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欣赏《台湾风情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篇一:音乐教案】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知道歌曲《清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简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d.c.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三)能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
能通过舞蹈律动、打击乐伴奏、竖笛吹奏等形式表现歌曲。
(四)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以及采用6/8拍。
五)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多种活动进行创编,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一)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二)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一)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三段体结构(二)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知道歌曲《清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简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d.c.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三)能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
能通过舞蹈律动、打击乐伴奏、竖笛吹奏等形式表现歌曲。
(四)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以及采用6/8拍。
五)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创设俗语导入教学过程(本文来第一课时二、新课教学老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清晨是美好一天的新起点,他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朝气。
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来表现这一美好时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清晨》。
(二)学唱歌曲1、感受歌曲(1)老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答:歌曲情绪欢快、优美)(2)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案标题:台湾风情画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音乐文化和风情画
2. 培养学生对台湾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台湾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2. 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
3. 台湾音乐与风情画的关联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台湾传统音乐和展示台湾风情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
音乐和风情画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学习:介绍台湾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台湾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介绍台湾风情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主题,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风情画的
意境和内涵。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台湾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台湾音乐的魅力,
并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情感。
4. 总结:带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体会,总结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评估:
1. 学生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情感和理解
3. 学生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比赛或展览
2.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拓展台湾文化的视野和影响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台湾音乐和风情画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台湾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台湾风情画》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聆听《台湾风情画》,感受浓郁的台湾风情,体会乐曲中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模唱、探究过程中体会管弦乐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的台湾风情。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辨并演唱乐曲中的主题旋律,并对乐曲进行创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听辨并演唱乐曲中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浓郁的台湾风情。
教学难点:分析音乐的表情术语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并对乐曲进行编创活动。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带领学生去台湾旅游观光。
学生能够感受台湾的美丽风光,同时通过视频详细介绍与本节课相关的四首台湾童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为接下来的乐曲欣赏做铺垫,导出新课——《台湾风情画》。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提问学生:能否听出乐曲中有熟悉的旋律呢?(与上课之前了解的四首台湾童谣相似)。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趣味连线题,乐曲中的四个主题音乐与四首台湾童谣一一对应。
2.深入了解(1)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乐曲创作背景以及台湾作家潘皇龙。
(他用四首台湾歌曲作为主题旋律创作了管弦乐曲《台湾风情画》)(2)老师单独播放主题一《大胖呆》,引导学生听辨乐曲中的主要使用乐器。
(大管、英国管、低音号、双簧管、小号)。
老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旋律,提问:主题一《大胖呆》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演唱呢?(欢快地)(3)老师播放主题二《丢丢铜仔》,请学生听辨主要使用乐器。
(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老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奥尔夫声势动作表现节奏,感受乐曲节奏变化。
学生再模唱旋律,感受乐曲情绪。
(活泼地)(4)老师播放主题三《天黑黑》,引导学生听辨主要乐器(长笛、小号)。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三的旋律,进行简单的舞蹈律动,感受情绪特点。
(悠扬、激动地)(5)主题四《杵歌》,引导学生听辨乐器。
(低音大管)老师播放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台湾高山族的“杵舞”的由来。
台湾风情画教案教案名称:台湾风情画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学习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教学内容: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2.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3.学习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教学步骤:Step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台湾的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台湾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
Step2: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通过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
Step3: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人文特色。
Step4:学习绘画技巧向学生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Step5: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台湾的了解和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台湾特色的风情画。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台湾景点、文化元素或民俗风情进行创作。
Step6: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或评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Step7:总结和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进行评价。
可以提问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对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台湾风景图片和视频2.台湾地图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颜料、画笔、画纸等)评估方式:1.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2.学生对台湾的了解程度和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的评价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台湾的特色景点和文化遗址。
2.邀请台湾艺术家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台湾的文化和艺术。
台湾风情画教案教案标题:台湾风情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2. 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
2. 学习绘画技巧,表达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
2. 如何将绘画技巧运用到表达台湾风情的作品中。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2. 不同风情的台湾风景图片或图片资料。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引导学生了解台湾风情。
2. 激发兴趣:展示不同风情的台湾风景图片或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台湾的多样风情。
3. 教学内容:教授绘画技巧,如色彩运用、构图等,引导学生表达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台湾风情画,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欣赏。
6. 总结提升: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台湾文化专家或画家到班级进行讲解和指导,深入了解台湾风情和绘画技巧。
2. 可以组织学生到台湾风情浓郁的地方进行实地写生,感受台湾的风土人情,激发创作灵感。
教学评估:1. 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表达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
2. 学生对台湾风情的理解和感受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欣赏《台湾风情画》教案教学目的
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
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
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内容
1、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2、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
3、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4、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5、(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教学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清晰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 1。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节
《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通过欣赏《台湾风情画》(片段)、《御风万里》(片段)两部作品,呼喊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一颗中国心;表达出中华儿女一个共同的愿望——各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繁荣富强。
教材分析:《御风万里》及《台湾风情画》两首作品,作曲家巧妙地使用了中国民歌 :《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及《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等,其寓意深刻。
借助民族音乐符号向人们传达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一家亲的信念。
此单元的学习不是政治、地理、文学课,而是以音乐作品为依托的课程。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学习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的内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经验、心理品质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的阶段,在演唱中对于声音的把控较弱,对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有些困难,在听辨乐器音色上尤其是短笛的音色接触较少;对交响乐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在接受程度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层层递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对的欢庆之情,《御风万里》中民歌的运用使得这部交响作品极具中国特色;我们还欣赏了《台湾风情画》,我们感受乐曲中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能够做到好好学习,肩负起祖国统一,台湾回归的历史使命。
了什么吧!结的同时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育。
板书。
音乐教案_《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教案:《台湾风情画》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并学习台湾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习演奏《台湾风情画》这首曲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台湾风情画》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乐器:钢琴、小提琴、笛子等。
3. 乐谱:《台湾风情画》的乐谱。
4. 音乐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台湾风情画》这首曲子的背景和特点,简要介绍台湾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风格特点。
2. 播放《台湾风情画》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整首曲子的音乐氛围和情感表达。
分析:1. 分析《台湾风情画》的乐曲结构和主题,让学生了解曲子的整体框架和音乐形式。
2. 分析曲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和分析。
演奏:1. 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技能,选择适合的乐器进行演奏。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个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
2. 根据乐谱,逐段教学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
可以先教授主旋律部分,再逐渐添加和声和伴奏。
3. 强调演奏时的表情和情感表达,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传达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合奏:1. 组织学生进行合奏,让他们在指导下一起演奏《台湾风情画》。
2. 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合奏,注意节奏和和声的统一。
表演: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他们展示他们的演奏成果。
2.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可以在《台湾风情画》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个人的创意和变化。
总结: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他们在学习《台湾风情画》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台湾传统音乐的特点和意义,鼓励他们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拓展:1. 继续学习和演奏其他台湾传统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体验。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或社区的学生一起分享和交流音乐经验和成果。
音乐教案《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且用简单的乐器给音乐伴奏。
2. 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出音乐欢快优美的情绪。
3. 升华体会大自然的美,借此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美丽家园。
教学重难点:1. 能够运用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表演歌曲。
2. 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出示几个声音片段(鸟叫声、雷声、雨声、溪流声)师说: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么那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小溪流水的声音?学生答:叮咚。
引出课题《台湾风情画》二、创设情境,学唱歌曲师说: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声音都很感兴趣,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或者说说你对歌曲的感受。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说(从歌词、曲调等来说)师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色的歌曲,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弹奏一遍旋律,请同学们尝试着跟着琴声学唱歌曲。
(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说:同学们学的很快,但是在学唱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出现了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乐理知识(出示课件)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跟琴声练习)师说:同学们学的真快!让我们再来一起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吧!(教师伴奏学生演唱)三、选择乐器,做小伴奏家师说:同学们唱的真棒!为了表扬大家,老师请大家来做个小游戏—给小乐器分家(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将乐器分好家。
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教师伴奏学生演唱)四、拓展歌曲,激发情感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台湾风情画》这首歌曲,但是关于台湾的知识我们还知道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师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关于台湾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台湾的风景名胜、物产、风俗习惯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台湾风情画》《御风万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主备人:何玲翡9月14号教学目标:欣赏与聆听《台湾风情画》和《御风万里》片段。
结合复习并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领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对音乐中出现的不同的音色,能够知道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一、导入新课二、《台湾风情画》(管弦乐曲)1、聆听音乐,回答乐曲共有几个主题,每个主题都由哪些乐器演奏?2、分析乐曲(共有四个主题)(1)、主题一:围绕台湾童谣《大胖呆》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成。
(2)、主题二:围绕台湾童谣《丢丢铜仔》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来。
这首童谣曲调健康明朗,轻松愉快。
(3)、围绕具有舞蹈性的台湾民歌《天黑黑》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成。
不同乐器的音色使音乐中的同去增添许多色彩。
(4)、主题四:围绕具有歌唱性的台湾民歌《杵歌》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成。
《台湾风情画》第二乐章的音乐诙谐幽默,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御风万里》(交响序曲)1、聆听音乐,回答音乐中出现了哪几个民族的歌曲?2、分析乐曲第一首民歌,采用了汉族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的主要旋律,由双簧管奏出,节奏较为自由、旋律较为舒展。
在《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进行中,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音乐穿插进来。
经过转调,《黄河船夫曲》的旋律依然在进行,藏族民歌的音调又穿插进来。
当圆号和小号演奏《黄河船夫曲》的旋律时,哈萨克族的民歌旋律与其形成复调对位。
3、从音乐当中,大家能够告诉我,作者主要为了表现怎样的意愿的?(通过表现全国人们沉浸在香港回归的巨大欢乐之中,传达中华民族儿女企盼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
)4、再次聆听乐曲。
课后小结:对于民歌接触的很少,而且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喜欢听民歌。
台湾风情画教案教案名称:台湾风情画教案目标:1.了解台湾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台湾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1.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
2.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介绍台湾的音乐、舞蹈和美食。
4.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台湾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张台湾的地图,让学生指出台湾在哪个地区。
-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和印象。
步骤二:介绍台湾(15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特点。
步骤三:了解台湾文化(15分钟)- 介绍台湾的音乐、舞蹈和美食,并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
- 引导学生思考台湾的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步骤四:绘画创作(40分钟)- 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台湾文化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台湾的风景、建筑、人物等。
-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形状表达台湾文化的特点。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20分钟)- 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 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台湾地图-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画纸、颜料和画笔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台湾文化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对台湾文化的表达和创造力。
拓展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台湾的海洋文化和汉文化的融合。
- 看台湾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了解更多台湾的文化和人文景观。
《台湾风情画》教学设计设计者赵吉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曲作者潘皇龙。
能够演唱并听辨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
分析音乐表现要素;不同的乐器;音乐表情术语,体验感受作品内涵。
发挥想象对乐曲编创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欣赏、感受、模唱、探究、合作等活动中,通过学唱《台湾风情画》中四首主题旋律,从而聆听《台湾风情画》,并能够听辨出相对应主题音调。
探究合作、分析并理解音乐各要素、表情术语、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引起的音乐情绪变化。
积极参与到艺术综合实践编创活动中,进一步拓展丰富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台湾风情画》,感受并体验多首民歌在交错变化中得以发展,置身于童年的多彩世界中,音乐童趣鲜明,感受浓郁的台湾传统风情,表达对童年、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能,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
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可以更好地进行小组编创活动。
但是学生的惰性也很明显,需要积极的调动,让学生感到有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听辨并演唱出乐曲中相对应的主题音调。
体会管弦乐的丰富表现力。
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难点:能够分析并理解音乐各要素、表情术语所引起的音乐情绪变化。
感受乐曲的内涵。
进行实践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PPT,钢琴,竹竿,双响筒,串铃,碰铃,沙锤【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二、导入通过观看微视频,带领学生去台湾旅游观光的方式,让学生不仅感受台湾的风景,还有台湾动人的歌谣,民谣和民歌《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杵歌》四首歌曲。
(设计意图:营造气氛、渲染氛围。
)师:假如给同学们一次旅行的机会,你们想要去到什么地方呢?生:略师:听同学们说想去的地方都很漂亮,今天让赵老师做一次业余的导游,带着同学们乘上飞机,穿过海洋,来到一座美丽的宝岛台湾。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它美丽的风情吧。
《台湾风情画》教案第二乐章管弦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通过欣赏和学习《台湾风情画》这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台湾风情画》这首音乐作品,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2.学习并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3.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各个主题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音乐创造活动中,用结构化、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音乐作品,从而指导创造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台湾风情画》乐谱及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台湾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台湾的美丽和独特风情。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台湾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欣赏歌曲《台湾风情画》1.全曲欣赏:播放《台湾风情画》这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并感受其整体结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师:《台湾风情画》作为一首管弦乐作品,通过不同的乐章展现了台湾的风土人情。
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旋律,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
其中,第二乐章是《台湾风情画》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其旋律采用了台湾童谣和民歌中的主体音调进行创作,具体包括《大胖呆》、《丢丢铜仔》、《天黑黑》和《杵歌》等四首作品的音调。
2.分解欣赏:主题一:围绕台湾童谣《大胖呆》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来。
在作品的不同部分,通过不同音区和乐器的运用,使这一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变化。
主题二:基于台湾童谣《丢丢铜仔》的旋律进行创作。
这首童谣的曲调健康明朗、轻松愉快,在作品中与其他主题音调交织,形成了更加奇妙有趣的音乐效果。
此外,这一主题之后还引入了台湾高山族的音调,通过铜管乐器、圆号、小号和中音号的演奏,进一步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色彩。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台湾风情画》
教学目的
1、欣赏聆听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
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
3、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体裁。
教学难点
掌握出现的民歌、童谣并进行听辨。
教学工具
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内容
1、注意声部间的配合与协调导入)伟大的作品往往孕育着一个不平凡的民族。
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作品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
2、用身体简单律动来区分不同民族曲调。
(每个学一个动作)
3、交响序曲:是歌剧、清唱剧、舞剧、声乐、器乐套曲开始曲。
4、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
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与民歌主题音调创作而成。
5、(思考题)请记住刚才的主题,往下听到最后,你又听到歌曲后面还依次出现哪些民族的曲调,知道它们吗?
教学总结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总体清晰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