基本表现手法可以划分为民间叙事长诗、民间戏剧体长诗和。
14. 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是。
15. 一般性、模糊性和是词义概括性的三种重要表现。
16. 八个基本元音中,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17. 是在听感上可以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02081020-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分数:100 题数:19总体情况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材第八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八讲。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苏轼,字子瞻,号___。
A. 青莲居士B. 东坡居士C. 靖节先生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2. 【教材第九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九讲。
】陆游的词___描写自己和唐氏的爱情悲剧。
A. 《钗头凤》B. 《关山月》C. 《江城子》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3. 【教材第十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十讲。
】辛弃疾向皇帝进献了十篇有关抗敌复国的论文,这就是有名的_____。
A. 《献策十论》B. 《十议》C. 《美芹十论》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困难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4. 【教材第十一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十一讲。
】宋金时期在民间流行的_____,以一个演员说唱故事,将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成短套,再将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结在一起,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A. 院本B. 诸宫调C. 说话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困难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5. 【教材第十一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十一讲。
】下列哪个作品不是关汉卿所作。
A. 窦娥冤B. 望江亭C. 西厢记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6. 【教材第十二讲。
视频教学课件第十二讲。
】南戏四大声腔不包括____。
A. 海盐腔B. 余姚腔C. 杭州腔试题编号: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较难试题解析:***考生答案:考生得分:***是否评分:未评分评价描述:***7. 【教材第十二讲。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8分)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1.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的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第一编先秦文学练习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的发生期,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
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谣的保存、分类及特点;上古神话的保存、分类及艺术特点;《诗经》的名称、编集、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等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离骚》、《九歌》、《九章》等楚辞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等。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 选择题一共10题每题1分(1)单选题【教材第一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诗经中“小雅”部分有___篇有目无诗,称为“笙诗”。
A: 5B: 6C: 10(2)单选题【教材第一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一讲。
】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将“____”、”郑笺”合为一体加以注疏。
A: 毛传B: 秦传C: 毛注(3)单选题【教材第二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魂兮归来哀江南。
”是屈原_____中的名句。
A: 《离骚》B: 《招魂》C: 《大招》(4)单选题【教材第二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二讲。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是宋玉____中的句子,成为借秋景以抒发悲情的名句。
A: 《九章》B: 《九辩》C: 《九叹》(5)单选题【教材第三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三讲。
】《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是_____。
A: 秦罗敷B: 刘兰芝C: 蔡文姬(6)单选题【教材第四讲、视频教学课件第四讲。
】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____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A: 《归去来兮辞》B: 《桃花源记》C: 《五柳先生传》(7)单选题【教材第五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五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是李白写诗赠与_____。
A: 孟郊B: 孟浩然C: 孟子(8)单选题【教材第六讲、视频教学课件第六讲。
】杜甫“三别”分别是___、《垂老别》、《无家别》。
A: 《丽人别》------------------------------------------------------------------------------------------------------------------------------ B: 《新婚别》C: 《新安别》(9)单选题【教材第七讲、视频教学课件第七讲。
一、先秦文学第一章《尚书》和《周易》思考题: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思考题: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第三章叙事文思考题: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第四章说理文思考题: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四、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二、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思考题: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思考题:1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第三章汉乐府诗思考题: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思考题: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一、先秦文学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叙事文
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说理文
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四、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二、秦汉文学
第一章汉赋
思考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
思考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汉乐府诗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
思考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13、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上地位。
四、隋唐五代文学思考题
1.唐诗创作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导致唐诗繁荣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简述初唐诗的发展进程。
4.为什么说王绩是唐初最为独特的诗人?
5.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和主X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有何意义?
6.陈子昂的文学主X及其在初盛唐诗文革新进程中的作用。
7.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成就?
8.简述初盛唐近体诗律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9.为什么说X说是盛唐文学的开路人?
10.盛唐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貌。
11.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成就。
12.如何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13.盛唐边塞诗派及其繁荣原因。
14.举例说明高、岑边塞诗创作的异同。
15.李白的性格、思想有何特点?
16.简要说明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7.李白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8.杜甫《秋兴八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9.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20.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1.大历十才子及其诗歌创作风尚。
22.“中唐诗歌之再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3.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观念?
24.你是如何理解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
25.白居易诗歌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6.韩孟诗派及其创作特点?
27.韩愈诗歌的“雄奇险怪”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8.如何理解韩愈的“以文为诗”?
29.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
30.简述初盛唐诗文复古观念及其对韩柳古文运动的先导作用。
31.韩柳古文运动的文学理论主X有哪些?
32.韩愈散文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33.柳宗元散文的创作成就?
34.简述唐代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35.你如何评价晚唐诗歌的创作成就?
36.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
37.简要评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38.李商隐主要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营造朦胧的意境美的?
39.你是如何看待词的起源问题的?
40.简述中唐文人词的创作情况。
41.温庭筠在词的意境创造方面有哪些成就?
42.为什么说韦庄词是花间词中的别调?
43.举例说明李煜词的创作成就及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44.唐传奇兴盛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5.《柳毅传》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46.《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47.简述唐传奇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五、宋代文学
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试论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3、柳永的词有哪些特点?
4、简述周邦彦词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5、试论周邦彦在词的艺术技巧上的创新。
6、略论姜夔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7、略论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
8、X成大的田园诗与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有何异同?
9、略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10、评辛弃疾的艺术风格。
11、如何评价宋诗的特点?
12、为什么说话本产生是中国小说的一大变迁?
六、元代文学
1、简述元杂剧的基本的体制特点。
2、简述元杂剧繁荣兴盛的主要原因。
3、略论《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
4、略论《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5、试论《赵氏孤儿》的悲剧内涵。
6、试论《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形象。
7、简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8、简析X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思想内涵。
七、明代文学
1、略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2.简述《三国演义》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3、略论《水浒传》的英雄形象塑造。
4、略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5、试论《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6、结合具体作品,说明“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
7、简述《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8、简述明代诗文的主要流派及文学主X。
9、略评归有光的创作成就。
10、略论晚明小品文的创作特点。
八、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代文学的时代特征与发展演进
思考题:
1)略述明清易代在文学上的反映。
2)为什么说清代的文学观念更趋自觉、成熟和包容性?
3)清代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
第二章清代戏曲
思考题:
1)从李、杨题材的演变看《长生殿》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的意义。
3)略述清代戏曲的“花、雅之争”。
第三章中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
思考题:
1)简评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2)试论李渔小说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聊斋志异》
思考题:
1)略论蒲松龄的身份、经历与《聊斋志异》对社会黑暗的揭露的联系。
2)结合具体篇目,讨论《聊斋志异》的文体特点及其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第五章《儒林外史》
思考题:
1)略论吴敬梓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2)简评《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第六章《红楼梦》
思考题:
1)试论《红楼梦》对贵族大家庭没落的描写及其意义。
2)试论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3)《红楼梦》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成就。
4)略论《红楼梦》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
第七章传统文体的新发展
思考题:
1)略述清代诗学思想的演进。
2)纳兰性德的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3)桐城派在古文理论上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第八章古代文学的转型
思考题:
1)从《已亥杂诗》看龚自珍思想倾向及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2)古代文学转型在近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试论近代“谴责小说”与《儒林外史》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