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0.59 KB
- 文档页数:5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0.1-2021.12期间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重症急性肾损伤且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以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差异。
结果:患者治疗后 BUN、Scr、Na+、Ca2+、K+以及IL-6、IL-10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改善血肌酐、尿素氮,并能抑制炎症产生,同时矫正电解质,保护肾脏功能,进而减少死亡率,具备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可能引起多个器官组织功能受到损伤,其主要病理机制为炎症细胞、免疫细胞等,引发肾脏血流量减少,肾结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肾功能逐步衰竭。
连续性血液净化,主要是消除血液中毒素,如潴留水份,纠正水电解质混乱,更新机体氧合形态。
目前,血液净化技术飞速发展,连续性肾脏替换疗法的运用范畴日趋普遍,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作为各种危重症救治中重要的支持治疗措施,其疗效已得到证实,可显著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率,本文主要将持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20.1-2021.12期间我院ICU治疗的80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9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5.2±8.1)岁,发病在24-48小时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器官功能支持,包含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酸碱失衡、电解质矫正等医疗手段。
加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将连续血液透析仪器参数设置为:血流速率保持在150~200mL/min,置换液流速保持在2000~3000mL/h,以患者临床指标为基准调节治疗时长,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多为8~12h/d或连续24h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护理体会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的监护和综合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严格的执行和专业的护理。
首先,对病人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
脓毒症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意识等指标需
要随时监测。
同时,还需要监测CRRT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治疗效果,包括血流速、置换率、性状等。
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其次,对病人的营养支持也需要重视。
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缓解病人的体力消耗和代
谢负荷;但是要注意营养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肺水肿和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最后,病人与家属心理护理也不可小觑。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需要长时间,
病人和家属会面对身体、心理和经济的各种挑战。
护士需要及时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了解
其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
总之,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注意到每
一个环节的细节,开展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在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间歇性血液净化,实验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每组10例。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SCr、BUN对比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显低(P<0.05)。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发现,实验组显低(P<0.05)。
结论: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产生。
【关键词】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SCr、BUN;并发症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都非常危急。
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生命体征的异常,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1]。
肾功能衰竭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血钾、低血钙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适用于各种疾病,包括肾衰竭、肝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其意义在于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痛苦和不适。
为此,分析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
结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抽取本院在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每组10例。
上述两组患者经诊断后符合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如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等),患者基础资料完整,经向其表明本次研究意义后,可主动配合本次研究。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连续性血液净化),各40例。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氮素、血肌酐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氮素、血肌酐水平差异不明显 (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
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可有效降低血尿氮素、血肌酐水平,减轻肾功能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血尿氮素;血肌酐脓毒症休克是一种由感染或高度可疑性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该病发病危急凶险,致死率高[1]。
部分脓毒症休克患者常因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恶化并发急性肾损伤,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实质性损害,是临床高危疾病之一。
相关研究表明,并发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休克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
临床通常实施营养支持、抗休克及抗感染等治疗方案,但远期疗效不佳。
本研究旨在探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9~72(65.5±6.5)岁;观察组:男24例,对照组16例,年龄57~69(63.4±5.6)岁,分组后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实施液体复苏、营养支持、抗休克、抗感染、氧气支持、血管活性药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使用设备为GAMBRO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配套有prismaflex M100型滤器。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炎症的影响蒋为;周萍【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年(卷),期】2016(23)2【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 例AKI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比较两种血液净化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BUN)、尿素氮(Scr)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BUN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cr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O3- 和血pH 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程度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改善炎症状况.【总页数】3页(P25-27)【作者】蒋为;周萍【作者单位】311800 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311800 浙江诸暨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王顺;张丽;戴晨;刘健;李素华2.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治疗机制的探讨 [J], 李鑫宇;刘丹颖;马路;单福军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对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米楠4.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炎症因子以及肾功能的影响 [J], 宋飞;张玉文;臧浩良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及对免疫和炎症因子影响[J], 赵云峰;徐志华;顾维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疗效及对毒素清除率的影响分析何伟强;夏剑民;黃秋敏【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疗效及对毒素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为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毒素清除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DBP和SBP均明显下降,SpO2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Cr、乳酸、BUN、血P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1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清除毒素,提高毒素清除率.【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06【总页数】3页(P204-206)【关键词】持续性血液净化;间歇性血液净化;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毒素清除率【作者】何伟强;夏剑民;黃秋敏【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肾内科,广东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肾内科,广东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肾内科,广东广州 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脓毒症是有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发生率高,报道显示,全世界每年患严重脓毒症者超过180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脓毒症病情严重,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急性肾衰竭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目前临床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多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以纠正氮质血症、心力衰竭等症状[2]。
持续性血液净化是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持续性血液净化可以纠正急性肾衰竭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3-4]。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疗效观察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重症脓毒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重症脓毒血症是指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重症脓毒血症的病死率高达30%至70%,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一种通过滤过和吸附技术清除体内有害物质的治疗方法。
CBP可通过血液接触式和非血液接触式两种方式进行,其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CRRT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性物质,调节酸碱平衡和液体平衡,维持电解质的稳定。
CBP对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疗效。
为了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脓毒血症中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病例观察研究。
本研究纳入了30例确诊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在25岁至6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过适应症评估的CRRT治疗。
疗程观察结果显示,30例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开始后的24小时内,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血流动力学稳定。
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
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
治疗期间患者的感染指标也逐渐改善。
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下降明显,细菌培养结果也显示细菌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这些结果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感染源,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显著影响。
在本研究中,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的28天病死率为13.3%,明显低于之前报道的28%至46%的病死率。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
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A组(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B组(22例: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A组患者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为(21.51±2.42)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48.41±2.11)ng/L、白细胞介素-6(IL-6)为(25.21±4.42)ng/L,相关炎症因子均低于B组,A组患者治愈率(95.24%)显著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可取得不同效果,其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关键词】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脓毒症患者伴有炎症反应的同时可影响多器官功能,其中急性肾损伤为脓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为遏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疾病对患者肾脏功能造成的损伤,临床主要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其中常用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上述两种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资料少。
本次研究为弥补相关研究不足,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分别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及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组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男(n=12)、女(n=10),年龄区间为:38岁~74岁、平均(53.42±1.42)岁。
B组22例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男(n=11)、女(n=11),年龄区间为:38岁~72岁、平均(53.40±1.44)岁。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均对研究无显著影响(P>0.05)。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1 期 ·临床医学·79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观察王建国(贵航集团302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CRRT)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近年来贵航集团302医院收治的64例脓毒血症合并AKI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2)。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与血液灌注治疗,在此基础上用CRRT 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及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凝血酶原时间(PT)。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Scr 和血清BUN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T 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B 的水平、MAP 及CVP 相比,P >0.05。
结论:对脓毒血症合并AKI 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血液灌注治疗的基础上,用CRRT 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图分类号]R4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1-0079-02术后1周内,研究组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创面愈合,其创面的愈合率为96.43%;参照组患者中有23例患者的创面愈合,其创面的愈合率为82.14%。
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7.14%;参照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1.43%。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内创面的愈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术后3个月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
2.3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创面出血、胃肠胀气及穿孔等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参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创面出血、胃肠胀气及穿孔等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护理体会对于CRRT治疗患者的入治准备要做到严谨。
护士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基础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护士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出血倾向等,以确定CRRT是否适合该患者。
对于CRRT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需要了解清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血液流量。
对于CRRT设备的操作需要严谨。
CRRT设备的操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护士需要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参数的设置。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设备的状态和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消毒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对于CRRT治疗的观察和记录要细致。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包括血液动力学指标、尿量、电解质水平等的监测。
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记录方面,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治疗参数和治疗效果,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对于CRRT治疗患者的护理要关注全面。
护士需要保持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和支持营养治疗。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护理工作。
只有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疗效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地将患者的血液循环到净化器中进行过滤和净化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前言2. 方法选取重症脓毒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另外5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生化指标、器官功能等变化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
3. 结果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生化指标等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的器官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生化指标等改善幅度较小,器官功能恢复情况也较为缓慢。
病死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4. 讨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生化指标等方面得到了更快更明显的改善,器官功能也更快地得到了恢复。
这可能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及时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炎症介质和有害物质有关。
连续性血液净化还能够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减轻器官负荷,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5. 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生化指标等,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
对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医生应该积极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症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及预后摘要:目的:对重症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考察。
方法:选取76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例,基本治疗方法)、观察组(n=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结果:治疗前,两组炎性反应指标[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指标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特征评分(A-PACHE-Ⅱ、MODS、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呼吸频次、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改善情况不如观察组;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采用基本治疗方法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方式够降低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炎性指标,疗效确切,恢复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脓毒血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及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例)男20例,女1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指标符合重症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满18岁;③在半年内无大量出血、输血史;④SOFA不低于2分;⑤过往病例中没有进行器官移植;⑥患者或其直系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审批。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血液疾病;②服用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药物者;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④服用过具有抗凝血功能药物或其副作用具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患者;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处于特殊时期的患者,如妊娠期、哺乳期。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张绵锋;李智业;郭湖坤【期刊名称】《医药前沿》【年(卷),期】2022(12)21【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降钙素原)、肝再生增强因子、尿Na/H交换体亚型3、血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尿Na/H交换体亚型3、血白细胞介素-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尿Na/H交换体亚型3、血白细胞介素-1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肝再生增强因子、尿Na/H交换体亚型3、血白细胞介素-1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使肾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肝再生增强因子、尿N a/H交换体亚型3、血白细胞介素-18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40例发表时间:2014-08-18T08:22:35.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刘艳辉[导读]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刘艳辉(河南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46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
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
在观察组中给予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对照组中给予标准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APACHE II评分、60d生存情况以及ICU停留时间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APACHE II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
观察组患者60d生存比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270-02脓毒血症的主要致病原因为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
其主要的症状为急性功能性肾损害,此病的死亡率比较高,患者比较容易合并肾功能损伤,治疗比较困难[1]。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近年来日趋成熟,现已经逐渐被广泛运用。
其主要治疗原理为连续、缓慢清除水和溶质物[2-4]。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
观察比较采用高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标准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萍 周波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0期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血压透析滤过治疗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方式加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及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疗效观察 重症脓毒症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急性肾功能衰竭又是重度脓毒症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1-2]。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发现该种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在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84例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2008年国际脓毒症诊疗指南中提出的脓毒症诊断标准。排除以下患者:年龄<18岁或>80岁;肿瘤晚期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者;48h内死亡患者。将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42.6±1.5)岁。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1.8±1.4)岁。在临床资料上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均自愿参与我院本次研究,且参与研究前均已签署之情同意书。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
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
观察。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
病人32例进行调查分析,并将本次参选的32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本次研究中
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
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肾功能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的急性生理和
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分比较不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病人治疗
后的APACHEⅡ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在脓
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病人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
能够提高病人的康复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脓毒血症也称脓毒症,是指有感染或可疑性感染灶所引起的一种全身炎症反
应综合征[1]。
病情逐渐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身体多器官功能性衰竭。
脓毒血症是以过度活跃的宿主炎症反应和凝血级联反应不适应的激活为主要特点
的一种疾病。
严重感染迅速激活宿主全身的防御反应,主要包括凝血补体以及不
同炎症细胞。
与此同时还会伴随血小板活化和微血管血栓的形成。
从而逐渐导致
局部组织缺血,进而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2]。
目前对于脓毒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有关人士指出革兰氏阴性菌释放肉毒素和内源性内毒素等都对病情有直
接联系。
同时,肾功能损伤也是脓血症病人的常见合并症,不仅仅给病人带来了
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3]。
连续性血液治疗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脓
毒血症的治疗治疗方式,在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连续性血液
净化在脓毒血症合并肾功能损伤病人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特选择了32例脓毒血症合并肾功能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病人均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病人,共计32例。
按入院先后分为对比组16例和实验组16例。
对比组中男性病人9例,女性病人7例,年龄从31岁到76岁,平均
(50.28±4.16)岁;实验组中男性病人10例,女性病人6例,年龄从32岁到75岁,平均(50.87±4.35)岁。
两组病人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均无差异对比(P >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和抗休克、液体复苏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病人接受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实验组在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经病人股静脉,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滤器选择APS18,并配用专用管路,当滤器、管路出现凝血或滤器超滤能力降低时进行更换,流量控制在160-200ml/h,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0.2-0,4ml/6h进行抗凝,带病人病情稳定后即可停止治疗。
1.3指标观察和分析
1.3.1对比两组病人治疗的肾功能恢复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1.3.2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APACHEⅡ分。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用百分率%表示时,以X2检验;用(士s)表示时,以T检验,当P<0.05时,两组之间对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恢复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
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肾功能恢复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肾功能恢复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对比(士s;d)
组别
例
数
肾功能恢复
时间
ICU停留时间
实
验组
1610.52±2.5212.36±2.25
对
照组
1614.37±3.2418.42±2.43
T 3.75197.3195
P0.00080.0000
2.1治疗前后的APACHEⅡ分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前的APACHEⅡ分比较不存在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APACHEⅡ分优于对比组(P<0.0.5),结果说明数据有统计意义,见表2。
表2两组病人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APACHEⅡ分对比(士s)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治疗后
实
1615.27±5.117.06±4.29
验组
1615.33±5.3911.89±5.05
对
照组
T0.0323 2.9157
P0.97440.0067
3讨论
有相关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约60万人口患有脓毒症,其中脓毒症患者死
亡人数高达21万人,数据显示死亡率高达30%。
据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研究临床数
据显示,我国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数据结果显示死亡率高达45%。
近年来
由于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其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严重的
会危及患者全身各个器官的衰竭[4],因此对于脓毒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要在疾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并控制全身炎症介质。
来提高整体治疗
效果。
而早期治疗脓毒症是对患者生命安全保障的关键[5]。
连续性血液净化具有
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内环境,清除物质多的优势[6]。
同时,该治疗方式还能够
改善病人的肾功能。
研究发现,我院选取32例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病人分
组研究,发现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实验组在肾功能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及APACHEⅡ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优势明显,两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再一次验证了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时,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
显著,能够提高病人康复速度,此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旭,程世峰.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评价[J].青岛医药卫生,2022,54(1):43-46.
[2]潘艳.用小剂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评价[J].保健文汇,2020(11):11-12.
[3]张永翠.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连续性血液净化片治疗左室射血分数≥40%心衰病人的疗效对比[J].中国处方药,2022,20(5):97-99.
[4]王春燕,齐跃,任海霞.慢性心衰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探讨[J].健康必读,2020(25):71-72.
[5]赵燕.慢性心衰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4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