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台湾风情画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12
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案标题: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音乐文化和风情画
2. 培养学生对台湾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台湾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2. 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
3. 台湾音乐与风情画的关联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台湾传统音乐和展示台湾风情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
音乐和风情画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学习:介绍台湾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台湾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介绍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风情画的
意境和内涵。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台湾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台湾音乐的魅力,
并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情感。
4. 总结: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体会,总结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情感和理解
3. 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比赛或展览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拓展台湾文化的视野和影响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台湾风情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在音乐上采用了奇数拍与变化拍的形式进行艺术化创作。
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2学情分析本年级的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所认识,但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才能调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并与音乐之外其他学科知识有所联系。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难点:对比听两部音乐作品,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4教学过程新设计师生问好,上行音阶起立,节奏问候语,下行音阶坐下节奏声部练习o xx x xx o xx o x (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1、介绍作者与作品: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应香港特区之约,由作曲家郭景文于他作。
于1997年香港回归首席演。
作品大气,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创作手法写成。
我们即将听是整个作品b段。
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民族民歌穿插在一起。
(提问精讲启发)2、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
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
旋律舒展。
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
(情境感染讲述示范) 3、(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八年级上音乐考试试卷1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计16分)1、《云中的城堡》是音乐剧《猫》的选曲(×)2、《总有一天》是音乐剧《金沙》选曲(√)3、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是囊玛(√)4、《老鼠娶亲》是一首河北吹歌(×)5、《图画展览会》是一部交响乐曲(√)6、《黄鹤的故事》是一部管弦乐曲(×)7、《雨打芭蕉》是一首广东音乐(√)8、歌曲《云雀呀云雀》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错)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请把下面的歌曲与相对应的作词、作曲家连接起来.《大海啊故乡》 -------------------------- 王立平《天路》 -------------------------- 印青《黄鹤的故事》 -------------------------- 施咏康《总有一天》 -------------------------- 三宝《御风万里》 -------------------------- 郭文景《七子之歌---澳门》 ---------------------- 闻一多2、把下面的作品与作出相应的连接起来.《正月十五那一天》 ---------------------- 藏族民歌《图画展览会》 -------------------------- 交响音画《沃尔塔瓦河》 -------------------------- 交响诗《美丽的姑娘》 -------------------------- 哈萨克民歌四.欣赏(每题2分,共计14分)聆听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段中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是由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 .2、从B段音乐中听到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四个民族的民歌的音乐旋律. 五、实践与创造(共计27分)一、模仿、创造.(模仿旋律进行“同头换尾”)1=C 2/412 3︱ 54 3︱ 32 34 ︱5 -︱12 3︱54 3︱( ︱ )︱56 5︱ 43 2︱17 12 ︱3-︱︱︱︱︱。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节
《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两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教材分析:《御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 :《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此单元的学习不是政治、地理、文学课,而是以音乐作品为依托的课程。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经验、心理品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的阶段,在演唱中对于声音的把控较弱,对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有些困难,在听辨乐器音色上尤其是短笛的音色接触较少;对交响乐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接受程度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层层递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的欢庆之情,《御风万里》中民歌的运用使得这部交响作品极具中国特色;我们还欣赏了《台湾风情画》,我们感受乐曲中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能够做到好好学习,肩负起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的历史使命。
了什么吧!结的同时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育。
板书。
《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澳门香港台湾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企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2、能力目标: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感情去听《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3、知识目标:了解歌曲《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台湾风情画》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七子之歌——澳门》的演唱形式2、三首歌曲歌曲曲式结构3、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教学:1有《大海啊,故乡》所表达的爱国思乡之情导入。
2学生了解澳门的相关地理历史知识。
(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合唱(导语:从刚才的诗句中我们体会到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是澳门同胞共同企盼的心愿。
现在我们一起来聆听澳门人民是用怎样的歌声表达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的。
)1、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充分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提问该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2、教师简介歌曲和曲作者。
学生谈欣赏后的感受。
(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提示学生思考:歌曲应该分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它的“旋律”、“情绪”是如何表现的?学生欣赏并讨论歌曲结构3全班跟老师唱一遍歌曲(三)《东方之珠》:临近澳门的是哪里呢?香港1、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并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和意境?歌曲以含蓄而富干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聆听歌曲后讲述自己的感受。
)2、播放罗大佑的《东方之珠》演唱视频,作作者罗大佑的相关介绍说说他们眼中的罗大佑,说出他们熟悉的歌曲,如《童年》、《明天会更好》等。
3,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分为几段(四)《台湾风情画》1由侵略历史导入台湾2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放映台湾图片3学唱唱旋律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和主题四4听歌曲提问每个主题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5介绍表情术语的概念,让学生用表情术语形容每个主题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所欣赏的是三首首意味深长,感人至深的歌曲,这首歌曲它所要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呼唤,代表着祖国是不可分割的。
音乐教案《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且用简单的乐器给音乐伴奏。
2. 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出音乐欢快优美的情绪。
3. 升华体会大自然的美,借此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
教学重难点:1. 能够运用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表演歌曲。
2. 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出示几个声音片段(鸟叫声、雷声、雨声、溪流声)师说: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么那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小溪流水的声音?学生答:叮咚。
引出课题《台湾风情画》二、创设情境,学唱歌曲师说: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声音都很感兴趣,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或者说说你对歌曲的感受。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说(从歌词、曲调等来说)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歌曲,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弹奏一遍旋律,请同学们尝试着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说:同学们学的很快,但是在学唱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出现了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乐理知识(出示课件)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跟琴声练习)师说:同学们学的真快!让我们再来一起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吧!(教师伴奏学生演唱)三、选择乐器,做小伴奏家师说:同学们唱的真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请大家来做个小游戏—给小乐器分家(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将乐器分好家。
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教师伴奏学生演唱)四、拓展歌曲,激发情感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台湾风情画》这首歌曲,但是关于台湾的知识我们还知道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师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关于台湾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台湾的风景名胜、物产、风俗习惯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八年级上音乐考试试卷1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计16分)1、《云中的城堡》是音乐剧《猫》的选曲(×)2、《总有一天》是音乐剧《金沙》选曲(√)3、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是囊玛(√)4、《老鼠娶亲》是一首河北吹歌(×)5、《图画展览会》是一部交响乐曲(√)6、《黄鹤的故事》是一部管弦乐曲(×)7、《雨打芭蕉》是一首广东音乐(√)8、歌曲《云雀呀云雀》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错)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请把下面的歌曲与相对应的作词、作曲家连接起来。
《大海啊故乡》 -------------------------- 王立平《天路》 -------------------------- 印青《黄鹤的故事》 -------------------------- 施咏康《总有一天》 -------------------------- 三宝《御风万里》 -------------------------- 郭文景《七子之歌---澳门》 ---------------------- 闻一多2、把下面的作品与作出相应的连接起来。
《正月十五那一天》 ---------------------- 藏族民歌《图画展览会》 -------------------------- 交响音画《沃尔塔瓦河》 -------------------------- 交响诗《美丽的姑娘》 -------------------------- 哈萨克民歌四.欣赏(每题2分,共计14分)聆听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段中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是由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
2、从B段音乐中听到了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四个民族的民歌的音乐旋律。
五、实践与创造(共计27分)一、模仿、创造。
(模仿旋律进行“同头换尾”)1=C 2/412 3︱ 54 3︱ 32 34 ︱5 -︱12 3︱54 3︱( ︱ )︱56 5︱ 43 2︱17 12 ︱3-︱︱︱︱︱。
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教学课题《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课型: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聆听两部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难点对比听两部音乐作品,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可采用分组律动体验作品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分析、对比欣赏、讨论、实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是应香港特区之约,由作曲家郭景文于他作。
于1997年香港回归首席演。
作品大气,采用了主调与复调音乐相交融创作手法写成。
我们即将听是整个作品b段。
它们是由多首我国不同民族民歌穿插在一起。
对作品形成初步认识师生活动(动态随笔)(一)先来听其中前一首歌曲旋律,熟悉吗?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旋律节奏如何?25 16 5- 2 5 2 5 25 21 6 56 5 《黄河船夫曲》是首汉族的陕北民歌,由双簧管吹奏。
是船工摆渡时唱节奏不强。
旋律舒展。
并且在作品中始终以它为主线融合其它少数民族的曲调(二((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贯穿全曲的《黄河船夫曲》旋律由哪三种乐器依次演奏的?双簧管长笛圆号《嘎达梅林》唱主题 6 3 3 23 5 6 1 6 2 32 1 6 2. 33 5 1 6(三)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四)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五)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阒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设计者赵吉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曲作者潘皇龙。
能够演唱并听辨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
分析音乐表现要素;不同的乐器;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内涵。
发挥想象对乐曲编创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欣赏、感受、模唱、探究、合作等活动中,通过学唱《台湾风情画》中四首主题旋律,从而聆听《台湾风情画》,并能够听辨出相对应主题音调。
探究合作、分析并理解音乐各要素、表情术语、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引起的音乐情绪变化。
积极参与到艺术综合实践编创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丰富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台湾风情画》,感受并体验多首民歌在交错变化中得以发展,置身于童年的多彩世界中,音乐童趣鲜明,感受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表达对童年、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能,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
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可以更好地进行小组编创活动。
但是学生的惰性也很明显,需要积极的调动,让学生感到有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听辨并演唱出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
体会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
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难点:能够分析并理解音乐各要素、表情术语所引起的音乐情绪变化。
感受乐曲的内涵。
进行实践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PPT,钢琴,竹竿,双响筒,串铃,碰铃,沙锤【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二、导入通过观看微视频,带领学生去台湾旅游观光的方式,让学生不仅感受台湾的风景,还有台湾动人的歌谣,民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四首歌曲。
(设计意图:营造气氛、渲染氛围。
)师:假如给同学们一次旅行的机会,你们想要去到什么地方呢?生:略师:听同学们说想去的地方都很漂亮,今天让赵老师做一次业余的导游,带着同学们乘上飞机,穿过海洋,来到一座美丽的宝岛台湾。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它美丽的风情吧。
八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汇总第一单元《七子之歌》1、演唱《大海啊故乡》F大调,带再现的二段体,并加尾声。
3/4和4/4,虽然多采用3/4拍,音乐在使用切分和附点节奏中得以变化和发展,像是大海连绵起伏的波涛,又像是对母亲表达思念。
歌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2、演唱和欣赏《我的中国心》,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4/4拍,采用七声羽调式,结构为三段体。
曲作者是黄霑。
3、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为五声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单二部)。
歌曲是在收复澳门的历史背景中创作的。
词作者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闻一多,曲作者是李海鹰。
4、欣赏《东方之珠》为大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
作者是台湾地区著名的创作歌手、音乐人罗大佑。
5、欣赏《台湾风情画》,本段元选取了其中的第二乐章,其中旋律多采用台湾民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太黑黑》《杵歌》中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6、欣赏《御风万里》(交响序曲)片段,全曲曲式结构为:引子+A+B+A’+尾声。
用了四个民族旋律:汉族《黄河船夫曲》、蒙古族民歌、藏族民歌、哈萨克族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1、演唱《雪绒花》为C大调,3/4拍。
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
2、欣赏《回忆》是音乐剧《猫》的主题歌,歌曲采用不常用的12/8拍子写成。
《猫》是音乐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英国作曲家:韦伯。
3、欣赏《云中的城堡》是一首童声独唱歌曲,2/4、3/4、4/4交替进行的变换节拍,a和声小调,三段体结构。
是法国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选曲。
4、欣赏《总有一天》是音乐剧《金沙》中的一首歌曲,是这部音乐剧的主题歌曲,全曲为C 大调,4/4拍,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曲作者三宝。
音乐剧亦称“音乐喜剧”、“百老汇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发展而成的一种娱乐性音乐体裁。
概括的说,音乐剧是一种歌、舞、演并重的现代舞台综合艺术形式,常以叙事为主的戏剧,结合优美通俗的人声歌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态动作来进行表演。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
三、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四、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二)歌曲欣赏:作品介绍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三)教学活动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力度弱表达情绪深情舒缓片段分析二:后半部分(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力度强表达情绪激动有力利用教具让学生集体参与1让学聆听音乐力度变化的感受做出相应的(……)动作!提示:提示随音乐的快慢、强弱,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御风万里》
17'
新授一、欣赏《御风万里》B段
1.尝试听辨《黄河船夫曲》主题第一次出现的主奏乐器。
[设计意图]熟悉双簧管音色。
2.聆听《嘎达梅林》段落
(1)判断曲名以及主题第一次出现的主奏乐器;
(2)复习演唱民歌《嘎达梅林》;
(3)了解复调创作手法,尝试听辨二声部旋律,并简单进行二声部的合作视唱。
[设计意图]听辨民歌旋律,熟悉圆号音色,能关注到两个声部旋律的进行。
3.了解《囊玛》和哈萨克民歌段落,及主奏乐器。
4.简介《御风万里》曲作者、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
5.完整聆听B段,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
思考:作曲家为什么以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开头?并贯穿始终?将不同民族的民歌旋律融入一首交响乐中,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部分到整体,总结作品创作特点,进一步感受作品情感,了解作品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实践练习
1.聆听民歌《大胖呆》和《杵歌》,尝试选择相应的交响乐片段;
2.简单介绍《台湾风情画》;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前面知识的落实,并简要介绍与之前作品创作方式相同的作品。
1'归纳
总结
民歌与中国音乐创作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