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教案题目: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目标:1. 了解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贡献以及其与其他领导人的区别。
2. 探讨拿破仑的军事思维和战略意识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3. 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并思考其对于现代战争的启示。
教学重点:1. 掌握拿破仑的思想和战略。
2. 理解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对于历史的影响。
3. 思考并讨论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是否仍然适用。
教学资源:1. 拿破仑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
2.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拿破仑,并激发他们对于拿破仑的兴趣。
2. 学生就拿破仑对战争历史的影响进行短暂讨论。
知识点传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生平和军事成就,介绍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小组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拿破仑的思想、战略和战术。
小组合作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历史上知名的领导人,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朱可夫、衣食住行、西奥多·罗斯福等。
2.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料收集该领导人的生平和军事成就。
3. 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和分享所收集到的信息,并讨论该领导人的战略优势和弱点。
课堂讨论: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探讨拿破仑与其他领导人之间的战略差异。
2. 学生讨论拿破仑的成功和失败因素,并思考这些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是否仍然适用。
总结:1. 教师总结课堂讨论的要点,强调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如:拿破仑的战略思维是否适用于现代战争?为什么?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的论文。
2. 学生可以选择论证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战争中的适用性,或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对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影响。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领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阅读拿破仑的故事,客观评价拿破仑。
2.通过学习探究活动,评价拿破仑战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拿破仑一生的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的品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其同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1.评价《拿破仑法典》。
2.评价拿破仑本人和对外战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名言警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拿破仑。
通过简要讲述拿破仑的生平,以此来感染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讲述少年拿破仑的故事,得出时代创造英雄的观点。
1.1799年雾月政变2.1804年第一帝国的建立3.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经济: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
法制:《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其他: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等。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封建特权、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正义的反对欧洲反法同盟入侵的战争。
(2)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吞并西班牙等。
(3)争霸战争(英法之间)。
(4)拿破仑第一帝国的性质对内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因此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帝国。
(5)评价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多次打垮欧洲反法同盟,客观上起到了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复辟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这些同家的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具有进步的一面。
但法国对外战争也有与英俄争霸和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人民的一面,特别是随着法国日渐强盛,欧洲列强对法国的威胁日益减小,其战争的侵略性和争霸性就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设计)设计者:李辉一、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
第一目讲述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第二目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的评价及作用,第三目讲述拿破仑的战争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鼎盛,第四目讲述导致“拿破仑时代”最终结束的两次重大战役—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雾月政变”,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的法典》,拿破仑的战争,评价拿破仑。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探讨中认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课讲授性信息较少,教师的发挥、展示空间相对狭小。
因而宜将课堂适当让与学生。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收集拿破仑的信息、故事,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解决书本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
授课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较好的互动气氛中完成教学。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复习提问: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第一部分: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目标】1、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2、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3、从拿破伦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树敌太多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教学教法】讨论交流法,主题引导法【重点难点】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像一,炮兵上蔚的惊人之举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像,讲述拿破仑的相貌及故事,而重要的是在1799年11大月9日(即共和历雾月18日)在资产阶级政客和一些军官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史称"雾月政变".并强调指出拿破仑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二,《拿破仑发典》拿破仑掌握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了一套法国近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的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这部法典加以评价.营造自由讨论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开放性的结论.三,[滑铁卢的惨败]提问:"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又是怎么评价拿破仑战争的"通过讨论,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中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总结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作业布置】1、法国大革命时期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拿破仑•波拿巴从一个小小的上尉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英雄人物,既征服过欧洲,也曾被流放到小岛上走完最后的人生。
学习这课后,你肯定有许多感想,请说说看:○1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中要成功,我们需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2、1821年4月,拿破仑•波拿巴在逝世之前,曾说:我希望能够把我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大化坪中心校有效教学导学案6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一、学习目标:1、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2、评价《拿破仑法典》。
3、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4、评价拿破仑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5、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6、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学习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三、课前学习:1、收集相关资料,理解“时势造英雄”。
如:少年时代拿破仑的故事、土伦战役的经过,雾月政变的简要经过。
2、阅读教材,梳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完成大事年表。
1799年11月9日1804年12月1805年12月战役1807年颁布拿破仑法典1812年战役1813年战役1815年战役3、分析雾月政变的历史背景。
4、拿破仑上台后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5、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法典》?6、拿破仑上台后,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7、怎样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性质和影响?8、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9、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四、能力训练:1、“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
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 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发动对外战争。
B 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 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2、拿破仑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样“东西”是指()A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B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 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D 对外打击反法同盟3、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上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课题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他的失败。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重点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原因 教具:教学挂图 小黑板、投影 难点 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关键 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及条件教 学 流 程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时间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
二、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拿破仑 知道他是谁,能简单作一介绍吗? 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宽,回答得非常好,今天我么你就来具体了解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板书) 三、传授新课: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那么你知道拿破仑是怎样登上历史舞台的? 投影显示:《拿破仑法典》封面级片断: 1、“对于事物有绝对大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2、物质有所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之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稍作总结,引入主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及看图 指导学生结合封面级片断:教师提出问题对学生实施予以点拨 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学生明确。
从文中搜集信息:雾政变(板书) 学生展开小组活动 组内合作组建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固有知识,为探讨新只是作热身。
导入新科 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此部分问题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叫抽象,小组活动可充分发挥其知识培养“团协意识”3’15’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1)拿破仑为什么要颁布法典(2)怎样讨论法典?拿破仑统治时期正是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主要阶段、拿破仑加速了这一过程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通过暴力被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1. 引言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领袖之一。
他在短短十几年间,带领法国军队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维在当时和现代战争思想中都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基于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对其战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个教案,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战略智慧。
2. 战略思维与目标设定拿破仑的战略思维注重整体的战争动态与战术之间的协同作战。
他善于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形势,设定明确的战略目标。
教案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教导他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术。
3. 军事组织与指挥艺术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与他对军事组织和指挥艺术的极高造诣密不可分。
他重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在战斗中迅速做出决策,并能高效地指挥大规模军队。
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军事组织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活动模拟指挥官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心理战与舆论操作拿破仑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手段是心理战。
他善于运用宣传和舆论操作的手段,通过影响敌军和民众的心理来达成目标。
在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战对战争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让学生体会心理战的实际运用。
5. 军事后勤与资源管理无论多么出色的战略,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持和良好的资源管理,战争也难以取得成功。
教案中可以介绍拿破仑的后勤管理体系,引导学生思考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资源的有限性,培养他们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
6. 综合应用与案例分析教案的最后一部分可以以拿破仑的案例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综合应用和案例分析。
学生可以分小组研究拿破仑的一场著名战役,并提出自己的战略方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7. 结语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家,他的战略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的内容。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饿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尽管人们对拿破仑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但是“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念和宗教政策,对1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课共分4目,第1目“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第2目“《拿破仑法典》”,第3目“帝国的铁蹄”,第4目“滑铁卢的惨败”。
四目紧扣课题,从横向上展示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从纵向上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
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中,已经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分为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是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评价拿破仑。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认识拿破仑一生,认识到双重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提到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材料。
教师将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印发给学生。
在学生事先掌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播放《英雄交响曲》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第一步:初识拿破仑——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科西嘉小狮子
本步骤是在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拿破仑资料的基础上完成。
主要介绍其生平,特别介绍其由一个小小的步兵上尉步入政治舞台这段经历,其完成方式是通过讲故事或者多媒体展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展示等能力。
为了突出拿破仑的政治才能所以本标题设置为“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科西嘉小狮子”
第二步:再识拿破仑,下设三个小标题
本步骤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拟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去学习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为了便于操作老师先把四目分解成以下三个内容:土伦新星的惊人之举、改造法国的为政举措、人生顶峰到穷途末路的跌落;然后把学生也分成三个大组完成四目的学习。
(一)土伦新星的惊人之举
本内容由第一组完成。
自学课文第一目,获取拿破仑从一个小小的步兵上尉步入法国政治舞台的知识信息;展示学习成果——拿破仑从土伦新星到第一执政的从政轨迹、当时的历史背景、发动的政变等史实。
(二)改造法国的为政举措
本内容由第二小组完成。
本步骤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拿破仑的文韬,也就是拿破仑的对内举措。
教师显示学习任务:
1、我能学——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由前后左右的同学自然分组,找出拿破仑的为政举措。
(信息有:加冕称帝、政治统治、经济改革等内容。
)
2、我会学——小组合作,探讨得出这些举措的作用、解读《法典》。
3、我展示——展示各组学习收获,派代表发言。
(三)人生顶峰到穷途末路的跌落
本内容由第二小组完成。
本步骤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拿破仑的武略,感受拿破仑在军事方面的举措,也就是帝国的对外措施。
1、学生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前的知识准备,把收集到拿破仑打击欧洲反法同盟的作战次数情况用表格的情况展示给同组其它同学;然后结合课文中介绍的几次著名的战役感受拿破仑的军事才能。
2、探究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学生互助探讨、老师行走期间感受其认知程度并实时点拨引导。
3、展示:一是展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情况,由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结合地图、表格通过多媒体讲解;二是重点展示探讨的如何评价拿破仑战争。
在完成以上内容后,老师过渡至下个环节。
主要突出一个出生贫寒、个子矮小、性情古怪的科西嘉怪物为何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一个步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
第三步:细读拿破仑
本步骤在于分析探讨拿破仑及其评价。
其完成方式如下:
1、名言剖析:
多媒体显示三组名言,分析拿破仑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一组: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第二组: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第三组:
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学生欣赏名言得出拿破仑的成功在于他良好的心理品质。
比如:自信坚强、勇敢不怕挫折、谨慎严于律己、远见卓识、热爱祖国、崇尚文明、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等待。
师语过渡:为什么不可一世的科西嘉小狮子最终却只能落难孤岛、客死他乡?
2、为何失败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拿破仑的内外举措,帮助学生认识到拿破仑虽然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是从的一系列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性格缺陷。
师生共同探讨: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等。
这些性格缺陷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因素,引导学生要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但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是不是仅仅就是他的个人因素呢?教学引导探讨导致失败的其它因素。
(2)客观因素是资本主义还不够强大,时机不成熟;欧洲的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等。
3、客观评价
师生对如何评价拿破仑形成共识,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四步:回眸有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展示点,整体把握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拿破仑不愧为时代秀。
1、形成以下线索,便于识记:崛起—称帝—征战—败亡。
2、学有所悟——学生谈收获、感悟。
第五步:测评我能行
本步骤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1、解读拿破仑语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1)文中提到的“它”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拿破仑会引以为傲(或者如何评价“它”)?
2、请你欣赏——播放《英雄交响曲》,简介交响曲,为什么贝多芬愤而撕毁呢?是因为哪件事?
3、分析说明为什么“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改变了法国历史,震荡了欧洲,最终还是命丧圣赫勒拿岛?
五、小结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拿破仑上台——雾月政变
对内《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统治——
对外战争
拿破仑退出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