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一种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紧张性头痛怎么办?下面一起来看看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方法。

紧张性头痛的简介

在所有的头痛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属于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都市病”,特别是白领丽人更易得此病。主要是由于工作压力、疲倦、焦虑、缺乏运动、不良的坐姿等原因所致。患者多为三四十岁,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工作时的特殊体位引起颅颈部肌肉持久收缩,思维紧张、焦虑、烦躁、失眠常使头痛加重。

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儿童也可患病,男、女无差别,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明显加重。临床观察表现,大约有90%以上的紧张性头痛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少数患者会有轻度烦躁或情绪低落现象。

神经性头痛治疗方法

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不规范的诊断名称。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产生这种神经性头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期的神经活动处于紧张与疲劳状态或者强烈的精神创伤之后引起的大脑功能活动紊乱所致。造成头疼的直接原因是精神的紧张与肌肉的紧张 神经性头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一、均衡膳食: 均衡食谱非常有用,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支持你的神经系统。尽量少地摄取咖啡因;适量饮酒;吃复合碳水化合物(全麦面包、面食和带皮土豆),它们对减少情绪波动尤其有帮助,少吃精致的饼干、蛋糕等;吃足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慢吃,抽足够时间吃饭,狼吞虎咽只会更加紧张。避免陷人自我治疗陷阱,例如,多吸烟,用酒精麻痹痛苦,服药,或过量饮用咖啡。这样做只会更坏,毫无益处。 二、保证放松时间: 确保你每天都有放松时间,我们都需要充电.如许多人以听音乐、阅读、洗澡、看搞笑片来放松。此外,每天保证睡眠充足。 三、深呼吸消除焦虑: 面对纷杂环境,深呼吸最有帮助,它既可使你镇静,又可恢复精神,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练习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操作

头痛题库2-1-8

头痛题库2-1-8

问题: [单选]与体位有关的头痛是() A.有先兆的偏头痛 B.无先兆的偏头痛 C.丛集性头痛 D.紧张性头痛 E.低颅压性头痛

问题: [单选]20岁女患者,发作性头痛1年,在头痛前有短暂而轻微的视力模糊和闪光,继之偏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和呕吐,持续3-6h后缓解。应当诊断为() A.典型偏头痛 B.紧张型头痛 C.普通型偏头痛 D.丛集性头痛 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问题: [单选]有关典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发作前多出现先兆,以视觉先兆多见 B.双侧头痛可排除偏头痛 C.最常见的先兆为躯体感觉先兆 D.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通常间隔1小时以上 E.头颈部活动可使头痛减轻 偏头痛并不是指单侧头痛,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典型偏头痛为有先兆的偏头痛,最常视觉为视觉先兆,头痛发生在先兆后,间隔小于60分钟,头颈部活动可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大多数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 出处:安徽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3410613193.html,;

问题: [单选]偏头痛病人服用麦角胺咖啡因治疗,正确的服法是() A.头痛初期服用,每次2片,以后每日2次,每次2片 B.头痛初期服用,每次1片,半小时后若无效可再服1片 C.头痛初期服用,每次1片,以后每日3次,每次1片 D.头痛剧烈时服用,每次2片,每周总量不超过8片 E.头痛剧烈时可加用到4片

问题: [单选]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女性发作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B.可能有家族遗传因素影响 C.与体内5-羟色胺(5-HT)代谢异常有关 D.可能与颅内外血管功能调节障碍有关 E.可能与皮质锥体细胞功能障碍有关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采取如下措施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采取如下措施: 药物治疗: ①血管收缩剂:麦角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适用于偏头痛先兆期的预防。如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头痛发作前。 ②镁制剂:镁离子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阻断交感神经节、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可用33%硫酸镁15毫升,1日3次口服。 ③钙桔抗剂: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滞钙离子慢通道,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清素和血栓素A2,持久地抑制血管收缩性物质而扩张血管,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这类药物有心痛定、吲哚洛尔、尼莫的平、脑益嗪和盐酸氟桂嗪。 ④止痛剂:应用该类药物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消除头痛之苦。因为该药能与脑内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兴奋脑内抗痛系统,提高痛阂,从而呈现镇痛效果。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去病片(索密痛)、颅痛定、撤烈痛和卡马西平。 ⑤抗焦虑及镇静剂:这类药物能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抑制中枢的兴奋性。如西地浮、芬那露、多虑平和氯氮草等。 ⑥其他药物:有泰必利、豆腐贰(昆明神衰果素片)、复方丹参片、吲哚美辛等,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白萝卜治偏头痛法】仰卧、用白萝卜汁滴鼻、右痛滴左 ,左痛滴右。每次 3~ 4滴 ,每日 2~ 3次 ,可治偏头痛。 【冷敷治偏头痛法】偏头痛发作时 ,取湿毛巾敷在痛处 ,毛巾捂热后就随时更换 ,一般20分钟左右就能减轻疼痛。 【按穴治头痛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使劲按两边的太阳穴 ,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揉后颈部的颈窝 ,可治头痛。 【热水浸手治偏头痛法】双手浸入热水中让水没过手腕 ,每次浸半小时。在浸泡过程中 ,要保持水温。连续浸泡数次,偏头痛症状可消失。 【盐治头痛法】用食盐轻擦舌尖 ,并且喝一杯盐开水 ,头痛症状可望减轻。 【梳头治头痛法】每天反复梳头 ,再用木梳齿轻轻叩击头皮 3~ 5分钟 ,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若能针对头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击 ,疗效会更好。 【葱白治头痛法】将25克葱白掏烂如泥,将白附子、川芎各25克研成细末,与葱白调和,摊于牛皮纸上,敷于两太阳穴, 1小时后取下,可缓解头痛。 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

紧张型头痛诊疗指南 【概述】 紧张型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以往曾称功能性头痛或官能性头痛(神经症)、肌肉收缩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发病年龄:可始于任何年龄,但40%始于儿童期及青少年期。【临床表现】 起病多在30岁前后,女性多于男性。紧张型头痛的性质为非搏动性、钝痛、胀痛、压迫感和紧束感等。定位多为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以眼肌、颞肌和颈肌处不适感最重。在下午或傍晚较重,通常每天均有发生,可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不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症状,也元视觉先兆。常伴有颈部、颞肌、咬肌压痛。检查除偶然查得肌肉痉挛外,多无其他发现。患者常伴有头昏、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 【诊断要点】 (一)诊断 紧张型头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以及抑郁或焦虑等精神或心理障碍。 (二)诊断标准(表7—6) 表7-6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

A.至少以前有10次头痛发作需符合B~D所列标准。这种头痛发作的数目(以日计):<180日/年 (<15天/月) B.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 C.至少具备下列疼痛特征中的2项: (1)压迫或紧束感(非搏动性)性质 (2)严重性为轻度或中度(干扰但不妨碍日常活动) (3)两侧性 (4)行走、上下楼梯或相似的日常体力活动时头痛不加重D.需具备下列2项: (1)无恶心或呕吐(厌食可出现) (2)畏光和畏声缺如,或是只有1项 E.至少需具备以下1项: (1)病史和(或)身体检查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无任何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 (2)病史和(或)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提示有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的线索,但经进一步检查能将其排除 (3)存在1种继发性头痛疾病,但头痛不是首次发作,首次发作时间和该病的发生完全无关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综合治疗 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松弛疗法,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理疗、按摩、针刺等。

头痛试题(有答案)

单选题 1.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的区别,在于偏头痛有() A. 恶心、畏光、畏声 B.儿童和青年多见 C.单侧头痛 D.反复发作头痛 E.劳累后加重 答案:A 2.7 岁患儿,头痛反复发作伴有偏瘫,头痛消失后偏瘫持续数小时可缓解。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头部MRI 检查无明显异常。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家族型偏瘫型偏头痛 B.偏头痛的等位发作 C.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D. 脑瘤 E.遗传性头痛答案:A 3.28 岁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头痛,每年春秋季发作,每次发作持续 3 个月,表现为眼眶周围剧烈的刺痛伴有流泪,查体无异常体征,CT 正常。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丛集性头痛 B.紧张性头痛 C.神经官能症 D. 脑瘤可能 E.花粉过敏答案:A 4.55 岁患者,主诉头痛伴有反复发作的偏瘫,每次症状持续1~2 天可自行缓解。没有脑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该患者除了应该考虑RIND 外,还应考虑那种疾病() A. 癔病 B.颅内占位 C.晚发性偏头痛 D. 偏瘫型偏头痛 E.紧张性头痛答案:C 5. 男性患者,40 岁,有反复发作无先兆性偏头痛病史多年,三年来反复出现头痛后,头痛测眼球活动受限,持续数小时可缓解,MRI 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B.基底型偏头痛 C.普通型偏头痛 D.TIA E.脑干梗塞 答案:A 6. 女性,23岁,工作压力大2,长期头痛,全头胀痛紧缩感,按住后可缓解,不伴恶心呕吐,可以坚持日常工作,每日均有发作,但各项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颅内占位 B.颅内感染 C.慢性偏头痛 D. 抑郁症 E.偏头痛答案:C 7. 最常见的偏头痛为() A. 有先兆的偏头痛 B. 无先兆的偏头痛 C. 基底型偏头痛 D. 偏瘫型偏头痛 E. 偏头痛等位发作 答案:B 8. 下面哪种发作类型属于偏头痛等位发作() A. 头痛发作后伴有眼肌麻痹 B. 先偏瘫、麻木和失语数十分钟后发生头痛 C. 周期性发生某些症状而无头痛,或与头痛交替出现 D. 耳鸣、共济失调,也可有嗜睡症状或跌倒 E. 发作迅速,持续1~2 小时可完全缓解 答案:C 9. 女,27 岁,反复出现左眼黑蒙,视物不清,约一小时出现右额颞部剧痛,伴呕吐,面色苍白,持续约 5 小时进入睡眠状态,次日恢复正常。应诊断为() A. 蛛网膜下隙出血 B. 椎基底动脉TIA C. 无先兆的偏头痛 D. 有先兆的偏头痛 E. 特殊型偏头痛答案:D 10. 偏头痛防治的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秘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秘方 [通治方] 刘寿年:救脑汤录自《辨证录》,余临床加减运用,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甚好,而对于其它顽固性头痛亦有良效。自1977年5月至1980年4月,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顽固性头痛80例,多在服药3-6剂后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 水煎服,每日l剂。伴头胀目赤者,加双钩30克、龙胆草6克、石决明30克;气虚神疲者,加生芪15克、党参12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牡各15克;久痛不止,瘀阻脉络者,加水蛭3克、蜈蚣3条、全虫5克;寒呕者,加半夏10克、吴茱萸6克、生姜5片;热呕者,加代赭石15克、竹茹10克。 --《千家妙方》上册 叶怡庭:芍药牡丹汤治疗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证明,效果颇为理想。 生白芍30克牡丹皮10克甘草10克当归12克生地黄12克川芎6克桃仁l0克红花6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 水煎服,每日l剂。 --《千家妙方》上册 [辨证方] 1、寒证 赵学敏:截头风,治偏正头风,百药不效,一服便愈。 香白正75克(炒) 川苔(炒) 甘草(炒) 川乌头(半生半熟)各30克

上药为末。每服3克,细茶薄荷汤调下。 --《串雅内编》卷一 张泽生:冒风或屡感风寒,客于脑腑,头痛屡发,病程较长,余常用川草乌各6克(病重者生用,轻者用制品),白芷18克,僵蚕18克,生甘草9克。研细末,分6包,每日1包,饭后清茶调服。曾治此类头痛10余人,诸药未效,投予上方l~2剂即愈。 --《名老中医医话》 许叔微:硫黄丸,治头痛。 硫黄60克(研细) 硝石30克 上水丸,如指头大。每服3克,空心腊茶嚼下。 予中表兄病头风20余年,每发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百方不能疗,医田滋见之,曰老母病此数十年,得一药遂愈。就求之,得l0丸,日服1枚。10余日,滋复来,云头痛平日食何物即发,答云:最苦饮酒食鱼。滋取鱼酒令您食,云服此药lO枚,岂复有头痛耶!如其言食之,竟不发,自此遂瘥。 --《普济本事方》卷二 2、热证 王昆山:防风芍药白正汤,余在临床已应用数十年,结合具体病人,若能适当辨证加减,效果甚为满意。除血管性头痛外,其它各种头痛症,亦可收到较好疗效。 防风30克生白芍30克白芷15克细辛3克菊花15克川芎15克薄荷10克蔓荆子15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红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前额痛甚,加入葛根、升麻;左侧痛甚。加入柴胡"、黄芩;右侧痛甚,加入藁本、独活;后头痛甚,加羌活、麻黄;头顶痛甚,加胆草、珍珠母;头晕者,加入怀牛膝、夏枯草、黄精;伴失眠者,加入柏子仁、枣仁;伴多梦,加入夜交藤、合欢皮;伴烦躁不安,加入竹叶、莲子心;伴食欲不振,加入焦三仙、草豆蔻。 --《千家妙方》上册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编辑保护 紧张型头痛(tension headache, TTH)是最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一般认为其患病率高于偏头痛,约占门诊头痛患者的半数。TTH是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在“头痛疾病,脑神经痛和面部疼痛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制定的诊断名称,现已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TTH包括了1962年由Ad Hoc委员会对头痛分类中的肌收缩性头痛和精神性头痛的内容。在新的分类中还根据头痛发作的时间和颅周肌肉疾患将TTH再分为2种亚型:①发作性紧张型头痛(episodic tension-type,ETTH)。②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CTTH)。 ETTH和CTTH的区别在于ETTH每月15天以内至少有10次头痛发作,每次持续30min~7天之久;而CTTH则每个月至少有15天的头痛发作。 目录 症状体征 用药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护理 病理病因 疾病诊断 检查方法 并发症 展开 症状体征 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儿童也可患病,男、女无差别。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明显加重。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头部呈钝痛,无搏动性,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度或中度,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常诉头顶重压发紧或头部带样箍紧感,另在枕颈部发紧僵硬,转颈时尤为明显,无畏光或畏声。少数患者伴有轻度烦躁或情绪低落。查体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颅周肌肉如颈枕部肌肉,头顶部及肩上部肌肉常有压痛,有时轻轻按揉,患者感到轻松舒适。脑部CT或MRI应无异常,不伴有高血压及明显的五官科等疾病。 用药治疗 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由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借以减轻症状,其中主要是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其他药物包括适量的肌松弛

神经性头痛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是什么

神经性头痛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是什么 一、病史提问 1、了解头痛的起因、病程、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加重和减轻的原因。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为颅表神经痛;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系血管性痛;颈枕部及额顶部的紧缩痛、困痛则为肌收缩性头痛;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的发作性头痛,常为低颅内压综合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性偏头痛、低血压、脑室系统肿物等引起;晨起或夜间发作性头痛,可由高血压、早期颅内压增高、心功能不全、前额窦炎和癫痫引起;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癫痫和癔病等引起的头痛和情绪、劳累等有关;受寒或受伤后短暂的锐痛发作,多为神经痛。 2、了解头痛同时伴发的症状:头痛伴有呕吐者,应注意有无颅内病变、偏头痛、青光眼、癫痫、丛集性头痛等,五官及口腔病变常伴有流泪、鼻阻、鼻衄、流涕、视力减退等症状;了解有无头颈部以外躯体疾病常见的症状如发热、纳差、黄疸、多饮、多食、多尿、咳嗽、气喘等。 3、对非初次发病者,应询问既住的诊断、治疗和疗效。 二、体检发现 检查要突出重点又不遗漏,注意有无视乳头水肿、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失认、肢体麻木、单瘫、偏瘫、交叉瘫、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体征;也应注意有无高血压、颈部淋巴结肿大、副鼻窦区压痛、眼压增高、心律失常、心脏杂音及脏器肿大等。 三、辅助检查 头颈CT检查了解有无脑内占位病变及脑室系统扩大;脑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异常脑电波;腰穿了解颅内压,查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寄生虫抗体等;X线副鼻窦摄片了解有无鼻窦炎,检查眼压有无升高;颈椎平片了解颈椎情况。 四、诊断依据 1.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 2.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 3.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 4.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

紧张性头痛解决办法

紧张性头痛解决办法 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一种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为你解决你的困惑,小编为你支支招。 紧张性头痛解决办法 检查/紧张性头痛 1.脑电图、肌电图检查。 2.眼科特殊检查。 3.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X线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 鉴别 1、偏头痛属血管性头痛常见于中青年和儿童头痛位于一侧颞额眶部,呈搏动性跳痛,常伴恶心及呕吐.为发作性头痛头痛前可先有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视野中有盲点或偏盲等先兆也可

无任何先兆即开始偏侧头痛一般历时数小时或数天而缓解极少 数患者呈偏头痛持续状态。少数患者偏头痛可能和紧张型头痛同时存在,以致两者难以区分。 2、丛集性头痛此种头痛可能属血管性并和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头痛位于一侧眶颞额部重者波及全头部头痛发作呈密集性剧烈且无先兆。头痛发作迅速并可突然停止发作时伴以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及多汗少数出现上睑下垂每天发作数次并可在睡眠中发作每次发作历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连续数天至数周.但缓解期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之久经对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和发作 观察不难与紧张型头痛鉴别。 3、三叉神经痛系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短暂剧痛。每次疼痛仅数秒钟,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疼痛如刀割,烧灼或针刺样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咀嚼而诱发。患者常可指出诱发疼痛的位置,称为“扳机点”。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经第2,3支受累较多。若单纯第1支受累尤应注意和ETTH相鉴别。 诊断 1、头痛多于30岁前后发生,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而头痛的持续性为其主要特征; 2、部分病人和偏头痛并存; 3、部分病人有“空枕头”征;

偏头痛有三大原因三种解决办法

偏头痛有三大原因三种解决办法 一是生理周期带来偏头痛。研究表明,有偏头痛的女性中大约近2/5的人都曾在月经期前后发病。其症状是:通常在月经期前两三天发作,头痛部位有热血澎湃的感觉。疼痛持续时间短,每次不会超过两小时。原因是因为卵巢在月经期前分泌较多荷尔蒙。解决方案:1.雌激素:在月经期前服用3天的雌激素。要记住,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控制饮食:月经期前后要控制饮食,多吃有助于缓解荷尔蒙作用的食物。比如:牛奶、新鲜水果、蔬菜、燕麦、牡蛎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锌等元素,能帮助 缓解过多荷尔蒙造成的不适。 二是压力带来偏头痛。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因压力而造成偏头痛的人越来越多,远远多于因荷尔蒙导致的偏头痛患者。其症状是:发作时间通常在午后,感觉就像戴了顶尺寸过小的帽子,有压迫、束缚的感觉。原因是:当压力来临时,身体就会产生反应,使得情绪波动、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如无法及时解除压力,就会出现偏头痛。解决方案:1.热敷:可用热毛巾敷在后颈部,这样能使血管受热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及代谢功能,将体内的酸性物质代谢出来,疼痛就会大为缓解了。2.随时随地放松:感觉压力即将来临时,听一首轻音乐,到室外漫步一会儿,去发廊洗个头,都能缓解压力,让你紧绷的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这样偏头痛自然也就不会找上门了。3.按摩:卷曲食指,以内侧抚摩前额30次,从额中至太阳穴;用中指揉太阳穴30次;用拇指按揉风池穴30次;用手掌做干洗脸动作10次。 三是部分食物引发偏头痛。据统计,1/5的偏头痛是由所吃的食物引起的。其症状是:当你享受完烛光美食后,随之而来的偏头痛就开始践踏你的神经,让你彻夜不眠。原因是:食物里某些物质能改变大脑中的化学成分,使颅骨外面的血管发生变化,从而刺激敏感的神经末梢。女性天生容易受到美食的诱惑,这也是为什么偏头痛更钟爱女性的原因之一。解决方案:1.躲避法:避开导致偏头痛的食物及气味。味精、亚硝酸盐、各种火腿肠、罐头汤、冷藏食品都含有这些成分。阿斯巴甜糖:许多果汁饮料中都以此种甜味剂代替蔗糖。另外,陈年奶酪、腌制食品、咸鱼都可能会引起偏头痛。2.多摄取镁:经研究发现,因食物导致偏头痛的人血液中镁的含量极低。因此,可以多摄取一些富含镁的食物,如:豆类、香蕉、海产品、坚果等。3.运动:瑜珈、有氧健身操、游泳对治疗压力性偏头痛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导致偏头痛的其他诱因还有:1.鼻窦炎引起的偏头痛。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前额疼痛,同时鼻腔分泌物为脓状分泌物。这样的情况应及时找五官科大夫医治。2.冷热刺激引起的偏头痛。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或冬季用冷水刷牙时因三叉神经过于兴奋导致的偏头痛。表示你的牙齿容易过敏或有牙周炎等疾病,找牙 医解决即可。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 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

你不可不知的神经性头痛症状

说起头痛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神经性头痛是不是也不大清楚呢。成都军大中医院专家文守玉介绍,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对患者及家人的生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么神经性头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分析】您不可不知的神经性头痛症状 一、发病情况:急剧的头痛,持续不减,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无发热者;长期的反复发作头痛或搏动性头痛,慢性进行性头痛并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二、头痛部位:头痛部位不一定与病变部位相一致,但疼痛多向病灶同侧放射;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或整个头部;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头痛,多为全头部痛;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脊髓膜炎除头痛外尚有颈痛;眼源性头痛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鼻源性或齿源性也多为浅表性疼痛。 三、神经性头痛的程度:神经性头痛的程度一般分轻、中、重,但与病情的轻重并无平行关系,耐受性强、精神饱满者对头痛诉述常不强烈,神经质者的描述常超过其真实的头痛。剧烈头痛多见于脑膜炎、偏头痛、颅内压增高、青光眼、高血压危象、各种神经痛等。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多为中度或轻度。 四、头痛的性质:高血压性、血管性及发热性疾病的头痛,往往为搏动性。有时神经功能性头痛也很剧烈。神经性头痛多呈电击样痛或刺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重压感、紧箍感或呈钳夹样痛。 长期头痛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影响人的智力和记忆力。求学者长期头痛,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不仅学业前程无望,还会造成心理阴影,影响以后的身心成长。工作中如果总是头痛,很容易出纰漏,升职加薪基本上没多少希望,家庭生活中的头痛不仅会影响夫妻、亲子感情,有一些严重的长期神经性头痛患者,甚至会失去理智,对自己的家人使用暴力,这给家庭和谐带来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

血管神经性头痛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神经性头痛“综合物理疗法” “综合物理治疗”包括电针灸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经络导平治疗以及按摩推拿治疗等,治疗是按疗程的,一般病例一个月一个疗程,住院综合治疗一个月后回家继续服药治疗。许多慢性病例,病程10-20余年,住院治疗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可以连续治疗2-3个月,多数病人可以康复。住院治疗除了上述综合治疗措施外,最主要的是心理调整,因为这种疾病属于神经心理疾病,配合心理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住院的环境下,心理医生可以与病人详细交谈,探讨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鼓励,探讨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在轻松缓和的气氛下治疗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头痛专家门诊的住院环境是比较特殊的,完全不象大医院的杂乱住院条件,环境比较优美、气氛缓和、医患关系融洽。 一、电针灸治疗 二、电兴奋治疗 三、经络导平治疗 四、按摩推拿治疗 五、刮痧、拔火罐疗法 六、生物反馈治疗 神经性头痛特效中药方剂 本专家门诊部神经内科医师长期从事头痛病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各种慢性头痛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祖传秘方,结合20多年临床研究成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运用几十味名贵药物研制出专治神经性头痛的系列方药—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他们利用该系列特效药成功的治愈了5000多例慢性神经性头痛病人。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对各种头痛病(包括各种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月经性头痛、脑外伤性头痛、癫痫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均有特效,突出的特点是治愈后不复发。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具有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祛风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 神经性头痛系列方药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包括慢性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功能性头痛等)及其伴发的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头部压迫感、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本处方可调整神经功能、改善脑部供血供氧、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头部肌肉痉挛,对各种类型神经性头痛、头晕、心慌、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有特效。神经性头痛系列方剂21天一个疗程,一

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神经性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诱发头痛的因素 1、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是诱发偏头痛的病因。 2、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 3、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4、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痛的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头痛的西医治疗方法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物理治疗两部分,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主治医生:陈友珍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

(1)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的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2)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止痛药要强。该药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曲马多。 (3)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常用的药物有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 2、非药物物理治疗 主要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常用镇痛安眠垫,它具有通络活血、消炎镇痛、镇静安眠的作用。其对长期慢性头痛引起的脑部缺血缺氧所形成的脑循环障碍,可增强其耐受力,降低脑耗氧量,保护脑细胞。并且对于长期引起的一些失眠头晕都有会明显的改善。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组成员(以姓氏拼音顺序排序):程众、邓本强、狄晴、丁美萍、方燕南、胡兴越、李鹏、李焰生、刘鸣、罗本燕、吕传真、梅元武、苗玲、乔向阳、任惠、沈介明、万新华、王景周、徐恩、于生元、赵钢、赵忠新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 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组 紧张型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头痛,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关于其命名过去一直比较混乱,曾将其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muscle-contraction headache)、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心因性肌源性头痛(psychomyogenic headache)、应激性头痛〔stress headache)、日常性头痛(ordinary headache)、原发性头痛(essential headache)、特发性头痛(idiopathic headache)、心因性头痛(psvchogenic headache)。直到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才将其确定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并制定了统一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该标准推出后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然而,目前我国紧张型头痛的诊疗状况却较为混乱,其诊断常被忽略,即使诊断也常欠规范,经常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等。治疗措施也较为混乱,止痛药物过量使用的问题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紧张型头痛的规范诊断与治疗,部分长期从事头痛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同仁们于2006年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达成可紧张型头痛的诊疗共识。 一、分 类 经过16年的临床检验,国际头痛学会于2004年对紧张型头痛的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第2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ICHD-II)”。ICHD-II将紧张型头痛4个类型:(1)偶发性紧张型头痛,(2)频发性紧张型头痛,(3)慢性紧张型头痛,(4)很可能的紧张型头痛,包括很可能的偶发性紧张型头痛、很可能的频发性紧张型头痛和很可能的慢性紧张型头痛。前3个类型主要按照头痛发生的频率进行分类,每个类型又按触诊时有无颅周压痛增强分为2个亚型:即伴有颅周压痛和不伴有颅周压痛的紧张型头痛。 二、诊断 紧张型头痛为原发性头痛,因此在诊断时应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需

紧张性头痛患者饮食注意要点是什么

紧张性头痛患者饮食注意要点是什么 紧张性头痛要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等致头颈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组织缺血,代谢异常,致痛物质释放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整个头部箍紧或压迫感,一般为非搏动性的,通常头痛为轻到中等程度,很少有剧痛,若头痛位于后枕部常可放射到颈项及肩胛部。一般紧张性头痛少吃奶酪、熏鱼肉、酒和巧克力。多吃豆类和豆制品、苋菜、紫菜、磨菇、黄芽菜等含镁丰富的蔬菜可以缓解头疼。 中医中药治疗头痛的方法很多,例如白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川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菊花清肝明目,可明显改善因风阳上扰引起的头痛。 紧张性头痛在现代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联。香肠、咖啡等食品,都会引发紧张性头痛的发生。以下几种食物,紧张性头痛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 1、3C食物 奶酪起司、巧克力、柑橘类食物、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富含酪胺酸,而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所以如果您有偏头疼的病史,那么建议您最好远离这些食物。 2、香肠、热狗 香肠、热狗、火腿、腊肉等腌熏肉类、加工肉品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品。以及含味精多的食品会害你偏头痛,日常生活中最好尽量少吃些。 3、代糖食品 研究发现。代糖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而引发偏头疼,而低糖可乐、低糖汽水、无糖口香糖、冰淇淋、综合维他命和许多成药中都含有阿斯巴甜,所以对代糖过敏的人,只要啜饮一小口低糖汽水就会引发头痛。 4、止痛药 止痛药可能是个诱人的陷阱。许多人私下服用止痛药以企图减轻疼痛,然而超量服用止痛药,不但无法解疼,相反地会造成药物引起的[反弹性头痛”,让你患上慢性偏头疼,如果你一星期吃超过2或3次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请马上就医!

偏头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偏头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概述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可采用中药治疗如新加坡进口的马来眠,对于轻度或重度患者均有较为理想的疗效。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 (一)中药疗法 (1)丹参息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养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区血管性头痛。[处方及用法]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2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每日1剂,12~15天为1疗程。(2)天麻头痛散[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驱风镇痛。主治偏头痛。[处方及用法]天麻12克、当归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荆子12克,水煎服。(3)疏肝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气郁结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叶10克、炒枳壳9克、甘草6克,水煎服。(4)清热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热;主治痰湿化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陈皮9克、枳实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5)当归化瘀方[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当归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6)清肝痛停方[功能主治]功能清肝凉血;主治肝经血热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龙胆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壳9克,水煎服。(7)莲草茯苓方[功能主治]功能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8)散寒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温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阴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吴茱萸6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9)祛风止痛方[功能主治]功能祛风化痰;主治风痰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钩藤12克、白芍12克、胆星10克、陈皮9克,水煎服。(10)桂枝调和方[功能主治]功能调和营卫;主治营卫不调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处方及用法]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二)食疗方 菊芎羊肉[主治]偏头痛[原料]羊肉100克、杭白菊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牛藤12克、生地20克、防风15克、羌活12克、香附12克、藁本10克、木瓜10克。[制备]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褒1小时30分钟。 (三)外敷方 [职位]太阳穴(双)[处方及用法]取川乌6克、草乌6克、薄荷1克、细辛1克、生石膏12克、胡椒1克,研细末,白酒调为糊状,敷太阳穴。每天1~2次。

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枣仁10g,泽兰15g,益母草15g,枸杞子15g,黄精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郁李仁10g,柴胡10g,枳壳10g。服药21剂,面部黄褐斑颜色变淡,范围同前,心烦、失眠均减轻,仍多梦,月经如期而至,但仍量少,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红,苔少、有裂纹,脉沉细。上方去枳壳,加丹参20g。继服21剂,斑色变浅,范围明显缩小,全身症状均有所改善,月经量有所增加,大便不干,口干减轻,仍有腰膝酸软,舌脉同前。上方加菟丝子15g、杜仲10g。再服21剂,面部色斑明显消退,皮肤有光泽,双颧部尚可见残留的绿豆大小的数块浅黑色斑,月经后期3耀5d,经量增加,但经期仍感乳房胀痛,睡眠转安,情绪稳定,大便正常,舌红,苔少、有裂纹,脉沉细。上方去酸枣仁,加郁金10g。14剂。嘱患者服药后如见效,可再服14剂。服药2个月后,面部黄褐斑基本消退。 按 肝肾同源,肾阴又称元阴,是机体阴液的根本,是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肾的阴阳既要充盛,又要相对平衡、协调。若肾阴亏损,精不化血,精不化气,精血、肾气均会不足,则月经的异常就会随之而来[5];精血亏虚,头面失荣,或阴不制阳,虚火上炎,熏灼面部,血热滞结,则发生黄褐斑。故治疗时应以滋阴补肾为主,辅以养血活血,以达到精血充盛、阴平阳秘、冲任条畅、化瘀消斑的目的。本例方中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与黄精配合,可平补肾、脾、肝3脏之阴;女贞子、旱莲草滋肝肾,养阴血;枸杞子益肾填精;当归、川芎、白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化瘀消斑;柴胡、枳壳理气解郁;益母草、泽兰活血通经,协同使用可使气机条畅,冲任调和;炒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元阴不足,阴液亏少,无以行舟,故以郁李仁润肠通下。服药后月经基本如期而至,唯血量偏少,故减去理气的枳壳,加丹参以加强养血活血之效。之后根据肾为水火之脏、肾之阴阳互根互生的理论,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加用菟丝子、杜 仲等填精益肾、温补肾阳,以阳中求阴。 4 小 结 黄褐斑作为一种色素沉着性病变,虽属皮肤病范畴,但以女性患者为多,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中医学认为,该病病机根本在于机体脏腑、气血、冲任的失调,并与肝、脾、肾3脏关系最为密切,3脏均会导致气血运行障碍,气血瘀滞,颜面失与荣养,故发为黄褐斑。 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多采用西药,然而由于西药的作用单一,难以达到综合调节的作用,因此疗效欠佳。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优势十分明显,通过辨证分型论治,可达到调节脏腑阴阳使气血运行条畅、经络平衡的目的,从而使面部荣华有光、黧黑尽去,具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而治疗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辨证准确,抓住各证型的精髓。由于临床上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和肝肾阴虚3型常可相互转化或有并见的症状,故需抓住主要矛盾,对症治疗,治疗中要处理好虚与瘀的关系,注意补阴药的运用及顾护脾胃,方可获得良效。另外,该病患者常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调节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防晒及化妆品的使用,积极预防妇科疾病及治疗慢性病,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萍,张芃.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2]朱仁康.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 [3]高新彦,马宽玉.古今名医皮肤性病科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 [4]王萍,张苍.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9. [5]黄尧洲.皮肤病中医特色诊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 收稿日期:2011-07-12 (编辑 颜 冬) 文章编号:1001-6910(2011)10-0060-03·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验 马帮义,吴锦萍,韩 丽 (米易县中医医院,四川米易617200) 关键词:头痛,血管神经性/中医药疗法;柴葛解肌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志码:B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头 · 06 · 中医研究 2011年10月 第24卷 第10期 TCM Res.October2011Vol.24No.10 万方数据

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探讨_黄粤

[收稿日期]2004-07-18 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探讨 黄 粤1,丁元庆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05)01-0018-02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病人的40%。本病多在20岁左右起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胀痛、头部压迫感或紧箍感等,疼痛位于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部,呈轻中度发作性或持续性,病程持续数日至数年不等,易于反复发作。疼痛部位肌肉可有触痛或压痛,有时出现头发牵拉性疼痛,头颈、肩背部肌肉有僵硬感。多数病人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多因精神紧张、工作疲劳等诱发,月经来潮或更年期亦可加重。 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关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患者颅骨周围疼痛受体异常导致肌硬度和肌压痛均高于正常人(末梢性因素);种种应激引起持续性肌收缩、肌缺血,游离出致痛物质(中枢性因素);紧张性头痛时缺乏中枢性的肌收缩抑制机构(两者间的平衡因素参与作用)。目前,中医学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有风、湿、火、痰、瘀、虚等因素,脉络阻闭,神机受累,清窍不利为其基本病机。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医病因病机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1. 紧张性头痛病因病机分析1.1 风邪上扰,气机失和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百病之长,最易夹他邪为患,循经上攻,导致经脉痹阻,气血不畅,以致头痛。患者头痛多反复发作,忽犯忽止,系“风性善行而数变”之表现。肝为风脏,主疏泄,调节情志,疏畅气血,与胆互为表里,且胆经行于头之巅,布于头之侧,故本病与肝胆二经密 切相关。中医认为,肝风责之肝木失和,如华岫云言:“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因此,本病作时无止的病因病机应具体分为外感风邪与内伤气机失和两方面。1.2 肝郁化火,肝火上扰 “肝为万病之贼”,故紧张性头痛发病与肝经郁火上扰存在密切关系。肝郁气滞日久郁而化火,火热熏灼,上蒸清窍,壅滞头面经脉,气血运行失调,导致头痛发作。而肝火亦每下劫真阴,致肾阴亏虚,导致阴不敛阳,水不涵木,肝火上炎,清窍被扰,亦可发为头痛。 1.3 痰浊内生,壅阻络窍 痰浊内阻,影响脏腑气化,阻碍气机,妨碍气血运行,导致经脉不通,是紧张性头痛发病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头痛昏蒙、胸膈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而厚、脉濡滑。1.4 气滞血瘀,经脉不畅 瘀血内阻乃肝木失用之标。由于焦虑、紧张、抑郁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脑络痹阻不通,不通则痛,遂致本病发生。表现为痛处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本型患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同时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瘀血是紧张性头痛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之一。1.5 湿邪困阻,清阳不展 多因饮食所伤,劳逸失度,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闭阻,脑失清阳、精血之充,脉络失养而成。本型主要特点是疼痛呈重滞、紧缩感,病程长,缠绵不愈,与湿邪重着黏滞关系密切,符合《内经》“因于湿,首如裹”之论。1.6 坐卧不当,劳伤筋脉 18 第29卷 第1期2005年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TCM Vol .29,No .1 Jan .2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