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
我国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0.4%,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多。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
目前重症肺心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
【病因及发病机制】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其病因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等。
精品文档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如脊椎后凸或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严重胸廓或脊柱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均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肺功能受损。
3.肺血管疾病甚少见,如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引起右心室肥大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可逆性改变。
气道的反复感染、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是肺心病发生的关键环节。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病人既往健康情况,有无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以及精品文档严重胸廓、脊柱畸形、神经肌肉疾患等病史;了解此次患病的诱发因素、表现特点和诊治经过等。
(二)身体状况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心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的肺、心功能衰竭和其他器官损害的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二、讲授时数:2学时三、目的要求:㈠掌握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
㈡熟悉肺心病的并发症及辅助检查的意义。
四、时间分配:㈠概述及病因 10分钟㈡发病机制和病理 15分钟㈢临床表现 10分钟㈣辅助检查 10分钟㈤诊断与鉴别诊断 15分钟㈥治疗及预防 20分钟五、讲授重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六、讲授难点: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
七、教学方法:讲解配合启发性提问,举出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八、思考题: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关键是什么?2.如何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九、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胸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十、参考书:《内科学》(第6版)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6年。
《内科学》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5年。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2版。
十一、讲授内容:一、概念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二、病因1.支气管、肺病变以COPD最多见。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3.肺血管病变4.其它三、发病机制和病理1.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①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加。
②解剖学因素:肺血管解剖结构的重塑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障碍。
③血流量的增多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3.其他重要脏器损害四、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尖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五、特殊检查1.X线检查:包括①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扩张,其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概念】
指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的呼吸形态、频率,有无紫绀,精神状态,神志和尿量。
2、评估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评估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
【护理措施】
1、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呼吸困难严重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清淡易消化饮食。
因高糖食物易造成痰液粘
稠,故宜少食。
3、合理用氧,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可行雾化吸人后排痰。
5、正确记录和计算静脉输液量和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6、指导病人戒烟,以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肺心病加重时的症状,如痰量突然增多,呼吸费力,心
悸,嗜睡等,应及时就医。
2、指导在家氧疗患者低流量吸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