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间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集束化护理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方法选取110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集束化组与常规组,各55例。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集束化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后下床活动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食管癌;术后康复;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154-02食管癌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一种消化道肿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外科手术是当前根治食管癌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等,对患者康复十分不利。
所以,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而言,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具有十分1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引入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收集的11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开胸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集束化组与常规组,各55例。
其中,集束化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4.47±2.40)岁;常规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3.74±2.33)岁。
此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都经严格的病理检查后被确诊为食管癌,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作者:赵凤华赵海霞宋晓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4期【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应激的改善作用。
方法 86例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应激改善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胃息肉切除;集束化护理;不良应激DOI:10.14163/ki.11-5547/r.2016.34.063Effect analysis of cluster nursing in endoscopic gastric polyps resec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ZHAO Feng-hua, ZHAO Hai-xia, SONG Xiao-nan. Endoscope Room, Dalian City Fifth People’s Hospital, Dalian 11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improvement of cluster nursing for distress of endoscopic gastric polyps resection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A total of 86 endoscopic gastric polyps resection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improvement of distres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SAS and SDS score before treatment (P>0.05). Both group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observation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Key words】 Gastric polyps resection; Cluster nursing; Distress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起,表面易腐烂出血,且其癌变率较高,对患者生活及心理产生显著影响[1-5]。
胃食管 ESD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胃和食管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围术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31日接收的行胃ESD手术68例,食道ESD手术34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从患者入院的宣教、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操作配合与术后病情观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生活康复指导等。
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有6例手术中穿孔,其中4例内镜下使用止血夹或止血夹及尼龙绳荷包缝合创面,2例在外科腹腔镜协助下完成缝合,术后没有发生近期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皮下气肿等,一例在一个月后并发食管狭窄,食管狭窄引起吞咽进食困难,经探条扩张后好转。
结论:胃和食管ESD围手术期规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帮助手术顺利完成,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食管;ESD;围手术期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加大而增高,现如今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因素,胃癌和食管癌的已经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已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所以对胃癌的诊治和预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胃癌进展期多选择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可是,5年生存率不足30%,而早期胃癌经内镜下诊疗5年生存率则可以达90%以上[2]。
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及内镜附件的发明,ESD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胃食管早期病变的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且ESD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相当等优点[3],而且费用低,对于高龄患者也适用[4]。
但ESD术技术难度高,也有一定的风险,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
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31日接收的行胃ESD手术68例,食道ESD手术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经病理、超声内镜、CT等检查均确定病变的范围与深度。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护理常规一.定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2 cm 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
该技术可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
二.症状、体征(一)适应症食管病变 Barrett 食管;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良性肿瘤。
胃部病变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良性肿瘤。
大肠病变巨大平坦息肉;粘膜下肿瘤;类癌。
(二)禁忌症原则上通常规胃镜和肠镜检查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
三.护理问题疼痛:腹痛与内镜下治疗创伤有关。
出血风险:与手术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了解既往史、过敏史等并完善术前检查如术前感染性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必要时遵医嘱备血;遵医嘱应用 PPI 制剂一周;术前停用抗凝药物;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方式方法,评估患者及家属认识度,减少或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
(二)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避免用力运动如剧烈咳嗽、排便等;禁食(常规 24~48 小时),再由清流质 1~2天后改无渣半流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关注腹部体征;管道护理如胃肠减压、导尿管等(视患者带回管道情况而定);遵医嘱用药:常规 3 天抗感染,应用抑酸药 2 个月。
2.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出血:大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 2 小时~10 天(多发于术后 24 小时)。
术中出血可采用药物喷晒、电凝或止血钳等方式直接处理;术后则予消化道出血观察及处理原则护理。
穿孔:术中微小穿孔一般能及时发现并可直接夹闭,一旦发生较大穿孔则立即停止治疗转外科手术处理。
术后严密观察,如疑有发生穿孔及时通知医生拍片确认,遵医嘱处理,必要时外科手术处理。
五.健康教育(一)日常宣教: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禁烟酒,合理进食,避免粗糙、坚硬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术后1月复查胃肠镜观察肿块切除的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以后定期复查胃肠镜,向患者讲解定期复查胃肠镜的重要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良好的医护配合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中对减少并发症起到的作用方法回顾169例消化道病变患者,行ESD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
结果所有16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病灶残留复发。
结论密切的医护配合是ESD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护理配合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顺利完成。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病变;护理体会Nursing care experience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for digestive tract mucosal lesions[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care experience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to reduce the complictions for digestive tract mucosal lesions. Methods: 169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mucosal lesions received ESD. The nursing care were conducted before surgery,during surgery and after surgery. Result: All 169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urgery successfully, without residual lesion and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close medical cooperation of doctors and nurses u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ESD 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ordination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vent and reduce th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and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surgery.[Key words] ESD; Digestive tract mucosal lesions; Nursing care experience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及其他辅助设备对胃肠道病灶进行切割、剥离的一项新技术。
集束化护理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讨论集束化护理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参照组(n=15)和试验组(n=15)。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之后对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评价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评价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内采取集束化护理,不仅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深静脉血栓(DVT)一种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中形成的异常凝块引起的血管疾病,该病不仅会引发患者腿部疼痛、肿胀等症状,还会导致凝块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进而引发严重且致命的肺栓塞[1-2]。
对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手术过程、麻醉、术后生理和药物反应等因素,均会对其血液流速和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加之患者术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均会增加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性。
临床实践显示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有效预防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预防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3]。
常规护理重点在于患者疾病恢复,反而忽视其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难以取得稳定高效的护理效果。
为此,本文选择3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试讨论集束化护理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将本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接收诊治的3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参照组(n=15)和试验组(n=15)。
本次研究经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的应用。
方法:选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护理,对比手术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改善手术指标,建议推广。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早期胃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主要方式,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有所不同,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患者的手术护理周期中,应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整体效果,采用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取代传统的常规护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50例,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监测患者术中出血率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2)无菌操作:患者应全程坚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环境护理:手术室应进行环境干预,防止患者感冒等,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操作环境。
1.2.2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配合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检查患者身体指标,确保术前安全,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创建心理解决方案。
通过分析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安静的手术环境。
如果患者对手术有较高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用患者语气帮助患者开导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平滑肌瘤中的应用和护理发表时间:2014-03-20T14:53:50.543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作者:赵丽花[导读] ESD术后休息、活动及饮食的宣教,腹痛、出血等情况的观察是保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赵丽花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在食管平滑肌瘤中的应用和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患者ESD治疗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治疗好方法,有效的护理在ESD治疗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食管平滑肌瘤;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95-01食管平滑肌瘤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之外、肌层之中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仅占食管肿瘤的4%,但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1],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消化道黏膜上皮内瘤变的新手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9月~2013年3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平滑肌瘤中的应用和护理。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16例均系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实行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 41~74岁;体积最小为0 4cm*0 3cm,最大为1 5cm*1 0cm;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部不适,反酸、腹胀、吞咽不畅等,病程时间不等,其中3例无任何症状,为体检时发现。
上述病例术前经EUS检查确定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
1 2器械和方法1 2 1器械 Olympus GIF-XQ260电子胃镜、Olympus UM-3R超声探头(频率为20MHz)、ERBE APC300氩离子凝固器、ERBE高频电切仪、FD-1L-1热活检钳、NM-3K注射针、Olympus-HX-5LR-1钛夹释放器、MD-850型钛夹、Olympus IT-knife、SD-5L圈套器、注射液采用5ml靛胭脂、1ml肾上腺素、100ml生理盐水比例混合配制。
集束化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道病变围手术期间的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79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集束化干预(bundle of care)是近年来icu专业的新名词,中文翻译为集束化治疗或捆绑式治疗。
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的方法[1]。
它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首先提出,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医疗护理服务[2]。
集束化护理汲取了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理念,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以及黏膜病变的微创治疗新技术,可一次性切除病灶,切除病灶的深度达到固有肌层,实现了大面积病变的块切除,并且提供了准确的病理分期从而预防复发,降低病灶的残留率,使术后复发率接近零[4]。
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如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总结85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道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
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建立esd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严格执行各项集束化护理措施;加强督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效果良好,8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行esd手术患者85例,男43例,女42例,平均年龄61.5岁,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48例,食管原位癌6例,食管囊肿2例,胃息肉9例,胃癌4例,贲门黏膜不典型增生15例,胃溃疡2例。
集束化护理方案
建立esd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有护士长和总责任护士组成,共同制定esd护理常规、术后病情观察要点、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上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批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
负责esd护理质量督查,对护士进行现场业务指导。
严格执行各项集束化护理措施:⑴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esd治疗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容易心存疑虑而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使病情加重、手术耐受性降低。
护士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有针对性进行健康宣教,耐心细致地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及效果、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将手术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
②术前准备:遵医嘱做好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肺功能等;如为重度贫血者,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纠治后才能进行治疗;指导患者进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k的易消化饮食;通知内镜中心准备用物;患者手术前至少空腹>6小时,上午治疗者,前1天晚餐后禁食,免早餐,服用高血压药的患者清晨将降压药含服;下午治疗者,清晨可吃清淡流质,中午禁食;重症及体质虚弱者,治疗前予静脉营养治疗;吸烟患者
禁烟1周,睡眠差的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口服;术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0.5mg,右手留置静脉留置针,佩戴腕带,护送患者至内镜中心。
⑵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患者清醒后回室,抬高床头20°~30°,以防胃酸反流,心电监护24小时,吸氧,观察神志、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患者术中治疗情况、有无出血、穿孔;观察有无呕血、黑便、腹痛、腹胀、呼吸急促、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腹胀及腹痛,而无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一般是由于肠道积气所致,待肛门排气后,腹胀及腹痛会缓解;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淡漠、呕血、黑便等内出血症状,立即汇报医师,开通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止血,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备血,尽快手术。
②气道护理:由于气管插管麻醉,会有气道的轻微损伤,增加气道的分泌物。
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血氧饱和度,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咽喉疼痛者可给予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
③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2~3天,如创面较大或切割较深,应延长禁食时间,遵医嘱静脉补液,3天后如无并发症,可进温凉流质,第4天进食无渣软食,忌过热、过饱及辛辣、坚硬及油腻食品,1周后进半流质,无不适后可过渡至正常饮食。
④胃肠减压的护理:妥善放置及固定胃管,出口处予明显标记,保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定时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注意引流液是否由暗红转为鲜红,量是否急剧增加,以便及时发现大出血先兆。
⑤用药护理:胃食管病变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口
服胃黏膜保护剂,同时给予口服、静脉止血药物治疗。
由于部分患者会有微量的纵隔积气,需严格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
护士要遵医嘱准时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口服胃黏膜保护剂予饭前空腹食用,并注意观察各类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⑥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常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是否会出现并发症,预后是否良好。
此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鼓励其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及时向患者反馈病理结果,切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隐瞒、避而不谈,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⑦基础护理: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生活护理,卧床期间加强床上主动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⑧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包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出院服药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等。
术后1个月后复查胃镜,早期癌变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复查胃镜检查。
加强督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每位行esd 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督查,对床位护士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并把考核结果和护士绩效挂钩。
鼓励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讨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种质量管理的理念,它将分散的管理措施归纳起来,使其系统化,并结合了单位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特性。
同时促进了相关部门的合作,增强了管理
的实效,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过程管理模式。
“集束化护理”首先是作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一种方法而被引入icu,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危重症护理及其他专科护理领域中,它能将政策及指南转化成具体的临床实践,以确保最佳实证的实施[5]。
esd在国外研究及应用已有10余年[6],目前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7]。
对消化道早期肿瘤以及黏膜病变具有整块切除率高、复发率较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能够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效果[8],对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尤其适用。
国内开展esd技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患者对esd技术存在一定的认知缺乏,产生诸如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态,因此护士在对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全面掌握esd术前、术后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运用整体护理程序护理患者。
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使各级护士都能采取正确的措施护理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esd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2 haraden c.what is a bundle 2006 http :
///ihi/topics/critical-care/intensive
are./improvement stories/what is a bundle.htm.
3 resar r,pronovost p,haraden c,et ing a bundle approach to improve ventilator care processes and reduc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j qual patient saf,2005,31:243-248.
4 郝晋雍,黄晓俊.esd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6):58.
5 单君,朱建华,顾艳荭.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0.
6 masaki tanaka,hiroyuki ono,noriaki hasuike.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early gastriccancer.digestion,2008,77(1):23-28.
7 conio m.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7(4):248-250.
8 令狐恩强,卢忠生,冯佳,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6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