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材料梳理
- 格式:pptx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25
··摘要:在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的进行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之间交错复杂,容易令企业造成损失。
企业要在项目的整个工程中管理风险,才能使得项目顺利进行。
对于各种风险,应在风险分析和评估后根据公司对于风险的偏好和承受程度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关键词:甘再水电站;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国际大型工程项目;BOT 模式中图分类号:F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2)12-0084-05国际大型工程项目风险管控措施分析———以甘再水电站BOT 项目为例马泽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收稿日期:2012-10-08作者简介:马泽方(1990-),男,河北安平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控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实力已经比较强大,能够参与到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的承包竞争中。
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风险管控应该贯彻整个项目的始终。
本文以中水电八局承建的甘再水电站项目为例对项目进行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一、项目介绍柬埔寨甘再水电站项目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第一个以BOT 模式开发的境外水电投资项目,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BOT 境外水电投资及柬埔寨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公司投资2.8亿美元,以BOT (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进行投资开发。
项目融资期一年,特许运营期为44年,其中施工期4年,商业运行期40年。
水电八局承建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及机电安装部分工程,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1.44亿元人民币,支付方式为月进度款结算,其中50%按8.25的固定汇率折算为美元,另外50%为人民币支付。
甘再水电站位于柬埔寨贡布(Kampot )省会城市上游约15公里的甘再河干流上。
柬埔寨甘再水电站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与探索
白新民;严亚丽
【期刊名称】《西北水电》
【年(卷),期】2011(000)B12
【摘要】对于中国进入柬埔寨国际市场第1个BOT项目的甘再水电站来说,档案的整理、验收与移交不同于中国国内水电项目,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标准管理档案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甘再水电站从建设初期开始,参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工程实际情况,在甘再项目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由管理部组织规定了甘再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统一了思想和认识。
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甘再水电站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白新民;严亚丽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1
【相关文献】
1.柬埔寨甘再水电站运行维护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探索
2.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大坝坝基固结灌浆实践与探索
3.柬埔寨甘再水电站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与探索
4.柬埔寨甘再
水电站BOT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与探索5.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与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PP项目案例——柬埔寨甘再水电站项目摘要甘再水电站PPP项目位于柬埔寨西南部大象山区的甘再河干流之上,距离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南方向150公里的贡布省省会贡布市外15公里处,项目所在地交通状况良好。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9.3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4.98亿度。
甘再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同时具备城市供水及灌溉等辅助功能。
本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建设期为4年,运营期为40年,总投资额为2.805亿美元。
2004年7月,柬埔寨工业部对甘再水电工程进行BOT国际招标,中国水电国际顺利夺得第一标。
2005年7月,中柬两国政府首脑出席项目备忘录签署仪式;2006年4月8日,中国总理和柬埔寨首相共同出席开工仪式,2007年9月18日正式开工;2011年12月7日,甘再水电站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商业发电计量,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实施要点一、项目背景柬埔寨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380万,经过了连年战乱之后,目前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但从电力供应来看,柬电力供应无法满足本国基本电力需求。
截至2014年底,柬全国人均年使用电量为286度,仅42.7%的住户有电可用。
除首都金边外,电力供应主要限于大城市和主要省城,农村无电力供应、依靠燃油灯或电瓶照明度日的状况仍较普遍,仅有8489个村庄(占全国村庄比例的60.3%),约42.7%的居民有电可用。
甘再水电站的建成,满足了柬埔寨贡布省和茶胶省全部电力需求,以及首都金边白天40%、夜间100%的电力供应,极大地缓解了柬埔寨国内电力紧张局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支撑。
工程还有效调节流域内季节性旱涝问题,提高了下游防洪能力,保证下游农田的水利灌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当地鱼类及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二、项目开发过程1.融资方案甘再PPP水电站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的72%(2.02亿美金)是从中国进出口银行以贷款的形式获得的,贷款期限为15年(含4年宽限期)。
论文范文:柬埔寨某水电站项目管理研究第1章导论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由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本文贡献四部分内容组成。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如何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在工程,特别是BOT项目的龙头作用,创建成高效率,高水平,高收益的项目是个新课题。
1.1.1选题背景我国水电市场的幵发始于上个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后由水利部专职负责监管我国水利水电项目开发,培养自有的设计、施工队伍。
到七十年代后我国已先后完成自主设计、施工建成黄河、长江等项目百万级电站若干。
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内水电市场开发度的不断提高,随着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白鹤滩等大型水电工程的建成、投入后,缓解了我国电力紧缺的现场,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水电建设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显现出水电建设产能过剩的局面。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更好促进我国机电设备产业发展、解决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我国开始推动并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走出去”也成为了国内水电企业的必由之路。
而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长期来一直被分割为勘测设计和工程施工两个系统,从而使得企业模式统一、功能单一,大而不强,造成了企业总承包能力的市场条件缺失,要成功的实现将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有收益最大化,只有将规划设计能力和承包管理能力结合起来,提高总承包能力,从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工程项目也趋于大型化、复杂化、专业化,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且金融风暴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的相继爆发导致很多国际项目因资金链不得不停工,从而使得国际工程承包方式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约定俗成的EPC、PMC等一揽子式的交I月匙工程模式转化为BOT、BOOT、PPP等带资承包方式。
这就要求项目承包商不仅要承担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即拥有较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先进综合管理能力,还要必须具备强大资本实力,能承担工程所需的融资。
柬埔寨甘再水电站BOT项目融资与现场准备作者:张雅兴周啸东来源:《项目管理评论》2016年第05期项目融资与项目交付模式关系密切,BOT项目对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特别是投融资管理和项目全过程集成管理能力的要求最高,对应的风险也高。
作为中国工程企业对外投资BOT项目的样板工程之一,柬埔寨甘再水电站中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在项目融资和现场准备方面的表现值得学习与借鉴。
甘再水电站项目融资特点甘再水电站项目具有BOT水电项目融资的通常特点,即投资客体的特殊性、投资协议的主导性、项目导向和有限追索、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参与各方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等,具体表现如下。
特许权。
柬埔寨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签约方中国电建在柬埔寨注册成立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负责甘再水电站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
所有权。
甘再水电站项目规定的特许经营期为44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40年),特许期间甘再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向购电方 EDC收取适当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
期满无偿移交。
特许期满后,甘再项目公司将建成并运营期满的建造设施无偿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照付不议。
提供照付不议的购电协议(PPA),并由柬埔寨政府提供购电的主权担保,从而保证项目具有稳定的现金流。
项目融资。
以甘再项目公司及项目本身信用基础、全部资产、现金流收入为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方式,是中国电建资产负债表外的融资方式,对中国电建无追索权。
管理机构与模式。
鉴于企业整体利益和商业需求,甘再项目EPC总承包方(中国电建)同业主方现场代表(甘再项目公司)现场合署办公,试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双方经济关系由EPC合同得以明确和界定。
投融资筹备及融资方式的选择甘再水电站BOT项目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项目融资方式,打破了过去我国工程企业采用间接融资(融资成本高)且完全追索的企业融资模式,实现了有限追索,最大限度规避了项目公司与母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