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爆炸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19.67 KB
- 文档页数:3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一、概述近期,山西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隧道火灾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该次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事故背景及原因分析1. 事故背景该次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在X市某地铁工程建设现场施工过程中,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害。
该地区历来交通繁忙,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困难和挑战。
2. 原因分析经过详细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导致这次隧道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缺陷首先,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由于规划标准不完善、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影响到消防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疏散通道的设置。
这使得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无法迅速疏散,进一步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二)施工管理不到位其次,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
包括施工方对于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操作人员对应急处置措施理解不够充分等问题。
这些因素导致了火灾爆发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扑救。
(三)应急救援响应不及时此外,在应急救援方面也存在问题。
事发当时,相关部门未能快速反应和出动力量进行有效处置,导致火势蔓延加剧以及伤亡人数增多。
在隧道内设立适当的提前预警系统,并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是必要之举。
三、安全措施改进建议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安全措施改进建议:1. 加强设计标准与规范针对隧道工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动制定完善可行的设计标准与规范。
尤其需要注重消防通风系统和疏散通道的设计,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保障人员安全撤离。
2. 强化施工管理与培训加强对工程方和操作人员的施工管理与培训,提高其安全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必要时可以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确保相关责任人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有效避免失职导致事故发生。
3.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组织演练活动。
加强与政府部门、医疗救护等相关单位合作,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以便在事发后能够快速响应并展开有效救援行动。
山西通报隧道爆炸事故系有策划有组织集体隐瞒各地新闻中国广播网[微博]岳旭辉李楠2019-02-06 08:21我要分享3中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岳旭辉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12月25号,山西临汾市蒲县境内的南吕梁山隧道传出疑似爆炸声。
有消息说,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在施工时发生爆炸,但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公司没有对外公布爆炸事故及死亡情况。
4天后,有网友在微博上进行了举报,称60多人遇难。
山西安全部门介入调查。
事故6天后,山西省安委会通报,这是一起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的重大瞒报责任事故。
但是,媒体质疑,网络举报和官方通报的人数为何相差如此巨大?又是谁下令瞒报了事故?今年1月5号,山西省安委会再次召开第二次新闻通气会,面对媒体质疑,山西安委会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公众期待真相。
事发一个多月后,昨天,山西省安委会召开第三次新闻通气会,事故原因和细节终于浮出水面。
那么,相关责任人究竟是如何瞒天过海的?12·25事故发生在在建的铁路隧道施工现场,调查显示,处于收尾阶段的施工单位“违法销毁剩余的爆炸物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刘德政表示,剩余炸药运送到隧道内施工工作面进行违法销毁,当时这些爆炸物品如果折合TNT 炸药当量相当于197.2公斤,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和大量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超过允许值的80倍:刘德政:当时,这个工区有76个工作人员,经历了那么大的冲击波和那么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还有那么多人能够侥幸生还,真是不容易,想起来真是后怕。
返回腾讯网首页返回腾讯网首页今年1月5号,山西省安委会再次召开第二次新闻通气会,面对媒体质疑,山西安委会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公众期待真相。
事发一个月,事故原因和细节终于浮出水面事发一个多月后,昨天,山西省安委会召开第三次新闻通气会,事故原因和细节终于浮出水面。
山西省安委会新闻发言人刘德政发布:经过32个工作日的工作,完成了调查,提交了调查报告。
山西隧道火灾事故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山西省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煤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然而,由于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矿井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期,山西省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隧道火灾事故,在此特别委托专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事故概述该火灾事故发生在某山西省某煤矿运输隧道中,导致多人死伤和财产损失。
经初步调查得知,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管理不规范: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能合理安排开挖进度和通风系统建设,并未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2. 设备维护不善:运输隧道内的消防设备未及时保养维护,无法正常使用;同时缺乏有效的监测措施和报警装置。
3.工人培训不足:部分从业人员对于应急情况处理流程等方面存在认识偏差和操作不当现象。
二、事故调查结果及分析1. 施工管理不规范导致应急措施缺失经调查发现,隧道开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按照规定进行坚固支护工作,增加隧道建设安全隐患;二是通风系统配置不合理,未能达到良好通风效果。
这导致在火灾发生后,烟雾无法迅速排出,在隧道内形成了恶劣的环境条件,给事故的扑灭工作带来了困难。
2. 设备维护不善影响应急处置效果消防安全设备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重要装备之一。
然而,在该矿井运输隧道内,消防设备长时间没有得到维修和检查,部分设备已无法正常使用或功能欠佳。
如遇突发火灾情况时,消防器材配备的匮乏使得人们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并且也没有声光报警装置提醒周边人员。
3. 培训不足导致事故损失加大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一环。
然而,该矿井针对运输隧道施工较为缺乏培训,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缺乏判断与应对的能力,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进一步加大了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调查结论根据对山西省某煤矿运输隧道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包括合理安排开挖进度、通风系统建设等方面,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爆炸事故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构成生产安全较大事故。
(一)事故发生经过。
按照工程计划,2012年12月25日,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仅剩一个开挖循环,即到达预定里程,施工处于收尾阶段,由六分部物资部长戴功玉组织清理剩余的火工品。
2012年12月22、23日戴功玉多次催促2号炸药库库管员顾平建清库。
2012年12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顾平建到六分部经理宋海涛处汇报2号炸药库库存爆炸物品还有14000米导爆索,4000米导爆管、部分毫秒雷管和炸药。
宋海涛询问六分部总工程师王秋林和物资部部长戴功玉后确认情况属实。
顾平建建议可以自行销毁多余的爆炸物品,宋海涛默许并要求注意安全。
25日上午11时左右,作业一队爆破员王兴猛拿着空白领料单找到负责审批的六分部安质部安全员王鹏龙,要求领取雷管和炸药。
王鹏龙电话请示六分部安全总监马正荣后在空白领料单上签字。
11时30分左右,王兴猛到2号炸药库领料,顾平建要求把库内剩余的导爆索等爆炸物品也一起领出去,王兴猛电话请示开挖作业一队队长彭昌伦后领出14000米导爆索、4000米导爆管和其他爆炸物品,并运到隧道右线工作面后方约35米处卸下。
当时开挖面上台阶掘进爆破的炸药已经装好,爆破联线已完成,副班长兼爆破员李久令(已在事故中死亡)正在布设放炮母线至DK301+267避车洞附近。
工作面除了领工员段守权(已在事故中死亡)、班长李久光(已在事故中死亡)和李久令外,其他人员都已撤离。
随后,由段守权和李久光将导爆索搬运至开挖工作面附近进行摆放,王兴猛也帮着搬运了2箱后离开工作面。
14时05分,发出了放炮警戒信号,14:40分发生爆炸。
此时1号斜井正洞进口方向隧道内共有作业人员76人,其中隧道开挖工程左线15人、右线11人;砼衬砌人员左线7人、右线23人;工程部测量组5人、质检员2人;机修所电工4人、装载机司机2人、空压机司机2人;其他车辆司机5人。
建设部关于吸取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教训立即在全国建设系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0.12.29•【文号】建建电[2000]10号•【施行日期】2000.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正文建设部关于吸取洛阳“12·25”特大火灾事故教训立即在全国建设系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建建电[2000]10号2000年12月29日)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山东省、江苏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今年12月25日21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现初步查明,特大火灾事故是由与东都商厦合资的丹尼斯公司违法电焊施工,违章作业引起的。
这起事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江泽民总书记对此事非常关心,作出了重要批示。
朱鎔基、胡锦涛、李岚清等中央领导也作了批示。
国务院办公厅以明电发出了关于认真吸取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特大火灾事故的沉痛教训,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紧急通知的要求,切实加强全国建设系统消防安全工作,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紧急通知如下: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的各类公共建筑、居民区以及各类厂房、仓库相邻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居民区消防通道是否符合消防规范进行全面检查。
凡不符合防火消防规范的,应立即责令业主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对于存在严重火灾隐患,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部门,要迅即报告当地政府,采取应急措施,并制定整改计划。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工程设计单位对住宅楼、学校、医院、商场、宾馆、饭店及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等各类建筑的设计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是“九五”期间完成的建筑设计。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来源:监管二处作者: 发表时间:2013-5-2 0:53:50 点击: 88次字体:日前,《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复,现予以发布。
2013年4月26日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六标项目部第六分部,在中南部铁路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2012年12月30日11时,省互联网宣传研究中心《舆情信息》反映,网上有关于南吕梁山隧道发生事故的信息,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责成市核实。
市、蒲县两级政府经调查核实,于12月31日凌晨证实伤亡事故确有发生。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遵照省政府对事故调查处理的要求并报经省政府批准,于2013年1月1日成立了调查组,调查组由省安监局牵头,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总工会、省重点办、铁路局等部门和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省人民检察院应邀参加调查。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相关单位概况。
1.中铁隧道集团: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资质证号:A1-16/1。
安全生产许可证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编号为豫JZ安许证字〔2005〕030044-11),有效期至2014年3月15日,其爆破资质由市公安局颁发,资质等级为二级,证号:4103000002,有效期至2015年12月,由市公安局于2010年6月9日审核。
山西侯马铁路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山西侯马铁路事故发生于2022年3月10日,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20多人受伤。
该事故曝露出一系列安全管理和意识上的问题,给我们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课。
首先,该事故暴露了对基础设施安全的不重视。
事故发生的铁路线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线路,年久失修,桥面塌陷的原因正是由于桥基缺乏基础设施维护和修缮。
这种对基础设施的不注重,势必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其次,该事故揭示了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初步的调查报告,这条线路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例如,事故发生前未对该桥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管理层对线路的安全隐患缺乏认识,相关人员对安全情况的把握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环节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再次,该事故提醒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
在山西侯马铁路事故中,有的人在桥上停车下车,有的人在车厢内挤满了乘客,这些人的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
这说明了有些人对于安全问题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缺乏对危险的正确判断和应对能力。
因此,我们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做到遇到安全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最后,该事故还反映出铁路运营公司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铁路运营公司作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企业,应该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而该铁路运营公司在事故中显然存在疏忽和不负责任的问题,给到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推动企业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
总之,山西侯马铁路事故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课,唤醒了我们对基础设施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和企业责任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国际商报/2012年/11月/15日/第B02版建设虽百折而不挠——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二标攻坚纪实本报记者许霞“阻工了!”王在斌一下子从梦中惊坐起来。
近三年来,对王在斌来说,这样情形已绝不是一次、两次了。
作为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二标的书记,主管征地拆迁的他,虽历任七届项目书记,但从未感受过这样的压力。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全长1260公里,是目前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重载铁路,也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建成后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征拆:难如登天“我们承建的中南通道二标全长29.947公里。
包含临县站和临县北站2座车站,总投资约为15.94亿元,全部在临县境内。
”中铁十二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二标项目部指挥长李士元向记者介绍说。
临县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县城被群山围绕,土地资源稀少,典型人多地少,经济也相对落后。
中南通道二标在临县境内拆迁任务繁重,征拆涉及临县7个乡(镇)42个自然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位甚是繁杂——“标段设计红线用地约2100亩,房屋拆迁980户,总面积计12万平方米,坟墓迁移共1600座,庙宇3座,可以说是在十二局集团项目建设史上征地拆迁密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项目部负责拆迁的副指挥长荆国平说,“其中有柏树沟村、东峁村、胜利坪村、安业村、善庆峪村等13个村庄,还是从村中穿过,拆迁量非常之大,任务非常之艰巨。
”此外,当地有条西纵高速公路也在建,当地居民对拆迁得到补偿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这给原本就土地资源稀少,拆迁困难的局面带来了更加难以预料的阻力。
11月1日,项目部副指挥长高付庆和总调度常蕊陪同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站在刚被拆了房顶的废墟上,高付庆向记者介绍:“这是寺家塔隧道进口,对面的半山腰上是胜利坪隧道出口,中间是胜利坪中桥。
这两个隧道都早已完工了,就是不敢出洞,因为设备机具都在里面,阻工时时有发生,迟迟难以拆迁,协调了近三年,这才刚开始拆。
铁路事故案例分析铁路事故是指发生在铁路运输中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下面是一个铁路事故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中国山西太原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铁路事故。
当天凌晨3点左右,一列货运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侧翻,造成5名铁路职工的死亡,另外7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调查。
经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火车司机驾驶不当。
据调查人员透露,火车司机在驾驶火车时疲劳驾驶,且没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没有按照规定的速度行驶。
这导致火车在通过弯道时出现侧翻,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铁路管理部门监管不力。
事故发生地区的铁路管理部门没有对火车司机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也没有对火车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这种监管不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最后,铁路设备老化。
据报道,火车发生侧翻的原因之一是火车道的凹凸不平。
由于铁路设备老化,铁轨上的凹凸导致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失去平衡,从而发生侧翻。
这起事故给中国的铁路安全敲响了警钟。
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安全的监管力度。
铁路管理部门开始对铁路司机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且对铁路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维护。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铁路监管部门的监督,确保他们履行职责,做好铁路安全管理工作。
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铁路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铁路管理者,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完善铁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加强对铁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且加强对铁路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全文日前,《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现予以发布。
2013年4月26日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南吕梁山隧道“12·25”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六标项目部第六分部,在中南部铁路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2012年12月30日11时,山西省互联网宣传研究中心《舆情信息》反映,网上有关于南吕梁山隧道发生事故的信息,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责成临汾市核实。
临汾市、蒲县两级政府经调查核实,于12月31日凌晨证实伤亡事故确有发生。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遵照省政府对事故调查处理的要求并报经省政府批准,于2013年1月1日成立了调查组,调查组由省安监局牵头,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总工会、省重点办、太原铁路局等部门和临汾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省人民检察院应邀参加调查。
事故调查组通过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周密细致的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事故相关单位概况。
1.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资质证号:A003414030301-16/1。
安全生产许可证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编号为豫JZ安许证字〔2005〕030044-11),有效期至2014年3月15日,其爆破资质由洛阳市公安局颁发,资质等级为二级,证号:4103000002,有效期至2015年12月,由临汾市公安局于2010年6月9日审核。
国内重大的火灾事故有哪些一、“11·15”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2015年11月15日晚上,位于天津港区的京唐火车站发生了一起巨大爆炸事故。
据当地官方通报,火灾爆炸造成了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其中多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
火灾爆炸导致了数十栋楼房倒塌,百余辆汽车被烧毁。
据初步调查,这次爆炸事故是由于港口存放的大量危险化学品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储存引发的。
该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港口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6·25”山东临沂市一化工厂爆炸案2019年6月25日,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化工经济开发区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至少15人死亡,多人受伤,并导致大量附近工厂和企业的设施损毁。
据初步调查,爆炸原因是由于工厂内化学品储存不当,引发了爆炸。
该事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7·12”安徽皖南川煤矿透水事故2018年7月12日,安徽省池州市皖南川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
事故导致13人死亡,5人受伤。
据事故原因初步调查,是因为煤矿内部排水系统不畅,导致矿井透水。
同时,煤矿存在违规采煤现象,安全管理不到位。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展开救援和善后工作,有效减少了事故带来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以上便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火灾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和严重后果提示我们,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监管与执法,对于防范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和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事故瞒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3.01.04•【字号】•【施行日期】2013.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事故瞒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驻同各大中型企业:现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事故瞒报情况的通报》(晋政办发电〔2012〕193号)转发给你们,请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结合辖区、行业和单位工作实际,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切实敲响安全生产警钟,举一反三,认真抓好《通报》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和201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是发生在中央企业的瞒报和责任事故,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绝不能过高估计安全生产形势,绝不能过高估计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绝不能过高估计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要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始终以“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责任”的态度,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抓好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也是政绩的理念,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正视问题,寻找差距,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拿出具体措施和行动,切实抓好当前和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要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势。
现在正值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分析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认识我市安全形势虽然总体趋稳,但安全基础仍十分脆弱,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
要认真查找从业者、监管者工作不深不实不细和影响安全的根本问题、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和安全投入,下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切实抓好隐患治理和事故预防,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If you think that you have forgotten a person, then you are not so stupid as to mention her with forgetting.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东川1号隧道“3.18”坍塌事故2011年3月18日19时左右,××单位承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东川1号隧道进口发生坍塌,6人被困。
21日下午15时39分,经过68小时39分钟的全力营救,5名被困人员解救成功,另有1人死亡。
构成生产安全一般事故。
(一)直接原因1、隧道塌方体岩性主要是老黄土,节理特性为垂直节理。
塌方部位位于隧道左侧,处在山体边坡边缘,埋深较浅(48m),受边坡重力作用,使土体垂直节理张开,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2、隧址区今冬降雪强度较大,事故前气温迅速升高,使大量降雪融化,地表雪水通过垂直节理下渗,使隧道拱顶上部的老黄土含水量增加,强度下降,容重加大,超过了初期支护设计载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二。
(二)间接原因1、根据对现场施工情况及工程资料的查验:东川1号隧道为黄土隧道,地质较复杂,在12月27日上台阶施作至DK265+930时,中台阶为DK265+926,下台阶为DK265+922时进行冬休停工,施工封闭间隔时间较长,于2011年3月9日恢复施工。
70天停工期间未能进行有效封闭,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根据对格栅拱架的查验,其箍筋间距为40cm,U型筋间距为75cm的格栅,箍筋为Φ10与Φ6交替使用,与设计图纸要求的“箍筋间距为30cm,U型筋间距为65cm的格栅,箍筋为Φ10”不完全相符。
现场未坍塌部分全断面格栅呈一定的倾斜,垂直度差。
初期支护不满足设计要求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根据现场初步估计,坍塌段中心里程为DK265+930,该里程监控量测点是2011年3月9日复工时埋设,在停工到恢复施工期间,监控量测数据失真。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2.25”爆炸事故
2012年12月25日14时40分,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工作面附近违法销毁爆炸物品引发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26万元。
构成生产安全较大事故。
(一)事故发生经过。
按照工程计划,2012年12月25日,1号斜井正洞右线进口方向仅剩一个开挖循环,即到达预定里程,施工处于收尾阶段,由六分部物资部长戴功玉组织清理剩余的火工品。
2012年12月22、23日戴功玉多次催促2号炸药库库管员顾平建清库。
2012年12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顾平建到六分部经理宋海涛处汇报2号炸药库库存爆炸物品还有14000米导爆索,4000米导爆管、部分毫秒雷管和炸药。
宋海涛询问六分部总工程师王秋林和物资部部长戴功玉后确认情况属实。
顾平建建议可以自行销毁多余的爆炸物品,宋海涛默许并要求注意安全。
25日上午11时左右,作业一队爆破员王兴猛拿着空白领料单找到负责审批的六分部安质部安全员王鹏龙,要求领取雷管和炸药。
王鹏龙电话请示六分部安全总监马正荣后在空白领料单上签字。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