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第三版 郭小聪主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20
郭小聪主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经济学(第三版)政府经济学(第三版)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政府经济学(第三版)第9章政府支出的社会经济分析公共支出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一般影响1公共支出的规模分析2公共支出的效率分析4公共支出的结构分析32●公共支出及其经济影响●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公共支出结构分析●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公共支出效率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9.1.1、公共支出的基本内涵公共支出,亦称公共财政支出,通常的意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造成的费用,即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取得其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公共支出直接体现为公共部门支出账户上的数额,一般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公共部门往来和资本账户中的各项支出,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大部分国家都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性拨款补助忽略不计。
公共支出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以上是对公共支出的狭义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公共支出还包括政府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法规所导致的私人部门增加的开支。
本章讨论的公共支出仅限于其狭义的含义。
9.1.1、公共支出的基本内涵就其本质而言,公共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因而与政府的特性和制度密不可分。
首先,公共支出与政府职能有关。
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影响着财政支出的规模。
其次,公共支出与公共利益有关。
公共支出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为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支付的成本。
再次,公共支出与政府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
公共支出实际上是社会需要政府作用而付出的代价。
最后,公共支出与财政支出制度有关。
自17世纪出现财政预算制度以来,财政支出走上了规范管理的轨道,有效地防止了支出的随意性。
因此,在许多国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公共支出水平。
但是在我国,由于存在较大规模的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目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还较难说明公共支出的总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