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件第7课
- 格式:ppt
- 大小:7.78 MB
- 文档页数:70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铁校区课程指导方案(首页)2018 ~2019 学年第一学期课次7 课时2班级2017级电气班2017级机械班2017级机电(3+2)班周次8 日期2018.10.23 2018.10.24 2018.10.25上课地点201、206、101教室教学实施资讯示范小组讨论计划或项目实施实验实习实训√√学习情境名称第7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能力目标1、了解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主要表现;2、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知识目标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
德育渗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教学资源教材、课外资料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考核评价教师评价作业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3、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日期:课程学习指导意见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铁校区教师授课教案教学过程设计:1、学习任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提出要求:(1)能举例说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2)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主要影响。
知识准备:Ipod由美国公司设计,主要元件由日韩生产,最后装配在中国完成。
在售价为299美元的Ipod利益分配中,掌控嵌入式系统和软件设计的苹果公司收益高达80美元,负责提供硬盘的日本企业分得75美元,而做装配代工的中国公司仅收益2美元,连售价的1%都不到。
第7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注意: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现已存在的南北贫富差距;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最后,经济全球化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空前挑战。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NO: 1课题: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挂图:考核(或提问):1,什么是商品?商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复习旧课要点:提出学习本课的要求及学习方法,了解生活中哪些是商品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1、什么是商品?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值规律?4、科学的消费观是怎样的?课外作业(或复习题):本课小结(或改进措施):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商品和货币1、多种多样的商品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商品的基本属性:学生思考: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有什么区别?生产出的废品是商品吗?1、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商品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1、概念:货币是从商品经济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纸币:概念: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4、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不是任意的,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