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格式:docx
- 大小:17.33 KB
- 文档页数:3
⾼⾎压论⽂的参考⽂献⾼⾎压论⽂的参考⽂献 在⽇常学习和⼯作⽣活中,许多⼈都写过论⽂吧,论⽂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章。
你写论⽂时总是⽆从下笔?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压论⽂的参考⽂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压论⽂的参考⽂献1 [1]杨京楠,姬春,刘新萍等。
社区⽼年⾼⾎压患者接受医护⼈员健康教育⽐较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12,27(11):82-84。
[2]温绍君,张蓓。
⾼⾎压的正确诊断及恰当治疗[J]。
中华⽼年⼼脑⾎管病杂志,2014,16(4):337-339。
[3]中国⾼⾎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黄雪颜,李美婷,何咏欣等。
健康⾃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在社区⽼年性⾼⾎压防治中的作⽤[J]。
⼴州医学院学报,2013,41(3):100-103。
[5]袁华,李⽂涛,彭歆等。
我国社区⾼⾎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5):4190-4193。
[6]梁⼩华,顾东风,张欢等。
社区⾼⾎压患者健康管理药物治疗和直接医疗费⽤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732-736。
[7]李淑霞,汤嘉敏。
⽼年⾼⾎压患者⾃我效能与⾃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3-14。
[8]胡晓林,游桂英。
社区中青年⾼⾎压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
重庆医学,2013,42(11):1263-1265。
[9]李顺珍。
个性化健康教育⼲预⽼年⾼⾎压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2012,28(15):2258-2259。
[10]侯鲜桃,马晓红,张艳辉等。
两种健康教育⽅法对⾼⾎压患者⾎压控制效果⽐较[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73-75。
[11]王安龙,李玲玲。
⾼⾎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健康教育论文】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0篇)(共32042字)第一篇: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压改变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效果作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高血压具有起病慢、病程长的特点[1-2],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由于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
本研究以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振安区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高血压患者80例,均符合高血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泌尿系统炎症、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狭窄、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和心房纤颤等。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2岁,平均(51.42±11.39)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3例,3级高血压8例。
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52.38±12.16)岁;1级高血压9例,2级高血压24例,3级高血压7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钙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2、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3、原发性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疗效4、难治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5、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全文总字数:17642 字篇一: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分析【摘要】高血压是以血压持续上升,长期超过正常值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与冠心病、糖尿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高血压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生活和工作也造成极大影响,若不及时控制和治疗,长期高血压容易引发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高血压主要以降压为主,目前临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有很多,本文将详细对高血压药物展开研究分析,具体论述其治疗效果和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高血压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高血压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和肥胖人群,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老龄化问题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良好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之一[1-2]。
临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为II期和III期,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很多老年人存在肝肾功能下降,体脂堆积、肌肉减少,进而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引发高血压,此病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长期服药控制[3]。
下文将系统的阐述高血压疾病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效果。
1高血压的临床疾病特点一个健康人的收缩压水平≤140mmHg,舒张压水平≤90mmHg,而高血压患者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判断为当血压水平超出正常值。
导致高血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肾功能障碍使得肾小球过滤临床下降,导致血容量增高、血压上升;中枢神经障碍引发高血压;长期紧张的精神压力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增多,机体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最终引发高血压;长期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脂肪、蛋白质、胆固醇及油腻性食物,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年龄增高,机体代谢功能和血压调节能力衰退,脂质物质堆积冠状动脉血管内导致高血压发生[4-5]。
高血压患者康复治疗为了探讨康复治疗效果,从2006 年6月~2008年8月对64例老年高血压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4例高血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符合轻中高血压[收缩压18.7~29.3 kPa,平均(21.7±2.3)kPa;舒张压12.0~20.0 kPa,平均(12.5±0.7)kPa]。
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60~80岁,平均66岁。
入选病人系停用降压药物2周以上或未接受药物治疗者。
无其他内科严重疾患。
病人肝、肾功能,尿常规在正常范围,并排除资料不全者。
1.2方法1.2.1血压观测方法治疗前,治疗7周,不同日测坐位血压3次,各取其均值。
治疗7周与治疗前对比分析(表1)。
1.2.2康复治疗方法①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帮助建立合理作息制度,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②限食钠盐(3~5 g/d),减少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戒烟、限酒、减肥,多食富含维生素、钾、镁、钙的食物,多食菜。
③运动锻炼:选择各自喜爱和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骑车、气功、太极拳、广播体操等,早、晚各一次,运动强度维持在本人承受的中等强度以下,以稍累为宜。
治疗期间不用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
2结果3讨论高血压是心、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发病因素之一。
对老年人来说,长期、多种、大剂量的降压药其毒副作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而且会从经济、精神及心理上加重患者的负担。
近年研究表明,包括心理调解运动锻炼的康复疗法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运动可以:①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改善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解功能。
②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解血液循环。
③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
④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偿功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
⑤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心身紧张,消除焦虑状态[1]。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可使老年人摆脱精神上失落、空虚、焦虑和抑郁,减少情绪波动,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50-02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从发病因素、发病率高低来看;男性比女性高,北方比南方高,城市比农村高,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大量饮酒、膳食偏咸的比不饮酒少饮酒、膳食清淡的高,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的比精神放松、心理平衡的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1。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是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鉴于此,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比起西医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药降压效果尚不理想,起效也较慢,故需进一步改进用药思路与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
1 中医辩证治疗1.1 肝火亢盛证主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次证: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法。
治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脉。
主方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6g、生地10g、柴胡6g、泽泻12g、木通12g、车前子10g、甘草6g心火旺加黄连,相火旺加黄柏,木通用白木通(木通科)或川木通(毛茛科),不用关木通(马兜铃科),慎防马兜铃酸损害肾功能2。
1.2 痰湿壅盛型主证: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
次证: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用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法。
治宜化痰降浊兼以平肝通脉,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二陈汤合参。
痰多加莱菔子、天南星、天竺黄,脾虚湿困加豆蔻、砂仁、胸闷加瓜蒌、薤白、郁金,头如裹重加薄荷、白芷。
1.3 阴虚阳亢证主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恶心、烦热次证: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以滋阴潜阳、柔肝熄风,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法。
主方:用镇肝息风汤。
怀牛膝30g、生赭石(先煎)30g、生龙骨15g、生牡蛎(先煎)15g、生龟板(先煎)15g、生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麦芽6g、茵陈6g、甘草5g 眩晕重加天麻、钩藤,腰膝酸软加杜仲、桑寄生。
高血压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高血压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北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
[2]蔡艳芳,商亚丽,马丽欣,等.八段锦联合健康教育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干预研究[J].重庆医学,2016,06:795-796.
[3]林芳,何琼霞.八段锦锻炼治疗老年人1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03:25-26.
[4]付萍萍,张洪斌.八段锦、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降压机制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10:1585-1587.
[5]杨若濒,程淑萍,李佳,等.高血压患者坚持练习八段锦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5-196.
[6]杨慧,赵雅宁,李建民.八段锦锻炼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07:1143-1146.
[7]杨慧.八段锦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D].唐山:河北联合大学,2014. 高血压康复治疗医学论文发表联系杨编辑Q : 1 9 6 6 7 1 5 4 4 0
[8]刘琴,彭德忠,王红艳,等.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4,05:414-416.
[9]陈玉卿,刘瑞珠,何蕊.八段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15,04:52-53,82.
[10]柳爱莲,陆碧琼,郑英英. 八段锦对大学生睡眠和体质干预的探讨[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4:286-289.
[11]陈白.八段锦对社区脑卒中老年高危人群心肺功能、睡眠及心境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12]熊桂华,刘兴山.八段锦结合针刺法对失眠(心脾两虚型)影响的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5,21:65-67,191.
[13]李莉,王宁玫.八段锦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86-87.
[14]于海兰.八段锦运动疗法干预高血压肥胖患者10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3,08:47-48.
[15]曹键.八段锦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病1-3期的临床观察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16]王荔.八段锦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部分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7]周勇,范超,陈一冰,等.八段锦锻炼结合丙酮酸钙补充对肥胖女大学生血清瘦素与脂联素的影响[J]. 辽宁体育科技,2013,06:26-28.
[18] 李红,任超学. 武术功法八段锦对肥胖的研究现状[J]. 价值工程,2011,18:310-311.
[19]郑丽维,陈庆月,陈丰,等.八段锦运动对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03:223-227.
[20]陈庆月.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八段锦对1级高血压降压效果的机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21]陈群,沈嫱,谢晓燕,等.八段锦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超声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3:299-301.
[22]刘鹏飞.八段锦运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23]梁云花,廖色青,韩春蕾,等.八段锦运动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12:2380-2381.
[24]潘华山,冯毅肿.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级高血压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01:4-6.
[25]周小青.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26]刘俊荣,朱丽光,李俊杰,等.“八段锦”对不同血脂水平人群HDL和LDL水平的影响[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03:121-122.
[27]苗福盛,刘祥燕,李野,等.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脂血症患者
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0:46-48.
[28]张晓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超重或肥胖中年女性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29]凌昆,王舰.八段锦辅助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3025-3026.
[30]陈辉,周亚娜.八段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02:178-179.
[31]郭健,张铭,白艳杰,等. 八段锦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941-2942.
[32]何雪.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的康复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0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