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台湾风情画》
- 格式:ppt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8
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案标题: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音乐文化和风情画
2. 培养学生对台湾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台湾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2. 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
3. 台湾音乐与风情画的关联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台湾传统音乐和展示台湾风情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
音乐和风情画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学习:介绍台湾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台湾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介绍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风情画的
意境和内涵。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台湾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台湾音乐的魅力,
并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情感。
4. 总结: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体会,总结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情感和理解
3. 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比赛或展览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拓展台湾文化的视野和影响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台湾风情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在音乐上采用了奇数拍与变化拍的形式进行艺术化创作。
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2学情分析本年级的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所认识,但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才能调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并与音乐之外其他学科知识有所联系。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难点:对比听两部音乐作品,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4教学过程新设计师生问好,上行音阶起立,节奏问候语,下行音阶坐下节奏声部练习o xx x xx o xx o x (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1、介绍作者与作品: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应香港特区之约,由作曲家郭景文于他作。
于1997年香港回归首席演。
作品大气,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创作手法写成。
我们即将听是整个作品b段。
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民族民歌穿插在一起。
(提问精讲启发)2、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
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
旋律舒展。
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
(情境感染讲述示范) 3、(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台湾风情画》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聆听《台湾风情画》,感受浓郁的台湾风情,体会乐曲中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唱、探究过程中体会管弦乐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台湾风情。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辨并演唱乐曲中的主题旋律,并对乐曲进行创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听辨并演唱乐曲中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浓郁的台湾风情。
教学难点:分析音乐的表情术语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并对乐曲进行编创活动。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带领学生去台湾旅游观光。
学生能够感受台湾的美丽风光,同时通过视频详细介绍与本节课相关的四首台湾童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为接下来的乐曲欣赏做铺垫,导出新课——《台湾风情画》。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提问学生:能否听出乐曲中有熟悉的旋律呢?(与上课之前了解的四首台湾童谣相似)。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趣味连线题,乐曲中的四个主题音乐与四首台湾童谣一一对应。
2.深入了解(1)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景以及台湾作家潘皇龙。
(他用四首台湾歌曲作为主题旋律创作了管弦乐曲《台湾风情画》)(2)老师单独播放主题一《大胖呆》,引导学生听辨乐曲中的主要使用乐器。
(大管、英国管、低音号、双簧管、小号)。
老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旋律,提问:主题一《大胖呆》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演唱呢?(欢快地)(3)老师播放主题二《丢丢铜仔》,请学生听辨主要使用乐器。
(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老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奥尔夫声势动作表现节奏,感受乐曲节奏变化。
学生再模唱旋律,感受乐曲情绪。
(活泼地)(4)老师播放主题三《天黑黑》,引导学生听辨主要乐器(长笛、小号)。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三的旋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律动,感受情绪特点。
(悠扬、激动地)(5)主题四《杵歌》,引导学生听辨乐器。
(低音大管)老师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台湾高山族的“杵舞”的由来。
台湾风情画教案教案名称:台湾风情画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学习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教学内容: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学习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教学步骤:Step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台湾的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台湾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
Step2: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通过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
Step3: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人文特色。
Step4:学习绘画技巧向学生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Step5: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台湾的了解和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台湾景点、文化元素或民俗风情进行创作。
Step6: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或评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Step7:总结和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进行评价。
可以提问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对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台湾风景图片和视频2.台湾地图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画纸等)评估方式:1.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2.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和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的评价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台湾的特色景点和文化遗址。
2.邀请台湾艺术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文化和艺术。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节
《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两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教材分析:《御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 :《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此单元的学习不是政治、地理、文学课,而是以音乐作品为依托的课程。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经验、心理品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的阶段,在演唱中对于声音的把控较弱,对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有些困难,在听辨乐器音色上尤其是短笛的音色接触较少;对交响乐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接受程度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层层递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的欢庆之情,《御风万里》中民歌的运用使得这部交响作品极具中国特色;我们还欣赏了《台湾风情画》,我们感受乐曲中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能够做到好好学习,肩负起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的历史使命。
了什么吧!结的同时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育。
板书。
《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澳门香港台湾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能力目标: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感情去听《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七子之歌——澳门》的演唱形式2、三首歌曲歌曲曲式结构3、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教学:1有《大海啊,故乡》所表达的爱国思乡之情导入。
2学生了解澳门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合唱(导语: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体会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澳门同胞共同企盼的心愿。
现在我们一起来聆听澳门人民是用怎样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的。
)1、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充分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提问该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2、教师简介歌曲和曲作者。
学生谈欣赏后的感受。
(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提示学生思考:歌曲应该分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它的“旋律”、“情绪”是如何表现的?学生欣赏并讨论歌曲结构3全班跟老师唱一遍歌曲(三)《东方之珠》:临近澳门的是哪里呢?香港1、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并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意境?歌曲以含蓄而富干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聆听歌曲后讲述自己的感受。
)2、播放罗大佑的《东方之珠》演唱视频,作作者罗大佑的相关介绍说说他们眼中的罗大佑,说出他们熟悉的歌曲,如《童年》、《明天会更好》等。
3,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分为几段(四)《台湾风情画》1由侵略历史导入台湾2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放映台湾图片3学唱唱旋律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和主题四4听歌曲提问每个主题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5介绍表情术语的概念,让学生用表情术语形容每个主题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所欣赏的是三首首意味深长,感人至深的歌曲,这首歌曲它所要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呼唤,代表着祖国是不可分割的。
音乐教案_《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教案:《台湾风情画》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并学习台湾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习演奏《台湾风情画》这首曲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台湾风情画》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钢琴、小提琴、笛子等。
3. 乐谱:《台湾风情画》的乐谱。
4. 音乐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台湾风情画》这首曲子的背景和特点,简要介绍台湾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风格特点。
2. 播放《台湾风情画》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整首曲子的音乐氛围和情感表达。
分析:1. 分析《台湾风情画》的乐曲结构和主题,让学生了解曲子的整体框架和音乐形式。
2. 分析曲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和分析。
演奏:1. 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技能,选择适合的乐器进行演奏。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个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
2. 根据乐谱,逐段教学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
可以先教授主旋律部分,再逐渐添加和声和伴奏。
3. 强调演奏时的表情和情感表达,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传达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合奏:1.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让他们在指导下一起演奏《台湾风情画》。
2. 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奏,注意节奏和和声的统一。
表演: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他们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
2.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可以在《台湾风情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个人的创意和变化。
总结: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他们在学习《台湾风情画》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台湾传统音乐的特点和意义,鼓励他们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拓展:1. 继续学习和演奏其他台湾传统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体验。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或社区的学生一起分享和交流音乐经验和成果。
音乐教案《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且用简单的乐器给音乐伴奏。
2. 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出音乐欢快优美的情绪。
3. 升华体会大自然的美,借此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
教学重难点:1. 能够运用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表演歌曲。
2. 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出示几个声音片段(鸟叫声、雷声、雨声、溪流声)师说: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么那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小溪流水的声音?学生答:叮咚。
引出课题《台湾风情画》二、创设情境,学唱歌曲师说: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声音都很感兴趣,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或者说说你对歌曲的感受。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说(从歌词、曲调等来说)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歌曲,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弹奏一遍旋律,请同学们尝试着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说:同学们学的很快,但是在学唱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出现了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乐理知识(出示课件)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跟琴声练习)师说:同学们学的真快!让我们再来一起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吧!(教师伴奏学生演唱)三、选择乐器,做小伴奏家师说:同学们唱的真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请大家来做个小游戏—给小乐器分家(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将乐器分好家。
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教师伴奏学生演唱)四、拓展歌曲,激发情感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台湾风情画》这首歌曲,但是关于台湾的知识我们还知道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师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关于台湾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台湾的风景名胜、物产、风俗习惯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台湾风情画》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台湾风情画》教案《台湾风情画》教学目的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内容1、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2、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3、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4、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5、(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教学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清晰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反思《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欣赏两首作品,体会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民歌素材,寓意深刻,借助民族音乐等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在欣赏作品之前,我先让学生熟悉作品旋律,再分别听辨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并启发学生总结各民族音乐的大致特点,拓展学生再民歌领域的视野。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聆听作品(提出问题,分段赏析,先唱乐谱再分析歌词等方式熟悉作品)—背唱民歌主题—结合课后实践与创造完成作业,通过启发、讨论、总结等方法,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台湾风情画教案教案名称:台湾风情画教案目标:1.了解台湾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台湾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
2.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介绍台湾的音乐、舞蹈和美食。
4.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台湾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张台湾的地图,让学生指出台湾在哪个地区。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和印象。
步骤二:介绍台湾(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特点。
步骤三:了解台湾文化(15分钟)- 介绍台湾的音乐、舞蹈和美食,并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
- 引导学生思考台湾的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步骤四:绘画创作(40分钟)- 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台湾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台湾的风景、建筑、人物等。
-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形状表达台湾文化的特点。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20分钟)- 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 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台湾地图-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画纸、颜料和画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台湾文化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对台湾文化的表达和创造力。
拓展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台湾的海洋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
- 看台湾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了解更多台湾的文化和人文景观。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教学课题《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课型: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聆听两部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难点对比听两部音乐作品,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可采用分组律动体验作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分析、对比欣赏、讨论、实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应香港特区之约,由作曲家郭景文于他作。
于1997年香港回归首席演。
作品大气,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创作手法写成。
我们即将听是整个作品b段。
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民族民歌穿插在一起。
对作品形成初步认识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25 16 5- 2 5 2 5 25 21 6 56 5 《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
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
旋律舒展。
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二((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由哪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嘎达梅林》唱主题 6 3 3 23 5 6 1 6 2 32 1 6 2. 33 5 1 6(三)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四)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五)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阒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音乐答题题目(课内)作者……国籍……。
演奏或演唱形式……。
……曲式,曲式结构(A B A‘,A B……)体裁……。
第几部分由……乐器,表现(描述、营造)了……场景。
第几部分节奏……,给人一种……的情绪。
主题旋律由……节奏(乐器),表现了……,情绪……。
全曲意在表现……。
作品背景……。
(课外)力度:速度:音色:旋律:分:第几部分由……乐器,表现(描述、营造)了……场景。
第几部分节奏……,给人一种……的情绪。
主题旋律由……节奏(乐器),表现了……,情绪……。
总:全曲意在表现……。
五、作品分析1、作品名称《台湾风情画》作者潘皇龙国籍中国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充满了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
本单元选取了其中的第二乐章,其中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和民歌《大胖呆》(主题一)、《丢丢铜仔》(主题二)、《天黑黑》(主题三)、《杵歌》(主题四)中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音乐童趣鲜明。
2、作品名称《御风万里》(交响序曲)片段作者郭文景国籍中国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体裁序曲课本中听到的是《御风万里》序曲中的B段,其运用复调技巧,将汉、藏、蒙、维等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在《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进行中将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藏族民歌《囊玛》、哈萨克民歌旋律穿插进来与其形成对位,表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祈祷和赞美民族的和睦与繁荣。
高亢有力的《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将乐曲在欢腾的气氛中推向高潮。
备注:序曲是歌剧、舞剧等大型作品的前曲,最早只是为等待观众入场而演奏的简短音乐段落。
3、作品名称《热巴舞曲》作者方可杰国籍中国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体裁舞曲结构:引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二主题四主题五管弦乐《热巴舞曲》是吸收了西藏“热巴舞”中“踢踏舞”和“圆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与插入的舞蹈节奏形成了独特呼应。
全曲手法简练,结构严谨,具有热烈的场景感。
4、作品名称《沃尔塔瓦河》作者斯美塔那国籍捷克(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体裁交响诗曲式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曲式:奏鸣曲式引子:两个源头,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由长笛演奏,第二源头由单簧管演奏,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如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