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程经验反馈体系促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472.28 KB
- 文档页数:4
经验反馈体系建设经验反馈体系建设经验反馈体系建设摘要:经验反馈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在国际及国内各核电厂中得到的了广泛应用。
经验反馈体系应紧密结合本单位的管理模式、施工特点、行业的特点和组织的其他实际情况建立。
通过对内外部经验反馈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有价值经验反馈信息,在管理范围内开展经验反馈工作并适时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体系运行有效性。
关键词:经验反馈体系信息自我评价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引言经验反馈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在国际及国内各核电厂中得到的了广泛应用。
国内各核电运营单位均尽建立各自的经验反馈体系。
实际上经验反馈并不仅仅适用于核电站运行阶段,它可贯穿于核电厂从厂址选择、设计、采购、建造、调试、运行及退役等全过程。
当前随着国内核电项目的陆续施工建造,经验反馈将作为保证和提高核电厂建设阶段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环节,并得到各核电运营单位和参建单位(工程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建立经验反馈体系是核电行业管理的需要,更是核电厂运营和参建单位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向国内外先进水平靠拢的有效手段。
2 经验反馈组织体系经验反馈组织体系应紧密结合本单位的管理模式、施工特点、行业的特点和组织的其他实际情况建立。
通常应建立以主管领导为核心,以一个主管部门为具体实施单位的组织模式。
总承保包公司建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任副组长,公司各部门主任和管理范围内的主要供方项目经理为组员的经验反馈组织体系。
经验反馈体系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处理核电站建设期间所出现的偏差,对后续施工,调试,运行提供追踪溯源的参考资料;从工程建设偏差、事件中发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在建设阶段,总承包公司作为工程管理单位是项目经验反馈的组织与协调主体,其职能主要是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各供方及内部经验反馈工作。
在总承包公司质量保证部为经验反馈的主管部门,承担经验反馈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沟通,以及与外部的接口。
核电站经验反馈工作的发展和管理改进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核电站在科研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核电站经验反馈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管理方面也加强了改进。
结合核电站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及管理体系,逐渐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中各项资金利用效率,增加核电站工程项目施工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该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关键词:核电站;经验反馈;核安全;交流引言经验反馈(OperatingExperience,简称OE)主要指核电厂对在其设计、建设、调试、运行以及退役等过程中发生的设备故障和人因失效事件,按一定准则界定分级,对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和采取纠正行动,以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的有关工作。
对某一核电站而言,从核电站内部发生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称为内部经验反馈,从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核电站已发生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则称为外部经验反馈。
1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核电站的施工建设是核电站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核电站的工程项目目标能否成功实现,所以需要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保证核电项目的顺利进行。
核电站工程项目内容众多,需要多个部门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目标计划,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这就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保证项目中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能提高核电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为我国发展核能源奠定管理基础。
2核电站经验反馈的发展现状核电站经验反馈的主要目的是识别、界定重要事件,进行原因分析以采取纠正行动,并对纠正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防止事件重发。
同时,通过对内、外部经验反馈的分析研究,找出管理和组织原因进行纠正改进,进而促进经验反馈工作的有效进行。
经验反馈作为核电站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核安全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已在整个核电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经验反馈可有效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基础管理BPaper contest winners & Based management414 |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2018)借鉴核电经验,建设能源集团经验反馈体系文/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清川 许晨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企业,是我国四大发电集团之一,业务范围涵盖核电、火电、水电、新能源、热力、煤炭、铝业、物流、金融、环保、电站服务等产业领域,公司连续6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为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有关质量强国精神的要求,助力集团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目标,集团公司陆续发布了《集团公司“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集团公司“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等,明确了未来五年安全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然而,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水平距离新形势和新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安健环管理体系不完善,未实现管理程序化、程序流程化的标准化作业;安健环隐患排查工作机制有待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缺少安全专项整治;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有限,基层安全文化宣传力度不足。
质量发展规划和计划正在起步,质量工作经验缺少积淀和提炼;质量基础整体薄弱,除核电产业外,仅少数二级单位和三级单位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全员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数量不足,各级人员工作质量提升空间较大;集团质量管理信息和交流分享平台尚未建立,质量管理工具方法应用较少,质量文化培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针对以上情况,集团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各二、三级单位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水平。
其中,建立并有效运行经验反馈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
经验反馈建设方法借鉴核电产业经验反馈工作的良好实践,开展适用于综合能源企业的经验反馈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
经验反馈是核电安全和高质量运行的三大柱石(经验反馈、核安全文化、质量保证)之一,为不断提升核电行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核电厂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集团公司开展经验反馈工作的重要参考。
核电项目建安领域经验反馈管理工作总结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作为建安领域经验反馈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在经验反馈组织机构的建立、经验反馈管理流程的介绍、经验反馈的考核等工作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做好“华龙一号”经验反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核电项目;建安领域;经验反馈;前言经验指在纠正不良事件和推进良好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成的,验证过行之有效且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的操作办法,在类似情况中具备通用性。
所谓经验反馈是指核设施的事件、质量问题和良好实践等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分析、处理和分发,总结推广良好实际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和问题重复发生。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堆型,相较于M310堆型,“华龙一号”施工过程更为复杂,作为”主力先锋”的工程管理部肩负着核岛、常规岛及BOP工程的施工管理任务,面对如此艰巨的重任,各专业工程师在施工管理的同时收集了各专业的管理实用技术,内容涵盖土建、钢构、装修、工艺、通风、电气、仪控、照明、火警、通讯、主设备安装等,如何对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分析、处理和分发,总结推广良好实际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和问题重复发生,同时将成果固化在项目部以及承包商的管理程序中,在后续工程管理中全面贯彻、实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形成项目行之有效的经验反馈体系,为后续公司建设“华龙一号”提供宝贵的经验。
本文通过介绍“华龙一号”建设过程中作为建安领域经验反馈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在经验反馈组织机构建立、经验反馈管理流程的介绍、经验反馈的考核等工作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做好“华龙一号”经验反馈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部门经验反馈组织机构建立2.1部门经验反馈组织机构构成为有效将经验反馈工作落实到实处,工程管理部建立健全部门经验反馈组织机构,部门经验反馈工作由部门经理统一负责,组织福清核电项目现场建安领域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反馈工作,下设一名经验反馈工程师接口人,全面协调部门经验反馈工作,同时每个科均有一名接口人员,协调各科日常经验反馈工作,职责明确,形成了经理统一领导、经验反馈工程师全面协调,部门员工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机制。
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体系的构建刘 谦,高传波,张 爽,曲 鑫(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4)0 引言核电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和能源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核电装机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世界各国纷纷将核电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截至2016-09-30,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计24台(不含台湾地区),额定装机容量共计21 999 MW。
核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基础投资大、安全和质量要求高、工艺技术复杂、关键活动不可逆,相关的经验反馈一直受到重视。
尤其是1979年的三哩岛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2起核电站事故的发生,促使国际核电行业努力提高核电站安全管理水平,由此发展起来的经验反馈机制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方式。
以往的经验反馈,主要应用在核电站的运营阶段,国家核安全局(national nuclear safety administration,NNSA)颁布的HAF103《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颁布的INSAG—23《改善运营经验反馈的国际体系》对核电站运行经验反馈有明确的界定。
随着核安全文化的发展,核安全范畴已经完全涵盖了核电厂的选址、规划、设计、采购、建造、调试等阶段。
因此,经验反馈工作的内容也从运营阶段扩展到工程建造阶段。
1 建立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体系的意义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是指对在建核电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和制造、土建、安装、调试等各个阶段过程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信息反馈,并根据经验反馈调整相关设计、计划、进度,逐步改进、完善在建核电项目的过程。
业主作为核电站的最终运营方,全面了解电站的设计、设备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等情况,对机组今后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有效的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项目管理从决策、执行、评价、反馈到决策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核电建设管理的绩效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利于核电建设项目的持续优化;其次,工程经验反馈机制的建立对未来核电站保持良好的运营管理状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核电厂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摘要;根据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需求状况,以及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核电建设。
新核电机组建设要实现一台比一台更好的持续优化,就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系统性开展工程建设经验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提高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核电厂;工程建设;经验反馈引言当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全球第一,随着核电工程建设的不断拓展,对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经过前期大亚湾、秦山、岭澳、岭澳二期等核电项目30余年的建设经验,我国核电建设在人才队伍、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电站运营、设备制造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需认真总结自身核电建设经验,把握核电发展机遇,确保核电建设的安全和质量,系统性开展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非常必要和迫切。
红沿河一期四台机组已完成工程建设全部投入商运,二期5、6号机组正处于工程建设。
本文结合红沿河核电厂的具体实践分析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以提高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核电业内已有一套成熟的运行经验反馈体系,对于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国际上WANO 和IAEA也没有完善的体系文件对工程建设经验反馈进行指引。
但实际上在经验反馈工作实践中会经常发现,对于缺陷和问题的反馈处理的最佳阶段就是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尤其是从设计上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问题重发。
核电工程经验反馈体系,需涵盖核电厂设计、制造、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等各个阶段,它不仅要包含设计、土建、安装、调试过程中的事件和缺陷的反馈整改,也要包括来自运行阶段的经验反馈提前在工程设计安装等阶段的反馈落实。
要开展这些工作,首先就要研究考虑如何收集和汇总梳理运行电厂和在建项目的经验反馈项,更要设计一个落实这些反馈项的流程,实现从分析决策、到落实执行、再到验证关闭的闭环管理。
核电工程经验反馈应该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滚动过程。
浅谈公司经验反馈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作者:宋爽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期宋爽(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处,辽宁兴城 125100)【摘要】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经验反馈工作,致力于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核电项目设计和建造阶段的经验反馈管理体系。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经验反馈程序体系及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情况,并将在建核电厂状态报告分级标准、目前经验反馈工作中的不足及下一步的改进建议一并说明。
【关键词】经验反馈;核电;设计和建造阶段0 前言世界核电厂营运者联合会(WAN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相关的法规标准中要求在核电设计、建造、运行各阶段实现经验共享,然而,目前各个在建核电项目之间尚缺乏充分的交流,无法保证安全、质量、进度、技术、设备管理和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经验反馈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易导致问题的重复发生。
另外,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要想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迫切需要通过经验反馈系统对在建造中被发现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或优化。
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化、信息化的核电项目建设阶段的经验反馈管理模式已成为行业共识。
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NLN”)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开展了经验反馈体系的策划工作,并于2009年正式建立经验反馈体系。
为有效推动公司经验反馈工作,公司明确安全质量处为经验反馈工作的归口责任处室,各处室配有兼职经验反馈工程师,定期组织有月度会议,并将经验反馈工作列入公司月度绩效考核中。
在这4年的实际运作中,经验反馈体系不断的完善,为徐大堡核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1 经验反馈程序体系建立的经验反馈程序体系能够从制度上规范经验反馈工作,有效地指导经验反馈工作的落实。
CNLN设计和建造阶段经验反馈程序体系由4个程序组成。
其中《经验反馈管理》规定了CNLN设计和建造阶段经验反馈工作的总则,确立了经验反馈工程师制度,说明了主要的工作流程及相关接口,是该领域的纲领性管理程序,包括《状态报告管理》、《外部经验反馈管理办法》、《质量趋势分析管理》3个工作程序。
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研究摘要:随着核电项目建设的兴起,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管理工作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
但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管理现在还属于发展初级阶段,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
文中从跨项目经验反馈组织体系及工作流程的构建、跨项目经验反馈的分类、如何提高跨项目经验反馈的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发展一、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是世界在建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核电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工程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中,工程进度控制、质量质量控制、合同项目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以及项目组织协调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数以万计,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反馈。
以福清1号机组为例,仅仅是建设时期产生的设计变更就有27783份。
如果后续机组没有参考前续机组工程建设时期的经验反馈,那这数以万计的问题必将会有大部分重复发生。
这会对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极大了增加了建设单位的建造成本,而核电建造成本的巨大支出,也普遍地影响了核电行业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一台核电机组的建设周期大约为60个月,但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大多数核电机组都出现了延期的情况。
如果这些延期出现在首堆或原型堆的建设上,我们并不会很惊讶,毕竟首堆或原型堆我们都是没有经验的。
但事实上,“史上大多数核电机组”的延期并不局限于首堆或原型堆,批量建设的堆型出现工期延期也是经常的。
有了前续机组的经验为什么还会出现工期延期的情况?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完全吸取前期项目的经验,很多问题经常重复发生。
多数情况下,同样的事情,只要换个人,就会变成“没有经验”的情况。
而有效的跨项目经验反馈能有效的降低事件、事故的重复率,避免大部分的弯路,从而大大提高核电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二、核电跨项目经验反馈管理的现状经验反馈(Operating Experience,简称OE)是指对核设施的事件、质量问题和良好实践等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分析、处理和分发,总结推广良好实践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和问题重复发生。
230核电建设收稿日期:2009-07-24作者简介:周 海(1971-),男,上海人,经济师,浙江工业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在读,从事工程计划控制和管理工作。
周 海(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浙江 海盐 314300)摘要:结合我国能源结构和电力需求状况,国家做出了积极发展核电的能源发展战略部署。
面临核电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方家山核电工程为例,提出建立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体系是促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的当务之需这一观点,并从其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举措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反馈体系中图分类号:TL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617(2009)03-0230-04B u i l d i n g t h e f e e d b a c k s y s t e m o f p r o j e c t e x p e r i e n c e , a n d e x p e d i t i n g t h e s c i e n t i f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n u c l e a rp o w e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ZHOU Hai(Qinshan Nuclear Power Co.,Ltd.,Haiyan of Zhejiang Prov. 314300,China)Abstract: In accord with the status of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electric power demand i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 actively. Confronting the good chance for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the writer takes the Fangjiashan nuclear power project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a viewpoint that establishing the nuclear power project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and feedback system is an urgent need for expedi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detailed measures, etc.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roject;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feedback system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我国核能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我国大陆投运和在建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和业主单位。
近年来,中核集团公司投运的秦山一期、二期、三期核电站及田湾核电站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建的秦山二期扩建、福建福清核电工程、浙江方家山核电工程、浙江三门核电工程进展顺利。
湖南桃花江、海南昌江两个核电项目获准开展前期工作。
包括辽宁徐大堡、浙江龙游等一批核电新厂址的开发正在积极推进。
而通过近30年的核电建设,我国核电在队伍建设、技术掌握、工程管理、电站运营、设备制造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规模发展的条件。
但与发展核电的先进国家相比,在容量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建立工程经验反馈体系促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总结交流自己的经验,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已有基础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借鉴国外核电发展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因此,面临核电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保证核电建设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笔者认为,建立一套完整的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体系,成为促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的当务之需。
1 建立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体系的必要性1.1 是迎接核电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正在建设中的浙江方家山与福建福清核电工程实行的是业主负责制下的“E P C”工程总承包模式,由业主承担项目的总体和最终责任。
“E P C”是英文“E n g i n e e r,P r o c u r e,Construct”开头字母缩写,其中文含义是对一个工程负责进行“设计、采购、施工”。
在核电工程建设实行“E P C”模式,就是要由业主委托专业化的核电工程管理公司,行使业主工程建设和管理职能,全面负责核电工程从前期准备到设计采购、土建施工、安装调试、移交生产的全过程建设和管理,实现项目的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目标,确保建成的核电站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在这两个项目上,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受业主委托,在项目总合同约定的总价、工期、质量等条件下,按照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和服务,负责设计、设备采购、土建安装等工作。
业主负责工程的投资控制,对所有外委工作进行监督并拥有参与权和否决权。
由于这是国内首批完全自主化的以“E P 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核电项目,因此在国内没有实际案例可以参考,业主和工程公司都是第一次接触完整意义上的“E P 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合同分工等方面都缺乏经验。
如何理顺总承包公司与业主的合作关系,确保进度计划和投资控制的有效性,加强控制和监督,确保核电建设的核安全,都需要积极研究和探索。
方家山与福建福清核电工程“E P C”总承包模式的成功将会不仅仅实现各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对提升核电工程建设的全面自主管理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中核集团后继核电项目的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乃至为我国后续核电项目的大规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对核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梳理,在工程开始之初就着手建立核电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必将对后续工作大有裨益。
1.2 是当前在建核电厂的管理需要核电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其建造周期长、投资巨大、接口多而复杂,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我们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以方家山核电项目为例,方家山核电工程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按核准制进行核准的项目,也是中核集团公司第一批采用“E P 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边摸索边前进。
借鉴兄弟电站碰到过的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经验。
目前在方家山核电项目的现场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出经验反馈的重要性。
例如,核岛周围G H盲沟在设计时就忽视了参考电站已经有不符合项的情况,在福清和方家山项目的设计中都没有改正,导致核岛筏基施工已经完成,无法开展G H盲沟的爆破,不得不进行设计调整。
由于缺少这种核电工程经验反馈机制,在我们的现场重复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产生了影响。
再如在核岛施工时借鉴了秦山二期扩建的施工经验,优化了核岛筏基的浇注顺序以及安全壳筒体混凝土浇注、安全壳钢衬里制作和安装技术方案,使工期得到提前和保证,对方家山核电项目在争取时间、规范管理、安全操作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而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要做到又好又快又安全的核电建设,在工程上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交流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珍贵。
由此可见,经验总结与反馈对于增强在建核电厂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 运行经验反馈已为工程经验反馈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其实运行电厂早已经建立起一套运行经验反231核电建设馈和自我评价体系,运行经验反馈是运营单位在核电厂运行阶段为保证安全而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在于分析总结核电厂运行经验和教训,提早发现不利于安全的先兆,并尽快采取干预动作。
在我国的核安全法规《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H A F103,2004版)中也有要求:营运单位必须认真研究运行经验,以便发现不利于安全的征兆,从而在出现严重情况之前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事件重演。
核电厂营运单位必须设法获得并评价其他核电厂的运行经验和教训,以作为借鉴[1]。
建立核电厂的运行经验反馈体系,是行业管理的需要,更是核电厂营运单位提高运行业绩、向国内外先进管理水平靠拢的有效手段。
核电厂都应建立运行经验反馈过程,收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经验以及吸取的教训,以提高电站的运行绩效。
运行经验反馈系统的作用在于识别和消除重大安全事件的潜在诱发因素,防止事件的重复发生。
运行经验反馈系统可以营造一个学习和改进的环境,可以通过电厂的运行和安全绩效改进来验证运行经验反馈系统实施的有效性[2]。
2 建立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的意义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指对在建核电建设项目土建、安装、调试等各个阶段的过程、实施,尤其是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交流,通过分析评价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关设计、计划、进度,改进或完善在建项目;通过经验教训的反馈,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益。
业主作为电站的最终运营方,全面了解项目的前期、设计、设备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等情况,对机组今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收集、汇总已建电站或在建核电项目的经验,有效地用于核电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何在核电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一系列经验总结,有效地用于其他新建核电项目,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有效的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项目管理从决策、执行、评价、反馈到决策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核电建设管理的绩效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有利于核电建设项目的持续优化,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建立有效的项目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可以改变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结果的预期,提升项目决策者、建设者、运营者的工作责任心,从而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第三,通过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对未来核电站保持良好的运营管理状态也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核电工程项目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核电建设项目经验总结和反馈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流程和科学的管控体系,在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统观近年来核电建设现状,笔者认为,核电工程经验总结和反馈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3.1 反馈的信息不够充分和全面从经验总结和反馈运作机制来看,各大核电建设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对独立的经验总结和反馈组织机构,对需要进行总结反馈的信息收集渠道匮乏,所收集的信息不够充分和全面。
3.2 反馈的流程不够规范尚未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反馈流程,尤其是各在建核电厂之间,还缺乏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机制,导致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多次发生,使经验总结和反馈效果的发挥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