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中英文广告语翻译论文英汉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系别:专业 (方向):英语(国际商务)年级、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摘要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想让自己的商品在众多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外,广告必不可少,而在市场环境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恰当的广告语言,尤其是面向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消费者时如何准确,贴切的宣传自己的商品,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渐频繁,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各个国家竞相推销自己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商品和厂商的声誉向国际推广。
由于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文广告应当如何创作,将广告随便找个懂外语的人来翻译,而不是交给专业人士进行策划,因此译文质量难免不高。
部分广告主对外文一知半解,外行指导外行,使译文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因此有的译员在处理广告翻译时机械对译,死扣字眼,削足适履,造成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广告语言的特殊性方面入手,集中阐述中英文广告语言使用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避免这种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 英汉广告语翻译跨文化差异ABSTRACTNowadays as we know,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cute marketing competition, under this condition, a good quality will be necessary if you want to make your commodity blooming and attractive to the consumer among millions of other competitors, besides ,a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thi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vironment, a proper advertise, especially when facing various consumers wit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different custom background, how to advertise your merchandise in a proper andefficient w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rom other importances.With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economy combination, ther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business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everyone aim at developing the market abroad by promoting the sale of their productions, one of the extremely importance is to make their own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r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by advertising.We cannot deny that many of the civil enterprises haven’t realized how to create an English advertisement, and search for help from an inexpert translator instead of professional agency, that leads to a poor quality of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ome of the translation consignor knows little about English, inexpert helps inexpert,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ed advertisement will not be assured, and so that, many of the translator did a poor work with various intolerable mistakes. This thesis start with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pecialty of the advertise language, concerningabout the divers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e language use, the reason of the diversities and the way of solve the problem.[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 language translation two cultures diversity目录一、关于广告............................................................................................................(4) 1、广告的定义.. (4)2、广告的起源 (4)3、广告文化二、广告语言 (5)1、中西方文化差异 (5)2、中西方语言差异 (6)3、文化差异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6)三、中英文广告语互译 (7)1、背景及其现状 (7)2、翻译案例与技巧分析 (7)四、心得体会与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1)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一、关于广告1、广告的定义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销功能,同时广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翻译研究/翻译研究: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分析论英汉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分析 引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得各大企业在不断提升自身品牌质量的同时还要在产品的服务、产品的销售形式及创新的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进。
作为商品之间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产品的宣传是各大名牌商品需要进行拓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自加入WTO之后,如何有效的将品牌广告的内容与国外的文化以及风俗传统进行结合成为我国各大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不仅要有较为精心细致的策划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的实时发挥,这点需要从翻译的角度来对广告的内容进行艺术化、程序化处理。
成功的广告翻译及广告商标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不能有效的合理的进行广告翻译处理,不仅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也极有可能给国家形象带来损害。
一、英汉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翻译在各大国际市场交流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
这和英汉民族在对待事物的处理问题上以及观察事物的视角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些不同是可以反映在对待同一个广告的翻译上面存在的差异。
著名的美国翻译家比尔波特曾说过,翻译是一种针对语言的修行,它是从一种文化视角到另一种文化视角的最自然和直白的修养。
这充分体现了翻译对于个人和民族来说都是在文化制约的程度来进行体现的。
熟练而又恰到好处的运用英语和汉语的习俗往往是一次成功翻译的关键。
广告翻译和其他翻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针对的人群比较广,这也是翻译所在的困难之处。
所以说广告翻译一定要从里到外,从大到小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要对语言、语境有一个细致的把握。
对于英汉广告的翻译主要从以下几个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
价值观念是体现不同国度对待事情处理的态度、方向和行为的核心内容。
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的文化价值趋向多呈现出内向型,在对待事物的处理方面多偏重于自觉能力以及道德价值观念。
广告翻译常见问题研究及翻译策略广告的说明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
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语广告翻译常见的问题等方面归纳出了广告翻译的几种策略。
标签:广告广告翻译文化广告是一门说服的艺术,能使观众产生强烈购买欲望的广告就是成功的广告。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加入WTO,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外国产品也大量涌入中国。
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市场,竞相推销本国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产品和企业的声誉向国际推介。
因此,中外企业都面临着商务广告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即广告翻译的问题。
一、文化与广告翻译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
从性质上分,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
在心理文化方面,人文文化重人论、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
重综合、轻分析。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
而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
重分析、轻综合。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索取。
而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产品介绍,应该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
例如:某机场的候机大厅有一条英汉对照的公益广告标语:“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吸烟请到吸烟区。
”“For your and others health, the passengers who smoke, please go to the smoking area.”这条标语是想告诉大家候机室不准吸烟,如要吸烟,请到吸烟区。
标语的用意中国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但从它的汉式英译结构分析,英译汉的意思便成了“为了健康欢迎候机乘客吸烟。
”因为机场特意为吸烟者安排了吸烟的场所。
这哪里还有禁止吸烟的提示,简直就是纵容乘客吸烟。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
从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摘要】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特点,包括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表达方式上,中英商业广告用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英文更加注重直接、简洁的表达方式,而中文则更加偏重于修辞和文雅。
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文化差异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历史、宗教等多个方面,对广告语的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有着深远影响。
翻译策略对于解决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文化差异至关重要,需要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加强对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翻译研究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英商业广告用语、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翻译策略、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表达方式、文化差异、翻译研究、加强、促进发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广告是一种主要用于传达商品、服务或品牌信息,并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宣传手段。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商业广告正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语言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还包括文化背景、习惯,以及消费者心理等方面。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广告传达信息的不准确,甚至造成文化冲突。
深入研究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文化差异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特点、表达方式差异、文化差异、影响因素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翻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文化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英商业广告用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语言体裁之一,对于增进中英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2 论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3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4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5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6 On Dreiser’s View of Womanhood in Sister Carrie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8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9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0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渗透11 从归化异化角度浅析《三字经》两个英译版本12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13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14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15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16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17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8 浅析美剧台词中幽默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19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20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2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22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23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24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25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26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27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28 从《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29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30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31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32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33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34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35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36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37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38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39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40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41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42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43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44 《荒原》中死亡与复活的意象分析4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46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47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48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4950 简爱的双重性格分析51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52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5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54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55 中西文化中女性家庭价值观之对比研究56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57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58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59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60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61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62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63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64 中西见面礼节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65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66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67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68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69 出人意料的结局和夸张-基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70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71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72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73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74 国际时政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解读75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76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77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78 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79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8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81 新闻标题中的对话性82 解读《拉帕希尼的女儿》中的父爱83 任务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84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85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APPLE and OPPO86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87 大学生通过联想记忆词汇的方法88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89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90 比较研究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9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9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93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94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9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96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97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98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99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100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01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102 萨拉的性格魅力103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104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105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106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107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108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109 从读者接受理论看《达.芬奇密码》的成功110 英语与汉语中禁忌语的比较111 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112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113 影响中国高中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实践的因素114 《通天铁路》中超验主义与清教思想救赎观冲突之探析115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116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117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118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119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20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121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122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12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124 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125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126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27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28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129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130 On Symbolism in Fitzgerald’s “Winter Drea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31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132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33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3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135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36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137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138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139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140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141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142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143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144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14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146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47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148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149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50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51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152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153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154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155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156 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与培养——以天河中学学生为例157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15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159 简析译者文化背景对其处理习语翻译的影响--《水浒传》赛珍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160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161 探究傲慢与偏见的独特魅力162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63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164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165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166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67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168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169 The Cultural Predicament and Transcendenc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Allusion in News 170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171 浅析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皮克拉悲剧命运的根源172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3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174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75 《喜福会》所表现的中美文化的冲突和兼容176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77 (英语系经贸英语)浅谈成本领先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格兰仕为例178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79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80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181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182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18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184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185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186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187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88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189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190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191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19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93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94 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195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196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197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198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199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200 以《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为例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的应用。
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广告语的翻译技巧摘要: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
广告英语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广告英语翻译是融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为一体的。
因此在广告翻译中应对译入语的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文化、文化观念及文化审美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译文保持原广告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商业广告;翻译;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301-02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在商业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只简单地把国内成功的广告直译出去,结果往往是不好的,因为国际广告与国内广告相比,将面临着传统习惯、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差异问题。
本文以中西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对广告文化及广告翻译的相关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
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
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 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
在广告中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文化心理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销功能,同时广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在“广告语言艺术”一书中提到,“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
”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
因此,在遇到此类涉及到各自文化内涵及表现的广告翻译时更应注意。
比如,在我们中国人心目当中“龙”代表吉祥,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
但dragon对于西方人来说是罪恶的象征。
圣经故事中的恶魔satan 就被称为“great dragon”。
black cat(黑猫)在我国不会有特殊理解,但在基督教国家则被认为是魔鬼的化身、邪恶与不吉利的象征。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却会引起伊斯兰教国家的反感,因为它的长相有些像猪。
从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看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语言、文化、习惯等方面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特点。
本文从语言和文化角度来分析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差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从而加深中英商业交流的理解和沟通。
语言差异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中英商业广告用语在词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英文广告中经常使用的“brand”可以翻译为“品牌”,而中文广告里使用的“品牌”则难以直接翻译为英文。
类似的,英文广告中使用的“cool”、“trendy”等词,在中文里也不一定有精准的翻译。
另外,在不同领域的商业广告中,词汇的差异也很显著。
例如,在餐饮业中,中英文广告的词汇差异很大,例如中文里常用的“经典菜肴”、“特色小吃”等,都难以用英文直接表达。
2. 语法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语法和句型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口语化的英文广告中,经常使用简短、有力的短语或单词来表达,例如“just do it”、“think different”等,这种语言风格在中文广告中较为罕见。
而中文广告通常采用一些比较长的句子或者短语来表达,例如“感受时尚的魅力,尽情享受生活的品质”等。
3. 发音发音也是中英商业广告用语的一个显著差异。
英语中的发音比中文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在语音调上。
例如,英语中的弱读和重读现象在中文中较为少见,这也使得英文广告在口语化表达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但是,英文广告在语音和发音上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训练才能掌握。
文化差异1. 文化符号广告语言中的文化符号是人们理解广告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英两种文化的符号系统不同,因此在广告中使用的文化符号也不同。
例如,中国广告中常用的红色、龙等符号,在西方文化中则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又如,英国广告中常用的微笑、握手等动作,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 社会背景广告中的语言和文化符号都离不开所处的社会背景。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翻译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汉之间的商业交流日益频繁,广告作为商业宣传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英汉广告语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化差异现象,因而需要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来保证广告宣传的有效传达。
本文将探讨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英汉广告语的文化差异现象1.文化内涵差异英华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文化内涵在广告语中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很多经典的英文广告语在进行翻译时难以完美表达其文化内涵。
英文广告中常见的“Got milk?”(你喝牛奶了吗?)在汉语中直译可能会失去原汁原味的幽默感,因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翻译调整,以便更好地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
2.习惯用语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广告语的翻译需要特别注意。
英文广告中常见的“grab a bite”(随便吃点东西)在汉语中无法直译,需要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口味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广告宣传的精准传达。
3.文化符号的差异文化符号在广告语中起着重要的表征作用,然而英汉两国的文化符号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着热情和爱情,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则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在进行广告语翻译时需要特别考虑文化符号的差异,以避免文化误解和传达偏差。
翻译策略1.保留原意,调整表达方式在进行英汉广告语翻译时,应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宣传效果,但是需要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口味进行相应调整。
“It's finger lickin' good”(香到手指都想舔一船)在中国市场可能会适当调整为“回味无穷”,以更好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情感需求。
2.采用当地化表达在翻译英汉广告语时,应采用当地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情感。
“Just do it”(只管去做)可以在中国市场中翻译为“只争朝夕”,以强调中国消费者对于自我实现和成功的追求。
浅谈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国经营,而广告翻译是企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之一。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广告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信息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不同,因此在广告翻译中,语言差异是最直接的问题。
中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文的象征性和英文的直白性。
中文是一个象征性语言,具有很强的修辞和想象力。
中文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暗示、比喻和隐喻来达到表达的目的,同时中文语言还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种结构和表达方式在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如果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误解或歧义的产生。
英文则是一个直白性语言,具有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不像中文一样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理解其含义。
在广告翻译中,英文广告通常都是直接地点明要表达的信息,而且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广告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口号和吸引人的图像,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英文广告的特点之一。
二、文化差异文化是㛤代人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语言、习俗和传统的总体,它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因此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广告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英文化差异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
中文文化强调节俭、谦虚和忠诚,这种价值观与英文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和竞争相对比,因此在广告翻译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差异进行复杂的取舍和转化。
例如,在中文广告中,一些消费品公司往往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强调适用于大众消费者,这种价值观在英文广告中就不重要了,英文广告往往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和高价值,强调产品的定制和专属性。
此外,中文和英文在行为规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文文化强调礼仪、敬老和尊重,而英文文化则强调竞争、勇气和责任。
这种差异在广告中同样是需要考虑的。
在广告翻译中需要避免引起消费者误解或不适的情况,例如在中文广告中强调尊重长辈,在英文广告中强调个人的机会和自由。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红字》中体现的清教思想2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3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4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5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6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7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8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9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10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1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2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13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14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婚姻的选择15 涉外商函的特点及其翻译16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1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8 论中美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19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20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21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22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23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24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25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26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27 论被动句的翻译28 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29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30 《红楼梦》英译中双关语文化成分的翻译策略研究31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32 A Feminist Reading of The Portrait of a Lady33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人的性格差异34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35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36 从谚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37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39 从目的论看中国企业简介的英译40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41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42 “eye”的认知分析43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D.H. Lawrence’s The Woman Who Rode Away4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45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46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47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48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49 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50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51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52 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53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54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55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56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57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58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59 中国英语初探60 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61 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某中学为例62 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研究63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64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6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几种婚姻模式66 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玫瑰”的象征意义67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68 A Ten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69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70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71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72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73 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74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75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76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77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78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79 分析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0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81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82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83 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文电影幽默语的翻译84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85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帽子和鸭子的象征意义86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87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88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89 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90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91 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9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93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 ocabulary94 词义的选择和商务英语的汉译95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96 论《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救赎》中的反讽97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98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99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100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101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102 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103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10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105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106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107 论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108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 nald’s Success109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110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111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112 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113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宗教讽刺114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115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116 论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干扰及相应对策117 The Analysis of Pearl in The Scarlet Letter118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119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120 中英礼貌用语差异121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122 浅析中英恭维语123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Memory Efficiency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124 《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125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126 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27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128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129 从翻译美学角度评析白朗宁夫人“How do I Love Thee?”四种汉译本的得失130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131 论词典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利用132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133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134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135 浅析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136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137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138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139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140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film The Treatment (Gua Sha) 141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142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143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144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145 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146 商标翻译的美学特征和技巧147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148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14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分析150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151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152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153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154 霍桑的矛盾心理及其体现在《红字》中的对比描写155 二战后美国摇滚乐的发展及影响156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157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158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159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160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161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162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评析《夜色温柔》中美国梦之破灭163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64 不同的音乐折射不同的文化165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166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167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168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169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170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种类、特点与其文化映现对比171 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172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173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174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175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176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177 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178 浅析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179 Unavoidable Tragedy –A Case Study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80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开题报告+论)181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182 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183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184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开题报告+论)185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186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187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188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n O. Henry’s Major Works189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190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191 法语给英语带来的影响192 希望和宿命论之间的挣扎-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193194 从《穿靴子的猫》看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195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196 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197 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198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199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200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