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镜子里的好朋友》
- 格式:docx
- 大小:13.71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小伙伴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小伙伴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我和小伙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整堂课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片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片的乐趣。
活动准备:1、卡片、实物投影、小镜子(学生准备)、图片。
2、课时长40分活动形式:游戏、角色表演、看图片教学结构整体设计:活动过程:一、竞猜引入,初步感受1、引言:同学们喜欢作游戏吗?2、我们现存就来玩一个《猜伙伴》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好伙伴,现存请把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的情况写在卡片上,写完后交给老师。
注意,在写的时候可要保守秘密?千万不要说出他(她)的名字,老师会抽10张卡片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猜伙伴)3、现在,和你们喜欢的小伙伴手拉手坐在一起,让我们看看谁是你的好伙伴。
4、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和小伙伴》(贴出“伙伴”卡片)二、通过游戏,加深体验1、照镜子游戏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现在老师要看看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好朋友。
请同学们拿出镜子,假设镜子里的人是你的好朋友。
按老师的要求做表情。
(喜、怒、哀、乐,让学生对着镜子做表情)提问:做完了这个游戏后,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我发现了我笑,镜子里的朋友也笑,我哭,它也哭……)(我知道了我对朋友好,它也会对我好,我对它有礼貌,它也会对我有礼貌……)老师:请同学们放下镜子。
现在我建议大家给我们的好朋友做个有礼貌的`动作,好吗?(生做动作)2、玩游戏现在老师想了解,平常你们都在跟你好朋友做什么,喜欢玩什么游戏?(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
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玩具好朋友》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玩具好朋友》及教学反思中班优秀社会教案《玩具好朋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学会爱护玩具,和玩具做好朋友,爱上幼儿园,能很好的融入到幼儿园集体生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优秀社会《玩具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会爱护玩具,和玩具做好朋友。
2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3爱上幼儿园,能很好的融入到幼儿园集体生活。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重点】懂得玩具是好朋友,爱护玩具。
【活动难点】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喜欢和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故事《多啦的玩具小熊》、玩具积木。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多啦有一只可爱的玩具小熊,她长的可漂亮啦,是粉红色的,多啦每天晚上都要和玩具小熊一起睡觉觉,可是我们的小多啦,不懂得照顾小熊,她每天都和小熊在一起,却不给它洗澡,于是小熊变得越来越脏……小熊的小伙伴都嫌弃它,不愿意和它待在一起……师:玩具小熊为什么会伤心的哭起来了呀?多啦为什么又不喜欢玩具小熊了呢?孩子们带着问题讨论故事内容,多啦和小熊的故事其实也是很多小朋友自己的故事,他们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
二、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师: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呢?教师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我们的好朋友(玩具):学会爱护玩具,定期清洗玩具,保持干净;不乱扔玩具,学会用过的玩具及时归位,摆放整齐。
三、手拉手,都是好朋友师:我们除了玩具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好朋友是不是应该一起玩才更开心呢?小熊有小多啦却没有小兔,小猴,小猪还是不开心,只有他们大家都在一起才变得很开心,那我们呢?要不要和我们的好朋友分享玩具呢?让孩子们讨论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四、收玩具活动,让玩具回家!让孩子们动手收玩具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整理玩具的快乐和成就感,也帮助孩子们养成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
好朋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好朋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动物帮助人类的故事,发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互相依存、友好相处。
2.体会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萌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绘本《巴警官与狗利亚》或课件活动过程:一、谁是人类的好朋友。
1.动物与人类的故事。
动物之间有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好朋友,它们身上发生着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人类与动物之间呢?哪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二、狗的故事。
1.说说狗对人们的帮助。
狗对人类还有哪些帮助呢?(启发幼儿发现导盲犬、警犬等。
)2.欣赏故事。
狗与主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结:狗不仅帮助了主人,还与主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动物和人类真的可以是很好的朋友。
三、动物与人类是好朋友。
1.我还知道其他人与动物的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人类有帮助呢?(幼儿大胆表述,如啄木鸟、青蛙、蚯蚓、蜻蜓、海豚等。
)2.交流与补充:动物仿生学。
人们还利用动物身上的哪些特点发明制造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呢?(起重机模仿动物的爪子,直升机模仿蜻蜓,船桨模仿鱼鳍,雷达模仿蝙蝠等。
)3.教师小结:原来,动物和人类就是这样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动物与人类之间还会产生友好、深厚的感情呢!因此,我们和动物朋友相亲相爱地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好朋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2观察背景:对于5-6岁的幼儿来说,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
然而好朋友之间也会经常有摩擦,这些摩擦时常有发生,如:老师在开展活动之前,请小朋友搬凳子坐下,有两个平时要好的幼儿一起上前搬凳子,他们同时看到一张凳子,两个人又同时去搬,这个时候谁也没让谁,矛盾产生了;又如:两个好朋友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开始在教室里追跑打闹,本来是打着好玩的,要是老师没及时发现,往往会越打越真,最后倒真成了打架。
这下都来找老师评理了。
活动目标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镜子里的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作用。
3. 培养幼儿与他人交流、分享的习惯,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镜子:介绍镜子的外观、作用及如何使用。
2. 自我认知:让幼儿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学会欣赏自己。
3. 友谊分享: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兴趣爱好,增进友谊。
4. 创意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镜子作为画布进行创意绘画。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
4. 创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发挥创造力,进行创意绘画。
四、教学准备1. 镜子:每个幼儿准备一面小镜子。
2. 画笔、画纸、颜料等绘画材料。
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认识镜子:讲解镜子的外观、作用及如何使用,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知识。
3. 自我认知:让幼儿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学会欣赏自己。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特点。
4. 友谊分享: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增进友谊。
教师可引导幼儿倾听他人介绍,学会与他人交流。
5. 创意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镜子作为画布进行创意绘画。
教师可提供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供幼儿参考。
6. 展示作品: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在幼儿园的收获,并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9.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幼儿园大班社会:镜子里的好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镜子的作用,学会使用镜子观察自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自我认知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分享。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镜子的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镜子能反射出人的形象。
2. 使用镜子观察自己:教幼儿学会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表情和动作。
3.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让幼儿通过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认识自己的特点,学会欣赏自己。
4. 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观察同伴在镜子里的表现,并用语言描述。
5. 教育幼儿懂得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分享: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教学准备:1. 镜子:每个幼儿准备一面小镜子。
2. 画纸、画笔:用于幼儿绘画自己的形象。
3. 故事课件:关于镜子的小故事。
4. 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人物在镜子里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平时是怎么用镜子的?”2. 认识镜子的作用:教师通过实验或讲解,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反射作用,并能反射出人的形象。
3. 使用镜子观察自己:教师示范如何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表情和动作,并引导幼儿模仿。
4.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用镜子观察,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特点。
5. 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展示教学视频或图片,让幼儿观察不同人物在镜子里的表情和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6. 教育幼儿懂得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分享:教师讲述关于镜子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7.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镜子观察同伴,并用语言描述同伴的特点。
8.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强调礼貌待人、与人分享的重要性。
五、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绘画出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
2. 家长引导幼儿讲述绘画过程中的趣事,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集合6篇)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开展小组合作探索与交流分享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热爱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事先构建三个合作小组、幼儿图画、与交通警察事先联系并摄像、投影仪、字卡(预检――挂号――门诊――配药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最近,我们一起了解了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知道了每种职业所从事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还成立了三个合作探索小组:超市小组、医院小组、交通警察小组。
大家还一起分头进行了调查、寻找资料,今天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二、幼儿交流活动:1、超市小组:(1)超市里的购物顺序是什么?(幼儿图画)(2)超市里卖些什么东西?(3)幼儿交流:我们周围有很多超市。
(边讲边出示相应的超市里的塑料袋)(4)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做什么事情的?(5)超市里发现的黄、白标签各代表什么?(出示实物、认识价格、比较价格)(6)介绍超市里举行的一些“买一送一”活动、发宣传单、抽奖活动。
(展示一些收集的小资料、幼儿经验介绍)那为什么要举行这类活动?小组幼儿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小结:有了超市,我们大家购物方便了很多,超市里的工作人员为了我们的方便每天都辛苦地工作着,所以我们要做个文明的购物者,尊重他们的劳动。
2、医院小组:(1)幼儿介绍看病的顺序:预检――挂号――门诊――配药(付费),看病为什么要预检?(2)医院里有哪些工作人员?分别是干什么的?(了解医院里的一些科室)(3)(幻灯)出示一幅幼儿的“问题画”,由幼儿介绍画面的意思。
(共同解决问题)(4)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那么你们觉得是瘦好还是胖好?(5)出示一张忧郁的图片,问:图片上的人怎么了?(心里不太高兴,很忧郁。
照镜子教案反思【篇一: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镜子】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镜里镜外》【教材分析】幼儿平时在吃饭后,或者脸上有东西的时候会去照照镜子,但是他们不明白这里面的科学原理。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操作探索中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以及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们感知镜面反射原理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
2、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
3、培养孩子认真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1、镜子人手两面。
2、写有幼儿自己名字的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探索镜面反射现象。
1、用镜子照一照自己和教室里的东西。
2、交流自己的发现。
请小朋友回到位子后和小组里的好朋友讲一讲自己的发现。
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哪些东西,当时你是怎么看的,镜子是怎么摆放的?3、总结:小朋友用镜子看到了在我们身后和旁边本来我们只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这是镜子的反射现象。
二、探索镜子内外影像的关系。
1、讨论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镜子的这项本领用处可大了。
能帮助我们人类解决很多问题。
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的反射原理。
2、提供材料,幼儿操作。
老师把你们的名字都写在了纸上,现在请你将纸放在桌上然后用小镜子在旁边照一照,你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幼儿操作。
老师巡视。
3、小组交流。
将你的发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讨论一下你们的发现一样吗?4、集体交流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发现。
5、小结原来镜子里的东西和镜子外的东西方向是相反的。
有趣吧。
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三、多面镜子尝试。
1、小组操作。
刚才小朋友只用了一面镜子就发现了镜子的小秘密。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镜子,你试一试用两面镜子一起照名字,看看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
一边照一边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看看你们看到的现象一样吗?2、集体交流发现。
四、总结延伸。
小结:镜子的秘密真多,看来我们光靠上课的时间是发现不完的。
老师会把小镜子放在区角里,你们可以去继续探索观察,发现它的更多的秘密。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精选13篇〕篇1:好朋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教学目的:1、找出自己的好朋友。
2、把自画像送给好朋友,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1、幼儿会唱《找朋友》歌曲。
2、照相机一部。
教学过程:1、游戏“找朋友”。
玩法:全体小朋友围成圆圈,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请一名幼儿站在圈内,拍手、跑跳步找朋友。
当唱到“找到一位好朋友”时,该幼儿就在圈上找出一位小朋友,站在这位小朋友面前,互相做“敬礼、握手、用食指指自己和对方的胸膛”的动作。
当唱到“再见”时,两幼儿互换位置,游戏重新进展。
2、说一说,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们就要毕业了,大家从此就会分开,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大家互相记住,保持联络呢?好朋友合影〔老师为好朋友拍照纪念〕。
互赠号码。
制作名片送给好朋友。
绘制自画像送给好朋友。
给好朋友签名纪念。
小朋友们互换画册,签名纪念。
篇2: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想方法战胜困难,体验与朋友团结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谊。
5.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经历准备:幼儿看过《哈里波特》,理解有关巫婆、隐身衣、仙女等有关情节。
物质准备:有关课件及场地布置,隐身衣(在铅化纸中间剪出两三个洞供幼儿头部从洞中钻出,件数为幼儿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蔬菜汤、长柄勺(给普通长勺的柄接上一根棒,长度以幼儿用喝不到汤为准)。
活动过程活动前给幼儿额头贴上动物贴纸(类似头饰作用)。
1.老师以狮王的身份出现:小动物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在一起真开心。
你们的朋友来了吗?他是谁?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为什么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怎样。
(此时,幼儿的答复仅是xxx一直给我好吃的,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或者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好朋友之类。
幼儿园大班社会:镜子里的好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习惯,学会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镜子,了解镜子的作用。
2. 通过照镜子的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
3. 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外貌,学会自我尊重。
4. 通过分享、交流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准备:1. 镜子若干个,幼儿用书《镜子里的好朋友》。
2.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3. 音乐CD《好朋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基本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镜子里的好朋友》,让幼儿了解镜子的作用。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照镜子的活动,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力和表达能力。
3. 拓展活动:(1)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镜子里的好朋友。
(2)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在分享中增进友谊。
4.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学会爱护自己,尊重他人。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自我认知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分享、交流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交际能力。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六、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组织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教师向幼儿展示一面镜子,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3. 主体活动:a. 教师向幼儿讲解镜子的作用,让幼儿了解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照镜子的活动,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a.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镜子里的好朋友。
b.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在分享中增进友谊。
幼儿园大班社会:镜子里的好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镜子的作用,学会使用镜子观察自己。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学会欣赏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交流的习惯,学会关爱他人。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镜子的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学会使用镜子观察自己。
2. 自我认知:让幼儿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学会关爱他人。
4. 创意表达:让幼儿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使用镜子观察自己,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镜子:每个幼儿准备一面小镜子。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教学PPT或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引发幼儿对镜子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镜子的作用,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镜子。
3. 实践:让幼儿自行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4. 分享与交流: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5. 创意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手工等手段,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幼儿园的收获,并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镜子游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镜子作用的认知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
2. 通过小组分享和创意表达,评估幼儿的交流能力和创造力发展。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镜子日”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镜子游戏,记录孩子的成长变化。
一、大班社会活动《镜子里的好朋友》
二、教学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并能友好合作。
2.能模仿同伴的动作,享受模仿的乐趣,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三、教学准备:
有大镜子的活动室。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仿同伴的动作。
难点:动作协调,敏捷的模仿。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观察法、游戏法,传统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继续玩这个游戏。
八、教学反思:
从今天的教学现场来看,老师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环节设计合理、流畅,适合本年龄段幼儿,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和幼儿喜欢的羊村角色玩具等可操作材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强调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生活化这一点。
这次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让孩子们两两组合,面对面做相同的动作,就如同照镜子一样,理解镜面现
象。
即我的右手在镜子里显示出左手,而我的左手在镜子出显示为右手。
同理身体、脚也是。
孩子们在一起做照镜子的游戏中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