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的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8
剖面图怎么看剖面图是一种常用于描述地质、地形和工程结构的图表。
通常,它将地壳、岩层、地下水等在不同深度上的变化用简化的图示表示出来。
剖面图通常由水平轴和垂直轴构成,水平轴用于表示距离,垂直轴用于表示深度。
1. 剖面图的基本元素剖面图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元素:1.1 标题剖面图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剖面图所描述的内容。
1.2 坐标轴剖面图通常由水平轴和垂直轴构成。
水平轴表示距离,垂直轴表示深度。
1.3 描述剖面图的描述部分应该清晰地解释图中所显示的各个元素。
描述可以使用文字、符号、箭头等方式进行标注。
2. 如何解读剖面图要正确理解和解读剖面图,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要素:2.1 地质构造信息剖面图可以显示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分布。
通过观察岩层的变化、断层的位置和地层的组成,可以推断出地质构造的特征。
2.2 地层结构信息剖面图可以显示地层的厚度和顺序。
通过观察地层的厚度变化和相对位置,可以了解地层堆积的过程和地层之间的联系。
2.3 地下水信息剖面图可以显示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分布。
通过观察地下水的深度和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可以了解地下水系统的特点和补给源。
2.4 其他信息剖面图还可以显示其他与地质、地形和工程结构相关的信息,例如土壤类型、岩性特征等。
通过观察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地质和工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3. 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剖面图需要收集大量的地质数据,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般的绘制步骤:3.1 收集数据收集所需要的地质数据,包括地面测量数据、钻孔数据、地质剖面等。
3.2 数据处理整理和处理收集到的地质数据,例如根据地质剖面确定地层的分布和厚度。
3.3 绘制图形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用适当的比例和坐标系绘制剖面图。
3.4 标注信息在绘制好的剖面图上,利用文字、符号、箭头等方式标注各种地质信息。
4. 剖面图的应用领域剖面图在地质、工程和环境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地质调查剖面图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估。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
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常考图示]图1 地质地貌示意图图2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判读技巧]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根本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型例题】(2016届雅安模拟)右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2.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⑤接触部位最可能形成( )A.页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砂岩思维过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练习:1.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2016·邯郸检测)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¹º²B»¼½j¾¿§¨◇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 张海荣地质剖面图既反映了某地岩层地貌的静态状况,又能反映出该地地壳运动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借助地质剖面图,考查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综合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试题赏析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侵入后形成了断层 B.岩浆岩切穿了向斜轴部C.断层形成要早于志留纪 D.岩浆岩形成迟于寒武纪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断层错位—岩浆侵入—固结成岩—碰撞挤压—褶皱隆起B.岩浆侵入—断层错位—碰撞挤压—褶皱隆起—固结成岩69C.固结成岩—碰撞挤压—褶皱隆起—断层错位—岩浆侵入D.固结成岩—碰撞挤压—岩浆侵入—断层错位—褶皱隆起【答案】1.D 2.C【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岩浆岩位于断层中,说明该地先出现断层,岩浆沿着断层侵入,因此A选项错误;根据图中岩层新老关系可知,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是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B选项错误;图中断层将志留纪岩层切断,说明志留纪岩层形成早,断层形成晚于志留纪,C选项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寒武纪岩层形成早,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D选项正确。
第2题,据图分析,该地先有沉积物沉积,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岩石;后来该地水平岩层受到碰撞挤压,弯曲变形,隆起形成褶皱;然后又进一步受到挤压,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最后岩浆沿着断层侵入,形成了岩浆岩。
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剖面图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判读技巧如下。
1.分析图例,了解地壳运动过程地质剖面图中的图例非常重要,这些图例包括各种岩石名称、岩层新老关系、断层走向、岩浆路径、岩层的变化等,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的地壳运动过程及岩层发70··生的变化等。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工作者表达和传递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们以图形、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地质现象和地质特征。
对于地质研究、矿产勘查、工程建设等领域来说,准确理解和运用地质图件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图件。
一、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地质体的垂直断面图。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层的顺序、岩性、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
在绘制地质剖面图时,首先要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会选择穿过研究区域内重要地质现象的路线作为剖面线。
然后,根据实地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将地层和构造按照实际比例和形态绘制在图上。
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通常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示,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例如,砂岩可能用黄色线条表示,页岩用灰色线条表示。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等,也会在图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是地质剖面图中的重点内容。
褶皱的形态、轴面的走向和倾斜角度,断层的位置、性质和位移量等都会准确地标注在图上。
通过地质剖面图,我们可以了解地质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地质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质平面图地质平面图是在水平面上展示地质信息的图件。
它反映了地表出露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的分布情况。
绘制地质平面图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工作。
首先,要确定图的比例尺和范围。
然后,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如地层的露头、岩石的分布、断层的走向等,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标注在图上。
在地质平面图中,地层通常用不同的花纹和颜色来表示,并且会标注地层的代号和名称。
构造线,如褶皱的轴线、断层线等,会用特定的线条来表示,并注明其性质和产状。
此外,还会标注出矿产的分布位置和类型。
地质平面图是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的基础图件,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
三、柱状图地质柱状图是对一个地区地层垂直序列的综合描述。
地形剖面图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的知识扩展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
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一:引垂直线法方法二:量距离法3基本的地形的剖面特征(1)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2)山谷的剖面特征(3)山脊的剖面特征(4)山顶的剖面特征4、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5、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6、两点间的直视问题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由点s′向点c′绘直线,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表示直视良好。
地勘报告剖面图怎么看目录1. 介绍1.1 地勘报告剖面图的概念1.2 剖面图的作用2. 剖面图的要素2.1 剖面线2.2 地层标识2.3 坐标轴3. 如何阅读剖面图3.1 确定坐标轴方向3.2 比例尺的使用3.3 理解地层标识4. 剖面图的应用4.1 地质勘探4.2 建筑规划4.3 环境评估1. 介绍1.1 地勘报告剖面图的概念地勘报告剖面图是在地质勘探和研究过程中制作的一种图形化展示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情况的图表。
它通常呈现为垂直切面,显示地下不同深度的地质信息。
1.2 剖面图的作用剖面图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为地质勘探和工程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剖面图的要素2.1 剖面线剖面线是连接地面上不同位置并延伸至地下的虚线,用于表示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2.2 地层标识地层标识是在剖面图中用不同颜色或符号表示的地层信息,包括地层性质、厚度等。
2.3 坐标轴剖面图通常包含横轴和纵轴,用于表示地下深度和地层的信息。
3. 如何阅读剖面图3.1 确定坐标轴方向首先要确定剖面图中的坐标轴方向,以确保正确理解地下地质信息的位置。
3.2 比例尺的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剖面图中地下深度和实际地面之间的比例关系。
3.3 理解地层标识仔细阅读地层标识,了解不同颜色或符号代表的地层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剖面图。
4. 剖面图的应用4.1 地质勘探剖面图在地质勘探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寻找矿产或地下水资源。
4.2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过程中,剖面图可以显示土质、地质构造等信息,帮助规划师更好地设计建筑物。
4.3 环境评估剖面图可以用于环境评估,帮助评估地下水流动情况、地质构造对环境的影响等。
地质剖面图的解读
蕲春一中 王全元
地质剖面图是高考的一种重要的地图形式,一般以一组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地壳变动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地质剖面图的相关信息解读来分析地质作用的过程,形成的地貌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高考重视对地理过程分析的理念,因此,地质剖面图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这节课我们师生共同学习如何利用地质剖面图来获取信息,准确答题。
一、解读思路
地质作用
地质剖面图———岩层信息———— 人类活动
地貌特征 二、具体方法
例题一 读长江口河道平面示意图和其沿海地带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岩层的古老程度为 ( ) A .一样老 B .甲层最老 C .丙层最老 D .不能判断
例题二 (2010年高考广东卷)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A .侵蚀—搬运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
C .风化—侵蚀作用
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总结一:
32°00′ 31°30′ 乙 甲 丙 粗 海面
例题三(2007年高考四川卷)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题
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 )
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
总结二:
例题四(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例题五(2012高考四川卷)右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图中
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例题六、(2013高考广东卷).右图为某地景观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总结三:
4、岩层接触关系 (1)、岩层缺失,可能之一是该岩层形成年代,该地地壳上升,缺少了沉积过程;可能之二是该岩层沉积后马上又遭受外力侵蚀,失去该岩层。
(2)上下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之后该地地壳上升,受外力侵蚀;然后该地地壳又下降(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发生沉积作用,形成上覆岩层。
(3)、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围岩岩层;变质岩的形成晚于相邻的
岩浆岩。
1 2 3 4 5 6 老 新 (a )整合接触 1 2
3 4
7
8 老
新 (b )平行不整合接触 1 2
3 4
10 11 老 新 (c )角度不整合接触 5
6 7
(4)岩浆岩穿插者晚于被穿插者
例题七 (2012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例题八(2007年高考海南卷)右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下题。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
(2)
(1)(1)
(2)
沉积岩Ⅰ
沉积岩Ⅱ
花岗岩
侵蚀面
图例
甲
三、综合应用 (1)随堂演练
1.读“我国某一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题:
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A .甲 B .乙 C .丙
2.(2005年全国卷Ⅰ)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
从P 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A .天然气
水 石油
B .水
石油 天然气
C .石油 天然气 水
D .天然气 石油 水
3(2007年高考天津卷)右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 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
读右图,回答下题。
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 .受挤压,经侵蚀
B .受挤压,经风化
C .受张力,经搬运
D .受张力,经沉积
4035甲
乙 丙
丁
沉积颗粒由大到小依次是乙、丙、丁、甲
隔水层 透水层
4.(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北半
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
右图完成下题。
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2011河南月考)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据此回答5~7题。
5.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
外力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
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2)课后检测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下图1、2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3.(2007年高考山东卷)读图某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
的结
B.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
用造成的
C. 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
化作用
D.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
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年高考山东卷)右图是某地地
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B.③①④
C.④②①D.④①③
5.该类地貌发于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2012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6~7题。
6.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2011年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图中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9.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