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硬化性血管瘤最新重要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1.36 MB
- 文档页数:14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刘铁利;田明;赵海艳;葛莹;李智勇;伍建林【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9)4【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例行CT 增强扫描.[结果]5例肺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2例见斑点状钙化,2例见浅分叶,1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无毛刺和空洞,无胸膜凹陷和受侵,无血管切迹征.CT 值为26~35 Hu.[结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总页数】2页(P371-372)【作者】刘铁利;田明;赵海艳;葛莹;李智勇;伍建林【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J], 陈玲;侯书法;翟建;吴琛;张超;童梦玲;周峰峰2.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基础 [J], 钟灵心3.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基础 [J], 钟灵心;4.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 [J], 殷灿; 虞浩; 陆菲菲; 陈自谦5.肺硬化性血管瘤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点探讨(附18例分析) [J], 杨素梅;马存文;沈开明;胡瑞;蔡雁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硬化性血管瘤肺硬化性血管瘤概述: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亦称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肺部肿瘤,目前已归为腺瘤,最早由Liebow 和 Hubbell于1956年首先报道[1]。
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亦可无明显临床表现,体检偶然发现,且常易与恶性肿瘤相混淆。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目前考虑其为少见的良性疾病。
影像学表现:1.形态学表现:肺部结节影(直径≤3cm),或者肿块影(直径>3cm);2.外形表现:边缘可光滑,可不规则,呈分叶状;3.内部情况:内部有钙化影;4.周围表现:周围可有磨玻璃影浸润,往往无淋巴结转移。
Zhang 等报道了一例 25 岁男性 PSH 患者,其肿瘤不仅仅发生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同时侵犯临近的肺动、静脉及上腔静脉,也累及肺外多部位器官,如肝脏,腹腔,骨骼等[2]。
5.增强情况:增强可有强化[3]。
特殊征象:1、贴边血管征:肿瘤周围点状的强化血管断面影,与肺动脉强化程度相近且与肺门血管相延续,多数学者认为肿瘤膨胀性生长推压血管的结构;2、空气新月征:表现为肿瘤周围新月状或半月形的无肺纹理的透亮区域,这可能是瘤体破裂出血与气管相通或者瘤体毛细血管增生使气道变形后形成肿瘤与包膜间的游离气体;3、尾征:肿瘤边缘尾状突起,且位于肿瘤近肺门侧,这可能是肿瘤对肺门血管的生长趋向性有关;4、肺动脉为主征:肿瘤患侧近肺门端的肺动脉管径明显大于健侧相同位置的肺动脉,是富血管性肿瘤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肺动脉供血非特异征象:5、胸膜凹陷征:表现为病灶周围以小三角形或喇叭状影止于胸膜的线状影,该证的出现提示病变为恶性的可能性大,但亦有报到为良性肿瘤或炎性病变的报道;6、血管集束征:一支或几只血管到达瘤体内或在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主要见于肺癌,与肿瘤浸润生长有关。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
结果PSH好发于中年女性,CT表现为肺周围型孤立性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滑,无深分叶征象,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灌注曲线为平台型。
结论PSH在CT平扫时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征,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贴边血管征”及“空气新月征”更有助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关键词】硬化性血管瘤;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较少,术前多难以诊断[1],本研究回顾本院15例PSH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收集15例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9岁,6例位于右肺,9例位于左肺,10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偶尔发现,5例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及发热症状。
2 结果2.1 CT表现15例均为单发病变,病灶直径10-65 mm,①结节(直径<3 cm):11例,右肺6例,左肺5例。
②肿块4例(直径>3 cm):左肺1例,右肺4例。
③分叶征:5例可见分叶征,均为浅分叶。
④钙化:4例含有钙化。
⑤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1例为完全毛玻璃样结节,2例为结节边缘含有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
⑥周围肺气肿:1例肿块周围可见肺气肿。
⑦动态增强扫描15例均明显强化,强化曲线为缓慢上升型,其中8例可见“贴边血管征”,3例可见“空气新月征”及”晕征”。
2.2 手术病理表现病变表面为灰红或灰白色,部分病灶包膜光整,切面呈灰红、灰黄色,部分病灶内可见小灶坏死、出血及钙化。
光镜可见肺泡上皮增生,肺泡腔不规则扩张或萎陷,部分肺泡腔内可见出血。
组织病理学所见:肿瘤内可见特征性的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性区和硬化区四种形态。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10例报告)况红妹;龚洪翰;彭德昌;张春【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H患者,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47~68岁,平均57.6岁.10例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例仅行CT平扫,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部位:右肺3例,其中上叶1例,中叶2例;左肺7例,其中上叶4例,下叶3例.病灶形态:10例均为圆形、类圆形肺内肿块或结节,境界清晰,分叶不明显(4例有浅分叶)、无毛刺、胸膜牵拉凹陷、卫星病灶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病灶大小:均为单发,最大径1.7~5.1cm,其中<3cm者6例.病灶密度:CT平扫4例密度较均匀,6例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区,4例见点状或粗大点片状钙化;CT增强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9例中7例呈延迟强化.特征性的征象:空气新月征1例、贴边血管征10例、尾征3例、晕征7例.结论: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晕征等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SH的术前诊断.【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4(029)002【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况红妹;龚洪翰;彭德昌;张春【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R814.42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由Liebon和Hubbell自1956年首先提出的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术前误诊率高。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H 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田晓东;周乃康;郑梦利;崔忠厚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1(026)005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近20年收治的肺硬化性血管瘤40例.结果,24例(60%)患者为中老年女性,16例(40%)患者有症状,37例(92.5%)胸片表现为肺内边缘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影,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免疫组化研究显示,肿瘤细胞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电镜检查可见胞浆内数量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术后随诊无转移复发.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来自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总页数】2页(P380-381)
【作者】田晓东;周乃康;郑梦利;崔忠厚
【作者单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解放军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
【相关文献】
1.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41例报告) [J], 王雷;陈砚凝;平育敏;孟宪利;何明;杨丽
2.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J], 郭占林;袁天柱;李代蓉;刘伦旭;王允;伍伫;赵雍
凡;杨俊杰;周清华
3.肺硬化性血管瘤69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J], 张松;张曙光;刘相利;李文雅;张林
4.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J], 罗猛;蒲强;马林;梅建东;胡杨;刘伦旭
5.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临床分析 [J], 王冬滨;赵锡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