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中瘦肉精的检测——GC-MS法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21
2023年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瘦肉精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生长促进剂,用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然而,过量使用瘦肉精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对猪肉中的瘦肉精残留进行监测。
本检测方案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以检测2023年出生的猪在宰前的瘦肉精残留情况,确保猪肉的安全和质量。
二、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于猪肉中瘦肉精的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等。
由于HPLC-MS/MS和GC-MS/MS能够提供更准确和灵敏的结果,因此选择这两种方法进行瘦肉精残留的检测。
三、实验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从各个猪场收集2023年出生的猪肉样品,包括各个部位(肌肉、肝脏、肾脏等)。
将样品切碎并制成均质样品。
2. 样品提取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按照一定比例(例如1:1)将样品与乙腈混合,震荡混匀。
再使用离心机对混合物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
3. 前处理将上清液进行脱脂处理,去除样品中的脂肪物质,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4. 水相分配将前处理后的上清液与正己烷进行水相分配。
通过水相分配,将乙腈中的瘦肉精转移至水相层。
5. 固相萃取采用固相萃取柱(例如C18柱)富集样品中的瘦肉精。
将水相溶液通过固相萃取柱,并使用适当的洗脱液洗脱瘦肉精。
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将洗脱液中的瘦肉精溶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利用色谱柱对瘦肉精进行分离,再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后的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7. 数据处理根据样品中瘦肉精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的结果,计算出样品中瘦肉精的残留量。
四、质量控制1. 样品控制在每次分析中设置质控样品和空白样品,以监测和排除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干扰和污染。
2. 仪器控制在分析过程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校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猪肉样品中瘦肉精的平均含量和标准差,评估瘦肉精的残留水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目前,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 -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和免疫分析技术(IA)。
而我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2001年农业部首先组织制定了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标淮。
该标准选择确定了两种: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
其中将HPLC法作为检测瘦肉精的半确证性方法,其最低检测限为0.05μg/kg,优点是检测精确度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检测过程烦琐、检测时间长,需贵重仪器、难于操作、价格昂贵。
而GC一MS法优点是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GC-MS 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已将GC-MS法定为检测瘦肉精的确证性方法。
GC-MS法的缺点同HPLC相似。
(1)试剂和材料以下所有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①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含盐酸克伦特罗不得少于98.5%②盐酸③无水甲醇④氢氧化钠⑤磷酸二氢钾⑥磷酸⑦盐酸溶液取盐酸4.2ml,加水至1000ml,即得。
⑧o.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800ml溶解并用磷酸调pH值至3.O,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⑨0.05mol几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8,加水800ml溶解并用磷酸调pH 值至3.0,用水稀释至1000mi,即得。
a.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48,加水使溶解成100mi,即得。
b.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储备液(1mg/mi) 准确称取28.3mg盐酸克伦特罗对照晶至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25ml,一20~C以下保存,有效期1年。
⑩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工作液(10ttg/mi) 取lmg/mi储备液o.5ml到50mi量瓶中,加水至50mi,2~8~C保存,有效期1个月。
⑾盐酸克伦特罗对照溶液(100ng/m1) 取1(ug/m1工作液o.5ml到:50mi量瓶中水至50mi,2~8~C保存,有效期1个月。
瘦肉精检测方法有哪些瘦肉精最早原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是它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太大,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早就被禁用了。
但很多肉品商家将其用于饲料中以降低成本,若人类长期食用有该残留物质的肉品,对心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诱发恶性肿瘤。
所以检测肉品中瘦肉精得从源头把控,目前检测方法有如下几种:★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
Fente C. A等用GC-MS法检测牛毛中CLB的残留,最低检测限为5ng/g;Pteer Batioens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牛、羊、猪组织中的CLB含量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ng/g;刘琪等用GC-MS法(EI离子源)检测猪尿中的CLB,检测限为0.5ng/mL;VanRhijin等用三甲基硅基或2-二甲基硅基吗啉衍生物检测尿提取物中的CLB,衍生物用电脉冲方式或化学离子化方式扫描,会产生更高的灵敏度。
另外,GC-MS法与HPLC 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
因此,我国将GC-MS 法定为检测CL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适合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HPLC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MS)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
黄士新等(1995)应用紫外检测器,在λ=243nm,色谱柱:shimpackCLC-ODS150×6.0mn,流速:1mL/min,柱温:室温30℃的条件下检测猪肝脏和猪肉中的CLB残留,最低检测限可达2ng/g。
国外有人应用HPLC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动物性食品中CLB残留,测得最低检测限为1.26ng/g,回收率达98.9%。
目前,我国已将HPLC法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15ng/g,其优点是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较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烦琐、难于操作,需贵重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瘦肉精检测方法的原理瘦肉精是一种被禁用的合成化学物质,被多个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为它被发现对人体健康有害。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许多国家都进行瘦肉精的检测。
瘦肉精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它具有增加肌肉生长、减少脂肪和提高动物体内瘦肉含量的作用。
然而,长期摄入瘦肉精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可能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和神经系统问题等。
为了检测食品中的瘦肉精残留,目前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
HPLC-MS/MS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结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
该方法首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开来,然后使用质谱仪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来说,样品首先进行提取和洗脱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然后将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物质进入串联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串联质谱的原理是用两个质谱仪进行串联,第一个质谱仪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碎裂,产生特定的碎片离子,而第二个质谱仪用来选择和定量分析这些碎片离子。
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样品中瘦肉精的含量。
ELISA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生化分析中的方法,主要依靠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
该方法首先准备瘦肉精的抗体,然后将待检测样品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接下来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被结合的物质。
最后,通过添加染色剂或底物,对复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染色剂或底物与复合物之间的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或测得的光学密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瘦肉精的含量。
这两种方法在瘦肉精检测中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HPLC-MS/MS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瘦肉精类化合物。
然而,该方法的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相比之下,ELISA方法则更简便、快速和经济,可以进行高通量的样品分析。
但是,ELISA方法通常具有较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容易被干扰物质影响,不适用于低含量的瘦肉精检测。
瘦肉精检测原理瘦肉精,又称瘦肉素,是一种用于促进猪、牛等家畜生长的禁用药物,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制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瘦肉精进行有效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瘦肉精检测的原理。
瘦肉精检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进行检测。
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处理,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离,最后通过质谱(MS/MS)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在样品提取和净化处理过程中,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粉碎和均质处理,然后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提取,将目标成分从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
接下来,通过净化柱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干扰物质,使得待测物质得到有效富集。
在经过提取和净化处理后,样品中的目标成分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富集,接下来就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高效、灵敏的色谱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目标成分与干扰物质进行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目标成分。
最后,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可以对待测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在瘦肉精检测中,通常使用质谱-质谱联用技术(MS/MS),通过两级质谱进行目标成分的检测和定量分析,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对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瘦肉精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瘦肉精检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通过样品提取和净化处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和定量分析,可以实现对肉制品中瘦肉精的快速、准确检测。
总的来说,瘦肉精检测原理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技术,对于保障肉制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瘦肉精检测原理的了解,可以增加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提高对含有瘦肉精肉制品的警惕性,从而保障自身健康。
瘦肉精检测制度瘦肉精是一种常用的禁用药物,被非法添加到肉类中以提高肉的瘦肉率。
长期摄入瘦肉精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各方面的损害。
因此,为了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国都制定了针对瘦肉精的检测制度。
瘦肉精检测制度是指对肉制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中不含有瘦肉精成分。
在执行过程中,主要包括检测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设定。
首先,选择适用的瘦肉精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传统的瘦肉精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瘦肉精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基因片段来判断是否被添加了瘦肉精。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制定合理的瘦肉精检测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
检测标准应该根据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确定瘦肉精的安全摄入量。
标准的设定应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和行业规定,并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查和确认。
标准的设定应该科学、公正、合理,以保障公众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瘦肉精检测制度的执行需要依赖于精密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
各国通常会设立独立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负责瘦肉精的检测工作。
检测机构需要采集样品,并进行实验室测试。
同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还需要进行复核检测,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另外,瘦肉精检测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处罚机制。
一旦发现违法添加瘦肉精的行为,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养殖和加工企业的监督,定期抽检,并进行例行检查。
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认定和处罚,并进行公开通报,增加打击违法者的威慑力,防止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
总之,瘦肉精检测制度的设立和执行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制定科学的检测标准,以及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处罚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添加瘦肉精的行为,保障公众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
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
目录1简介2基本信息3检测方法4辨别方法5研究历史6具体用途7具体作用8毒性8.1 毒理简介8.2 临床表现8.3 急救治疗9预防方法10其它相关11具体危害12鉴别方法13用量规定14相关事件15惩治力度16变种新品17渠道摧毁18下令禁止1简介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Clenbuterol),而普通消费者则把此类药物统称为瘦肉精。
当它们以超过治疗剂量5-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即有显著的营养“再分配效应”——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
此类药物主要是肾上腺类,β激动剂,因为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所以统称“瘦肉精”。
瘦肉精让猪的瘦肉率提高,带来更多经济价值,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
中国最早报道的瘦肉精中毒事件是1998年供港活猪引起的,此后这类事件经常发生,如:2001年广东曾经出现过批量中毒事件。
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物质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β-agonist)的药物,约16种,比如在中国造成中毒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和美国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又译雷托巴胺(Ractopamine)。
2001年12月27日、2002年2月9日、4月9日,农业部分别下发文件禁止食品动物禁止使用β激动剂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农业部176号、193号公告、1519号条例)。
瘦肉精在上海曾经引发了几百人的中毒事件。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猪肉中的瘦肉精(试剂盒)盐酸克伦特罗俗名“瘦肉精”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严禁此类药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FDA和WTO还制定了畜产品中瘦肉精的最高残留限量。
检测瘦肉精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GC-MS)、气质联机法(HLP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是目前最佳的检测方法。
ELISA检测方法有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间接法测抗体、竞争法测抗体等。
该次试验利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中的竞争法测抗体。
一、目的:限制瘦肉精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对肉品卫生安全进行较好的监督。
二、原理:利用多克隆抗体既能与盐酸克伦特罗结合,也能与包被抗原结合。
这些包被抗原被固定在酶标板孔壁上,当样品中含有瘦肉精时,它与包被抗原竞争结合抗体中有限量的结合位点。
由于每一个孔中抗体的结合位点位点数相同,当样品中瘦肉精浓度低时,就有更多抗体的位点与包被抗原结合,更多的抗体被固定在酶标板壁上,就会与更多的酶标二结合,所以结果就呈现深蓝色。
相反,样品的瘦肉精浓度高,结果就呈现浅蓝色。
加入终止液后,蓝色相应变成黄色,然后用酶标仪进行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原料:无皮猪肉(易剔除杂质、脂肪)试剂:盐酸克伦特罗—酶联免疫试剂盒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DSY-1-2孔、酶标仪、离心机、匀浆机、微量加样器方法:1原料的处理:将精肉用高速捣碎机捣碎混合均匀,放置冰箱冷冻备用。
取捣碎的样品5g,加入25ml,50mmlHCL震动1.5h,以达到均质。
称取5g 均质物(相当于1g肝脏或肌肉),加入离心管中,1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至令一个离心管中,加1mol NaOH 300ul,混合15min.加入4ml,500mmolKH2PO4(pH3.0),迅速混匀置于4摄氏度的冰箱内保存至少1.5h.1000r/min,离心15min,分离上清液。
2洗板:所有试剂回温至室温。
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
关于“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的检测”的实验分析LINK链接猪肉是否含瘦肉精的迅速推断办法看该猪肉的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可能含有“瘦肉精(CLB)”。
含有“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殊鲜红,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殊薄。
而普通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购买时一定要看清该猪肉是否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实。
一、样品迅速检测办法 1.胶体金检测卡法(1)特点①操作容易、检测速度快,尿样检测时光约5min,组织约10min。
②无需其他仪器设备。
③样品量需求少。
④适用于大量样本的迅速步筛。
⑤结果推断容易明白。
(2)推断结果①阴性:C线条显色,T线条肉眼可见,无论色彩深浅均判为阴性。
②阳性:C线条显色,T线条不显色,判为阳性。
③无效:C线条不显色,无论T线条是否显色,该试纸均判为无效。
(3)检测对象猪尿液、组织;猪饲料;猪肉制品。
(4)适用单位生殖养殖场、屠宰场,农业、贸易等主管部门。
2.酶联免疫(ELISA)法(1)检测原理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微孔板包被有针对克伦特罗IgG的包被抗体。
克伦特罗抗体被加入,经过孵育及洗涤步骤后,加入竞争性酶标志物、标准或试样溶液。
克伦特罗与竞争性酶标志物竞争克伦特罗抗体,没有与抗体衔接的克伦特罗酶标志物在洗涤步骤中除去。
将底物(过氧化尿素)和发色剂(四甲基联苯胺)加入孔中孵育,结合的标志酶将无色的发色剂转化为蓝色产物。
加入反应停止液后使色彩由蓝色改变为黄色。
在450nm处测量吸光度值,吸光度壁纸与克伦特罗浓度的自然对数成反比。
(2)试剂磷酸二氢钠、高氯酸、异丙醇、乙酸乙酯、0.1mol/L高氯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pH=6的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异丙醇+乙酸乙酯(40+60)、针孔式微孔过滤膜(0.45μm,水相)、克伦特罗酶联免疫试剂盒、96孔板(12调×8孔)包被有针对克伦特罗IgG的包被抗体、克伦特罗系列标准液(最少5倍比稀释第1页共4页。
一、实训目的1. 了解瘦肉精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2. 掌握瘦肉精检测的方法和原理。
3. 培养实验室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4.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二、实训内容1. 瘦肉精概述瘦肉精是指一类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饲料添加剂。
主要成分包括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
瘦肉精进入牲畜体内后,能够改变养分的代谢途径,促进动物肌肉生长,提高瘦肉率。
然而,瘦肉精会在动物组织中残留,特别是肝脏等内脏器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 瘦肉精检测方法瘦肉精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快速检测法等。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GC-MS法是将气相色谱与质谱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
适用于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对瘦肉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具有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高等优点。
适用于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适用于瘦肉精的快速检测。
(4)快速检测法快速检测法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瘦肉精。
3.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采用ELISA法检测猪肉样品中的瘦肉精含量。
(1)样品前处理将猪肉样品进行组织匀浆,提取瘦肉精,并通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瘦肉精提取液。
(2)加样与反应将瘦肉精提取液加入酶联免疫吸附板孔中,加入酶标抗体和底物,进行反应。
(3)检测与数据分析通过酶标仪检测各孔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瘦肉精含量。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瘦肉精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检测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猪肉样品中的瘦肉精含量。
猪肉中瘦肉精的检测高峰101279012摘 要鉴于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动物肌肉组织中残留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 的几种分析检测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瘦肉精GC-MS HPLC ELISA1 引言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药物,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是指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而普通消费者则把此类药物统称为瘦肉精。
当它们以超过治疗剂量5—10倍的用量用于家畜饲养时,即有显著的营养“再分配效应”——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β—受体激动剂被大量非法用于畜牧生产,其中最常用的有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
长期食用含有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食品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可诱发和加重心率失常病人的病情,引起心室早搏,四肢、脸、颈部骨骼肌震颤;另外还能引起代谢紊乱,对糖尿病人可发生酸中毒或酮中毒。
[1]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erol,CLB) ,又名克喘素、氨哮素、双氯醇胺,俗名瘦肉精,化学名为α—[ (叔丁氨基) 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盐酸盐,分子式为C12 H18Cl12N2O•HCl ,相对分子质量为313.65。
目前,检测瘦肉精残留常用的色谱技术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 、毛细管电泳法(CE)等。
中国已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检测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半确证法,将GC—MS 法定为确证性方法,主要用于最后确认和仲裁。
对于动物性食品,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规定的第一法为气相色谱—质谱法,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法为酶联免疫法。
“瘦肉精”检测方法报告系别:化学系班级:08.7班小组成员:杨丽冰、闫丽君、梁文涛、于冰、朱文瀚一、前言中国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可谓生生不息,杀之不绝。
继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皮革奶事件之后,今年的“3•15”又曝出了双汇“瘦肉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相似,这次“瘦肉精”事件的主角又是一家著名企业——双汇集团。
双汇集团是中国肉类加工的“巨无霸”。
双汇原是河南省漯河市国资委下属地方国企,2008年,漯河市国资委以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有“现金奶牛”之称的双汇实业集团100%的股权转让给美国高盛集团控制的罗特克斯有限公司,完成了双汇集团的“外卖”。
有市场人士评论,这个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托拉斯”,在中国500强中排行160位的企业,如果不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有关部门是绝不会拿出来“祭杀”的。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爆发后,国内猪价应声大幅下跌,补栏受抑,并已波及上游饲料原料需求,一周内仅全国养猪业因事件引起猪价下跌所至损失已3亿元以上。
“瘦肉精”事件除了在经济上的负面影响,还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冲击,继续动摇了中国老百姓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
中央近年不断强调重视民生,什么是民生?衣食住行就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如果国内连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那何谈民生呢?在双汇“瘦肉精”案件中,河南省已控制涉案犯罪嫌疑人32人,抓捕归案29人,正式立案8起,分布于养殖户、生猪经纪人、采购员等各环节。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3月23日表示,有关“瘦肉精”的案件被媒体报到后,农业部立即全面启动了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排查工作,确保出栏生猪质量安全。
“瘦肉精”学名克伦特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瘦肉精”中毒的症状表现比较特别,主要是心慌、肌肉震颤、头痛以及脸部潮红等,临床表现主要有话多、心跳过快、过度兴奋、心慌手抖等,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
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健康的成年人如果得到及时医治,问题不会太过严重,但如果中毒的人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瘦肉精中毒甚至有可能致命。
检测瘦肉精的方法
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检测瘦肉精: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种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析和测定瘦肉精的含量。
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后,通过该仪器分离和识别瘦肉精的化学成分,然后测定其浓度。
2.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这种方法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对瘦肉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后,通过气相色谱将目标化合物分离,然后再通过质谱进行鉴定和测定其含量。
3. 免疫学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特定的抗体与瘦肉精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来检测和确定瘦肉精的存在。
最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通过ELISA试剂盒可以识别和测定瘦肉精的含量。
4. 快速检测试纸: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基于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瘦肉精的存在。
只需要将样品与试纸接触,观察颜色变化后即可初步判断是否含有瘦肉精。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