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02.37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概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创新能力.4.通过表达交流,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来完成对本节内容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保护自然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看录象,关注鸟类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渗透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情感教育.2.通过阅读“科学•技术•社会”内容或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厂活动,认同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鸟卵的结构特点,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录像资料(群鸟聚会奇观)、多媒体课件(鸟类繁殖过程图片、鸡卵结构图等)收集资料、探究用具(培养皿、放大镜、解剖剪、针、镊子、带针头的针管、温水、受精的鸡蛋).学生准备:每组3个鸡蛋、收集与鸟类生殖有关的资料、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小实验(用醋酸浸泡鸡蛋)、预习新课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鸟语花香是大自然春天的象征”,这是诗人们对鸟类的赞美.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录象.)(二)探究新课内容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师: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活动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课前老师布置各小组收集与鸟类繁殖有关的资料,哪个小组能结合你所查找的资料和日常生活实例,尝试说说鸟类的繁殖包括哪些过程?2.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师:请同学们参考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自己准备的鸡蛋,来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在使用剪刀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3.带你参观养鸡场阅读“科学•技术•社会”内容,体会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三)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反馈练习、巩固强化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以抢答形式完成)2.据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填写其结构和功能.(以小组竞赛形式完成)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哪些行为?还有其它的行为吗?是不是所有的鸟都有这些行为呢?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第1学时)福州屏东中学王昕(指导教师:吴向阳,周甦华)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
是认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适应陆地生活的关键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达成“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一些进行有性生殖”这一重要概念。
它在教材相关概念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对于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的生物学观点,具有推进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行开放式自主探究实验、观察并解剖鸡卵、体验交流等活动,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分析图片资料、推理分析,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能力目标:在交流与讨论中,发展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在开放性探究活动中,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图文和音像资料的学习中,初步具有信息处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确立爱鸟护鸟的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前概念需要矫正的小概念需要进一步完善或达成的次级概念重要概念一个鸡卵就是一个细胞;卵壳很脆弱且密不透风;卵白只提供营养物质;每个鸟卵都能孵化出雏鸟。
鸡卵与卵细胞的区别;未受精卵及受精卵的区别。
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一些进行有性生殖。
2、能力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感性认知、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过程,辨析易混概念,自主理性构建相关概念。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掌握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和文明养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鸟类的生殖器官结构;2.鸟类的生殖方式;3.鸟类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过程:【课前导入】(5分钟)【知识讲解】(15分钟)1.鸟类的生殖器官结构:a.雌鸟的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
b.雄鸟的生殖器官:睾丸、精子管、尾上腺。
c.鸟类的交媾器官:雄鸟的龟头和雌鸟的衔尾。
2.鸟类的生殖方式:a.非孵化类鸟类:如鸽子、雀类,由雌鸟孵化卵,双亲共同参与孵化和照顾幼鸟。
b.孵化类鸟类:如鹦鹉、鸸鹋,由雌鸟孵化卵,雄鸟提供食物。
3.鸟类的发育过程:a.受精卵的形成:雄鸟的精子通过交媾器官进入雌鸟的体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b.孵化过程: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发育,孵化时期根据不同鸟类的生长发育速度有所差异。
c.雏鸟的生长:孵化出来的雏鸟逐渐长出羽毛,依靠父母鸟的喂养生长,成长为独立的成鸟。
【实践操作】(20分钟)1.展示几种鸟类的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生殖器官结构。
2.分小组讨论,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并总结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知识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特殊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如卵生蜂鸟、哺乳类的食肉鸟类等。
2.学生自行收集鸟类繁殖的案例,进行展示和分享。
【归纳总结】(10分钟)1.邀请学生总结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回答教师提问。
2.教师进行梳理总结,强调学生的发现和观察。
【课堂练习】(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理解程度。
2.讲解并批改练习题。
【课堂反馈】(5分钟)1.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澄清和解答学生疑惑。
2.引导学生思考鸟类的保护意识和文明养鸟的观念,提倡珍爱野生动物。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因此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建构概念,是生物课程改革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再以多媒体课件配合,让学生真正在“合作探究中学”、“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并且体验“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真正达到有效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重点: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总结出鸟类比两栖类的进步之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对鸡蛋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鸡卵结构的探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鸟卵的形态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探究鸡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实验法、组织讨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杜鹃鸟将卵产到别的鸟的鸟巢中的视频,提出问题,鸟类的生殖一般伴随着哪些繁殖行为,从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鸟的生殖和发育图片展示鸟的繁殖行为,引导学生回答行为名称。
教师进一步引导提问求偶的方式有哪些,学生答出通过动作、声音以及姿态和颜色炫耀等。
教师提问学生孵卵是鸟妈妈的工作吗,引导学生答出大多数鸟类是雌雄鸟共同孵卵,有些鸟类是雌鸟孵卵,有些鸟类比如帝企鹅是雄鸟孵卵。
教师提问鸟巢是鸟的家吗?学生回答鸟巢主要用于产卵孵卵和育雏。
教师进一步引导提问,这些繁殖行为都是必须的吗?学生回答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的生殖过程中必须伴随的生殖行为。
教师总结:鸟从求偶到产卵是它的生殖过程,由卵到成为新的个体是发育的过程。
过渡:鸟卵在孵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新生命的发育与卵的哪些结构有关?播放视频,无壳鸡卵的孵化过程。
引出了本节的重难点:探究鸡卵的结构。
(二)鸟卵的结构根据课本和学案完成实验。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指导探究,组织交流。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知鸡卵的结构特点,进行问题引导:怎样验证卵壳上有气孔?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播放视频:验证卵壳上有气孔。
一个鸡卵是一个细胞吗?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
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吗?学生回答:鸡卵必须受精。
怎样区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卵的胚盘色浅而略小。
梳理总结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环节三:巩固提升课堂小结并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爱鸟、护鸟。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材分析】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进而明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对鸟类比较熟悉,但对鸟卵是如何适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比较模糊。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鸡卵,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本课小结】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并简要分析不同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
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一生中不同发育阶段,适应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环境;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的特征,只适于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
鸡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
此外,鸟类的营巢、孵卵、育雏,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概念。
2. 激发学生对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定义。
2. 探讨鸟类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鸟类的了解和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不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讲解:讲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章:鸟的生殖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鸟的生殖过程。
2. 学会识别鸟的生殖器官。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的生殖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
2. 讲解鸟的生殖器官的功能和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鸟的生殖过程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和特点。
2. 图片展示:展示鸟的生殖器官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鸟类生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生殖器官的作用。
第三章:鸟的发育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鸟的发育过程。
2. 学会识别鸟的发育阶段。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的发育过程:受精、胚胎发育、孵化、雏鸟发育、成熟。
2. 讲解鸟的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鸟的发育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 图片展示:展示鸟的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鸟类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第四章:鸟类的繁殖行为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
2. 学会识别不同鸟类的繁殖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鸟类的繁殖行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
2. 讲解不同鸟类的繁殖行为的特点和适应性。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解鸟类的繁殖行为和不同鸟类的繁殖行为的特点和适应性。
2. 观察视频:播放不同鸟类的繁殖行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鸟类的繁殖行为的适应性和重要性。
第五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环境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环境因素。
2. 学会分析环境因素对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2.掌握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3.了解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1.鸟类的生殖特征:卵生、有性生殖、内受精、异型配子、有卵黄;2.鸟类的生殖器官结构:雄鸟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阴茎;雌鸟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2. 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1.鸟类的生殖方式:单配、多配、多配一雌、多配一雄、群交等;2.鸟类的繁殖行为:求偶、求偶舞蹈、求偶歌声、求偶展翅、求偶献礼等。
3. 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1.鸟类的发育过程:孵化、雏鸟期、亚成体期、成鸟期;2.鸟类的发育特点:孵化后即有羽毛、有卵黄囊、无牙齿、体温恒定、心脏发育完全、呼吸器官发育完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鸟类的生殖特征、生殖器官结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殖生态;2.实验法:通过观察鸟类的卵、雏鸟和成鸟,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3.讨论法:通过讨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2.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3.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
2. 教学难点1.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的区分;2.鸟类的发育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讲授环节(1)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讲解鸟类的生殖特征和生殖器官结构,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殖生态。
(2)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讲解鸟类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繁殖生态。
(3)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讲解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发育生态。
3. 实验环节通过观察鸟类的卵、雏鸟和成鸟,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特点。
4. 讨论环节通过讨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和观察实验等来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余时间人工搭建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2.通过组织参观家禽养殖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教学重点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等动物的进步之处.教学方法讨论、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镊子、培养皿等实验材料.(2)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鸡蛋.教学过程教师:绝大多数鸟都能飞翔.鸟为什么能飞呢?也许你会回答:因为鸟有翅膀.那么在人的双臂上缚上人工的翅膀,人能不能像鸟一样飞翔呢?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鸟类的一些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继续探讨鸟类.讲授新课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鸟是通过卵孵化出来的,那是不是市场上或者养鸡场里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究竟哪些鸡蛋能孵出小鸡?(组织学生做实验——对鸡卵结构的观察)学生讨论,学生讲述,教师板书.教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卵的结构后,请观察下面的内容,看一看片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鸟类在生殖和发育的这几个阶段中,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教师:俗话说“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你一点,我一点,就很详细地把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从各方面来充实自己.在学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以后,结合以前所学习过的有关鸟类的知识,我们是否能总结出鸟类比起两栖类、爬行类有哪些方面的进步特征呢?课堂小结,巩固新课.巩固练习1.鸟在筑巢时,往往向巢内垫上干草、兽毛和羽毛等物,对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有什么作用?2.许多小朋友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好奇捣毁鸟巢、掏鸟卵、抓雏鸟,你有过这样的事情吗?这种行为好吗?为什么?作业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飞鸟的一些生活习性,写一篇有关鸟类生活的文章.板书设计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一.卵的结构卵壳、壳膜、卵白、卵黄二.鸟的生殖和发育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说出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鸡蛋结构的实验。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小组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新鲜鸡蛋、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培养皿、烧杯等。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六.课堂小结:
1.说出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行为:求偶、交配、产卵、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
2.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体外发育。
3.鸡卵的结构
4.鸡卵的发育过程
二.早成鸟和晚成鸟。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并懂得父母对儿女的爱。
二、教学重点:鸟卵的结构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三、教学难点: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方法:以“启发—探究”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和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明了。
在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形象,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还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懂得父母关爱及爱鸟护鸟的情感。
若过渡的语言更优化些,时间分配更合理些将会是一节很好的课。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3篇教学目标1、熟悉鸟卵的构造,明确每个构造的功能。
2、通过观看和争论,能够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构造特点。
3、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力量。
4、通过试验活动,培育学生关怀爱惜鸟类的情感。
学情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根本特征是初中生物的重要内容。
鸟卵的构造是“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的内容,是继学完植物的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动物中的昆虫和两栖类生殖和发育等后开课的。
教材主要以对鸡蛋的探究来熟悉鸟卵的构造,设有观看与思索等探究活动,有很大的活动扩展空间。
重点难点鸟卵的构造观看。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通过前面两节课对昆虫及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们属于低等生物,对环境的依靠性很大。
那么鸟类呢?它们属于什么生物?对环境的依靠性大不大?今日我们就将通过一个简洁的试验一起来学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活动2【活动】试验环节1、单手握鸡蛋,看会不会轻易捏碎,思索是什么构造在起作用?卵壳:起爱护作用。
2、用放大镜观看卵壳外表,你有什么发觉?气孔:保证胚胎发育时能够进展气体交换。
3、将鸡蛋的钝端轻小扣裂,用镊子将裂开的卵壳除去,你发觉了什么?两层膜(爱护作用):外壳膜紧贴卵壳,是白色的,内壳膜包裹着卵白,是半透亮的,无色的。
卵壳和卵壳膜之间有空隙————气室(为胚胎发育供应氧气)。
4、观看卵黄膜,体验卵黄膜存在的意义。
用解剖针刺入卵黄后,一会就发觉卵黄流入卵白。
5、为什么卵黄始终位于卵白的内部,通过观看你发觉了什么构造?系带:固定卵黄、悬挂、减震6、观看卵黄上的小圆点。
胚盘: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胚盘小而色浅;已受精的胚盘色浓且大。
活动3【练习】完成试验报告活动4【讲授】小结鸟卵的构造及其功能。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课时设计课堂实录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探究乌卵的构造,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构造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通过参观或参加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鸟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屮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
本节课程标准要求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新版教材增加和强调了“鸟卵适应陆生环境的结构特点”这一重要概念。
2.教学思路:教学贯穿“重要概念的辨析和达成”。
先由已知的“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的前概念联系到所要学习的新概念,并提供大量图片由学生自行分析整合出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接着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原有的对鸡蛋结构的认知,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并感兴趣的内容“鸟卵具有哪些适应陆地环境的结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活动。
将课本上的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改为对比探究“鸡卵和鸭卵的结构”实验,思考讨论“不同生活环境的鸟的卵的结构”,对“前概念”进行检验和修正,由个别到一般,直到形成止确的概念“鸟卵的结构都基本相同,都有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并且通过概念图的总结,强化“鸟卵具有适应陆生环境的结构特点”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 描述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1. 探究鸟卵的结构,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2. 分析图片文字,能归纳和总结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身边的鸟类,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探究鸟卵适应陆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2. 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二)教学难点:1. 鸟卵正确的观察方法的指导。
2. 自主形成“鸟卵具有适应陆地环境的结构特点”的概念。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 知识情况:学生刚学习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比较陆生动物“鸟”的生殖发育对陆生环境的适应,同时比较蛙卵和鸟卵,引发对新知的学习兴趣。
虽然学生对鸡卵和鸭卵看似非常熟悉, 但对其结构的认知的前概念却不正确。
很多同学仅仅知道鸡蛋包括蛋壳、蛋口、蛋黄三个结构,而且错误认为雏鸡由蛋黄发育而来。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章:鸟的生殖和发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1.2 教学内容:鸟的生殖过程: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
鸟的发育过程:胚胎发育、雏鸟成长、成鸟。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第二章:鸟的求偶行为2.1 教学目标:了解鸟的求偶行为的特点和目的。
理解鸟的求偶行为对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鸟的求偶行为的形式:鸣叫、舞蹈、展示羽毛、赠礼物。
鸟的求偶行为的目的:选择伴侣、繁殖后代。
2.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不同鸟类的求偶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鸟的求偶行为对生殖和发育的作用。
第三章:鸟的交配和产卵3.1 教学目标:了解鸟的交配过程和产卵行为。
理解鸟的交配和产卵对生殖和发育的关键作用。
3.2 教学内容:鸟的交配过程:交配行为、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鸟的产卵行为:选择巢穴、产卵、孵化的过程。
3.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鸟的交配和产卵行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鸟的交配和产卵对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第四章:鸟的孵化和育雏4.1 教学目标:了解鸟的孵化和育雏过程。
理解鸟的孵化和育雏对生殖和发育的关键作用。
4.2 教学内容:鸟的孵化过程:孵化期的特点、孵化温度的维持。
鸟的育雏过程:亲鸟的喂养、雏鸟的成长。
4.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鸟的孵化和育雏过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鸟的孵化和育雏对生殖和发育的重要性。
第五章: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5.1 教学目标: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特点。
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对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特点:早熟、季节性繁殖、巢穴选择。
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对物种生存和繁衍的作用。
5.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适应性对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因此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建构概念,是生物课程改革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再以多媒体课件配合,让学生真正在“合作探究中学”、“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并且体验“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真正达到有效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重点: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总结出鸟类比两栖类的进步之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对鸡蛋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