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简介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从理论上全面阐述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为人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医学观、疾病观和健康观。学习医学心理学对于提高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了解临床上患者的心理状态,搞好医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转变传统的医学观念,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将心理学与医学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技术为临床服务,从而真正作到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一步改进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与人文社科部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根据教学任务成立教学小组,设组长一名,在教研室(科)主任的领导下,按大纲要求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本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

3.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与发展

2.医学模式的发展及转变的意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殊性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心理防卫机制的概念

2.熟悉:感知觉与思维、情绪与情感、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动机冲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遗忘理论;思维和记忆的分类

3.掌握:心理的实质、心理活动的内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意志、心境、人格、性格、气质及动机的概念、特性及应用;需要的层次

【教学内容】

1.心理的实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基本概念

2.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和情绪的生理机制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及意志品质

4.个性的定义及个性包括的内容,能力、气质及性格在医学工作中的意义

【计划学时】6学时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的任务及人的发展理论

2.熟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3.掌握: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年龄段心理健康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内容】

1.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健康的概念及健康的标准

2.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3.成年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策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生物学理论和人性主义理论、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2.熟悉: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3.掌握:行为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教学内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应用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五章心理评估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评估的发展史

2.熟悉:心理评估的概念、种类和用途

3.掌握:应用心理测验的原则,效度、信度、常模的概念,常用心理测验的名称、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

1.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及使用原则

2.心理测验的分类,智商的概念及常用的智力测验

3.人格测验的种类及其操作程序和分数的解释与说明

4.评定量表的使用

【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应激的理论及相关的研究

2.熟悉:生活事件及应激反应

3.掌握:应激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方式

【教学内容】

1.心理应激的概念,塞里的应激理论

2.生活事件的概念及生活事件的分类

3.应对的概念,面对应激事件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

4.社会支持的概念,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七章病人心理与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目的要求】

1.了解:病人的求医行为、医患关系过程

2.熟悉:病人的心理需要常见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医患关系及其意义

3.掌握: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及病人的角色转换,医患关系的模式和沟通技术

【教学内容】

1.病人的概念、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及干预

2.医患关系的模式及意义

【计划学时】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2.熟悉:各科的心身相关问题

3.掌握:各种心身相关问题的特点及解决对策

【教学内容】

1.心身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2.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

3.内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常见临床心理问题及干预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九章心理干预

【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干预的概念

2.熟悉:心理干预的内容与形式

3.掌握:心理治疗的定义历史、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心理治疗的范围【教学内容】

1.心理干预的定义,心理治疗的定义

2.心理干预的内容与形式

3.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和治疗范围

【计划学时】2学时

第十章心理干预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