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经典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69.17 KB
- 文档页数:2
教解析JIAO JIE XI洪霞探索探索与与研研究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示例:1.正面描写风雪的句子:彤云密布,纷扬扬卷下大雪。
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紧了。
(林冲一到草料场,他,紧张严峻的氛围,让读者替林冲捏了一把汗2.侧面描写风雪的句子:裹被卧,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得一冬?待雪晴了,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风雪大,天气冷,林冲才会去买酒;风雪太大,把草料场的草厅压塌,林冲才会夜宿山神庙;风雪大,他才会用石头挡住庙门,陆虞候三人进不到庙里,林冲才能听到陆虞候三人的话。
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林冲“风雪落难人”的形象)总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非常精彩的章节。
作者借助曲折的故事情节、典型自然环境,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成功地塑造了林冲这一武艺高强、善良侠义、安守本分、隐忍偷安的英雄形象,值得读者仔细品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an和{}b n的通项公式;(2)设c n=b n a n,求数列{}c n的最大项.分析:我们通过构造辅助数列和利用重要关系式an={S1(n=1),Sn-S n-1(n≥2),即可求得cn的表达式.而{}c n为非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数列,要解答本题,需判断数列的某项是否最大,要根据{c m≥c m-1,cm≥c m+1,来求解.解:(1)a n=12n-1;b n=4׿èöø23n-1.(过程略)(2)c n=b n a n=()2n-1∙4׿èöø23n-1=4()2n-1׿èöø23n-1,设c m为数列{}c n中的最大项,则{c m≥c m-1,cm≥c m+1,可得ìíîïïïï4()2m-1׿èöø23m-1≥4()2m-3׿èöø23m-2,4()2m-1׿èöø23m-1≥4()2m+1׿èöø23m,即ìíîïï()2m-1∙23≥()2m-3,()2m-1≥()2m+1∙23,解得ìíîïïm≤72,m≥52,即m=3.所以c3为{}c n中的最大项,且c3=20׿èöø232=809.类型3:存在性问题数列中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注重考查数列中的基础知识、方法的应用,此类问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对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对于数列中的存在性问题,我们需先假设命题成立并存在某种可能,然后根据题干所给定的条件,结合数列的性质、定义、公式检验假设是否成立.例4.等比数列{}c n满足c n+1+c n=10∙4n-1,c n=2a n.(1)求{}a n的通项公式;(2)数列{}b n满足b n=1an∙a n+1,T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求lim n→∞T n;(3)是否存在正整数m,n()1<m<n,使得T1,T m,T n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我们需先根据第一、二个问题的结论,求得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以及T1,T m,T n,然后假设T1,T m,T n成等比数列,则可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建立关系式T2m=T1T n,再检验该式是否成立即可.解:(1)(2)略;(3)由(2)可得T n=n2n-1;假设存在正整数m,n()1<m<n,使得T1,T m,T n成等比数列,则æèöøm2m+12=13∙12n+1,可得3n=-2m2+4m+1m2>0,由分子大于0,可得1m<1+由m∈N+,m>1,得m=2,此时n=12,因此当m=2,n=12时,T1,T m,T n成等比数列.数列中的题目还有很多种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熟练掌握数列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以及常见题目的解法,就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列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上接第22页)5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章节,讲述了林冲由逆境到绝境,最终奋起反抗的故事。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语言运用和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人物塑造本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点突出。
林冲是一个正直善良、武艺高强的豪杰,但因身处社会底层,屡遭权势陷害,人生之路充满了曲折。
通过对林冲性格的多维度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同情和共鸣。
二、情节安排本篇课文的情节安排紧凑,悬念迭起。
作者巧妙地设置了“风雪山神庙”这一关键情节,使林冲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
通过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呼应,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环环相扣,将读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这种情节安排技巧使作品充满了戏剧性。
三、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极为出色,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背景支撑。
风雪中的山神庙、荒芜的小镇、寂静的古道等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也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这种环境描写技巧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色不少。
四、语言运用本篇课文的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方面,运用了丰富的口语和俚语,使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作品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不失高雅。
这种语言运用技巧使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主题思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题思想是反抗压迫、追求正义。
作品通过林冲的悲壮人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呼吁人们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不公。
这种主题思想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和维护。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优秀5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1《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以生动的情节和卓越的叙事技巧,描绘了108位英雄好汉的生活和事迹。
在众多角色中,林教头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教头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性格复杂,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的命运也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他的经历让人深感同情。
他的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故事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风雪山神庙》一章中,林教头的性格和命运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他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压力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他的行动也让人深感敬佩,他的行为也充分展示了他内心的正义感和良知。
从文学角度来看,《风雪山神庙》一章的情节设计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文字优美,富有感染力。
通过林教头的行动和语言,作者成功地展现了他的性格和命运,也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让我深感震撼。
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公,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篇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片段,讲述了一个被陷害通缉的罪犯林教头,如何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孤身奋战,保卫自己的生命和荣誉的故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感震撼和敬佩。
首先,林教头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意志让我敬佩不已。
在被误解、冤枉和追杀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屈服于压力,反而选择勇敢地面对现实,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洗清了自己的冤屈。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故事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非常出色。
作者通过描绘风雪交加的场景和林教头坚定的眼神,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身处绝境却毫不动摇的英雄形象。
这种出色的写作技巧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真实,也增加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高中语文课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章回,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
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两人。
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
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
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
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
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
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
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
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
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
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
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
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第一部分(第1段):沧州遇旧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林冲来沧州的原因是高俅的生事陷害,同时点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
李小二和小酒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
一方面表现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情节发展做铺垫。
古代文学全知视角下的“隐”——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文/刘慧文摘要:学界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节选的讨论异彩纷呈,但却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叙述学的视角方向来审视这篇文本。
全知全能视角是古代小说的叙述传统,但有些小说为了制造悬念,会巧妙地采用限知视角,即“隐”。
“隐”视角有话语隐、物象隐,以及身份隐等。
叙述者对一些关键信息含而不说,一方面以此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内心活动;另一方面也以此来设置悬念,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引发读者思考,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知视角;赏析21世纪以来,随着《水浒争鸣》的复刊,学界重新掀起了一阵对《水浒传》的研究热潮。
其中的名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陆续被编入人教大纲版、人教课标版以及沪教版等语文教材中,各路学者对其讨论也愈加火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但是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人物性格分析、环境和艺术手法的具体探究方面,而忽视了这篇小说的叙述学价值,尤其是小说中极富特点的全知视角叙述模式,即全知与“隐”的巧妙结合。
这使得对此篇小说解读不够全面系统,难以全方位展现作品的深刻含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明清小说《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明清小说多取材于宋元话本,就不免带有说书体的性质,也就是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待小说中事件的发生发展。
但是在此篇节选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隐”,顾名思义,就是叙述者对一些关键内容含而不说,以形成悬念。
叙述者在全知的大背景下,用“隐”来增加情节冲突的矛盾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以此成就了不朽的经典。
第一,话语隐。
“叙述者拥有进入人物内心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他就持续的行使它,出其不意的沉默可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1]。
沉默不仅是情节叙述的省略、话语的重点信息省略,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省略,更是引起联想的重要手段。
例如小说中,李小二在偷听陆虞侯几人谈话时,并未将谈话内容和盘托出,而是以关键词“高太尉”来代表一切,在故事的高潮紧急时刻,忽然用“隐”来舒缓了叙述节奏,一张一弛紧锁读者的思绪,“从而拉长了叙事节奏,是欲擒而故纵也”[2]。
传奇故事:高中语文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深度解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一篇鲜明的英雄主义小说,曾被评为“百家讲坛”中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
小说以明末清初战争与人民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主人公林教头勇敢、无畏、顽强不屈的人格风范,以及他对人民、对正义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本文将以情节分析的方式,深入解析这一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故事主要情节发生在华夏北部一个地名叫做“风雪山神庙”的地方。
主人公林教头领导的义军,与日寇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却不幸败退回山区。
在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林教头带领着他的部队机智地利用各种资源,最终击败了强大的敌人,赢得了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林教头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
林教头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塑造得十分生动鲜明。
他是一个英勇、坚强、有担当的领袖,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弱点的人。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气质。
面临困难和危险时,他始终不失镇静,毫不畏惧,坚信自己和他的队伍一定会战胜敌人。
他运用自己的机智和智慧,巧妙地运用地形和资源,在恶劣的环境下打出了惊人的成绩,这种坚强、勇敢的精神真正启示了现代人们的自强不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小说情节的推动下,我们也看到了历史上的背景。
明末清初,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各种内外因素加剧了社会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英雄解困,需要真正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黑暗。
林教头正是一个这样的英雄,他代表了那个时期民族英雄所应具备的精神和品质。
故事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民间女英杨二滩。
她是一个勇敢、坚强、富于正义感的女性人物,她不怕顽强的敌人、不畏艰难的困境,与林教头同样为民族利益不顾一切的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民间英雄主义精神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对整个故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揭示的几个主题:困境中的挣扎、战斗中的斗志、英雄主义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等。
这些主题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我们高中生活息息相关。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感悟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作品中,林教头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仗义疏财的英雄人物,他经历了许多考验和困难,最终从这些经历中汲取了许多感悟。
在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危险,表现出了坚毅和勇气。
无论
是山洞中的野兽,还是风雪的恶势力,他都能够冷静应对,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坚毅和勇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林教头也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弱者的关怀。
他救助了被压迫的村民,帮助他们摆脱苦难,以正义对待人一事。
他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计较得失,这种高尚的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在林教头的感悟中,我们还能看到他对生活坚持积极态度的影子。
尽管
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总能保持乐观和积极,勇敢面对一切困境。
正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最终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通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林教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物。
他的感悟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意识到在生活中要拥有坚毅和勇气、对正义有追求、关心弱者、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该以林教头为榜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追求真、善、美,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知识清单一、作品背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北宋末年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二、故事梗概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高俅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冲妻子的美貌,多次设计陷害林冲。
林冲最终被发配沧州。
在沧州,林冲被安排看守草料场。
一天,大雪纷飞,林冲外出打酒,归来时发现自己住的草屋被雪压塌,只好暂宿山神庙。
此时,陆谦、富安等人奉高俅之命前来谋害林冲,放火烧了草料场。
林冲在山神庙中听到他们的谈话,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怒杀三人,在风雪之夜投奔梁山。
三、人物形象1、林冲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善良正直,但又有些逆来顺受的人物。
在面对高衙内的调戏和高俅的陷害时,他起初选择忍让。
然而,当他的生命受到威胁,忍无可忍之时,终于爆发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2、陆谦陆谦是林冲的好友,但为了攀附权贵,出卖朋友,心狠手辣,是一个典型的小人形象。
3、富安富安是高俅的走狗,助纣为虐,与陆谦一起谋害林冲。
四、环境描写1、风雪文中对风雪的描写十分精彩,如“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不仅烘托了气氛,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草料场草料场的破败荒凉,暗示了林冲处境的艰难。
3、山神庙山神庙的寂静与寒冷,为林冲的绝地反击提供了场所。
五、情节发展1、开端林冲被发配沧州,委曲求全,希望能够重新开始。
2、发展林冲在沧州看守草料场,生活平静,但危机逐渐逼近。
3、高潮林冲在山神庙中得知真相,怒杀仇人,完成了从隐忍到反抗的转变。
4、结局林冲在风雪之夜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六、主题思想1、揭示社会黑暗通过林冲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北宋末年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2、歌颂反抗精神林冲的反抗,表达了对压迫的不屈和对正义的追求,歌颂了反抗精神。
3、反映人性复杂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如林冲的隐忍与反抗、陆谦的背叛等。
万般委曲难求全英雄无奈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人物形象浅析一、本文概述《万般委曲难求全英雄无奈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人物形象浅析》是一篇通过对《水浒传》中林冲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其性格特征以及社会根源的文章。
本文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经典章节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林冲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林冲作为禁军教头,曾得到高俅的提携,因此他对顶头上司毕恭毕敬。
即使在被刺配沧州后,提及高俅时仍尊称为高太尉。
林冲的这种忍耐性格使他在面对不公待遇时选择逆来顺受。
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林冲在得知陆谦、富安等人欲加害于他时,愤怒之下选择复仇,最终在山神庙手刃仇敌,并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林冲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
他不同于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而是乐于助人,救人于危难。
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林冲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精细和谨慎的性格特点,如在风雪山神庙一节中,他出门买酒前会将火炭盖好,回家后会检查火盆,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他的细致个性。
本文通过对林冲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其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二、林冲的背景与性格特征林冲,字智深,原名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其父林提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母亲是名门闺秀。
林冲自幼习武,武艺高强,尤其擅长枪棒,因此在江湖上享有“豹子头”的美誉。
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后因妻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被陷害入狱,最终逃至梁山泊,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1) 忠诚正直:林冲为人忠诚正直,对朋友和亲人充满关爱。
他为了救妻子,不惜一切代价,即便被陷害入狱,也从未放弃。
在梁山泊,他也是宋江的得力助手,为梁山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2) 勇敢果断:林冲武艺高强,勇敢果断,面对强敌从不畏惧。
在梁山泊,他多次担任先锋,冲锋陷阵,为梁山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说教材价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属于必修5第一单元第一课。
这篇小说节选自《水浒传》第十章。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标志着白话文的成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长篇侠义小说的鼻祖。
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施耐庵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
108个英雄好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的惟妙惟肖,无不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此外,它还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完整而富有变化的结构和明快凝练的语言。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明朝金圣叹说过:“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读林冲之一斑窥《水浒》之全貌,可以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中的经典。
”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必修3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者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
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水浒传》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的字词含义。
2、情感目标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3、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表现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分析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的描写与叙述中分析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把握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