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8.1功第一课时(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37.21 KB
- 文档页数:10
功与功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
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导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扩展:高中我们已学习了位移,所以做功的两个要素我们可以认为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导入: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呢?相反呢?力对物体做不做功?若做了功,又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这些功呢?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功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二、新课教学(一)功教师:下面我们共同讨论探究功的一般表达式。
问题1:如图,力F 使滑块发生位移l 这个过程中,F 对滑块做了多少功?计算公式:W=Fl 。
问题2:物体m 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驶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求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功的概念独立推导。
在问题2中,由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α,可根据力F 的作用效果把F 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 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 2,如图所示:αcos 1F F =αsin 2F F =由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 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1F l 。
1功与功率第1课时功[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公式W=Fl cos α及公式的适用范围(重点)。
2.理解正、负功的概念,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重难点)。
一、对功的理解1.观察图像,分析图中的哪个人对物体做了功?答案小川拉着重物上升的过程,小川对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如图所示,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前进了l,则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答案如图所示,把力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竖直方向的分力没有对物体做功,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 cos α,所做的功为Fl cos α,所以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l cos α。
1.(1)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W=Fl cosα。
(3)功是标(选填“矢”或“标”)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对功的理解(1)做功的两个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其中位移是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
(2)功是过程量,公式W=Fl cos α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描述的是力在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的过程中的积累效应。
(1)公式W=Fl cos α中的l是物体运动的路程。
(×)(2)凡是发生了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3)物体只要受力且运动,该力就一定做功。
(×)例1如图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l。
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雪橇受到的()A.支持力做功为mglB.重力做功为mglC.拉力做功为Fl cos θ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μmgl答案 C解析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A、B错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Fl cos θ,W2=-μ(mg-F sin θ)l,C正确,D错误。
1.功与功率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2)理解功率的概念、公式和物理意义。
2。
[科学思维]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3.[科学思维]会用极限思想理解瞬时功率表达式P=Fv,弄清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掌握其计算方法。
4.[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和练习,理解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并能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74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教材第74页“问题”提示:将力分解或将位移分解,因为功等于力与沿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一、功1.内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W=Fl cos α。
3.功是标量(选填“标量”或“矢量”)。
4.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5.功的单位物理意义: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即1 J=1 N×1 m=1 N·m。
二、正功和负功1.正功和负功α的取值W的取值含义α=错误!W=0力F不做功0≤α<错误!W>0力F对物体做正功错误!<α≤πW<0力F对物体做负功说明:力F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表述为物体克服力F做功,这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例如,可以说摩擦力做了-3 J的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3 J的功。
2.总功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1+W2+W3+…+W n。
三、功率1.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2.定义式P=错误!。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说明:在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单位是千瓦kW,1 kW=103 W。
4.意义功率是标量,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1节《功与功率》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1节《功与功率》。
第八章是机械能,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
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人们发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且能量的转化与功的概念紧密相连。
这是因为,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存在做功的现象,就必然存在能量变化的现象,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及能量的变化提供分析的基础。
《功与功率》一节主要讲解功与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知识。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1.1 理解功和功率。
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
例 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所受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该力所做的功。
例 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二、说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功、正功和负功、功率。
教材一开始以马拉雪橇时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当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时应当怎样计算功;紧接着分析了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讲述了力做功的几种情况——不做功、正功和负功;最后教材讲解了做功快慢的表示方法——功率。
教材安排有思考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能理解功、功率概念的含义,知道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2.能正确计算功和功率。
四、说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通过学习功和功率知识,从物理学视角形成能量观念;能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科学思维:能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功和功率;能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抽象概括;能运用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与功率【基础巩固】1.(多选)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两个力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是动力,F2是阻力C.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D.F1比F2做的功多答案:BC2.(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 f sB.力F做的功为Fs cos θC.合力F合做的功为Fs sin θ-F f sD.重力做的功为mgs答案:AC3.以一定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 f,则从抛出至落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B.-F f hC.-2F f hD.-4F f h答案:C4.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那么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相比()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定答案:B5.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如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摩托艇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摩托艇的速率变为原来的() A.4倍 B.2倍 C.√3倍 D.√2倍答案:D6.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1)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解析:(1)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牵=F阻, 而P额=F阻v m,得F阻=P额v m=4×103 N.(2)在匀加速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牵'-F阻=ma,得F牵'=F阻+ma=8×103 N.当汽车达到额定功率时,P额=F牵'v,得v=P 额F 牵'=10 m/s,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va=5 s.答案:(1)4×103 N(2)5 s【拓展提高】7.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 fA∶F 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比W A∶W B分别为()A.2∶1,4∶1B.4∶1,2∶1C.1∶4,1∶2D.1∶2,1∶4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a A=v0t ,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a B=v02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A、B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 A=m A a A,F f B=m B a B,又m A∶m B=2∶1,所以F fA∶F fB=4∶1;v-t图像中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从开始运动到停止,A、B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l A=v0t2,l B=2v0t2=v0t,又功W=Fl cos α,所以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W A∶W B=(F fA l A)∶(F fB l B)=2∶1.选项B正确.答案:B8.(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3t0时刻水平力的瞬时功率为5F02tmB.3t0时刻水平力的瞬时功率为15F02tmC.在0~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3F02t4mD.在0~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5F02t6m解析:0~2t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1=F0m ,2t0时刻的速度v1=a1·2t0=2F0t0m,位移x1=2F0t02m ;2t0~3t0时间内,加速度a2=3F0m,3t0时刻的速度v2=v1+a2t0=5F0t0m ,2t0~3t0时间内的位移x2=7F0t022m.3t0时刻的瞬时功率P=3F0v2=15F02tm,选项B正确;3t0内的平均功率。
8.1功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公式W =Fx cos α进行计算.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3.能够分析摩擦力做功的情况,并会计算一对摩擦力对两物体所做的功. 【知识要点】 一、功1.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计算公式:W =Fx cos_α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二、正功和负功1. 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之分。
2. (1)当0≤α<2π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2π<α≤π 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3)当α=2π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3.(1)功的正、负并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功的大小,只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2)正功、负功的意义:正功: 表示动力对物体做功(促进);负功: 表示阻力对物体做功(阻碍). 三、几个力的合力所做的功(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根据公式W 合=F 合x cos α求合外力的功.(2)先根据W =Fx cos α求每个分力做的功W 1、W 2、……W n ,再根据W 合=W 1+W 2+……+W n 求合力的功. 【题型分类】题型一、正、负功的判断例1 如图表示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了一段位移x,这四种情形下力F 和位移x 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则力对物体做正功的是( )参考答案AC例2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A.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负功参考答案AC详细解析f与x成锐角,正功;N与x成钝角,负功。
【同类练习】1.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台阶对人的摩擦力对人做负功B.台阶对人的总作用力方向沿竖直向上C.在此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人对台阶的压力大小等于台阶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详解】设斜面坡角为θ,人的加速度斜向上,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得:cos x a a θ=,方向水平向右;sin y a a θ=,方向竖直向上;A .水平方向受静摩擦力作用cos x f ma ma θ==,水平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θ为锐角,则cos 0W fx θ=>,则台阶的摩擦力对人做正功,A 错误;B .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上,重力竖直向下,则台阶对人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B 错误;C .人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C 错误;D .人对台阶的压力大小与台阶对人的支持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大小相等,D 正确; 题型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例3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40 N 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8 m,求:(1)拉力F 对木箱所做的功; (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 (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 详细解析:(1)拉力对木箱所做的功W 1=Fxcos 60°=40×8×0.5 J =160 J (2)摩擦力对木箱做负功f=Fcos 60° W 2=﹣fx=﹣Fxcos 60°=﹣160J (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W =W 1+W 2=0例4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 1和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 1对物体做功4J,力F 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 1和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2JB .1JC .5JD .7J【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用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和,由于力F 1对物体做功4J,力F 2对物体做功3J,所以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W =3J+4J=7J,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同类练习】1.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 ,悬绳的长为L ,把悬绳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
设在摆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f 的大小不变,求摆球从A 点运动到竖直位置B 时,绳的拉力F ,空气阻力f 各做了多少功?【参考答案】F 0W =,1π2f L - 【详细解析】拉力F 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F 0W =将AB 分成许多小弧段,使每一小弧段小到可以看成是直线,在每一小弧段上,可以认为f 的大小,方向是不变的(即为恒力),这样就把变力做功转换为恒力做功,如图所示f做的总功就等于每个小弧段上f所做功的代数和,即f121π2W f l f l f L=∆+∆+=-【成果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C.力F做的功为FssinθD.重力做的功为mgs【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为s,由功的公式可得:W f S=-⋅,A错误;B、力F与竖直方向成θ角,所以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sinθ,所以F做的功为Fs•sinθ,B错误;C、由B的分析可知C正确;D、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是零,所以重力的功为零,D错误;故选C.2.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 B.-fh C.-2fh D.2fh【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上升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W1=-fh;下落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W2=-fh;则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W=W1+W2=-2fh.A.0,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fh,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2fh,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2fh,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3.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由图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A.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B.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C.万有引力对卫星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万有引力对卫星一直不做功【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图中万有引力与速度方向夹角始终小于90°,故在此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为中国“立体巴士”,这种新型高大的汽车可跨越车流行驶,行驶速度在6080km/h,同时它承载的人数大约在1400人左右。
某次在十字路口有一约100m长的汽车长队,立体巴士利用其优势,从车队尾部开始刹车,正好与第一辆小车平齐停在十字路口,用时10s,若将上述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数据能估算出立体巴士()A.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B.刹车时所受的合力大小C.刹车时制动力所做的功D.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大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A.已知立体巴士的初速度和刹车时间,由∆=∆vat可求得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故A正确;BCD.因为未知立体巴士的总质量,故不能求得刹车时所受的合力大小,也无法求得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大小和刹车时制动力做功情况,故BC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B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B.摩擦力对A不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C.摩擦力对A做功,B克服摩擦力做功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位移,当B向左移动时,A没有动,故AB之间的摩擦力对A没有做功;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对B做负功,即B克服摩擦力做功;则ACD错误,B正确.6.如图所示,两只手分别用大小为F的力,水平推两个木块,不考虑地面摩擦,到两个木块都前进了距离d时,两个力所做的总功为()A.Fd B.2Fd C.-Fd D.0【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分析】【详解】=,而两个推力方向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两个力均做正功,则总功为根据功的定义W Fd=W Fd2,故B正确,ACD错误。
总故选B。
8.一个力对运动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 .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D .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 【参考答案】AC 【详细解析】由功的表达式W =Fs cos α知,只有当α>90°时,cos α<0,力对物体做负功;此力阻碍物体的运动,故A 、C 对.7.一位质量m=50kg 的滑雪运动员从高度h=30m 的斜坡由静止下滑,斜坡的倾角θ=37°,滑雪板与雪面滑动摩擦因数μ=0.1.则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 (1)滑雪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对他做了多少功? (2)合力做了多少功?(装备质量不计)【参考答案】(1)41.510J G W =⨯ ;(2)41.310J W =⨯合【详细解析】 【分析】 【详解】(1)重力做的功:4501030 1.510G W mgh J J ==⨯⨯=⨯(2)物体所受合力:373726F mgsin mgcos N μ︒︒=-=合 方向沿斜面向下,沿合力方向位移: S 5037hm sin ︒==合力做的功:426050 1.310W F S J J ==⨯=⨯⋅合合 8.如图所示,升降机内斜面的倾角30θ=︒,质量为2kg 的物体置于斜面上始终不发生相对滑动,在升降机以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4s 的过程中.(g 取210m /s ),求: (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 (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体重力所做的功;(4)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1)300J ;(2)100J ;(3)400J -;(4)0 【详细解析】物体置于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匀速运动过程中,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N cos sin 0F F θθ-= f N sin cos 0F F G θθ+-=代入数据得f 10N F =N 103N F =由恒力做功的公式得(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N N cos cos 10354cos30J 300J N W F x F vt θθ===⨯⨯︒=(2)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做的功()f cos 901054sin30J 100J f W F x θ=︒-=⨯⨯⨯︒=(3)物体重力做的功cos1802054J 400J G W Gx =︒=-⨯⨯=-(4)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方法一0N f G W W W W =++=合方法二==W F xαcos0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