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8:5.2 意识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2.43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政治 5.2 意识的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预习任务安排
自查评分:组长评分:
序号预习任务要求自学
完成
合作
完成
不
能
完
成
1 教材P38-41 完成大聚焦P20,知识再现
2 自主学习大聚焦P20-21 完成基础知识巩固1-5
三、问题反馈
主要问题与存在问题原因问题解决的需要与建议
四、学法指导
学习本框题,需要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并学会灵活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五、知识点睛:
区别: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性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二者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其二,二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如下: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总结如下:
1。
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1.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的作用。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思考: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思考:怎样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意识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思考: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阅读课本P41第一段,找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的行动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一政治必修四《5.2 意识的作用》学案学习指导语:识记意识的作用,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要求,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知识梳理: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表现: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有的。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C.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作用: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世界上只有之物,而没有之物。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世界上只有认识之物,而没有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又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观及方法论:A.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
正确的意识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要求:①要发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与时俱进,。
②做到两个结合:要把发挥和尊重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③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课题:5.2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理解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结合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学习重难点】意识的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自学教材P38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一:(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有哪些?自学教材P39-40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二: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决定物质,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自学教材P40-41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三:(1)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2)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知识点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典型例题】1、(2012重庆文综,31,4分)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
改恶从善,是药饵也。
这说明( )。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解析A项说法错误,人的善恶观念不决定其善恶行为,否则就会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难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情调查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什么是意识?情景导入:1、意识的能动作用:⑴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__ o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_____________ ,②意识活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世界上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 ,而没有不可 _____________ 。
⑵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__ O表现为: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 ___________ 。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是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①哲学原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要求,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提和依据。
(3 )(怎么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②反对两种错误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展示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判断正误1.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教学设计】第五课把握思维嘚奥妙第二框《意识嘚作用》一、教材分析《意识嘚作用》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5章第2框嘚教学内容,主要意识嘚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嘚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意识嘚作用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嘚能力有一个正确嘚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嘚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嘚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嘚思想路线嘚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意识嘚作用。
四、学情分析这一框嘚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于这一问题,应该主要从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讲述嘚。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嘚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嘚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嘚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嘚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嘚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通过上节课嘚学习,我们知道了意识嘚本质是客观世界嘚映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意识嘚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人能够能动嘚认识世界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建筑师比蜜蜂高明嘚地方就在于,意识活动具有目嘚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正是因为意识嘚能动性,人类才能够认识世界.(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嘚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内容,并思考人能否认识世界?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高中政治必修四《5.2 意识的作用》学案学习指导语:识记意识的作用,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要求,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知识梳理: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表现: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有的。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C.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作用: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世界上只有之物,而没有之物。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世界上只有认识之物,而没有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又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观及方法论:A.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
正确的意识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要求:①要发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与时俱进,。
②做到两个结合:要把发挥和尊重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③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1.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的作用。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思考: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思考:怎样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意识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思考: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阅读课本P41第一段,找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的行动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温馨提示:正确理解“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关系:①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承认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
②两者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
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物质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
『预习自测』1.意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理解?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如同镜子对事物的反映。
3.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4.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5.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能动地改造世界。
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等同于实事求是。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活动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活动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
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应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当堂检测』(相信自己,力争全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限时5分钟完成。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2.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
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截至2015年6月22日,已经出现172例中东呼吸综合症病例,其中27人死亡。
引发了人们的恐慌。
对此,专家说:疫情可控可治,切不可过度恐慌。
这是因为①物质和意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②过度“恐慌”的意识往往歪曲事实③错误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阻碍作用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一点放松不得。
”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是因为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C.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能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出物质5.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最高阶段B.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知识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意识的作用『课后拓展案』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
这表明()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4.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请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我的反思』答案『自主探究』全错。
『合作探究』活动一: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有能动创造性。
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战精神及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②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
在抗战精神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活动二:(1)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盲目追求快、大等,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关系,关注生态文明等。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还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3)做到实事求是,就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当堂检测』1.B2.A3.D4.B5.B『课后拓展案』1.A2.A3.D4.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雷锋精神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