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证据学作业 1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
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
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
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
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肯定B.否定C.继承D.修正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C.法定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第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证据方法B.证据力C.证明力D.证据原因第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B.证据法定C.自由心证D.确定充分[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B.非法人团体C.公民个人D.企事业单位[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B.关联性C.排他性D.合法性[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C.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D.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
A.十字形证明B.刑讯逼供C.决斗D.司法认知[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
A.法定证据制度B.神判法C.神誓法D.神示证据制度[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口头的B.书面的C.复制的D.实物的[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A.神誓B.水审C.火审D.决斗[第13题](多选题)证据的合法性是针对()来讲的。
A.司法人员B.证据来源C.收集程序D.案件事实[第14题](多选题)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 )。
【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证据学】形考作业一:一、1、教材P2;2、P35;3、P72;4、P97;5、P160、P163;6、P98。
二、1、ABCD;2、B;3、ABD;4、A;5、ABC;6、ABCD;7、B;8、A;9、BCD;10、A。
三、1、(1)、被告人詹国平的辩解为直接证据;而物证(如收缴的赃款、现场遗留的桶、鞋以及尸体等)、证人证言(如姜晓霞、李青等人证言)、现场勘查笔录、视听资料(如电信局的通话记录)都是间接证据。
(2)、关于本案的理解与看法:1)、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在没有被告人有罪的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依靠间接证据也可以认定案件事实,对被告人定罪处罚。
但是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一、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真实可靠;第二、每个间接证据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的内在联系;第三、各个间接证据之间须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第四、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3)、从本案审理结果来看,善于和正确地运用间接证据,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案中经查证属实的法定证据包括:(1)、物证,如作案工具、赃物等;(2)、书证,如租房招贴、取款凭条等;(3)、证人证言,如证人王家朝、孙帆等人的证言;(4)、被告人郝景文、郝景龙的供述和辩解;(5)、现场勘查笔录;(6)、鉴定结论,如估价鉴定、痕迹鉴定、文件书法鉴定等。
以上证据均为原始证据,因为这些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故均为原始证据。
以上证据中,(3)(4)(6)为言词证据,因为这些证据是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
而(1)(2)(5)为实物证据,因为这些证据是以实物形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
国家开放大学《证据学》形成性考核21、证明对象是()。
A.司法人员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B.证明对象就是证明责任C.需要用证据证明的权利主张D.证明对象就是案件事实正确答案: A答案解释: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紧密相关,但二者是不同的概念,B 项错误;证明对象是需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主张,C 项错误;证明对象在概念范畴上不能与案件事实完全等同,D 项错误。
只有A 项是正确的。
2.一楼阳台上装修,二楼住户乙家阳台上的花盆突然坠下,将甲砸成重伤,花去医药费近万元。
后甲将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乙辩称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自己对此没有责任。
甲否认花盆坠落是由于其装修振动所致。
对“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甲B.乙C.甲和乙D.法院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此乃搁置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花盆坠落是由于甲野蛮装修振动所致”这一事实,系所有人为辩解自己没有过错所主张的事实,应由所有人乙承担证明责任。
3.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原则上是由()承担。
A.原告B.被告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行政诉讼法》第34 条第 1 款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4.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当事人正确答案: C答案解释:只有人民法院享有最终认定争议事实的权力。
5.下列各项中,属于证明对象的是()。
A.证据事实B.程序法事实C.免证事实D.案件事实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程序法事实属于证明对象,证据事实、免证事实不是证明对象,案件事实包括证明对象和免证事实。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证据法学形成性考核答案辅导老师俸军作业1一、问答题1、答:(1)在诉讼中运用证据的司法实践。
(2)有关运用证据的各项法律规范。
(3)有关诉讼证据的理论。
2、答:(1)办事人员不得少于2人,(2)询问前办案人员应出示证明文件,表明身份;(3)应当个别进行。
(4)地点应为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的办公地点;(5)应告之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6)应当制作笔录,并交其校对或向其宣读,允许补充或者改正,确认无误后,由其签各或盖章;(7)对未成年人应有其父母或监护人在场,对肓、聋哑人,应有通晓手势的人参加,并在笔录中记明。
3答:(1)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经过逻辑推理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2)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a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b所有直接证据必须经过质证、询问等方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c 孤证不能定案。
d案件中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必须相互印证,彼此之间没有矛盾或得到合理排除。
(3)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a :间接证据必须查实可靠。
b 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存在客观联系。
C 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不得存在矛盾。
D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
e 依据间接证据组成的证据体系进行逻辑推理,足以对案件事实得出肯定|、唯一的结论。
4答:(1)收集证据必须合法。
(2)收集证据必须及时。
(3)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4)收集证据必须深入、细致。
(5)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6)收集证据要注意保密。
二,1,(ABCD )2,( B )3 (AD )4 (ABC )5 (C )6 (ABCD )7 (ABC )8 (B )9 ( D )10 ( A )三答:1(1):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证据学》教学考形考任务多选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证据学的定义,正确的是:A.证据学是一门研究证据内容、证据逻辑、证据制度、证据方法等问题的法学门科B.证据学是一门研究证据依据、证据规则、证据标准、证据调查等问题的法医学门科C.证据学是一门研究证据形式、证据结果、证据拒绝、证据撤销等问题的法政学门科D.证据学是一门研究证据基础、证据程序、证据评价、证据鉴定等问题的法律学门科答案:A2.证据法律制度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证据内容制度、证据逻辑制度、证据方法制度B.证据标准制度、证据规则制度、证据调查制度C.证据程序制度、证据基础制度、证据评价制度D.证据鉴定制度、证据替代制度、证据拒绝制度答案:B3.起诉书的作用是:A.标明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B.通知被告出庭答辩C.说明诉讼费用的支付要求D.发送给法院,申请法院受理案件答案:A4.证据的分类标准包括下列哪些?A.证据的逻辑类型、证据的科学类型、证据的目的类型B.证据的形式类型、证据的内容类型、证据的来源类型C.证据的主体类型、证据的质量类型、证据的使用类型D.证据的基础类型、证据的程序类型、证据的鉴定类型答案:B5.下列哪些证据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证据?A.伪证、非法证明、虚假证明B.无规定形式的证明、默示证明、道德证明C.非法证据、违反禁令证据、过失证据D.成文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答案:A6.权利的主张是诉讼中原告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主张权益和订立裁判请求B.主张事实和证明请求C.主张基础和程序请求D.主张权益和证明请求答案:D7.下列哪些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据?A.书证、物证、视听资料B.专家鉴定意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C.抽血检查记录、酒精含量检查记录、司法鉴定D.以上所有选项都属于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答案:D8.对证据的鉴别意味着什么?A.分析、判断和确定证据的性质和价值B.掌握证明质证技巧C.获取证据的来源和拒绝证据D.确定证据的内容和拒绝证人证言答案:A9.关于物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物证是指在犯罪现场、被害人身上或犯罪嫌疑人身上发现的物品B.物证必须是直接与案情有关的物品C.一般情况下,物证的证明力要比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更强D.物证不需要经过鉴定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答案:D10.提取DNA作为证据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下列哪些?A.提取的物品必须与案件有关B.提取的方法必须符合标准规定C.提取的物品必须得到犯罪现场保护D.提取的材料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分离提取答案:ABCD二、简答题1.证据分为哪几类?请分别描述其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证据学》教学考形考任务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題1.未经质证的证据,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A.错误B.正确2.“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
”这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诉讼中的例外性规定。
()A,错误B.正确3.鉴定人无权拒绝鉴定。
()A.错误B.正确4.同-•案件的审理者和裁判者可以不是同一人。
()A.正确B.错误5.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相比,实物证据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失真。
()A.正确B.错误6.诉讼过程屮,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A.错误B.正确7.在法庭审理中,提供言词证据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
()A.正确B.错误8.视听资料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错误17.我国民事证据举证期限只能由人民法院指定。
()B.正确9.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A.正确B.错误10.一般情况下,审判可以中断。
()A.错误B.正确11.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屮请再审时提出。
()A.错误B.正确12.对于法律推定的事实,人民法院无需当事人举证,可以直接依据推定规则认定事实。
OA.错误B.正确13.商店用复写纸开具的收据第二联属于传来证据。
()A.正确B.错误14.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能地获得传来证据。
()A.错误B.正确15.同一案件的审理者和裁判者可以不是同一人。
()A.正确B.错误16.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A.错误B.正确A.正确B.错误18.实物证据都是客观存在的物,且往往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而形成,一般难于伪造。
()A.正确B.错误19.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自认的事实也免除不了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电大2008年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一、证据裁判的历史考察人类证据制度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
从神明裁判到证据裁判,其中所体现的是人类认识上的科学与进步。
时至今日,证据裁判原则已经成为规范各种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而依据证据对纠纷事实问题进行裁判也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法律现象。
然而,像其它许多社会现象一样,证据裁判也是一个发展渐进的过程。
在诉讼证明史上,证据裁判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三个侧面进行考察:第一,根据证据对于裁判的意义,经历了由证据非裁判所必需到没有证据不得进行裁判的转变;第二,根据裁判所依据证据的性质,经历了依据非理性证据进行裁判到以理性证据为依据的证据裁判;第三,根据证据的价值内涵,经历了片面强调证据的真实到真实性与合法性并重的证据裁判。
(一)从证据非裁判所必需到没有证据不得进行裁判。
证据裁判的现象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
有社会,就有纠纷。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为了解决纠纷,各民族已经开始了运用证据认定纠纷事实的尝试。
在我国,早在西周时期,人证、物证等证据形式已开始被用以诉讼活动了。
如,《周礼?地官?小司徒》载,“凡民讼,以地比正之。
地讼,以图正之。
” 在西方国家,证据(尤其是证人证言)也很早就开始被用以认定纠纷事实。
例如,《汉穆拉比法典》第9条规定:“自由民遗失某物而发现其失物在另一自由民之手,倘占有此失物者云:…此物由一卖者售与我,我在证人之前买得‟,而失物之主亦云:…我能提出知道为我物之证人‟,则买者应领到出售此物之卖者及购买时为之见证之证人;而失物之主人亦应提出知此为其失物之主人。
法官应审理他们的案件,而交付买价时为之见证之证人及知此失物之证人,皆须就其所知,声明于神之前。
” 又如《十二铜表法》第3条规定:“若[原被告之一方]证据不足,则他应到[未出庭审讯之证人]住宅的大门,在三天之内,大声[向之]吁请。
”然而,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期里,证据却并非裁判的必要依据。
国家开放大学《证据学》形成性考核Ⅰ(含答案)1、证明负担解决的是证据的(A)。
A、事实问题B、法律问题C、合法性D、关联性2、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有(C)A、王红诉刘平要求其偿还所借的4万元钱的纠纷案件B、蔡清诉和平医院要求其承担因该院外科医生手术不慎而给自己造成残疾的赔偿责任的纠纷案件C、张华诉陈东要求其赔偿因墙上悬挂的咸肉掉下砸伤自己所遭受经济损失的纠纷案件D、赵利诉李强要求其赔偿因驾驶车辆不慎撞伤自己所遭受经济损失的纠纷案件3、无罪推定来源于(C)。
A、假定B、拟定C、推定D、司法认知4、下列证据中,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A)。
A、被告人的供述B、证人听到被害人喊叫的证言C、被毁物品的复制品D、鉴定意见的复印件5、关于刑事案件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应当坚持绝对客观真实B、唯口供不能定罪C、孤证亦能定罪D、合法即可,无需符合经验规则6、在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A、当事人B、证人C、鉴定人D、翻译人7、赵某与江某路经一栋居民楼时,六楼黄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砸中赵某,致其重伤,共花费医疗费3万元。
赵某将黄某告至法院要求赔偿,而黄某否认赵某受伤系自家花盆坠落所致。
对此争议事实的证明责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A、赵某B、黄某C、赵某和黄某D、赵某和江某8、司法认知的作用在于(B)A、不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B、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C、加重了证明责任D、降低了证明标准9、证据保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对物证,可以录像、制作勘验笔录B、对证人证言,可以预先询问、制作笔录、录音、录像C、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证据情况D、人民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必须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10、以下关于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行政诉讼实行被告举证的原则B、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C、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D、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11、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已满18岁,他以带孩子去划船为名,当船行至水库中央时,故意将刚满一周岁的女婴抛入水库,使其溺水而死。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肯定B.否定C.继承D.修正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V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C.法定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证据方法B.证据力C.证明力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B.证据法定C.自由心证第5 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B.非法人团体C.公民个人D.企事业单位第6 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A.客观性B.关联性C.排他D.合法性第7 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第8 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法官 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B. 1808 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C. 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D. 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第9 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
2A. 十字形证明B. 刑讯逼供C 袂斗D. 司法认知 ' 第 10 题 ] (单选题 )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
OA. 法定证据制度B. 神判法C. 神誓法D. 神示证据制度 第 11 题](多选题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A. 口头的 厂B. 书面的代C. 复制的D. 实物的第12 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0A.神誓ZB 冰审C.火审D.决斗13题](多选题)证据的合法性是针对()来讲的A.司法人员1B.证据来源HC.收集程序D.案件事实14题](多选题)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证据学作业1一、问答题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
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
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
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研究证据学,其核心就是要紧紧抓住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这两个关键内容,学懂弄通后,案件的事实就迎刃而解了。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
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
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
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
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
证据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是证据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还是发展证据学的基本动力。
2、如何正确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答:要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出正确的公正的评价,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
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抛弃了法定证据制度中的封建特权,废除了刑讯逼供的证明方法,确定了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担任的原则,使被告人获导了辩护权。
自由心证制度还实行双方当事人对等辩护的原则,能使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辩论,形成其内心确信,然后对案件作出裁判。
这是历史上构进步,对诉讼制度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进程。
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使法官摆脱了法定证据制度那些繁琐规则的束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良心对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从而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
它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自由心证制度是确认有审判权者即有真理的原则,它为法官利用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这是自由心证制度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评价证据价值上及其价值的选择上,给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法官依良心、理性“自由”地判断证据也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审判官自由判断。
”但紧接着第319条又规定,当被告人的自白成为对他不利的唯一证据时,法官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根据。
上述这些法律上或理论上对法官自由判断权的限制,都体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际经验,从而使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物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真实性更大。
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
物证的证明力按照物证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两种情况说明:一种情况是,凡有一定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外部特征,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的。
所谓外部特征,是指本证物的外部形态、规格、大小、结构。
商标、图案。
出厂日期等特殊的标志。
另一种情况是,凡没有一定的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属性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例如:各种毒杀案件中所使用的毒品、毒气,就是通过技术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确定的属性的同一性,来认定案件事实。
4、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有哪些?(1)对证人的询问应由指定的办案人员进行。
为了保证证言的客观性,询问证人时不能少于两名办案人员。
(2)询问证人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拟订询问提纲,认真分析案件,尤其是对询问的重点要明确,还要对证人与本案和本案当事人的关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3)询问证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好到证人所在的单位或在本人住所进行。
询问时必须出示询问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可通知证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
(4)询问证人必须个别进行,不许采用讨论会、座谈会的形式启发诱导进行询问。
(5)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实事求是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如果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6)询问时,还要查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情况,以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不得启发、诱导、指名问证,要让其全面、客观地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然后,再根据询问提纲要解决的问题,向证人提问。
(7)询问证人要制作询问笔录,并交给证人核对或向他宣读,允许补充、修正。
在承认无误后,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捺手印。
(8)询问未成年证人时,要有他父母或监护人在场,要选择他们习惯的场所。
询问的方式也要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尽量消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
询问聋、哑的证人,应当有懂得聋哑手势的翻译,并且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
5、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各是什么?答: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
即只有一个直接证据,而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据以认定案件事实。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6、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反映在真与假的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
办案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审查、判断。
(1)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感受、记忆、陈述三个阶段,判断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即使一个如实提供证言的人,其陈述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客观真实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证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感知、记忆和陈述的过程。
(2)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如果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本身无关联,即使在内容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无证据价值。
(3)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程度。
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4)审查认定证人的品格、操行对其证言是否产生影响。
总体而言,凡是品格、操行一贯优良的证人,其证言则具有更大的真实、可靠性;反之,其证言的真实、可靠性较弱,即证明力不强。
(5)审查、判断证人的作证能力。
证人的作证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基本是相适应的。
(6)综合对比,实物验证。
任何一份证言必须要经得起实物验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件的质量得以保证。
二、选择题1——5、ABCD、B、ABD、AD、ABC6——10、ABCD、A、A、BCD、A三、案例分析1、(1)54张新版人民币、作案工具塑料桶、众多证人证言都是间接证据。
(2)略2、原始证据:证人吴镇远、李江的证言,证人王家朝的证言,证人洪广全的证言,证人孙帆的证言,证人张富叶等的证言,求租招帖,存取款凭条,证人蒋志干、吴惠琴、王希捷的证言,作案用氧气瓶、被告人的供述、物证鉴定书,估价鉴定结论,现场勘验笔录,报警案例登记表,被盗财产清单。
因为这些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直接生成于原始的环境。
传来证据:无绳电话底座等作案工具的照片,现场照片,因为它不是来源于案件原始出处。
言词证据:各个证人证言,被告人的供述,估价鉴定结论书,物证鉴定书。
因为这些证据都表现为人(专家)的陈述形式。
实物证据:求租招帖,存取款凭条,无绳电话底座等作案工具的照片,现场勘查笔录、照片,被盗财产清单,氧气瓶,报警案件登记表。
直接证据:被告人的供述。
因为它们可以直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证人吴镇远、李江的证言,证人王家朝的证言,证人洪广全的证言,证人孙帆的证言,证人张富叶等的证言,证人蒋志干、吴惠琴、王希捷的证言,估价鉴定书、无绳电话底座等作案工具的照片,物证鉴定书,现场勘查笔录,报警案件登记表,被盗财产清单,氧气瓶。
因为它们不能单独用来证明案件事实。
证据学作业2一、问答题1、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答: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是横跨两大法域的综合概念。
因为,实体法的抽象规定和一般原则要落实到具体案件上,就必须对实体法规范的要件事实进行证明。
从实体的规定上说,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从形式的规定上说,证明则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
这一点,是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法中的证明的共同特征。
三大诉讼证明的方式也是相同的,都采用逻辑椎理。
司法认知和推定等方法。
另外,三大诉讼证明的主体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司法机关或者司法人员。
当事人和律师。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以及刑责轻重的责任由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侦查机关承担;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