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210.01 KB
- 文档页数:2
地理知识梳理大全(二):等值线一、概念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与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及等压面、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辐高度角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积温线、等温度差线、等震线、酸雨等PH值线、等海底年龄线、等地租线等等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的状态。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但也有特殊情况(陡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临的两条等值线之间数值相差一个级差或相等。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观察等值线的稀密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等高线分布密的地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分布稀的地区,地面坡度小。
等温线分布密,说明该地区温度差别大;等温线分布稀,说明该地区温度差别小。
2.分析极大值和极小值等高线极大值表示地势最高,极小值表示地势最低。
等压线极大值表示气压最高,极小值表示气压最低……观察等值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主要是为了分析其原因。
3.掌握重要的等值线重要的等值线一般是地理分界线。
在读等值线分布图中,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等值线。
如我国等降水量图上的800 mm、400 mm、200 mm等降水量线。
4.注意等值线的数值间距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指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
在一般情况下,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相同的,但有的也会出现两种数值间距,这应特别注意。
5、辨方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6、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同时分析引起闭合原因,变化的趋势和数值范围四、等值线分类剖析(一)等高线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高中地理16种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一、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二、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
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
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
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
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
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
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
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
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
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
等值线重要规律:(1)大大小小两条相邻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域,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其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其小值。
例如:(2)高低低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若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数值较两侧地区偏高;若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数值较两侧地区偏低。
例如:下面这幅等压线图图中甲、乙两处等压线明显凸向低值方向,所以实线位置的气压数值比两侧偏高,应该是高压脊;丙、丁两处等压线明显凸向高值方向,所以实线位置的气压数值比两侧偏低,应该是低压槽;(3)高高低低(凸高为高,凸低为低)这条规律很适合等压面上气压高低的判读,当然其它等值线也可以用,但比起其它的规律,这条规律如果用在一般等值线上的话就显得麻烦多了。
例如:图中①、③两处为同一高度的两点,但是等压面却凸向了不同的方向,①处等压面凸向海拔高的地方,所以气压比同高度的③处高,而③处等压面凸向海拔低的方向,所以气压偏低。
(4)凸向与流向相反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为了直观快速的判断出河流流向,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相交位置的凸向来判断,即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例如:上图中的河流流向就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凸向来判读,凸向与流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为由西向东流。
(5)凸向即流向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可以根据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洋流的性质,同时可以根据等温线的凸向来判断洋流的流向。
例如: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6)1陆南7陆北(判断海陆分布)例如:规律如下:律一:7月等温线向北凸→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海洋1月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专项一等值线图[学生用书P103][概述]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地租线等,其中高考中经常考查的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每年也会出现新颖等值线图,但是不论何种等值线,其基本特征相似,判断方法也是相通的,因此在复习时要掌握等值线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信息解读][解题技巧](1)准确从文字和图中获取“北半球”“冬季”“气温小于0 ℃”的信息,然后分析四个选项的冬季气温数值。
(2)从图中准确获取市区和郊区的气温差异,调动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标准答案](1)D(2)A等值线的判读主要涉及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因此在判读时要做到“五看”。
1.看数值大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与变化,反映了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及其递变规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公式“(n-1)×d≤Δh<(n+1)×d”(n表示两地间等值线条数,d表示等值距)计算两地相对差值时,必须满足两地之间等值线的数值呈单调性变化(即递增或递减)的前提条件。
(如下图所示)2.看闭合状况局部等值线闭合状况反映极值区(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空间分布。
若为等高线闭合区,则为山顶或盆地;若为等压线闭合区,则为气旋或反气旋;若为等温线闭合区,则为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局部非正常闭合区的数值判读要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原则,即若非正常闭合圈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较大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大值更大(M >a+1);若非正常闭合圈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较小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小值更小(N<a)。
题型解析一: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征1.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如等温线:可从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考虑;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例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例: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 500 ℃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 (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西半段呈南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影响,。
( 3)描述疏密:分布密集或稀疏,单位距离的? ? 差异大或小( 4)描述延伸方向可用:①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②沿河流;沿地形;沿海岸等等。
(5)描述弯曲凹凸可以用:①向低纬突(凸)出;向高纬突(凸)出;②向南凸;向北凸;③向高海拔;向低海拔;④ 向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等例:说出图示区域 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分开描述);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温:①自南向北递减(定性描述),2. 描述多条等值线及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②由以上 0° C降到 -28 °C 以下(定量描述)(或气温大多在 0°C到-28 ° C之间)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疏密+ 走向 +数值变化原因: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递变趋势+数值范围 +极值(1)描述最大值最小值:降水:①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定性描述)低值或高值中心分布在哪;数值为多少②由 500毫米以上降至 200毫米以下。
(定量描述)(2)描述数值变化趋势: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海陆位置 ) 。
①从哪向哪递增或递减;(2010 ·四川文综 )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②从多少增(降)至多少(或? ? 多在多少到多少之间)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答案:①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②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东北角。
等值线分布图的分析关键词: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内容提要:等值线分布图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在高考卷中也经常出现。
本文主要就最基本的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分布图的共性,及其反映的常见的主要问题和它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作用的结果,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情况,具有包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被高考题所采用。
在近两年各省市和全国地理高考卷及文综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值线图,还出现了以等盐度线、酸雨等PH 值线图等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等值线为背景的题目。
等值线内容涉及数线形转换,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可将垂直分布的地形起伏情况反映在一幅平面图中,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掌握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共性,在典型例题中结合各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对提高学生等值线分布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达成教学目的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 等值线的特征1、明确等值线概念同一等值线上地理数值是相等的,同一图上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数值差是相同的; 虽然学生都明白在同一等值线(面)上的地理数值是相同的,但常常也会犯错误,如在下左的等压面图中(图一),要求将图中①-⑤点气压排序,学生常错误地认为②点气压是最高的。
如果让学生先明确②③④点由于在同一等压面上数值相同,再根据同一垂直方向,低空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应是⑤>②=③=④>①;再如在上右等压线分布图中(图二),对A 、B 两处的风力大小关系,学生常认为,因为B 处的气压值比A 处大,风力也自然比A 处大。
如果能明确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而两处等压线疏密一致,气压差一致,气压梯度也一样的,就可知两处的风力也是相同的;2、等值线的特征共性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步:(1)认清方向和所处地理位置;(2)判断是什么地理数值;(3)判断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趋势;(4)判断等值线的疏密特征;(5)判读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凹凸特征等;就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其基本的判读特征可归纳为下表:500hpa 1000 单位: hpa 图二1006 1012 A B易混淆。
等值线规律分析1、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③我国等温线:夏季稀—直射北半球,北方昼长,多晴天,南方多阴雨.太阳辐射相差较小.冬季密—直射南半球,北方昼短,太阳高度小且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南方受影响较小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差异较大.(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3)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A、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不同,从两极向高纬递减的结果。
B、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因为海洋对气温起着调节作用。
C、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这是受地形的影响。
2、等温差线(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3、等降水量线(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
4、等盐度线影响的因素:①蒸发降水②河流③洋流④结冰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双峰图)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北半球60°N地区比南半球60°S地区的盐度低原因: 北半球鱼和交流注入南半球没有5、等地租线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分)【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
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
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
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题型解析一: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征
1. 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如等温线:可从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考虑;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
例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例: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 500 ℃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西半段呈南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影响,。
2.描述多条等值线及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
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疏密 +走向+数值变化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递变趋势+数值范围+极值
(1)描述最大值最小值:
低值或高值中心分布在哪;数值为多少
(2)描述数值变化趋势:
①从哪向哪递增或递减;
②从多少增(降)至多少(或❉❉多在多少到多少之间)
(3)描述疏密:
分布密集或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异大或小
(4)描述延伸方向可用:
①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
②沿河流;沿地形;沿海岸等等。
(5)描述弯曲凹凸可以用:
①向低纬突(凸)出;向高纬突(凸)出;
②向南凸;向北凸;
③向高海拔;向低海拔;④向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等
例:说出图示区域1
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分开描述);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温:①自南向北递减(定性描述),
②由以上0°C降到-28°C 以下(定量描述)(或气温大多在0°C到-28°C之间)
原因: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
降水:①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定性描述)
②由500毫米以上降至200毫米以下。
(定量描述)
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海陆位置)。
(2010·四川文综)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答案:①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
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东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