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院结构力学静定梁和静定刚架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1
第3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
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单跨静定梁 ★★★★
1.内力
表3-1-1 内力的基本概念
图3-1-1
图3-1-22.内力与外力间的微分关系及积分关系(1)由平衡条件导出的微分关系式
计算简图如图3-1-3所示,微分关系式为
(Ⅰ)
d d d d d d s
s N
F q x
x M F
x F p x
x ⎧=⎪⎪⎪=
⎨⎪⎪=-⎪⎩-()()
图3-1-3
(2)荷载与内力之间的积分关系
如图3-1-4
所示,结合式(Ⅰ)可得梁的内力积分公式,积分公式及其几何意义见表3-1-2。
图3-1-4
表3-1-2 内力的积分公式及几何意义
3.叠加法作弯矩图
表3-1-3 常用叠加法及其作图步骤
图3-1-5
图3-1-6
二、多跨静定梁 ★★★★
多跨静定梁是由构造单元(如简支梁、悬臂梁)多次搭接而成的几何不变体系,其计算简图见图3-1-7,几何构造、计算原则、传力关系见表3-1-4。
第3章静定梁与静定刚架复习思考题1.用叠加法作弯矩图时,为什么是竖标的叠加,而不是图形的拼合?答:因为有时叠加弯矩图时的基线与杆轴不重合,如果用图形拼合,不能完全保证叠加后弯矩值是实际同一点的两个弯矩相加后的值。
2.为什么直杆上任一区段的弯矩图都可以用简支梁叠加法来作?其步骤如何?答:(1)因为根据内力分析可以求出直杆任一区段两端的内力,所以直杆任一区段两端均可以看成两端有外力(集中力或集中力偶)的简支梁。
(2)设有直杆任一区段简支梁AB,具体步骤如下①分解作用区段AB上的荷载;②分别作出分解荷载下的弯矩图;③求解出区段AB两端的弯矩M A和M B;④将两端弯矩M A和M B绘出并连以直线(虚线);⑤以步骤④中的虚线为基线叠加各个分解荷载下的弯矩图(竖标叠加),得最终弯矩图。
3.试判断图3-1所示刚架中截面A、B、C的弯矩受拉边和剪力、轴力的正负号。
图3-1答:轴力以受压为负,受拉为正;剪力以使截面顺时针旋转为正。
(1)截面A:左边受拉,剪力为负,轴力为负;(2)截面B:右边受拉,剪力为正,轴力为正;(3)截面C:左边受拉,剪力为正,轴力为正。
4.怎样根据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情况(与地基按两刚片、三刚片规则组成,或具有基本部分与附属部分等)来确定计算反力的顺序和方法?答:(1)与地基按两刚片,例如简支梁,支座反力只有三个,对某一端点取矩直接解除约束反力。
(2)与地基按三刚片规则组成,例如三铰刚架,支座反力有四个,考虑结构整体的三个平衡方程外,还需再取刚架的左半部(或右半部,一般取外荷载较少部分)为隔离体建立一个平衡方程方可求出全部反力。
(3)具有基本部分与附属部分时,按先附属后基本的计算顺序,求解支座反力。
5.当不求或少求反力而迅速作出弯矩图时,有哪些规律可以利用?答:当不求或少求反力而迅速作出弯矩图时,如下规律可以利用(1)结构上若有悬臂部分及简支梁部分(含两端铰接直杆承受横向荷载)弯矩图可先行绘制出;(2)直杆的无荷区段弯矩图为直线和铰处弯矩为零;(3)刚结点的力矩平衡条件;(4)外力与杆轴重合时不产生弯矩;(5)外力与杆轴平行及外力偶产生的弯矩为常数;(6)对称性的合理利用;(7)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结构力学试题一、对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9分)二、计算下图所示静定组合结构,求出链杆轴力并画出梁式杆的M图和Q图。
(24分)三、下图对称刚架受反对称荷载作用,试取一半结构,用力法计算该刚架,并画出其M图。
(18分)四、图示刚架支座E产生沉降a,用位移法计算此刚架,并画出其M图。
(17分)五、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画出其M 图。
(17分)六、利用影响线求下图所示三跨静定梁D 支座的反力D R 。
(用其它方法不得分)。
(5分)结构力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分析:基础以上部分与基础之间,用三根不交于一点也不完全平行的链杆相连,可只分析基础以上部分。
铰接ADF ∆和CDF ∆铰接BEG ∆和CEG ∆ 此体系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二、解:先求出支座反力为 kN Y Y kN Y B A B 5.75.21010,5.28210=-=-==⨯=取出CGEB 部分为隔离体,其受力如右下图所示,由∑=0Cm024=⨯-⨯DE B S Y(1分)(2分) (2分) (1分) (3分)(2分)(2分)kN S DE 5=再以E 结点为对象,其受力如下图所示,由∑∑==0,0Y X45cos 045sin =+=-BE EG DE BE S S S S解出 kN S kN S EG BE 5,07.7-==(压)根据结点的对称性知kN S S kN S S EG DF BE AD 5,07.7-====(压)将梁式杆上引起弯矩和剪力的荷载标示如下图,再作出其弯矩图和剪力图。
三、解:此对称刚架受反对称荷载作用,取一半结构及其力法基本结构如下图:画出基本结构的P M 和1M 如下:(1分)(2分)(2分)(2分)(3分)(3分)(2分)(2分)(2分)(2分)EIl l l l l l l EI 2472223222211311=⎪⎭⎫ ⎝⎛⨯⨯+⨯⨯⨯⨯⨯=δEIql l ql l l l ql EI P122832222114221-=⎪⎪⎭⎫ ⎝⎛⨯⨯⨯+⨯⨯⨯-⨯=∆ 721111qlX P=∆-=δ 由11M X M M P +=得此刚架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
一、几何组成分析
二、作出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三、弯矩图
四、绘图题
解:
五、弯矩图
六、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并作出M图(EI=常数)。
七、 弯矩图
八、 弯矩图
作出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
作出图示静定梁的弯矩图(不必写出作出过
程)
九、弯矩图
十、作出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十一、作出图示多跨静定梁的F Q K影响线。
十二、 弯矩图
十三、
试用力法解图示连续梁,并画弯矩图。
EI =常数。
(15分)(建议取图示基本结
构计算)。
十四、对称钢架作出M图
十五、钢架M图
十六、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和主振型,并验算主振型的正交性。
十七、 作出图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
十八、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对称刚架,并作出M图。
=72/EI
常数。
二十、自振频率和主振型。
第1章绪论(无习题)之阳早格格创做第2章仄里体系的机动领会习题解问习题利害推断题(1) 若仄里体系的本质自由度为整,则该体系一定为几许稳定体系.( )(2) 若仄里体系的估计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3) 若仄里体系的估计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4) 由三个铰二二贯串的三刚刚片组成几许稳定体系且无多余拘束.(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结余部分为简收刚刚架,所以本质系为无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习题 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本质系是几许可变体系.(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本质系是几许可变体系.( )习题 2.1(6)图习题挖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习题 2-2(2)图(3) 习题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拘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 2.2(3)图(4) 习题 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拘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4)图(5) 习题 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拘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5)图(6) 习题 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拘束.习题 2.2(6)图(7) 习题 2.2(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拘束.习题 2.2(7)图对付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举止几许组成领会.第3章静定梁与静定刚刚架习题解问习题利害推断题(1) 正在使用内力图特性画制某受直杆段的直矩图时,必须先供出该杆段二端的端直矩.()(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直矩图的画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画制.()(3) 多跨静定梁正在附属部分受横背荷载效率时,必会引起基础部分的内力.()(4) 习题3.1(4)图所示多跨静定梁中,CDE战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习题3.1(4)图习题挖空(1)习题3.2(1)图所示受荷的多跨静定梁,其定背通联C所传播的直矩M C的大小为______;截里B的直矩大小为______,____侧受推.习题3.2(1)图(2) 习题3.2(2)图所示风载效率下的悬臂刚刚架,其梁端直矩M AB=______kN·m,____侧受推;左柱B截里直矩M B=______kN·m,____侧受推.习题3.2(2)图习题做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M图战F图.Q(a) (b)(c) (d)(e) (f)习题做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c) 习题做图所示斜梁的内力图.习题做图所示多跨梁的内力图.(a)(a)习题改正图所示刚刚架的直矩图中的过失部分.(a) (b) (c)(d) (e) (f)习题做图所示刚刚架的内力图.(a)(b)第4章静定拱习题解问习题4.1利害推断题(1) 三铰拱的火仄推力不但是与三个铰的位子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2) 所谓合理拱轴线,是指正在任性荷载效率下皆能使拱处于无直矩状态的轴线. ( )(3) 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也将爆收改变. ( )习题4.2挖空(1) 习题3.2(3)图所示三铰拱的火仄推力F H 等于.习题3.2(3)图习题4.3供图所示三铰拱收反力战指定截里K 的内力.已知轴线圆程24()f y x l x l =-.第5章 静定仄里桁架习题解问习题5.1 利害推断题(1) 利用结面法供解桁架结构时,可从任性结面启初. ( ) 习题5.2挖空(1)习题3.2(4)图所示桁架中有根整杆.习题3.2(4)图习题5.3 试用结面法供图所示桁架杆件的轴力.(a) (b)习题5.4 推断图所示桁架结构的整杆.(a) (b)(c)习题5.5 用截里法供解图所示桁架指定杆件的轴力.(a)(b)第6章 结构的位移估计习题解问习题6.1 利害推断题(1) 变形骸真功本理仅适用于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弹性体系.( )(2) 真功本理中的力状态战位移状态皆是真设的.( )(3) 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线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线弹性体系.( )(4) 反力互等定理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适用于静定结构.( )(5) 对付于静定结构,有变形便一定有内力.( )(6) 对付于静定结构,有位移便一定有变形.( )(7) 习题4.1(7)图所示体系中各杆EA 相共,则二图中C 面的火仄位移相等.( )(8) M P 图,M 图如习题4.1(8)图所示,EI =常数.下列图乘截止是精确的:4)832(12l l ql EI ⨯⨯⨯ ( )(9) M P 图、M (9)图所示,下列图乘截止是精确的:033202201111)(1y A EI y A y A EI ++ ( )(10) (10)图所示结构的二个仄稳状态中,有一个为温度变更,此时功的互等定理不可坐.( )习题 4.1(7)图习题 4.1(8)图 习题4.1(9)图习题 4.1(10)图习题6.2挖空题(1) 习题4.2(1)图所示刚刚架,由于收座B 下重所引起D 面的火仄位移D H =______. (2) 真功本理有二种分歧的应用形式,即_______本理战_______本理.其中,用于供位移的是_______本理.(3) 用单位荷载法估计位移时,假制状态中所加的荷载应是与所供广义位移相映的________.(4)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__________且M P 与M 图中起码有一个为直线图形.(5) 已知刚刚架正在荷载效率下的M P 图如习题4.2(5)图所示,直线为二次扔物线,横梁的抗直刚刚度为2EI ,横杆为EI ,则横梁中面K 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6) 习题4.2(6)图所示拱中推杆AB 比本安排少度短了,由此引起C 面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引起收座A 的火仄反力为________.(7) 习题4.2(7)图所示结构,当C 面有F P =1(↓)效率时,D 面横背位移等于(↑),当E 面有图示荷载效率时,C 面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8) 习题 4.2(8)图(a )所示连绝梁收座B 的反力为)(1611R ↑=B F ,则该连绝梁正在收座B 下重B =1时(如图(b )所示),D 面的横背位移D δ=________.习题 4.2(1)图 习题 4.2(5)图习题 4.2(6)图 习题 4.2(7)图习题 4.2(8)图习题6.3C V .EI 为常数.1)供C V习题4.3(1)图2)供C V习题4.3(2)图3)供C V习题4.3(3)图4)供A习题4.3(4)图习题6.4 分别用积分法战图乘法供习题4.4(a)图所示刚刚架C 面的火仄位移C H .已知EI =常数.习题6.5 习题4.5(a)图所示桁架各杆截里均为A =2×103m 2,E ×108kN/m 2,F P =30kN ,d =2m.试供C 面的横背位移V C .第7章 力法习题解问习题7.1利害推断题(1)习题5.1(1)图所示结构,当收座A 爆收转化时,D q l l B A C lA B lD C A BC22ql 2ql 281ql 2(b)图M P M 图(c)(a)xx1l各杆均爆收内力.()习题5.1(1)图习题5.1(2)图(2)习题 5.1(2)图所示结构,当内中侧均降下t1℃时,二杆均只爆收轴力.()(3)习题 5.1(3)图(a)战(b)所示二结构的内力相共.()习题5.1(3)图(4)习题 5.1(3)图(a)战(b)所示二结构的变形相共.()习题7.2 挖空题(1)习题5.2(1) 图(a)所示超静定梁的收座A爆收转角,若选图(b)所示力法基础结构,则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若选图(c)所示力法基础结构时,力法圆1c程为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1c=_________.习题5.2(1)图(2)习题5.2(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当基础体系为图(b)时,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基础体系为图(c)时,力法圆程为1P____________________,1P=________.习题5.2(2)图(3)习题5.2(3)图(a)所示结构各杆刚刚度相共且为常数,AB杆中面直矩为________,____侧受推;图(b)所示结构M BC=________,____侧受推.习题5.2(3)图(4)连绝梁受荷载效率时,其直矩图如习题5.2(4)图所示,则D面的挠度为________,位移目标为____.习题5.2(4)图习题7.3试决定习题5.3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图习题7.4用力法估计习题5.4图所示各超静定梁,并做出直矩图战剪力图.图习题7.5用力法估计习题5.5图所示各超静定刚刚架,并做出内力图.图习题7.6利用对付称性,估计习题5.12图所示各结构的内力,并画直矩图.图习题7.7画出习题5.17图所示各结构直矩图的大概形状.已知各杆EI=常数.图第8章位移法习题解问习题8.1决定用位移法估计图所示结构的基础已知量数目,并画出基础结构.(除证明者中,其余杆的EI为常数.)(a) (b) (c) (d)图习题8.2利害推断(1)位移法基础已知量的个数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2)位移法可用于供解静定结构的内力.()(3)用位移法估计结构由于收座移动引起的内力时,采与与荷载效率时相共的基础结构.()(4)位移法只可用于供解连绝梁战刚刚架,不克不迭用于供解桁架.()习题8.3用位移法估计习题6.6图所示连绝梁,做直矩图战剪力图,EI=常数.(1)(2)习题8.4用位移法估计结构,做直矩图,EI=常数.(1)(2)第9章渐近法习题解问习题9.1利害推断题(1)力矩调配法不妨估计所有超静定刚刚架的内力.()(2)习题7.1(2)图所示连绝梁的蜿蜒刚刚度为EI,杆少为l,杆端直矩M BC<M.()习题7.1(2)图习题7.1(3)图(3)习题7.1(3)图所示连绝梁的线刚刚度为i,欲使A端爆收逆时针单位转角,需施加的力矩M A>3i.()习题9.2挖空题(1)习题7.2(1)图所示刚刚架EI=常数,各杆少为l,杆端直矩M AB =________.(2)习题7.2(2)图所示刚刚架EI=常数,各杆少为l,杆端直矩M AB =________.(3)习题7.2(3)图所示刚刚架各杆的线刚刚度为i,欲使结面B爆收逆时针的单位转角,应正在结面B施加的力矩M B =______.习题7.2(1)图习题7.2(2)图习题7.2(3)图(4)用力矩调配法估计习题7.2(4)图所示结构(EI=常数)时,传播系数C BA =________,C BC =________.习题7.2(4)图习题9.3用力矩调配法估计习题7.3图所示连绝梁,做直矩图战剪力图,并供收座B的反力.(1)(2)习题9.4用力矩调配法估计习题7.4图所示连绝梁,做直矩图.(1)(2)习题9.5用力矩调配法估计习题7.5图所示刚刚架,做直矩图.(1)(2)第11章效率线及其应用习题解问习题11.1利害推断题(1)习题8.1(1)图示结构BC杆轴力的效率线应画正在BC杆上.()习题8.1(1)图习题8.1(2)图(2) 习题8.1(2)图示梁的M C效率线、F Q C效率线的形状如图(a)、(b)所示.(3) 习题8.1(3)图示结构,利用M C效率线供牢固荷载F P1、F P2、F P3效率下M C的值,可用它们的合力F R去代替,即M C= F P1y1+ F P2y2+ F P3y3=F R y.( )习题8.1(3)图(4) 习题8.1(4)图中的(a)所示主梁F Q C左的效率线如图(b)所示.( )习题8.1(4)图(5)习题8.1(5)图示梁F R A的效率线与F Q A左的效率线相共.( )习题8.1(5)图(6) 简收梁的直矩包络图为活载效率下各截里最大直矩的连线.( )习题11.2挖空题(1) 用静力法做效率线时,其效率线圆程是.用机动法做静定结构的效率线,其形状为机构的.(2) 直矩效率线横目标量目是.(3)习题8.2(3)图所示结构,F P=1沿AB移动,M D的效率线正在B面的横标为,F Q D的效率线正在B面的横标为.习题8.2(3)图(4) 习题8.2(4)图所示结构,F P=1沿ABC移动,则M D 效率线正在B面的横标为.习题8.2(4)图(5)习题8.2(5)图所示结构,F P=1沿AC移动,截里B的轴力F N B的效率线正在C面的横标为.习题8.2(5)图习题11.3单项采用题(1)习题8.3(1)图所示结构中收座A左侧截里剪力效率线的形状为( ).习题8.3(1)图(2) 习题8.3(2)图所示梁止家列荷载效率下,反力F R A的最大值为( ).(a) 55kN (b) 50kN (c) 75kN (d) 90kN习题8.3(2)图(3)习题8.3(3)图所示结构F Q C效率线(F P=1正在BE上移动)BC、CD段横标为( ).(a) BC,CD均不为整; (b) BC,CD均为整;(c) BC为整,CD不为整;(d) BC不为整,CD为整.习题8.3(3)图(4)习题8.3(4)图所示结构中,收座B左侧截里剪力效率线形状为( ).习题8.3(4)图(5)习题8.3(5)图所示梁止家列荷载效率下,截里K的最大直矩为( ).(a) 15kN·m(b) 35 kN·m(c) 30 kN·m(d) kN·m习题8.3(5)图习题11.4做习题8.4(a)图所示悬臂梁F R A、M C、F Q C的效率线.习题11.5做习题8.5(a)图所示结构中F N BC、M D的效率线,F P =1正在AE上移动.习题11.6做习题8.6(a)图所示伸臂梁的M A、M C、F Q A 左、F Q A左的效率线.习题11.7做习题8.7(a)图所示结构中截里C的M C、F Q C的效率线.习题11.8(a)图所示静定多跨梁的F R B、M E、F Q B左、F Q B左、F Q C的效率线.习题11.9(a)图所示牢固荷载效率下截里K的内力M K战F Q K左.习题11.10(a)图所示连绝梁M K、M B、F Q B左、F Q B左效率线的形状.若梁上有随意安插的均布活荷载,请画出使截里K爆收最大直矩的荷载安插.第2章仄里体系的机动领会习题解问习题利害推断题(1) 若仄里体系的本质自由度为整,则该体系一定为几许稳定体系.( )(2) 若仄里体系的估计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3) 若仄里体系的估计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4) 由三个铰二二贯串的三刚刚片组成几许稳定体系且无多余拘束.(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结余部分为简收刚刚架,所以本质系为无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 )习题 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本质系是几许可变体系.(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本质系是几许可变体系.( )习题 2.1(6)图【解】(1)精确.(2)过失.0W 是使体系成为几许稳定的需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过失.(4)过失.惟有当三个铰不共线时,该题的论断才是精确的.(5)过失.CEF不是二元体.(6)过失.ABC不是二元体.(7)过失.EDF不是二元体.习题挖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习题 2-2(2)图(3) 习题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拘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 2.2(3)图(4) 习题 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拘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4)图(5) 习题 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拘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5)图(6) 习题 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拘束.习题 2.2(6)图(7) 习题 2.2(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拘束.习题 2.2(7)图【解】(1)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安排二边L形杆及大天分别动做三个刚刚片.(2)几许常变.中间三铰刚刚架与大天形成一个刚刚片,其与左边倒L形刚刚片之间惟有二根链杆相联,缺少一个拘束.(3)0、1、2、3.末尾一个启关的圆环(大概框)里里有3个多余拘束.(4)4.表层可瞅做二元体去掉,下层多余二个铰.(5)3.下层(包罗大天)几许稳定,为一个刚刚片;与表层刚刚片之间用三个铰相联,多余3个拘束.(6)里里几许稳定、0.将左上角火仄杆、左上角铰交三角形战下部铰交三角形分别动做刚刚片,根据三刚刚片准则领会.(7)里里几许稳定、3.中围启关的正圆形框为有3个多余拘束的刚刚片;里里铰交四边形可选一对付仄止的对付边瞅做二个刚刚片;根据三刚刚片准则即可领会.对付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举止几许组成领会.【解】(1)如习题解2.3(a)图所示,刚刚片AB与刚刚片I 由铰A战收杆①相联组成几许稳定的部分;再与刚刚片BC 由铰B战收杆②相联,故本质系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习题解2.3(a)图(2)刚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三铰A、B、(Ⅰ,Ⅲ)二二相联,组成几许稳定的部分,如习题解2.3(b)图所示.正在此部分上增加二元体C-D-E,故本质系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习题解2.3(b)图(3)如习题解2.3(c)图所示,将左、左二端的合形刚刚片瞅成二根链杆,则刚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三铰(Ⅰ,Ⅱ)、(Ⅱ,Ⅲ)、(Ⅰ,Ⅲ)二二相联,故体系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习题解2.3(c)图(4)如习题解2.3(d)图所示,刚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的三铰二二相联,产死大刚刚片;该大刚刚片与天基之间由4根收杆贯串,有一个多余拘束.故本质系为有一个多余拘束的几许稳定体系.习题解2.3(d)图(5)如习题解2.3(e)图所示,刚刚片Ⅰ、Ⅱ、Ⅲ组成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的体系,为一个大刚刚片;该大刚刚片与天基之间由仄止的三根杆①、②、③相联,故本质系几许瞬变.习题解2.3(e)图(6)如习题解2.3(f)图所示,由三刚刚片准则可知,刚刚片Ⅰ、Ⅱ及天基组成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的体系,设为夸大的天基.刚刚片ABC与夸大的天基由杆①战铰C相联;刚刚片CD与夸大的天基由杆②战铰C相联.故本质系几许稳定且无多余拘束.习题解2.3(f)图第3章静定梁与静定刚刚架习题解问习题利害推断题(1) 正在使用内力图特性画制某受直杆段的直矩图时,必须先供出该杆段二端的端直矩.()(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直矩图的画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画制.()(3) 多跨静定梁正在附属部分受横背荷载效率时,必会引起基础部分的内力.()(4) 习题3.1(4)图所示多跨静定梁中,CDE战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习题3.1(4)图【解】(1)精确;(2)过失;(3)精确;(4)精确;EF为第二条理附属部分,CDE为第一条理附属部分;习题挖空(1)习题3.2(1)图所示受荷的多跨静定梁,其定背通联C所传播的直矩M C的大小为______;截里B的直矩大小为______,____侧受推.习题3.2(1)图(2) 习题3.2(2)图所示风载效率下的悬臂刚刚架,其梁端直矩M AB=______kN·m,____侧受推;左柱B截里直矩M B=______kN·m,____侧受推.习题3.2(2)图【解】(1)M C = 0;M C = F P l,上侧受推.CDE部分正在该荷载效率下自仄稳;(2)M AB=288kN·m,左侧受推;M B=32kN·m,左侧受推;习题做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M图战F图.Q(a) (b)(c) (d)(e) (f)【解】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a)M图F Q图(b)M图F Q 图(c)M图F Q图(d)M图F Q图(e)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f)习题做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c) 【解】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c)习题做图所示斜梁的内力图.【解】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F N图(单位:kN)习题做图所示多跨梁的内力图.(a)【解】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a)习题3.7 改正图所示刚刚架的直矩图中的过失部分.(a) (b) (c)(d) (e) (f)【解】(a) (b) (c)(d) (e) (f)习题做图所示刚刚架的内力图.(a)(b)【解】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F N图(单位:kN)(a)M图(单位:kN·m)F Q图(单位:kN)F N图(单位:kN)(b)第4章静定拱习题解问习题4.1利害推断题(1) 三铰拱的火仄推力不但是与三个铰的位子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2) 所谓合理拱轴线,是指正在任性荷载效率下皆能使拱处于无直矩状态的轴线. ()(3) 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也将爆收改变. ( ) 【解】(1)过失.从公式0H /C F M f =可知,三铰拱的火仄推力与拱轴线的形状无关;(2)过失.荷载爆收改变时,合理拱轴线将爆收变更; (3)过失.合理拱轴线与荷载大小无关; 习题4.2挖空(1) 习题3.2(3)图所示三铰拱的火仄推力F H 等于.习题3.2(3)图【解】(1)F P /2;习题4.3供图所示三铰拱收反力战指定截里K 的内力.已知轴线圆程24()fy x l x l=-.【解】H H 16kN A B F F ==;VA 8kN()F =↑;V 24kN()B F =↑ 15kN m K M =-⋅;Q 1.9kN K F =;N 17.8kN K F =-第5章 静定仄里桁架习题解问习题5.1 利害推断题(1) 利用结面法供解桁架结构时,可从任性结面启初. ( ) 【解】(1)过失.普遍从仅包罗二个已知轴力的结面启初. 习题5.2挖空(1)习题3.2(4)图所示桁架中有根整杆.习题3.2(4)图【解】(1)11(仅横背杆件中有轴力,其余均为整杆). 习题5.3 试用结面法供图所示桁架杆件的轴力.(a) (b)【解】 (1)提示:根据整杆判别规则有:N13N430F F ==;根据等力杆判别规则有:N24N46F F =.而后分别对付结面2、3、5列力仄稳圆程,即可供解局部杆件的内力. (2) 提示:根据整杆判别规则有:N18N17N16N27N36N450F F F F F F ======;根据等力杆判别规则有:N12N23N34F F F ==;N78N76N65F F F ==.而后与结面4、5列力仄稳圆程,即可供解局部杆件的内力.习题5.4 推断图所示桁架结构的整杆.(a) (b) (c)【解】(a) (b) (c)提示:(c)题需先供出收座反力后,截与Ⅰ.Ⅰ截里以左为断绝体,由30M =∑,可得N120F =,而后再举止整杆推断. 习题5.5 用截里法供解图所示桁架指定杆件的轴力.(a)(b)【解】(1) N P 32a F F =-;N P 12b F F =;N Pc F F =提示:截与Ⅰ.Ⅰ截里可得到N b F 、N c F ;根据整杆推断规则,杆26、杆36为整杆,则通过截与Ⅱ.Ⅱ截里可得到N a F . (2)N 0a F =;N P b F =;N 0c F =提示:截与Ⅰ.Ⅰ截里可得到N b F ;由结面1可知N 0a F =;截与Ⅱ.Ⅱ截里,与圆圈以内为摆脱体,对付2面与矩,则N 0c F =.第6章 结构的位移估计习题解问习题6.1 利害推断题(1) 变形骸真功本理仅适用于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弹性体系.( )(2) 真功本理中的力状态战位移状态皆是真设的.( )(3) 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线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线弹性体系.( )(4) 反力互等定理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适用于静定结构.( )(5) 对付于静定结构,有变形便一定有内力.( ) (6) 对付于静定结构,有位移便一定有变形.( ) (7) 习题4.1(7)图所示体系中各杆EA 相共,则二图中C 面的火仄位移相等.( )(8) M P 图,M 图如习题4.1(8)图所示,EI =常数.下列图乘截止是精确的:4)832(12l l ql EI ⨯⨯⨯ ( )(9) M P 图、M (9)图所示,下列图乘截止是精确的:033202201111)(1y A EI y A y A EI ++ ( )(10) (10)图所示结构的二个仄稳状态中,有一个为温度变更,此时功的互等定理不可坐.( ) 习题 4.1(7)图习题 4.1(8)图 习题 4.1(9)图习题 4.1(10)图【解】(1)过失.变形骸真功本理适用于弹性战非弹性的所有体系.(2)过失.惟有一个状态是真设的. (3)精确.(4)过失.反力互等定理适用于线弹性的静定战超静定结构.(5)过失.譬如静定结构正在温度变更效率下,有变形但是不内力.(6)过失.譬如静定结构正在收座移动效率下,有位移但是稳定形.(7)精确.由桁架的位移估计公式可知.(8)过失.由于与0y 的M 图为合线图,应分段图乘.(9)精确. (10)精确.习题6.2挖空题(1) 习题4.2(1)图所示刚刚架,由于收座B 下重所引起D 面的火仄位移D H =______.(2) 真功本理有二种分歧的应用形式,即_______本理战_______本理.其中,用于供位移的是_______本理.(3) 用单位荷载法估计位移时,假制状态中所加的荷载应是与所供广义位移相映的________.(4)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__________且M P 与M 图中起码有一个为直线图形.(5) 已知刚刚架正在荷载效率下的M P 图如习题4.2(5)图所示,直线为二次扔物线,横梁的抗直刚刚度为2EI ,横杆为EI ,则横梁中面K 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6) 习题4.2(6)图所示拱中推杆AB 比本安排少度短了,由此引起C 面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引起收座A 的火仄反力为________.(7) 习题4.2(7)图所示结构,当C 面有F P =1(↓)效率时,D 面横背位移等于(↑),当E 面有图示荷载效率时,C 面的横背位移为________.(8) 习题 4.2(8)图(a )所示连绝梁收座B 的反力为)(1611R ↑=B F ,则该连绝梁正在收座B 下重B =1时(如图(b )所示),D 面的横背位移Dδ=________.习题 4.2(1)图 习题 4.2(5)图习题 4.2(6)图 习题 4.2(7)图习题 4.2(8)图【解】(1)()3∆→.根据公式R ΔF c =-∑估计.(2)真位移、真力;真力 . (3)广义单位力.(4)EI 为常数的直线杆.(5)48.875()EI↓.先正在K 面加单位力并画M 图,而后利用图乘法公式估计.(6)1.5cm ↑;0.C 面的横背位移用公式NΔF l =∆∑估计;制制缺面不会引起静定结构爆收反力战内力.(7)()a∆↑.由位移互等定理可知,C 面效率单位力时,E面沿M 目标的位移为21a∆δ=-.则E 面效率单位力M =1时,C面爆收的位移为12a∆δ=-.(8)11()16↓.对付(a )、(b )二个图示状态,应用功的互等定理可得截止.C V .EI为常数.【解】1)供C V习题4.3(1)图(1) 积分法画M P 图,如习题4.3(1)(b)图所示.正在C 面加横背单位力F P =1,并画M 图如习题4.3(1)(c)图所示.由于该二个直矩图对付称,可估计一半,再将截止乘以2.AC 段直矩为12M x =,P P 12M F x =则(2) 图乘法 2)供C V习题4.3(2)图(1) 积分法画M P 图,如习题4.3(2)(b)图所示.正在C 面加横背单位力并画M 图,如习题4.3(2)(c)图所示.以C 面为坐标本面,x 轴背左为正,供得AC 段(0≤x ≤2)直矩为M x =,2P 10(2)M x =⨯+则(2) 图乘法由估计位移的图乘法公式,得3)供C V习题4.3(3)图(1) 积分法画M P 图,如习题4.3(3)(b)图所示.正在C 面加横背单位力并画M 图,如习题4.3(3)(c)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坐标系,二杆的直矩(按下侧受推供)分别为 AB 杆12M x =-,2P 142ql M x qx =-CB 杆M x =,P 2ql M x =则(2)图乘法 4)供A习题4.3(4)图(1)积分法画M P 图,如习题4.3(4)(b)图所示.正在A 面加单位力奇并画M 图,如习题4.3(4)(c)图所示.以A 为坐标本面,x 轴背左为正,直矩表白式(以下侧受推为正)为113M x l=-,2P 3122M qlx qx =-则358ql EI=( ) (2) 图乘法由估计位移的图乘法公式,得358ql EI=( ) 分别用积分法战图乘法供习题 4.4(a)图所示刚刚架C 面的火仄位移C H .已知EI =常数.【解】1)积分法P M 、M图分别如习题 4.4(b )、(c )图所示,修坐坐标系如(c )图所示.各杆的直矩用x 表示,分别为 CD 杆M x =,P 12M qlx =AB 杆M x =,2P 12M qlx qx =-代进公式估计,得2)图乘法习题 4.5(a)图所示桁架各杆截里均为A =2×103m 2,E ×108kN/m 2,F P =30kN ,d =2m.试供C 面的横背位移V C ∆.D ql lBAC lA B lD CABD C22ql 2ql281ql 2(b)图M P M 图(c)(a)xx1ll【解】画NP F 图,如习题4.5(b)图所示.正在C 面加横背单位力,并画N F 图,如习题4.5(c)图所示. 由桁架的位移估计公式N NP F F Δl EA=∑,供得 第7章 力法习题解问利害推断题(1)习题5.1(1)图所示结构,当收座A 爆收转化时,各杆均爆收内力.( )习题5.1(1)图习题5.1(2)图(2)习题 5.1(2)图所示结构,当内中侧均降下t 1℃时,二杆均只爆收轴力.( )(3)习题 5.1(3)图(a)战(b)所示二结构的内力相共.( )习题5.1(3)图(4)习题 5.1(3)图(a)战(b)所示二结构的变形相共.( )【解】(1)过失.BC 部分是静定的附属部分,爆收刚刚体位移,而无内力.(2)过失.刚刚结面会沿左上圆爆收线位移,从而引起所连梁柱的蜿蜒.(3)精确.二结构中梁二跨的抗直刚刚度比值均为1:1,果此二结构内力相共.(4)过失.二结构内力相共,但是图(b)结构的刚刚度是图(a)的一倍,所以变形惟有图(a)的一半.习题7.2 挖空题(1)习题5.2(1) 图(a)所示超静定梁的收座A 爆收转角,若选图(b)所示力法基础结构,则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1c =_________;若选图(c)所示力法基础结构时,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_____________,其中1c =_________.习题5.2(1)图(2)习题5.2(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当基础体系为图(b)时,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1P =________;当基础体系为图(c)时,力法圆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1P =________.习题5.2(2)图(3)习题5.2(3)图(a)所示结构各杆刚刚度相共且为常数,AB 杆中面直矩为________,____侧受推;图(b)所示结构M BC =________,____侧受推.习题5.2(3)图(4)连绝梁受荷载效率时,其直矩图如习题5.2(4)图所示,则D 面的挠度为________,位移目标为____.习题5.2(4)图【解】(1)1111c 0X δ∆+=,沿X 1的横背位移等于整,-2l ;1111c X δ∆θ+=,沿X 1的转角等于,0.(2)11111P X X k δ∆+=-,458ql EI -;1111P 0X δ∆+=,3242ql q EI k+. (3)28ql ,下侧;2M ,下侧.可利用对付称性简化估计. (4)52EI,背下.选三跨简收梁动做基础结构,正在其上D 面加横背单位力并画M 图,图乘即可.试决定习题5.3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图【领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其估计自由度的千万于值,大概者使用“排除多余拘束法”直交领会.【解】(a )1;(b )2;(c )5;(d )3.用力法估计习题5.4图所示各超静定梁,并做出直矩图战剪力图.图【解】(1)本结构为1次超静定结构.采用基础体系如习题解5.4(1)图(a)所示,基础圆程为1111P 0X δ∆+=.系数战自由项分别为114EI δ=,1P 54EI∆=- 解得113.5kN m X =⋅.直矩图战剪力图分别如习题解5.4(1)图(d)战(e)所示. 习题解5.4(1)图用力法估计习题5.5图所示各超静定刚刚架,并做出内力图.图【解】(3)本结构为2次超静定结构.采用基础体系如习题解5.5(3)图(a)所示,基础圆程为系数战自由项分别为112503EI δ=,12210δδ==,226083EI δ=,1P 625EI ∆=,2P 20003EI∆= 解得17.5kN X =-,2 3.29kN X =-.内力图分别如习题解 5.5(3)图(e)~(g)所示. 习题解5.5(3)图利用对付称性,估计习题5.12图所示各结构的内力,并画直矩图.图【解】(2)将本结构所受普遍荷载领会为对付称战阻挡。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一、判断题: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A.;; B.D.C.=1=1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1y 1y 2**ωω( a )M =1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ϕ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ϕ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ϕA ,EI = 常数。
q l l l /2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2 /3/3q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l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常数。
l/2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常数。
18、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qll l/2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常数。
l/23l/320、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ll21、求图示结构B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习题[习题1]解:①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B=0,V A L+M=0,得:V A= -M/L∑Y=0,V A+V B=0,得:V B= M/L取左半为研究对象,∑M C=0,V A L/2=H A L,得:H A= -M/2L(向左)∑X=0,H A-H B=0,得:H B= H A= -M/2L(向右)②取AD为研究对象,∑M D=0,得:M DA=H A L= -M/2 (右侧受拉)同理:M EB= H B L= -M/2 (左侧受拉)N DA M CEM DAV DAH A H BV A V BBEC为研究对象,∑M C=0,M CE+H B L-V B L/2=0,得:M CE=M(下侧受拉)③M DC与M EC可由结点D和E的平衡条件得到。
[习题2] 作弯矩图20 kN/m4m解:①几何构造分析。
ABCDF是附属部分,BE是基本部分②先计算附属部分,是简支刚架。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B=0,V F×6+20×3×1.5-20×6×3=0得:V F = 45 kN∑Y=0,得:V B=135 kN∑X=0,得:H B=0*M CF=V F×3=135 kNm ,下侧受拉*CD、AB是悬臂杆,直接写出弯矩F M BA=90 kNm,M CD=90 kNm,上侧受拉。
*由结点C的平衡,M CB=-45 kNm,下侧受拉。
③基本部分的计算,为悬臂杆。
V B =135 kNM E=135×3=405 kNm左侧受拉E④作出弯矩图。
[习题3] 作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4 kN4m解:①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A=0 ,V C×9-4×5-2×5×2.5=0 ,解得:V C= 5 kN ,8 kN∑Y=0,V A=5 kN6kN 2×5=10 kN②取BC为研究对象,V BC4kNCB M BCV C∑M B=0 ,得:M BC=22 kNm (下侧受拉)∑Y=0,得:V BC= -1 kN③取AB为研究对象,∑Y=0,N BA=0.8 kN X ∑X=0,V BA= -0.6 kN④取结点A为研究对象,YV AB=9.4 kN N ABN AB= 0.8 kN V ABN ABV A⑤作M、V、N图X[4m4m 2m 2m 4m解:①几何构造分析,DEFG是附属部分,ABCD是基本部分②先计算附属部分∑Y=0 ,V F =20+10×4=60 kN MFG是悬臂部分M FG =80 kNm (上侧受拉)∑M D=0 ,M DE= - 40 kNm(上侧受拉)取DE为研究对象,可得:M ED= 80 kNmV F③计算基本部分∑Y=0,V B=40kNDE取整体,∑M A=0M AB+10×4×2-V B×4-M DE = 0得:M AB= 40 kNm (下侧受拉)BCD可视为悬臂。
④作弯矩图M图,单位:kNm[习题5]F2mBB解:①几何构造分析中间工字型刚片与左右分别以三铰连接,最后与地基连接。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②由对称性,V A=V B=6 kN③计算DEBH部分(它为中间工字型刚片的附属部分)这是三铰刚架。
同理,GAEC部分的弯矩图与DEH④计算中间工字型6kN 6 kN 63kN 3kN3kN 3kN3kN 3kN3kN 3kN 6⑤弯矩图6[习题6] 作弯矩图qa2a6×a解:①几何构造分析ADEF刚片与BFGH刚片和地基刚片由不在同一直线的三铰构成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CHIJ是附属部分。
②附属部分CHIJ的计算取整体,∑M H=0,R C a+qa2+qa×a/2=02得:R= -3qa/2 (向右)C所以,M IC=R C a= -3qa2/2(左侧受拉)IJ是悬臂部分,M IJ=qa2(上侧受拉)R C由结点I的平衡,M IH=qa2/2(下侧受拉)R H=qaqa2③基本部分的计算取整体,∑Y=0,得:V B=3qa取BFGH为研究对象,=0,M B+V B a=qa×2a+qa×3a/2∑M得:M B=qa2/2(左侧受拉)易得:M GB= qa2/2(左侧受拉)GH是悬臂部分,M GH=3qa2/2(上侧受拉)由结点G的平衡,M GF= qa2(上侧受拉)取考虑整体,∑M D=0,qa×2a+H A×a=qa2/2得:H A= -3qa/2 (向左)3qa/2 M EA=3qa2/2(右侧受拉)M EF= qa2(下侧受拉)M ED= qa2/2(上侧受拉)qa2[习题7] 作弯矩图3m2m4m2m 2m 2m 4m解:①几何构造分析,ACDE是附属部分,BEFGH是基本部分。
②先计算附属部分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E=0,R A×4+4=3×4得:R A=2 kN ∑Y=0,V E=3 kNM DC=6kNm(上侧受拉)M DA= R A×4= 8 kNm(右侧受拉)M DE= 3×2=6 kNm(下侧受拉)[习题8] 作弯矩图2mE2m2m 2m 2m 2m解:①几何构造分析。
GFD是基本部分,ABCDE是附属部分。
②先计算附属部分,与地基构成三铰刚架。
由BCDE部分,∑Y=0得:V D=2 kN由AB部分,∑Y=0得:V A=2 kNE 取整体,∑M A=0,得:H D=3 kNM DE取CDE为研究对象,M CD= 4 kNm(左侧受拉)取BCD为研究对象,M B= 4 kNm(下侧受拉)取AH为研究对象,M H= 4 kNm(下侧受拉)③计算基本部分F D 3 kN M ED=2×4=8 kNm(上侧受拉)2 kN M GF= 2×4-3×2=2 kNm(左侧受拉)G④弯矩图。
[习题9] 作弯矩图aa a 2a 2a 2a解:①几何构造分析,BFG、DHG分别看作链杆,ABC、CDE及地基看作三刚片。
由三刚片法则,构成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②取ABC为研究对象,∑M B=0,XXE AV A×2a - P×a + Y C×2a=0 -----------(1)取CDE为研究对象,∑M D=0,V E×2a - Y C×2a=0 ------------(2)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G=0,V A×4a - P×3a - V E×4a=0 -----------(3)Y B解得:V A=5P/8 ,V E= -P/8 ,Y C= -P/8 X B从而,M BC= Pa/4(下侧受拉)M DC= Pa/4(上侧受拉)取ABC为研究对象,∑Y=0,得:Y B= P/4 F G取CDE为研究对象,∑Y=0,得:Y D= P/4取BFG为研究对象,∑M G=0,Y B×2a + X B×a = 0 ,得:X B= -P/2从而,M FB=Pa/2(左侧受拉)同理,得M HD= Pa/2(右侧受拉)③弯矩图[习题10] 作弯矩图2.5m2.5m4m 2m 2m 4m解:①几何构造分析,ADE、BHG看作链杆,CEFG、地基看作刚片由两刚片法则得,构成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的体系。
②求支反力支座A的约束力的作用线为AE,如图,取整体为研究对象,∑M O=0X BBY B×10 = X B×2.5+120 ---------(1)取BHG为研究对象,∑M G=0Y B×4 = X B×5 ----------(2)解得:Y B=15 kN ,X B= 12 kN 从而,M HB=60 kNm(右侧受拉)取ECFGHB为研究对象,120kNm弯矩图EM FE= 30 kNm(上侧受拉)[习题11]aaaa a a a解:ABCG是附属部分M AB=qa2(上侧受拉),取AB为研究对象,∑M A=0,得:V BA=qa /2V AB= qa /2V ABN AB N BAM AB V BA取结点B为研究对象,∑Y=0,得:V BC= -3qa/2 BA V BC取BCG为研究对象,∑Y=0,得:V G=2qaV BC∑M G=0,得:N BC= -qaN BC M CB=3qa2/2(上侧受拉)M CJ= qa2/2(上侧受拉)X G G M CG= qa2(右侧受拉)V G V G取FGH为研究对象,N FG V FG X G V HN FG=X G= -N BC= qa∑M F=0,得:V H= qa ,M GH=qa2(下侧受拉)∑Y=0,得:V FG=qa取ADEI为研究对象,M DA=qa2(右侧受拉),M EF=qa2(上侧受拉),M ED=3qa2/2(上侧受拉),V=qa/2 M E I = qa2A N ABED N FG qaV F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