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
- 格式:docx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26
踢毽子校本课教案教案标题:踢毽子校本课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踢毽子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平衡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在踢毽子活动中的技巧水平和运动能力。
教学时长: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资源:1. 毽子:足够数量的毽子供学生使用。
2. 小球:足球或篮球,用于一些练习和游戏。
3. 标志物:用于标记比赛场地和活动区域。
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器材。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难度。
3.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步骤1:引入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你们是否知道踢毽子的规则?如何进行比赛?请举例说明。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起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
步骤2:规则和技巧介绍(15分钟)向学生介绍踢毽子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场地的大小、比赛时限以及比赛分数计算等。
同时,向学生展示基本的踢毽子技巧,如使用脚踢毽子的正确姿势和击打毽子的力量掌握。
步骤3:技能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练习,包括:- 单人练习:学生自由练习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如用脚尽量多次连续触碰毽子。
- 小组练习:分组进行练习,两人之间进行传球和配合,要求尽量保持毽子在空中不落地。
步骤4:小游戏(5分钟)利用小球进行小游戏,如在规定时间内,尽量用毽子击打小球,看哪个小组能够击中次数最多。
这个游戏能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技能,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时:步骤1: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强化他们的记忆。
步骤2:技能进阶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技能进阶练习,如:- 单脚踢毽子:要求学生在保持平衡的情况下用一只脚进行连续踢毽子。
- 多人配合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连续传球和配合的练习,要求用不同的部位(脚、头、肩等)触碰毽子。
步骤3:比赛实践(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应用所学的规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每日一面小学体育《踢毽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快乐体育》第四章“技能篇”第二节“踢毽子”。
详细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技巧和比赛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3. 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踢毽子的动作技巧,如脚部力量的运用、身体协调性等。
教学重点: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团队协作和竞技体育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踢毽子教材、教学视频、示范用毽子。
学具:每个学生一个毽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然后向学生介绍踢毽子的起源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如站立、单脚踢、双脚踢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道有关踢毽子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踢毽子,提高动作熟练度。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竞技比赛(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踢毽子比赛。
比赛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的基本动作站立、单脚踢、双脚踢2. 踢毽子的技巧脚部力量、身体协调性3. 团队合作与竞技体育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踢毽子,录制一段1分钟的视频,展示自己的踢毽子技能。
2. 答案:视频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踢毽子兴趣小组,定期进行训练。
(2)开展校园踢毽子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踢毽子》教案(精选《踢毽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第五章“民族民间体育”的第三节“踢毽子”。
详细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技巧和组合动作,以及相关的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踢毽子的动作技巧和组合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基本动作的准确性、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踢毽子教材、示范用毽子、教学视频。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毽子、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踢毽子比赛,感受踢毽子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3. 技巧与组合动作学习(15分钟)a. 教师示范技巧与组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b.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展示,互相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例题,分析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6. 比赛环节(1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2. 内容:a. 基本动作b. 技巧与组合动作c. 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踢毽子动作练习与比赛策划。
2. 答案:a. 学生自主设计一套踢毽子动作组合。
b. 比赛策划:分组、规则、奖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踢毽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b. 组织踢毽子比赛,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c. 了解其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丰富体育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技巧与组合动作的学习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5.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结构6. 作业设计的目的与实施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踢毽子的基本动作上,如起踢、接毽、变换动作等,这些是踢毽子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踢毽子》教案《踢毽子》教案(精选11篇)《踢毽子》教案 1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脚连续踢毽子。
2、体验民间游戏踢毽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个毽子。
记录笔、纸,录音机、音带。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小朋友来我们来找个位置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吧。
二、踢毽子1、幼儿自由尝试用脚踢毽子。
2、幼儿交流:你是怎么用脚踢毽子的.?3、教师示范用脚连续踢毽子。
4、幼儿尝试连续踢。
三、游戏《谁踢得多》此设计进行试教后发现幼儿对连续踢教学反思:教学的资源源于生活,“踢毽子游戏活动”的开发来源与学生的一次课外活动。
在课间及放学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自发的开展玩“踢毽子”的游戏活动。
并且轻松活泼、兴趣盎然。
我深受启发,这是一次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好契机,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以“踢毽子游戏活动”为主题。
进行了尝试。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踢毽子》教案 2教学目标1.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时经常进行这个活动。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1.制作牵线毽子。
(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
(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
(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来踢牵线毽子。
(1)请几位会踢毽子的学生表演题牵线毽子,并说说感受。
(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
(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
(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
3.踢鸡毛毽子。
(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
(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行演示。
(3)每组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毽子。
《踢毽子》教案 3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脚连续踢毽子。
2、体验民间游戏踢毽子的乐趣。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每人一个毽子。
记录笔、纸,录音机、音带。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小朋友来我们来找个位置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吧。
二、踢毽子。
《踢毽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四章“运动技能”中的“踢毽子”项目。
教学内容包括:毽子的基本踢法、花式踢法、以及毽子组合动作。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毽子的基本技巧,增强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毽子的基本踢法,提高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毽子的基本踢法,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的培养。
难点:花式踢法和毽子组合动作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毽子、教学视频、音响设备。
2. 学具:每人一个毽子。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毽子的基本踢法,如脚内侧踢、脚外侧踢、脚背踢等,并进行示范。
同时,教师展示花式踢法和毽子组合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基本踢法,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踢毽子接力赛”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毽子的基本踢法、花式踢法、毽子组合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毽子的基本踢法,并尝试完成一个花式踢法。
2. 答案:学生完成基本踢法练习,并能完成一个花式踢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发组织踢毽子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同时,教师可适当增加毽子踢法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四章“运动技能”中的“踢毽子”项目。
教学内容包括:毽子的基本踢法(脚内侧踢、脚外侧踢、脚背踢)、花式踢法以及毽子组合动作。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毽子的基本技巧,增强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踢毽子》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快乐体育》第四章“民间体育游戏”第二节“踢毽子”。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如盘踢、拐踢、跳踢等)、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体育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传承民间体育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踢毽子的动作技巧,如盘踢、拐踢、跳踢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踢毽子教材、教学视频、口哨、计时器。
学具:毽子、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踢毽子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如盘踢、拐踢、跳踢等,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如盘踢,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动作做得更标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进行随堂练习,教师给予反馈。
6. 比赛与评价(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评选出最佳团队和最佳个人,并进行表彰。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2. 内容:(1)踢毽子基本动作:盘踢、拐踢、跳踢(2)比赛规则(3)体育精神:团队协作、勇敢自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习的踢毽子动作。
2. 答案:(1)按照课堂所学,正确展示踢毽子动作。
(2)个人反思,提高自身动作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课堂氛围。
(2)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团队协作意识。
(3)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踢毽子兴趣小组,定期进行练习和比赛。
每日一面小学体育《踢毽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教材《快乐体育》第五章“趣味游戏”中的第二节“踢毽子”。
详细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动作要领、比赛规则以及相关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踢毽子的动作要领,尤其是脚部的协调与灵活性。
教学重点: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踢毽子教学视频、示范用毽子、口哨、计时器。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毽子,颜色不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邀请一位踢毽子高手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踢毽子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踢毽子的基本技巧。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位组长带领,进行踢毽子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典型的错误动作进行讲解,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踢毽子比赛,比赛形式为小组接力。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2. 内容:基本技巧:脚内侧、脚外侧、脚背踢动作要领:身体协调、脚步灵活比赛规则:每组接力,时间最短获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踢毽子技巧,并教家长学会踢毽子。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并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动作要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校踢毽子比赛,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集体荣誉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技能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
《踢毽子》体育活动优质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第三节“踢毽子”。
详细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比赛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协调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踢毽子的动作协调性、平衡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比赛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踢毽子教学视频、计时器、口哨、比赛用毽子。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毽子、运动鞋、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自由组合,尝试踢毽子,教师观察学生动作,了解学生基本水平。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踢毽子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
(2)教师示范踢毽子的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个动作难度较大的踢毽子动作,进行拆解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示范,分组进行踢毽子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5. 比赛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规则如下:(1)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每人踢毽子次数最多者为胜。
(2)比赛时间为1分钟,踢毽子次数多者为胜。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基本动作要领2. 踢毽子练习方法3. 比赛规则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本次课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踢毽子,提高动作水平,参加学校举办的踢毽子比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拆解和教授。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实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比赛环节的设计。
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和简洁性。
《踢毽子》体育活动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第五章“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第二节“踢毽子”。
具体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动作要领以及相关的竞技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通过踢毽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协调性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踢毽子教学视频、示范用毽子、哨子、记分牌。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毽子、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踢毽子的历史起源,激发学生对踢毽子的兴趣。
2. 示范:教师示范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包括单脚踢、双脚踢、盘踢、拐踢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要领。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竞技比赛:进行踢毽子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作连贯性和身体协调性。
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单脚踢、双脚踢、盘踢、拐踢2. 动作要领:身体协调、节奏感强、力度适中3. 注意事项: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踢毽子,记录每种技巧的练习次数和进步情况。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学生的实际练习情况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动作连贯性和身体协调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下节课将继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环节。
2. 学生的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
3. 竞技比赛的组织和实施。
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与记录。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示范环节确保动作示范的准确性,避免误导学生。
示范过程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展示动作,以便学生全面理解。
《踢毽子》教案(精选教案:《踢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踢毽子”。
具体内容包括踢毽子的基本技巧、踢毽子的组合动作以及踢毽子比赛的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踢毽子时的身体协调性和踢毽子的组合动作。
2. 教学重点: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毽子、标志物、计时器。
2. 学具:每人一个毽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示范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如脚内侧踢、脚外侧踢、头顶踢等),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组合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踢毽子的组合动作,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团队合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踢毽子比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踢毽子基本技巧:脚内侧踢、脚外侧踢、头顶踢。
2. 踢毽子组合动作:脚内侧踢→脚外侧踢→头顶踢。
3. 团队合作:分组比赛,互相配合,争取胜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练习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并拍摄视频,第二天上课分享。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踢毽子的基本技巧和组合动作,并在视频中展示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踢毽子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校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基本技巧学习环节1. 脚内侧踢:脚内侧踢是踢毽子的基本技巧之一,教师应重点示范和讲解脚内侧踢的动作要领。
校本教材欢乐校园(踢毽子)目录前言 (3)第一章踢毽子的起源 (5)第二章毽子的制作 (6)第三章踢毽子的作用 (7)第四章场地要求与特点 (9)第五章踢毽子的方法第一节空踢单脚踢 (10)第二节盘踢(足内侧踢) (12)第三节磕踢(膝盖踢) (13)第四节脚背踢毽 (14)第五节花样踢 (15)第六章踢毽子的技巧 (16)第七章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 (19)第八章毽子竞赛知识简介 (21)第九章两种儿歌伴唱踢法 (24)后记 (25)本册编制人员主编:副主编:编写人员: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协助人员:前言民间体育踢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服务。
我校结合校本教材课程的开发,倡导“每天健康活动一小时”,重视踢毽活动、探索创建特色办学之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挖掘和整理,现已初步形成教材;我校教师的踢毽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组织指导活动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校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负责,进一步促进了我校踢毽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群体。
总之,踢毽校本教材活动的广泛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了活动的载体功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得到了生动、活泼而主动的发展。
第一章踢毽子的起源踢毽子,又叫“打鸡”。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20世纪30年代后,踢毽运动曾一度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扶植发展中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
1950年,北京市吸收街头踢毽艺人参加杂技团,专设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中国第一次正式的踢毽比赛在广州举行;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1984年,国家体委正式将踢毽子列为全国比赛项目,并颁布了《毽球竞赛规则》,改称踢毽为“毽球”;1987年中国毽球协会成立,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毽球锦标赛、全国职工毽球赛、全国中学生毽球赛三大赛事;在1995年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和1996年的全国农民运动会上,毽球也被列为比赛项目。
从踢毽子发展到毽球成为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新兴现代化体育活动。
如今,踢毽又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一项喜欢的健身运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二章毽子的制作踢毽子这是一项培养和比试技巧的游戏,简单易行,毽子是用一撮鸡毛和双枚铜钱制成的可用脚尖、脚侧、脚背踢出来的十几种花样。
毽子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下列六种:1.纸毽:用棉、塑料和玻璃等纸类,边缘剪成条状,中包一枚铜币。
2.布毽:由布料制作,做法如纸毽。
3.绒线毽:用绒线织成一块,中包铜币,交叉打结而成。
4.瓶盖毽:瓶盖中放鸡毛管和小螺丝帽,并將瓶盖边向內锤扁,插上公鸡毛。
5.塑料毽:利用铁模以软质塑料做成。
6.绒布键盘鸡毛毽:是正统的毽子,作法如瓶盖毽。
并用羽毛、垫片、鹅毛管、布料等实物制作一只花毽。
根据毽子特点及学生自身条件,我校低年级学生主要用绒毽,高年级学生用塑料毽。
第三章踢毽子的作用踢毽子不仅使下肢关节、肌肉、韧带得到了锻炼,而且能有利于人的反应,灵敏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长期低头伏案,肺脏换气功能受限,并使心脏排血量减少,身体新陈代谢下降,继而影响五脏六腑,这是造成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踢毽时,可以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肺活量和血液循环,这就从生理基础上避免了发生亚健康的可能因素。
踢毽子还有调节神经、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毽子虽小,作用却很大,它要求心到、眼到、脚到,需要精力高度集中。
多人参与时,毽子是所有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任何微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毽子起落的中断。
当毽子传他人时,情绪愈加高昂,一旦落地,一片惋惜声。
情感的交流寓于毽子的起落跳动之中,这是避免和克服亚健康的精神因素。
精神饱满、反应灵活、动作准确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一个经常踢毽儿的人就具备这些特点。
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无法踢毽儿,因为反应稍有迟疑或动作稍有偏差,毽子就会失控。
要准确、敏捷、完善地完成动作,就要求中枢神经支配下的整个神经系统功能的健全,还有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完好等。
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不再追逐打闹,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了学生课余时间健康文明的活动意识。
第四章场地要求与特点1、场地要平坦、避风、空气要流通,如在室外有风的地方踢毽子,毽子要重一点。
2、踢毽子为会何会历久不衰并广受欢迎,主要此运动有以下特点:(1)不受人、时、地、气候之限制。
(2)运动量适中,且安全无危险性。
(3)材料易取便宜,花式变化无穷。
(4)有辅助如足球、舞蹈等运动的功能。
(5)在医学上,对下肢有矫治恢复功能。
第五章踢毽子的方法第一节空踢单脚踢空踢每个动作,先练习空踢,目的是培养学生动作的熟练度及身体的平衡感。
基本动作:身体站直,大腿抬起,与身体形成90度角,小腿横向抬起,与大腿成90度角。
单脚踢这是第一种踢法,也是最基本的动作之一。
踢时,左脚着地,支持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右脚由内弯向上踢,手臂应该自然摆动,眼睛注视毽子,着点要在右脚的内侧面上。
拐(单足外踢)这是与踢相反的动作,且也是基本踢法之一。
踢时,一脚着地支持体重,一脚向外拐向上踢,着点在脚外侧面上。
第二节盘踢(足内侧踢)用两足内侧互换踢毽。
髋关节和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带动小腿上摆,膝关节向外张(外摆),大腿自内向外翻转,用足内侧将毽子垂直踢起,一般不超过腰际。
练习时,先要进行“空踢练习(即不使用毽子,而是模仿踢毽子动作的练习,此种方法适用各种踢法的练习)。
练习时,一腿站立,一腿膝关节外张,大腿翻转成内侧向上抬起,足尖向前,足跟距直立腿膝关节约为一个脚长,高度与直立腿膝关节平齐。
抬好后,不要立即放下,停留约五六秒钟,放下换另一腿第三节磕踢(膝盖踢)第四节脚背踢毽脚背踢毽用脚背踢毽,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毽。
此踢毽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毽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毽的质量。
跳跳儿与勾儿的踢法差不多,不同的是勾儿一脚不须离地,而跳儿必须双脚同时离地跳跃。
踢时,两臂向上挥动,使身体保持平衡,两眼注视毽子,身体下落时以脚掌着地,保持轻快优美的姿势。
第一步右盘踢第三步右拐踢第四步左拐踢对踢(两人对踢)由两人一组,每人手里各拿一个毽子,同时发毽,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
(三人对踢)三人成三角形站好,一人发毽,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
(四人对踢)由四人一组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
第六章踢毽子的技巧“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
” 就是说踢毽子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跳跃时,要像山猿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般轻盈,才能把毽子踢好。
踢毽子动作的指导要点:一、选择平坦的场地,避免风的干扰,空气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
)二、每个动作,先练习空踢,目的是培养学生动作的熟练度及身体的平衡感。
三、先从单脚踢开始,学完单脚踢的基本动作后,再练习连贯动作,要左右脚交互练习,以促进身体均衡发展。
第七章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不算双脚同时离地的跳跃动作和其他复杂动作,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共有8种,即盘、蹦、拐、磕、抹、背(音“杯”)、勾、踹。
由于参与踢毽子的民众广及全国各地,而且踢毽子运动的流传又年代久远,所以对同样的动作形成了各地的多达几百种不同的称谓。
下面以中国北方地区的叫法作为参考,列出踢毽子的8种基本动作的传统叫法与现代叫法的不同称谓: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以下名单在新旧名称之后是对动作的解释。
排列如下:新名称/旧名称:对动作的解释和定义。
1.内踢/盘踢: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2.直踢/蹦踢:用脚面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3.外踢/拐踢: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脚后跟在身体侧面或侧后方踢。
4.膝击/磕踢;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5.叉踢/抹子: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或脚心踢。
6.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向身后弯曲用脚心踢。
7.倒勾:背对毽子即将运行的方向,在身体前上方用脚面向身后踢。
8.踹毽/踏毽:在身体前方、侧面或身后用脚心或脚外侧踢。
以下是踢毽子的部分跳跃动作。
跳跃动作比一般动作的难度加大。
对跳跃动作是指换腿做出对称的跳跃动作,难度就更大。
9.跳直踢:一条腿向前提起离地,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后离地腿在身体前方用脚面直踢并先落地。
10.对跳直踢:在用一条腿完成跳直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直踢。
11.跳叉踢/单飞燕:一条腿向前弯曲提起,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然后用后离地的腿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踢。
12.对跳叉踢/双飞燕:在一条腿完成跳叉踢之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叉踢。
13.跳跪踢/鸳鸯拐:双腿同时蹬地起跳并向身后弯曲,用一只脚的脚外侧踢。
14.对跳跪踢/双鸳鸯拐:在完成一次跳跪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紧接着立即用另一只脚外侧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跪踢。
15.跳背踢/跳倒打、跳背毽:一条腿先向前抬起离地,另一条腿向后蹬地起跳并向后弯曲,然后用后离地腿在空中完成背踢动作。
16.对跳背踢/双跳倒打、双跳背毽:在用一只脚完成跳背踢之后,立即用另一只脚做出第2次跳背踢。
17.转体踢: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身体原地旋转360度,然后在毽子不落地的前提下接续下一踢毽动作。
18.头击:用头部的任何位置迎击毽子并将毽子送出。
19.胸腹停/卸毽:用胸部或腹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然下落。
20.停毽/卸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然下落。
但对肩胛骨以下的手臂直至手指尖的停毽动作有特殊规定,即不允许将手臂抬起后接触毽子,否则将被视为“手毽”而等同于毽子落地。
第八章毽子竞赛知识简介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