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 地图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7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2019·黄冈模拟)读A、B两地间道路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道路长度(单位:km)。
据此完成1~2题。
1.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则下列指向标正确的是( )A B C D2.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正确的是( )A.1∶400 000B.1∶40 000C.1∶500 000 D.1∶5 000 000解析:1.B 2.A 第1题,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因桥梁施工,不能通行,则最短距离是2.5+8+1.5+8 km线路,即从A沿2.5 km线路是正东方向,指向标正确的是图B,B正确。
第2题,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20 km, 1 km等于100 000 cm,则比例尺是1∶400 000,A正确。
(2019·新余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附近地区进行考察,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最可能是( )A.堰塞湖 B.断块山C.火山口 D.鞍部4.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则水深最大可能是( )A.25 m B.50 mC.85 m D.155 m解析:3.C 4.C 第3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为山地地形,山顶甲处等高线数值表示四周高、中部低,图中甲处最可能是火山口,C对。
堰塞湖是由河道堵塞形成,不会出现在山顶,A错。
断块山是断层形成,图示等高线没有断层分布,B错。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D错。
故答案选C项。
第4题,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根据等高线,甲周围等高线最大值是500 m,甲处海拔约400~450 m之间,高差范围是50~100 m,则水深最大可能是85 m,C对,A、B、D错。
故答案选C项。
(2019·牡丹江模拟)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6.丙地的地形可能是( )A.洼地 B.鞍部C.三角洲 D.山峰解析:5.C 6.A 第5题,图中等高线表示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则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温度b低于a;从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析,乙位于山脊南坡,甲位于山脊北坡;图中等高线与等温线并不平行,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气温,说明南坡是向阳坡,因直射点不能到达中纬度地区,该地区阳坡较为单一,所以乙是北半球阳坡,C项正确。
课时提升作业二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若图中数字的长度单位为百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120 000B.1/240 000C.1/1 200D.1/2 4003.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B.南C.西D.北【解析】1选B,2选B,3选C。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第2题,任意选取一段距离,量算图上距离,如A向东的一段,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实际距离为2 400米,计算可知比例尺约为1/240 000。
第3题,提取信息:①指向标,②“数字表示道路长度”,③断道施工;依据指向标可判断科技馆位于A路口南方;计算由A 路口向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长度:向东:24+25+20+40=109;向南:33+20+23+27=103;向西:有两条线路可达——第1条:15+27+20+23+27=112,第2条:15+17+19+23+27=101;按题干要求,汽车应选择向西的路线(即向西的第2条线路)。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4选A,5选B。
第4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小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坡度越缓。
①图比例尺最小。
第5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四幅图中,②图比例尺最大。
(2014·上海地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6、7题。
6.图1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图2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7.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解析】6选D,7选D。
课后限时集训(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9·朝阳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
读图,回答1~2题。
1.2018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A.甲B.乙C.丙D.丁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A.1∶50 B.1∶500 C.1∶5 000D.1∶50 000(2019·承德模拟)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A.a B.b C.c D.d4.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A.①—②河段B.②—③河段C.③—④河段D.④—⑤河段5.图中陡崖()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B.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2016·北京高考)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7.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2019·湘东五校联考)图a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30 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
据此完成8~9题。
8.图b是画家在海上①②③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
该画家最有可能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9.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判断从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A.310 m甲处B.320 m乙处C.340 m丙处D.350 m丁处(2019·莆田模拟)下左图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照片,右图示意该地地形分布。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
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所在学校( )A.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校Ⅱ的北面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碑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A.1∶100B.1∶1 000C.1∶10 000 D.1∶100 000解析:1.C 2.B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第2题,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 代表实地距离500 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2019·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河流流向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正东流向正西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465 m B.455 mC.445 m D.435 m5.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C.39 m D.40 m解析:3.D 4.B 5.C 第3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D。
第4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 m。
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高线数值应为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460 m,故选B。
第5题,读图可知,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10 m。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20 m≤ΔH<40 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39 m,故选C。
课后限时集训(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
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B.1∶1 000C.1∶10 000D.1∶100 0001.C 2.B [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第2题,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代表实地距离500 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读图,完成3~4题。
3.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4.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3.D 4.D [第3题,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
第4题,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
]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B.55米C.60米D.65米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B.40米C.65米D.90米5.C 6.C 7.B [第5题,从图中可知该等高线图上等高距为5米,海拔最高处为80~85米,海拔最低处为20~25米,区域内高差为55~65米,因此C答案正确。
真题专练第二部分第二章 (2022·全国文综乙)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城市总人口=中心城区人口+中心城区以外地区(相当于郊区和卫星城)人口。
表格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虽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但减少的数量远小于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的增加数量,所以城市总人口是增加的;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区人口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都是增加的,故总人口增加,排除B、D;选项中是四个城市的共同特点,中心城区人口变化趋势应该一致,可以随意选一个城市分析即可,如上海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而总人口增加,显然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选A。
(2022·全国文综乙)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四个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中心城区人口增长,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不大,排除A;四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和功能定位本身就不一致,如北京是政治中心,主导产业是非商业性服务业,上海是经济中心,主导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排除B、C;四个城市都是我国的一线城市,等级规模相近,则与之类似的“其他城市”也应该是等级规模都较高,选D。
课后限时集训(二) 地图(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一、选择题(2018·厦门一中测试)读下列两图(莱索托为左图、安道尔为右图),回答1~3题。
1.与右图比较,左图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B.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D.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3.根据地图估算安道尔的面积约为( )A.5000 km2B.500 km2C.50 km2D.5 km21.D 2.A 3.B[第1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幅相同,实地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图中可看出左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D正确。
第2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马塞卢位于(27.5°E,29.5°S),安道尔位于(1.5°E,42.5°N),马塞卢位于安道尔东南方向,A正确。
第3题,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际距离约为111×cos 42°千米,图示经度差约为1/4°,东西长约20千米;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图示纬度差约为1/3°,南北长约30千米,可算出面积约600 km2,B正确。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6题。
【导学号:92040008】4.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350米B.400米C.450米D.550米5.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④6.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D 5.A 6.C[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为950~1 000米,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为400~450米,故该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则D项正确。
课后限时集训(二)地图(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一、选择题(2018·朝阳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
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A.甲B.乙C.丙D.丁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A.1∶50 B.1∶500C.1∶5 000 D.1∶50 0001.A 2.C[第1题,9月23日为秋分,太阳在正西方落下;此时影子朝向正东,该同学走进小区时,发现影子落在正前方,也即正东方,说明进入的是小区的西大门,应是图中的甲。
第2题,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近似于长方形,通过量算边长,可推算比例尺可能为1∶5 000。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景观图,完成3~5题。
【导学号:21490009】3.河流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
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A.20米B.40米C.60米D.80米4.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A.b B.c C.d D.e5.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易被侵蚀的是()A.甲B.乙C.丙D.丁3.B 4.A 5.C[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米,a溪流图示河段穿越两条等高线,该河段最高处海拔140米<H高<160米,最低处海拔100米<H低<120米,则其落差20米<H落<60米。
第4题,根据“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可知,修水圳的目的是灌溉农田,所以其分布地区应有大片的农田,而农田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即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另外水圳灌溉农田要利用落差来引流,所以其分布地区要有适当的落差。
根据这两个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即可确定答案。
第5题,丙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最容易被侵蚀。
] (2016·北京高考)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课后限时集训(二) 地图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8·朝阳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
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
A.甲B.乙
C.丙D.丁
2.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
A.1∶50 B.1∶500
C.1∶5 000 D.1∶50 000
1.A 2.C[第1题,9月23日为秋分,太阳在正西方落下;此时影子朝向正东,该同学走进小区时,发现影子落在正前方,也即正东方,说明进入的是小区的西大门,应是图中的甲。
第2题,该小区占地约30 000 m2,近似于长方形,通过量算边长,可推算比例尺可能为1∶5 000。
]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景观图,完成3~5题。
【导学号:21490009】
3.河流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
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
A.20米B.40米C.60米D.80米
4.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
A.b B.c C.d D.e
5.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易被侵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B 4.A 5.C[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米,a溪流图示河段穿越两条等高线,该河段最高处海拔140米<H高<160米,最低处海拔100米<H低<120米,则其落差20米<H落<60米。
第4题,根据“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可知,修水圳的目的是灌溉农田,所以其分布地区应有大片的农田,而农田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即等高线稀疏的地区;另外水圳灌溉农田要利用落差来引流,所以其分布地区要有适当的落差。
根据这两个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即可确定答案。
第5题,丙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最容易被侵蚀。
]
(2016·北京高考)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 )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7.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6.D7.C[第6题,①处冰川融化的水并不注入图中湖泊,A项错误;②处河流流经陡崖,落差大,B项错误;修建水库一般在峡谷地带,而不是在宽谷地区,C项错误;④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又有河流作为灌溉水源,因此农业生产条件优越,D 项正确。
第7题,图示简单勾勒了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大致状况,比例尺较小,流域特征不清晰,A项错误;我国境内的冰川有很多,不能判断为新疆,且冰川一般沿谷地延伸,B项错误;图示河流为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季风区内,上游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受气温影响流量季节变化大,中、下游主要靠降水补给,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因此各河段季节变化都较大,且图中显示该河河道较弯曲,因此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患灾害,C项正确;若该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则主要为南海,沿海港口数量众多,D项错误。
] (2018·湖北沙市中学测试)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8~9题。
【导学号:2149001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划公路穿过山脊
B.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
C.规划公路长约为6千米
D.瞭望塔观察范围最大的是③
9.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8.B9.A[第8题,读图,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规划公路穿越的是两个山顶之间的鞍部,A错。
根据指向标,规划公路走向为西北—东南,B对。
根据比例尺,规划公路长约为2千米,C错。
④处海拔最高,且周围基本没有阻挡物,瞭望范围最大,D错。
第9题,读图,a—b剖面线经过的海拔最高点为700~800米,D错。
最低点为200~300米,起点a 海拔为300~400米,终点b海拔为300~400米,靠近b有一河谷,B错。
靠近a有最高山峰,C错。
]
(2018·山西师大附中月考)读印度某区域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回答10~11题。
10.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势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B.图中甲地区和乙地区地势均和缓
C.图中丙地区相对高度差别最大
D.图中丁地区地势最为崎岖
11.下列说法符合图中各地地理特征的是( )
A.河流B段大量沉积从A段带来的泥沙
B.图中河流A段附近侵蚀较严重
C.乙地附近为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D.可用GPS系统直接绘制此地图
10.D11.B[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等坡度线数值反映坡度大小,数值越大坡度越大,但不能反映出地势的高低,故A错误。
乙地区等坡度线密集且数值较大,说明地势崎岖;甲地区等坡度线稀疏且数值较小,说明地势和缓,故B错误。
丙地区等坡度线数值明显小于丁地区,在相同水平距离上,坡度角越大,垂直距离也越大,所以丁地区的相对高度差别最大,地势最崎岖,故C错误、D正确。
第11题,图中等坡度线只是表示坡度的差异,不能代表地势高低,所以A地、B地高度无从判断,故A错误。
图中河流A段流经区域坡度较大,则河流侵蚀较严重,所以B正确。
由于地势的高低无法判断,所以迎风坡或背风坡也无法判断,故C错误。
绘制此地图需要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等,并以图形的方式展示,是利用GIS系统,故D错误。
]
二、非选择题
12.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分布特点。
(2)下面能正确反映图中X—Y线地形的剖面图是________。
(3)图中河流PM段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其________(填方向)岸受冲刷较严重。
(4)人们计划在甲地兴建水库大坝,简述其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分布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进一步结合指向标说明其分布特点。
第(2)题,根据剖面线穿越区地势起伏进行判断。
第(3)题,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该段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该段河流河道比较平直,而且位于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的右岸(南岸)受流水侵蚀比较严重。
第(4)题,从工程量和蓄水条件两方面判断其有利条件。
[答案](1)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地。
(2)A (3)自西向东南(4)位于河谷狭窄地段,有利于筑坝,工程量小;上游河谷较宽,有较大的蓄水区域。
13.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3)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4)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③地露营。
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判断河流流向的依据一般有两个:一是等高线弯曲方向;二是总体地势的分布。
在本问中还要特别注意指向标。
第(2)题,在地势平坦的地区铁路要尽量走直线,山区的铁路线应尽量与等高线平行以减小坡度;为减少铁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铁路尽量不要穿过聚落中心。
第(3)题,原因应主要从光照、水分、地势、土壤等方面分析。
第(4)题,野外露营地的选择应主要从安全方面考虑,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山洪等水文灾害。
[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流。
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2)铁路在甲处布局合理,在乙、丙、丁处布局不合理。
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
(3)①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
(4)不合理。
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等水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