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课件: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第二节 卢梭
- 格式:ppt
- 大小:991.00 KB
- 文档页数:11
幻灯片1第五章(上)幻灯片2英国工业革命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幻灯片3幻灯片4启蒙运动概述小说兴起幻灯片5一、启蒙运动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照亮、启迪在那些启蒙思想家看来,社会黑暗腐败的根源就在于人们思想的愚昧,因此,要改造社会,首要的任务就是用近代哲学、科学和文艺的思想光辉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的思想,扫除封建观念和宗教迷信,恢复理性的权威。
“启蒙运动”因此而得名。
幻灯片6时间: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1721)-18世纪80年代幻灯片7从18 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编纂《科学、艺术与工艺的百科全书》为中心,形成了启蒙运动的高潮。
由狄德罗主持,当时几乎所有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如达朗贝、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拉美特利等人都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百科全书派的工作,总结了几百年来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全面批判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广造舆论。
百科全书派Encyclopedistes 幻灯片8理性精神幻灯片9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论方法》(1637)“那种正确地作判断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是人人天然地均等的。
”古典主义幻灯片10理性不再是先于一切经验、揭示了事物的绝对本质的“天赋观念”的总和。
现在,人们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后天获得物而不是遗产。
它不是一座精神宝库,把真理像银币一样窖藏起来,而是一种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独创性的理智力量。
——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启蒙哲学》幻灯片11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在社会关系准则上,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日益高涨,发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勾划出一幅“理性王国”的未来图画,为法国大革命和各国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主义1.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是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
狄德罗说: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绳索。
”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
2.启蒙主义是以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批判上帝创造一切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以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以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专制和贵族特权;狄德罗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
”孟德斯鸠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把理性作为评判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相信未来是具有“永恒真理”和“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
二、启蒙文学18世纪启蒙文学特征:①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教育性和战斗性启蒙文学家往往同时是启蒙思想家和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创作视为反封建和宣传启蒙思想的武器,在理论上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②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具有平民性以第三等级为主人公,把他们作为表现和歌颂的对象。
如费加罗、鲁滨逊、维特等,反映了启蒙文学的民主性和进步性③在理论上主张要真实、要自然,具有现实性和哲理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渐成主流,且批判成分日益增强,直接影响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启蒙文学注重表达哲理,不重文学性,有较强的功利色彩④创造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形式通俗为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文学中出现了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游记体讽刺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幻灯片1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时代背景:十八世纪的欧洲已处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转型期。
新旧两种力量的对抗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英国虽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由于此次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当权的新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对于下层人民以及殖民地的掠夺,在这种掠夺中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便力图保存种种封建残余。
因此,一场推翻封建制度铲除封建残余,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便提到了欧洲各国的历史日程上来。
为了顺应这一历史任务,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便出现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
幻灯片2影响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诸要素:⑴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和瓦特的蒸汽机发明,促进了全欧性的工业革命的到来。
⑵哲学思潮的影响霍布斯的反对“君权神授”洛克的“白板说”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法国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⑶“理性崇拜”“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⑷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幻灯片3十八世纪的文学主潮和代表作家本世纪文学主潮为启蒙主义文学(同时并存古典主义,18世纪后期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相继出现)。
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拥护者本身大多是文学家。
比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英国作家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德国作家莱辛、歌德和席勒;意大利的哥尔多尼以及俄国的拉吉舍夫。
幻灯片4启蒙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⑴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深刻的民主性是启蒙主义文学最重要的思想特征。
⑵强烈的政论性、教诲性和浓烈的哲理色彩是启蒙主义文学最鲜明的艺术特征。
局限:启蒙作家往往不能将思想孕育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人物成了作家的代言人,使哲理往往游离于艺术形象之外,带有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单纯的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
幻灯片5(插页)‚席勒化‛倾向:是指席勒的部分作品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
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替代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的错误,理想化、抽象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导致人物‚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民主性。
⏹2)哲理色彩浓郁。
⏹3)着重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以资产阶级或普通平民作为作品的主人公。
⏹4)创造并使用新的文学体裁。
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市民剧等。
以《老实人》《鲁滨逊漂流记》为例二、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哲理小说:通过带有明显寓意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哲学、政治等问题的见解。
不重视对于现实生活本身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一)启蒙运动前期(1701—1750)代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二)启蒙运动后期(1751—1800)代表作家狄德罗、卢梭、博马舍⏹卢梭⏹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圣普乐、尤莉⏹描写出自人性的自然爱情与封建等级偏见的冲突。
⏹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三、英国启蒙文学⏹1、笛福:“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鲁滨逊飘流记》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
赞美资产阶级创业开拓精神。
⏹2、斯威夫特:讽刺作家。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的见闻抨击了英国18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统治。
⏹3、菲尔丁:⏹“英国小说之父”,是18世纪欧洲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汤姆·琼斯的故事》⏹奥尔华绥、布里菲、苏菲亚、威士特恩、贝纳斯登⏹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进行改造的要求和对新道德规范的呼唤。
⏹如在对汤姆·琼斯和布里菲的对比性描写中,批判贵族社会的伪善文明,肯定合乎启蒙学派民主观念的自然道德。
⏹4、理查逊:感伤主义小说家⏹《克拉丽莎——一位青年妇女的故事》⏹创作突破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写作家庭小说。
5、罗伯特·彭斯⏹友谊地久天长⏹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念?⏹旧日朋友怎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让我们举杯痛饮,⏹友谊地久天长。
⏹友情常在我心,⏹亲密的朋友⏹举杯痛饮,⏹同声歌唱友谊地久天长。
第五章十八世纪欧洲文学(3学时)[学习提示]学习本章,要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启蒙运动文学的基本特征,要掌握英、法、德等国启蒙运动文学代表作家的成就,重点掌握歌德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浮士德》中的典型形象、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一节概述十八世纪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
在这时,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出现了全欧性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十八世纪的一场以法国为中心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因它提倡用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新思潮启迪民众的头脑,以消除长期以来基督教会和封建统治者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使人们摆脱蒙昧状态,故有“启蒙”之名。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不过由于革命的发展阶段不同,两次运动的任务也不尽相同。
启蒙运动文学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
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文学,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战斗武器,在从封建意识的禁锢中把人的思想解放出来的斗争中,在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正因为如此,各国启蒙文学尽管各有其独自的发展进程和不同特点,但仍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第一,具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第二,具有深刻的政论性和浓厚的哲理性。
第三,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第四,重视作品的写实性。
第五,创造了各种新的文学形式。
第六,思想性强而艺术感染力较差。
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文学,由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情况和文学传统的不同,又各有其独自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英国启蒙运动文学的特点:英国的启蒙文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的,其间还经历了工业革命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它的特点是:第一,从任务和目的来看:它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势力的残余;歌颂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鼓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一些最先进的作家的作品中,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
第二,从成就来看;它以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西方文学——第五章18世纪文学第01讲18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启蒙运动概念1)是18世纪以法国为运动中心的在欧洲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2)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文学的发展概况(~)英国文学(1)笛福:英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开始了英国启蒙文学的这一取向。
(2)理查逊: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
(3)菲尔丁:18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4)斯威夫特: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5)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成为“感伤主义”的代表。
(二)法国(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老实人》是其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2)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两部“正剧”(严肃剧)《私生子》、《一家之主》;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
(3)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成就最高,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小说《忏悔录》。
(三)德国1狂飙突进运动:(1)德国启蒙文学的高潮,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2)在“狂飙突进”中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和席勒。
(3)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海盗》、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
2.席勒: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3.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土德》,第二节歌德一、生平与创作选择1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4.《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是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
女主人公:绿蒂5.《浮士德》:是德国人的“世俗的圣经”,人们甚至还把德国的古典时期直接称作“歌德时代”。
二、《浮土德》选择浮士德一一靡非斯托(魔鬼)打赌:能否获得心灵满足赌注:浮士德的灵魂1.浮土德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2.浮土德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的追求。
第五章 18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概述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资产阶级经过三四百年的惨淡经营,到了18世纪,一些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各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也空前高涨、激烈,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受当时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欧洲各国发生了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主要思潮。
它起始于英国,后来发展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国。
启蒙运动在法国表现最为突出,影响最为深远,它直接导致了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
所谓“启蒙”,指的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偏见,用近代文化去“照亮”被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迷信和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状态,恢复“理性”的权威。
但实质上,启蒙运动是一场极为深刻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并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提出了更鲜明、更完整的纲领。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高举文艺复兴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两面大旗,竭力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和社会理想,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制造舆论,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大喊大叫。
他们用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用无神论和自然神论反对神权统治,用“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反对扼杀个性的封建专制制度。
他们用以反对封建专制的理论武器就是“理性”,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在那里,“迷信、偏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意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这些理论和主张,无疑都是“非常革命的”,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生气勃勃的战斗姿态和乐观精神。
但他们并“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他们的自然观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他们轻视群众,过分强调意识的力量,夸大教育的作用,对君主制存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