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性能测试_复习内容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0
非织造布考试复习题(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举例说明)答:医用卫生保健材料、建筑土工材料、工业用布材料、生活与家用装饰材料、农用材料以及其他领域材料。
2、列举几种非织造常用纤维和特种纤维,根据他们的性能讨论其在非制造中的用途。
答:常用纤维:丙纶和涤纶最适合用于非织造布,其次是锦纶和粘胶纤维,腈纶,维纶适应性较差。
其主要用途有:服装材料,卫生材料,鞋革类,家用装饰,空气过滤材料,电缆绝缘布,抛光材料,造纸毛毯,土工布. 特种纤维:低熔点粘合纤维用于尿布面料、卫生巾面料、包装材料、湿巾絮片过滤材料、吸油毡、汽车地毡,揩布帽料排水材料异型垫材等。
3、纤维原料混合配料的目的是什么?答: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节约原料,降低成本;混入特殊性能纤维。
4、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答:三种:凝聚罗拉梳理,杂乱罗拉梳理,凝聚罗拉和杂乱罗拉组合式梳理。
原理:1.在道夫后面安一组凝聚罗拉,使针尖交叉配置,转向相同,道夫比凝聚罗拉转速快,所以道夫纤维进入凝聚罗拉后立即减速,纤维后部被高速推向前部,改变了纤维的方向。
2.在锡林和道夫之间安装一个杂乱罗拉,它能使锡林针齿内的纤维提升至针面,另外它和锡林的气流附面的三角区域形成涡流,也改变了纤维的方向。
5、铺网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答:分为三大种:(1)平行式铺叠成网,特点:外观均匀度高,纵向强力差异较大,幅宽受梳理机宽度限制(2)交叉式铺叠成网:外观有折痕、均匀度差,横向强力远大于纵向强力(3)组合式铺叠成网:使用机器多,占地大,生产应用少(4)垂直式铺叠成网:纤维内大部分纤维趋于垂直排列,加固后具有良好的压缩回弹性。
6、机械梳理的定向纤网,在铺网后,也可使之成为杂乱纤网,需采用什么装置其杂乱原理是什么答:在梳理机道夫后安装杂乱辊。
原理:由于锡林道夫和挡风轮形成气流三角区,且锡林和挡风轮的转速和方向不一致,使纤维形成杂乱凝聚,从而实现杂乱成网7、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形式如何提高气流成网的均匀度答:原理:利用气流将道夫上的单纤维吹或吸到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网,其中的纤网成杂乱排列。
(答案经老师纠正过,基本正确,希望大家认真准备,取得好成绩!!!)多选:5*4’ 名词解释:5*4’简答题:8*5’ 论述题:2*10’一.名词解释1.临界胶束浓度(CMC ):使溶液表面张力达最低值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 浓度,也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刚刚形成胶束的浓度。
2.磨绒:非织造合成革经涂层剂浸渍处理后,利用磨料对表面进行磨削以得到绒面革的外观的加工过程。
3.轧液率:织物经浸轧后的增重率,即浸轧后与浸轧前的重量之差与浸轧前重量的百分比。
4.极限氧指数系:能维持聚合物燃烧的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称为聚合物的极限氧指数(LOI) ,简称氧指数5.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6.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单位为N/m,用 表示。
7.浊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此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8.临界溶解温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加,该温度称为临界溶解温度。
%100%1⨯-=GG G W 织物重量织物重量织物轧液后的重量轧液率二.其它1.各种功能整理的目的及其用途(答案不太全,仅供参考,可能是选择题,着重理解)柔软整理:目的:非织造布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粘合剂、助剂或高温烘燥的影响,会引起手感粗糙、僵硬的缺点,这限制了非织造布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用途:使卫生棉料、各种清洁擦拭布等卫生、防护方面的非织造用品有较好的柔软性。
拒水整理:目的:用途:医用防护材料、一次性卫生防渗材料、户外运动拒水非织造布、装饰用品、工业领域亲水整理:目的:提高纤维(非织造布)的吸湿、传湿和排湿作用。
用途:A.日常生活:婴儿一次性尿布、宇航员尿巾、妇女卫生用品、餐巾、手帕、绷带、脱脂棉等。
非织造材料性能与测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再生纤维:是以天然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纺丝而成。
2、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以天然的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有机合成制得的高聚物,再经过机械加工制得的纺织纤维。
3、差别化纤维:差别化纤维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手段而获得的,以适应特定领域所需的外观及性能,与传统的大宗普通纤维产品有差别的纤维新品种。
(或指在原来纤维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其性能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4、高性能纤维:高性能纤维指具有比普通合成纤维高得多的强度和模量(强度大于17.8cN/dtex,模量在44.5cN/dtex以上),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难燃性以及突出的化学稳定性。
5、特克斯:我国法定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简称特,表示千米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
6、旦尼尔:旦数即旦尼尔数,较多地用于丝和化纤长丝中,又称纤度。
是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即Nt=1000 Gk/LND=9000Gk/L=9Nt7、回潮率:试样中吸着的水量占试样干燥重量的百分率。
8、含水率:试样中吸着的水量占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
9、标准回潮率:标准状态(湿度65%、±3%,温度20±3°C)下的回潮率成为标准回潮率,即标准状态下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
10、公定回潮率:在进行贸易和成本核算中,国家对各种纺织纤维的回潮率规定了相应的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
11、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的重量称作公定重量,或标准重量。
12、自然长度:各种纤维在自然伸展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或卷缩。
它的摄影长度为自然长度。
13、品质长度:一批棉样中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
14、主体长度:一批棉样中含量最多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
15、纤维的卷曲数:指纤维单位自然长度内的卷曲数。
16、卷曲率:指纤维单位自然长度内的卷曲数。
17、卷曲弹性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卷曲伸直长度的百分率。
一、填空题1.非织造的根本工艺过程:纤维/原料的预备、成网、纤网加固、后整理。
2.非织造材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成网、纤网加固3.非织造材料按成网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干法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其中干法成网可分为机械梳理成网、气流成网。
4.纤网加固方法:化学粘合加固、热粘合加固、针刺加固、缝编法加固、水刺加固。
5.化学粘合法主要包括: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和溶剂粘合法五种。
7.ES 纤维是: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热熔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
9.“CV”表示是指:纤网的不匀率纤维在纤网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通常承受测定纤网不匀率的方法来反映纤网纵向和横向的不匀状况以及纤网总体不匀状况。
10.纤维杂乱度是指:纤网中的纤维沿各个方向排列的均匀程度11.短纤维成网工艺包括干法成网和湿法成网工艺。
12.干法成网加工中的预备工序,主要包括纤维的混合、开松及必要的油剂施加。
13.罗拉式梳理机通过分梳作用、剥取作用和提升作用作用将短纤维梳理成由单根纤维组成的薄纤维网。
14.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罗拉式梳理机、盖板式梳理机。
15.气流成网可以形成杂乱度较高的纤网,纤网中的纤维根本上呈三维取向。
16.干法造纸是先承受气流成网制备木浆纤网,再经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的一种工艺。
17.湿法非织造的生产过程由原料的预备、供浆、湿法成网、白水与纤维回收和枯燥四大局部组成。
18.针刺机是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传动和把握机构、附属机构、机架等机构组成。
19.针刺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有: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和步进量。
21.花纹针刺形式中依据叉形针针槽方向和纤网送进方向的关系、植针几何图案、提花机构及其把握程序,可获得四种外表构造条圈构造、绒面构造、小节距几何图案、大节距几何图案。
22.针刺密度是指:纤网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理论针刺数。
23.针刺步进量是指:针刺机每针刺一个循环,非织造纤网所前进的距离。
非织造布性能测试复习容第一章绪论一、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围广二、非织造布的结构(一)非织造布与机织物、针织物的结构区别机织物、针织物是以纱线或者化纤为基本原料,按一定的几何结构经过交织或编织而成;而大多数非织造布则是靠纤网与加固系统形成其基本结构(二)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非织造布结构就纤网形式而言,可分为:纤维平行(纵向)排列、(纤维交叉排列)、纤维横向排列和纤维杂乱排列的纤网。
1.纤网由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结构:1)由纤维的缠结得到加固——针刺、水刺;2)由纤维形成线圈结构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黏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1)由黏合剂加固:分为点黏合结构(使用的黏合剂最少,黏合效果和非织造布机械性能最好)、片膜状黏合(最常见,浸渍法、喷洒法多为此结构)、团块状黏合以及局部黏合(多用印花的方式,可控制)。
2)由热黏合作用加固分为点黏合、团块状黏合以及局部黏合。
注意:没有片膜状黏合,因为:热熔纤维即使在熔融状态时也不像液状黏合剂那样具有流动性。
三、非织造布测试的意义1.保证产品质量;2.降低消耗(简述题自行适当补充)正规仲裁测试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是为了便于比较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对值。
标准状态(二级标准)是指:温度20+2℃,相对湿度RH 65 ±3﹪另:一级标准:温度20+2℃,相对湿度RH 65 ±2﹪三级标准:温度20+2℃,相对湿度RH 65 ±5﹪取样的原则:①不去布边、布头;②避开孔洞、残次、污渍;③避免连续取样第二章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一、纤维性能对非布性能的影响1.长度:一般而言,长度越长,则非布强力↑2.纤度:一般说,在纤网定量相同条件下,线密度越小,纤维根数越多,纤维之间接触面积增加,则纤维间黏合面积增加,且纤维间的相对滑移阻力增加,故非织造布强力↑。
但纤维过细时,则梳理成网有困难。
3.卷曲度:卷曲度不足的纤维成网困难,且纤网均匀度不佳;高卷曲度的纤维,纤网变形少,可改善成品的手感弹性,提高成品的强力;但过高时梳理困难。
4.截面形状:对成品性能有显著影响,表现在:①硬挺度不同;②截面形状不同时,同样纤度纤维的表面积不同;③反射光线、吸收光线的能力不同5.摩擦系数:较大时,纤维间的阻力增加,非织造布强力增加,但过大时,针刺时易造成断针。
6.强力: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纤维强力大,则非织造布产品强力就大。
二、非织造布用纤维及其主要性能原料分为三大类:天然纤维(棉、麻、毛、丝、椰壳纤维)、化学纤维(黏胶、涤、锦、丙、腈、维及高性能纤维)、无机纤维(玻璃、瓷等)(一)天然纤维1.棉纤维:纵向扁平带状,天然转曲;横向腰圆形,有中腔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手感柔软,吸湿性好(公定W11.1,标准W7~8)主要用于水刺卫材2.麻纤维:纵向较平直,有横节、竖纹;横向(苎麻)腰圆形,有中腔,胞壁有裂纹(亚麻)多角形,有中腔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耐碱不耐酸不同品种的麻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围苎麻生产抛轮布黄麻一般制造针刺地毯、簇绒地毯基布亚麻可生产缝编、针刺非布3.毛纤维:纵向呈鳞片状覆盖的圆柱体横向(近似)圆形主要组成为角朊细胞(一种不溶性蛋白质),弹性好,吸湿性强(W15~17),保暖性好,有缩绒性用于生产毛毯及保暖材料4.丝:分为桑蚕丝和野蚕丝(分为柞蚕丝和蓖麻蚕丝)一根蚕丝由两根丝素外覆丝胶组成。
纵向平滑;横向未脱胶的单根蚕丝截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除去丝胶的单根丝素截面呈圆的三角形良好的伸长,弹性和吸湿性,光泽好,价格贵。
仅用下脚料生产一些湿法及水刺非材5.椰壳纤维:刚度大,弹性好,采用针刺工艺加工成沙发等得填料6.废纤维主要用于填料(二)常规化纤1.黏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吸湿性好(回潮率12~14)用于卫材及服装衬里材料,湿强大大低于干强2.聚酯:强度高,耐冲击强度好,初始模量高,回潮率为0.4~0.5。
广泛应用于干湿法及纺黏法非布3.聚丙烯:回潮率为0,吸油性好,低熔点,用途广,多用于土工合成材料,吸油材料4.聚酰胺:耐磨性最好,主要用于服装衬基布,造纸毛毯、地毯、合成革基布等5.聚乙烯醇:水溶性(三)其他可降解纤维1.木浆纤维:用于卫生产品,吸湿性和成本较低;2.聚乳酸纤维PLA:应用广泛,如农林渔业,医疗等;3.甲壳质纤维:医用四、非织造布纤维的鉴别步骤:先确定大类,再分出具体品种,最后做验证。
混合产品要做定性及定量分析。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药品着色法、溶解法、熔点法、密度法及仪器分析法。
其中,目测法最为简单,适用于鉴别加工前的散纤维;燃烧法通过观察燃烧时特征,适用于鉴别散纤维与布;药品着色法适宜于鉴别未染色的纤维、纱线或织物,常用的着色剂是HI纤维着色剂;溶解法适于各种形式的纤维、纱线、非织布、混合制品,特别适合于分析混纺产品的纤维定量分析五、纤维基本性能指标的测试1.长度测试方法:中段称重——用手扯法将纤维梳理整齐,切取一定长度的中段纤维,在过短纤维极少的情况下,总重量与中段重量之比愈大,纤维的平均长度愈大2.线密度测试方法:中段称重法、气流仪测平均线密度。
对圆形截面纤维可直接测量纤维直径。
多用中段称重法。
评定指标有:特数、分特数、公支数、旦数3.卷曲度评定卷曲性能的指标有:单位长度的卷曲个数、卷曲的深度和耐久牢度。
一般测定单位长度的卷曲个数、卷曲率、剩余卷曲率、卷曲弹性率、弹性恢复率。
4.密度测试方法:多用密度梯度法。
将两种密度不同而又不能相互混合的液体适当混合,以不同的混比制成密度由大到小的密度梯度管。
在用标准的比重秋放入梯度管,以标定出不同部位混合液体的密度,将试样投入管,根据纤维试样稳定后所在位置与标准球位置比较,通过计算求得纤维的比重。
5.纤维的吸湿性指标:回潮率和含水率公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标准重量回潮率的测定多用烘箱法6.纤维的热学、电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用导热系数来表示。
导热系数小,热绝缘性强,保暖性好。
大多数合纤受热后,随温度变化,可处于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最后软化,熔融。
纤维的电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纤维的电阻、静电现象和介电性等。
其中电阻包括表面比电阻、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
一般采用质量比电阻。
表面比电阻Ω:电流通过物体1㎝×1㎝表面时的电阻,表示物体表面的导电性能体积比电阻Ω*cm:电流通过截面积1㎝2,长1㎝的物体部时的电阻,表示物体部导电性能质量比电阻:长1cm,质量为1g时电阻的值,单位是Ω*g/㎝2六、非织造布用纤维的选配1.要进行选配的原因纤维是非织布产品的基础,原料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加工中,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原料。
纺织纤维都可当做非织造布的原料,但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原料适合制作不同的产品,什么原料能够达到产品用途的要求,故原料的选用有重要的意义。
2.选择原料的基本依据①首先根据原料的性质和产品的使用要求来选择;②在满足使用性能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廉、易于购买的纤维原料。
3.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对纤维主要物理机械特性的要求⑴成网及加固对纤维原料的要求干湿法主要考虑纤维的长细度、比重、摩擦系数、卷曲度、耐热性、导电性、均一性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度和线密度。
机械加固主要考虑纤维的机械强度、伸长,纤维的表面形状,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静电特性。
化学加固主要考虑纤维的表面形状、吸湿性或膨润度,与黏合剂的黏合效果及烘燥、焙烘阶段纤维的耐热性等要求热黏合加固中,对作为黏合介质的纤维,主要应当考虑其热熔特性;对作为主体结构的纤维,则应当考虑其耐热性,热收缩性,受热后机械性能的变化。
4.非织造布的用途对纤维原料的要求①土工布:土工布埋在地下要求耐酸碱,根据不同要求承受各种力的作用,通常选用丙纶和涤纶为原料,加工方法可用干法或纺黏长丝法;专用于过滤的土工布要求效率高、滤速快,所选用的纤维以及成品结构都要有合适的强度、弹性、硬挺度、孔隙率、透气性以及耐化学性和热性能。
所用纤维为丙纶、涤纶和黏胶纤维。
②建筑用屋顶毡基材主要选用涤纶,以黏法长丝法最佳,③抛磨材料要求纤维具有高蓬松性,且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
多用锦纶、涤纶,卷曲好的纤维。
④电气类用布要求纤维能少吸潮或不吸潮,耐高温,介电性好,一般使用涤纶,高级的可用芳纶⑤保暖絮片多采用硅整理的中空或多孔三维卷曲PET、PA。
要求质轻、尺寸稳定,保暖性和弹性回复性好。
⑥造纸毛毯主要用羊毛、锦纶,要求尺寸稳定,耐磨性、耐化学性好。
⑦丰收布原料以丙纶、涤纶最多。
七、名词解释1. 回潮率:纤维中水分重量与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值。
2. 公定回潮率:在进行贸易和成本核算中,为了对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做了统一的规定,这个回潮率称为公定回潮率。
3. 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公定重量,又称标准重量。
4. 质量比电阻:表示长1CM重1g的纤维束两端间的电阻值。
6. 导热系数:材料厚度为1M、表面之间的温差为1℃时,1H通过1m2的纤维材料传导的热量的焦耳数。
单位为J/(m*℃*h)7. 初始模量:纤维伸长1%时所需的应力。
反映纤维受拉力很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8. 蠕变:纤维非织造布在一恒定拉伸外力的作用下,其变形随受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
9. 断裂强度:单位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0. 断裂强力:纤维拉伸到断裂时所测得的最大的力。
11. 断裂伸长:纤维受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原长的百分比。
第三章非织造布特征指标及测试非织造布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有定量、厚度、均匀度和回潮率。
一、定量1.定量是指单位面积的质量,g/㎡,又称面密度。
要求不严格,一般根据产品的用途要求而定。
一般土工布为150~750 g/㎡(铁路用250-700 g/㎡,水力用100-500 g/㎡);衬布为25-70 g/㎡;絮片类为100-600 g/㎡;汽车过滤材料140-160 g/㎡,过滤毡800-1000 g/㎡,超纤滤料10-100 g/㎡。
2.测试调湿(不影响实验结果时可省略)后,取10×10cm或20×20cm的正方形(一般针刺地毯采用)或用圆刀取样器切样面积为100cm2,3~5块,也有10块的,取样时最好沿非布的对角线方向进行。
然后称重,计算平均单位质量面积(结果取整数)、变异系数。
二、厚度厚度是指在承受规定的压力下的布两表面之间的距离。
围0.06mm-10n(n+)mm测定用厚度仪。
通过测定厚度来测定纤网不匀的测定原理是当纤网从短棍与长棍之间通过时,随着纤网厚度的改变,短棍可做上下位移。
这个位移被短棍上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探知,将位移值转化成电信号输出,经过一套放大线路,可得到与厚度呈线性变化的电压值,再经过笔式或光线记录器记录下来,或同时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