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花朵里的“育婴房”》PPT课件完美版1
- 格式:pptx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20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年级:五(上)内容花里的“育婴房”(一) 设计人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花的结构;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1、解剖花,了解花的结构;2、做好解剖记录。
学习难点哪些花是完全花或不完全花。
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片1—片2 片1展示课题;片2展示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1分钟)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片3—片7 片3:展示导学提示一。
片4:导入新课并提出要求;片5为花的结构示意图片6为花的解剖记录展示;片7讨论学习展示,适时给予评价,优秀者得1颗星。
7+7+6分(2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展示成果并向老师汇报和同学交流。
片8-11 片8:展示导学提示二。
片9-片10:分别展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图片,片11小组成员汇报,生活中哪些花是完全花哪些花不完全花,优秀者得1颗星。
(16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剖成果,看灯片合作探究完成确定研究内容并且推荐一颗星汇报与交流展示。
片12 片12:展示本节课重难点让学生自学与交流。
(2分钟)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推荐一颗星汇报谈体会。
片13 片13:布置课后作业,为下次上课作准备。
(2分钟)学生继续观测,作好记录,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提高小组交流的水平。
片14 片14:评选最佳学习小组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各小组民主评议,评选最佳小组。
板书设计花里的“育婴房’(一)-―解剖花1、花的结构2、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课后作业:上网查资料了解更多的花教学反思。
花朵里的育婴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花朵里的育婴房》,一共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为“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通过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能只只认出雄蕊和雌蕊的主要成分,观察花的子房特点,猜测可能成为果实的结构,活动二为“探究雌蕊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花的结果的过程,雌蕊雄蕊的变化,知道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身边的事物也较为敏感。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身边的植物的开花结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可能在生活中会种植各种植物,但植物繁殖发育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
所以,本节课设置的两个科学活动,活动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描述和猜测能力,来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活动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感受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雄蕊和雌蕊的变化,知道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以此锻炼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在思考中领悟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能说出雌蕊由柱头、花柱和花药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2)知道果实是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
2、科学探究(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雌蕊和雄蕊的特点;(2)能根据开花结果过程中雄蕊和雌蕊的变化做出分析,寻找证据证实自己的猜测。
3、科学态度(1)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2)对生命的孕育产生探究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雄蕊和雌蕊的组成特点,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五、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花朵里的育婴房1、雄花由花药和花柱组成,雌花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2、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粤教版科学五上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花里的“育婴房”》这一课是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生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界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殖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植物的生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植物的生殖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朵美丽的花,引发学生对植物生殖过程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传粉与受精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雄蕊和雌蕊,了解传粉与受精的过程。
3.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生殖过程,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一张包含传粉、受精、果实、种子等关键词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
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上册4.花里的“育婴房”说课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来自同江市第一小学的科学教师。
我将要说课的内容是花里的“育婴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花里的“育婴房”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植物身体的奥秘单元的第四课。
通过解剖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发现花的共同特点,知道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通过观察花里的“育婴房”观察花的雄蕊、雌蕊及子房,了解它们对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
在观察花各部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花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做出猜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给花建档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植物花朵的多样性,认识更多花朵的结构和形态,拓展视野。
本课一开始先在任务驱动叶设计了四个孩子欣赏美丽的花的情景,通过波波提出的问题:“花儿千姿百态的,花朵里面有什么呢?”由此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
通过活动 1.解剖花通过解剖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发现花的共同特点,知道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通过活动2.寻找观察花里的“育婴房”,通过观察花的雄蕊、雌蕊及子房,了解它们对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
通过讨论,在观察花各部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花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做出猜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观察、描述、分析的方法了观察和比较各种花的结构,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花的作用,最终发现花是植物的“育婴房”,二、说学情:在花的的“育婴房”一课中,并不是具体研究某种植物的花,而是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认识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发现花的共同特点,知道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通过观察花里的“育婴房”观察花的雄蕊、雌蕊及子房,了解它们对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
在观察花各部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花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做出猜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给花建档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植物花朵的多样性,认识更多花朵的结构和形态,拓展视野。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年级:五(上)内容花里的“育婴房”(二) 设计人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探究花的作用;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认识植物花的结构,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学习重点1、找出雄蕊的花粉和雌蕊子房;2、了解花的各部分的作用。
学习难点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片1—片2 片1展示课题;片2展示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1分钟)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片3—片7 片3:展示导学提示一。
片4:导入新课并提出要求;片5为花的结构示意图片6为花的雄蕊、雌蕊的基本结构;片7讨论学习展示,适时给予评价,优秀者得1颗星。
7+7+6分(2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展示成果并向老师汇报和同学交流。
片8-9 片8:展示导学提示二。
片9小组展示花的各部分的作用,优秀者得1颗星。
(16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剖成果,看灯片合作探究完成确定研究内容并且推荐一颗星汇报与交流展示。
片10 片12:展示本节课重难点让学生自学与交流。
(2分钟)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推荐一颗星汇报谈体会。
片11 片13:布置课后作业,为下次上课作准备。
(2分钟)学生继续观测,作好记录,为下次上课做好准备。
提高小组交流的水平。
片12 片14:评选最佳学习小组给予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各小组民主评议,评选最佳小组。
板书设计花里的“育婴房’(二)-―解剖花1、雄蕊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2、花的各部分的作用课后作业:为什么说子房是植物的“育婴房”教学反思。
3.《花里的“育婴房”》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来自同江市第一小学的科学教师。
我将要说课的内容是《花里的“育婴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花里的“育婴房”》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二、说学生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
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
作出分析和解释,探究出花的作用。
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精神,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花的结构。
2.探究花的作用。
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四、说教法: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1、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注重渗透科学的思考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观察、归纳与总结”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3、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