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乌鲁木齐市充分就业社区复核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全市各街道社区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2.04.16•【字号】乌劳[2012]46号•【施行日期】201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全市各街道社区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乌劳〔2012〕46号)乌鲁木齐县、各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6号)、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试行方案>的通知》(新劳社薪字[2007]38号)、《关于做好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通知》(新劳社监字[2008]2号)要求,我市自2008年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以来,市、区(县)两级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以就业平台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信息系统建立运行,对提高我市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天山区各街道社区范围内开展劳动用工备案试点工作,使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在街道社区与促进就业、扩大社会保险征缴等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为提升我市劳动保障整体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全市各街道社区普遍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全面、准确、动态掌握我市用工单位及从业劳动者基本数据,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更好的规范劳动用工秩序,促进就业和社保征缴工作,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
经研究,决定自2012年起,在我市各区(县)管委会、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
对此,我们制定了《各区(县)街道、社区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方案》、《乌鲁木齐市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机构职责》、《街道、社区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流程》,请遵照执行。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1.12.13•【字号】乌就培[2011]52号•【施行日期】2011.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乌就培〔2011〕52号)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管委会、各区县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效能办在我市“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工作察访核验中提出的要求,我局于2011年11月对全市“零就业家庭”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中发现各区(县)均存在台账不规范、就业跟踪回访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长效机制,现就全面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完善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
各区(县)政府以此次复查工作为契机,实行“零就业家庭”就业承诺制,按照“动态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确保落实”的工作要求,依托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对“零就业家庭”进行登记台账管理,区县要对已认定的“零就业家庭”,通过电话或上门核实的方式进行逐一核查,抽查率做到100%,并及时提供就业帮扶,切实做到“零就业家庭”成员中至少一人在24小时内实现就业。
二、完善“零就业家庭”的退出机制。
已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中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不再作为“零就业家庭”统计,并在台账和数据库中及时注销和注明原因。
①“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有一人实现就业的;②“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3次以上的;③“零就业家庭”中的成员之一通过其他合法渠道取得稳定收入,达到稳定就业标准的;④“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暂无就业愿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就业优惠补贴政策资金网上审批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2.02.03•【字号】乌就培[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就业优惠补贴政策资金网上审批试点工作的通知(乌就培〔2012〕5号)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各区(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全市就业工作效率,实现各项就业优惠补贴政策劳动保障网上审批,我局各业务部门会同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对现有劳动保障网上审批系统进行了完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初步测试成功。
为确保各项就业优惠政策补贴资金安全运行,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就业优惠政策网上审批,特在部分区(县)先行试点,现将试点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试点工作内容及承办部分(一)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管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认定程序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再就业管理科、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二)就业失业统计报表程序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岗位开发科、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三)小额担保贷款审批程序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创业指导科和水磨沟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四)公益性岗位管理程序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五)社区就业援助金审批程序由沙依巴克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六)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审批程序由水磨沟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七)“零就家庭”认定及消除程序由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岗位开发科、米东区就业再就业管理办公室、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
乌鲁木齐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09.03.25•【字号】乌劳[2009]53号•【施行日期】2009.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乌鲁木齐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乌劳〔2009〕53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产业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乌鲁木齐县、各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规范全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根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新劳社[200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乌鲁木齐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乌鲁木齐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切实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新发政[2008]61号)及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新劳社[2009]7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及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和求职且领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简称《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下列本地户籍人员:(一)城镇零就业家庭及夫妻双失业家庭成员;(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三)本人申请认定时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及其以上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下简称“4050”人员);(四)已经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一年内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次以上,非本人原因,仍未实现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应历届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毕业后进行失业登记,连续一年以上仍未实现就业的;(五)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六)失去土地(指因政府征地)且符合上述五款条件之一的农民;(七)截止2011年12月31日前持年审合格《再就业优惠证》的失业人员;(八)城镇未就业的部队复员转业退役人员,随军家属;(九)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的失业人员;(十)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就业困难人员。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扩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项目向街道(社区)延伸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乌人社办[2012]8号【发布部门】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日期】2012.07.04【实施日期】2012.07.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扩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项目向街道(社区)延伸工作方案》的通知(乌人社办〔2012〕8号)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改善年各项安排部署,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水平,现将《扩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种类向街道(社区)延伸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扩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项目向街道(社区)延伸工作方案为完善和扩大街道社区社会保险服务功能,加强区(县)街道社区社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街道社区社会保险经办业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使基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直接面对参保群众。
现结合我市实际,拟在各区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服务项目扩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首府、加强街道社区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现社会保险服务广覆盖、多层面、高效快捷为目标,通过创新管理手段与服务方式,切实发挥街道社区贴近群众服务作用,为社会保险事业的科学长效发展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保险信息联网优势,增加街道社区社会保险经办业务项目,将部分社会保险业务延伸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实现参保群众不出社区就可办理、查询社保相关业务。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贴近群众优势,积极开展社保政策宣传和经办服务工作。
三、组织领导为保证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延伸工作的顺利实施,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责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副书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局长副组长:周峰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副局长芮磊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副局长于军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主任成员:王龙天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少辉沙依巴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单梅高新区(新市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凤玉水磨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何志嘉开发区(头屯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助理纪令海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赵兵达坂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奇乌鲁木齐县城乡社会保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建伟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综合业务科科长唐晓毅天山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夏龙沙依巴克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吴超高新区(新市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阿斯木江水磨沟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李燕开发区(头屯河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章小鹏米东区社会保险管理分局局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社会保险业务延伸工作的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
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换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工作的通知正文:---------------------------------------------------------------------------------------------------------------------------------------------------- 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换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工作的通知(乌劳〔2010〕94号)乌鲁木齐县、各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为逐步建立我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按照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新人社明电【2010】23号)和《关于做好换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有关工作的通知》(新人社办发【2010】11号)文件要求,现就做好换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换证及新设立服务机构的审批工作各区(县)要按照相关要求及各自管理的原则,由原区(县)发放职业中介许可证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在乌鲁木齐市机构改革未完成及国家新的法规未出台之前,各区(县)新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原工作渠道不变,仍按照《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的条件要求及各区(县)管理原则审批,并统一使用新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二、关于对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管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次换证工作,对各区(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排查,准确掌握服务机构状况,持续做好各项监管工作;同时,要尽早尽快完成对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许可证换发工作。
并及时将换证情况以电子邮件方式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职业介绍科。
三、关于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填写说明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分正本和副本,均包括编号、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人(负责人)、机构性质、许可文号、服务范围、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年检记录等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推荐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和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5.24•【字号】内人社办发〔2021〕89号•【施行日期】2021.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推荐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和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深入推动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平台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21〕72号)要求,决定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和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推荐认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推荐要求(一)推荐范围及名额分配1.推荐范围:从各盟市已认定的充分就业社区中推荐。
2.推荐名额:每个盟市最少推荐4个社区。
自治区将对盟市推荐上报的社区材料进行认真复审、统筹考虑,最终确定30个自治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二)推荐标准1.基本标准(1)至少配备1名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2)各项就业创业工作年度目标任务100%完成;(3)就业服务场所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有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必备办公设备。
2.业务标准截止2021年5月底,下列数据达到标准:(1)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劳动者、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均不低于95%,无失业半年以上人员;(2)辖区内符合就业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100%进行登记;(3)零就业家庭认定后10个工作日内至少帮助1人实现就业;(4)符合条件的人员100%发放《就业创业证》;(5)及时上报各项就业报表和工作情况;(6)就业服务信息全部纳入“自治区劳动就业核心业务子系统”管理,准确录入辖区内各种劳动力资源信息,及时维护、动态更新劳动者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援助等信息,信息数据质量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3.工作标准(1)有健全的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制度,保障措施落实到位;(2)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3)连续三年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无群众有效投诉;(4)在推进“稳就业”工作、“保居民就业”任务和就业扶贫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优先。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表彰乌鲁木齐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2.01.04•【字号】乌劳[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表彰乌鲁木齐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决定(乌劳〔2012〕1号)各区(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务局(粮食局)、总工会、工商业联合会、私营个体企业协会:近年来,我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有力推动了劳动关系领域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促进了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对构建和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开展创建活动中,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以促进企业发展和保障职工权益为目标,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劳动关系双方密切合作、共度难关、共谋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乌鲁木齐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决定授予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华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乌鲁木齐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企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创建活动的有效做法,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表率。
希望全市各类企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市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复查零就业家庭动态
清零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工资福利与劳动保险
【发文字号】乌就培[2011]45号
【发布部门】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1.11.30
【实施日期】2011.11.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复查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的通知
(乌就培〔2011〕45号)
各区(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10月,自治区效能办组织自治区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及效能监督员,分三个工作组,对2011年自治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了察访核验,其中抽验了我市“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工作,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朱海仑书记的批示,2011年11月29日下午,李新华秘书长针对此次察访核
1 / 1。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乌鲁木齐市充分就业
社区复核评估验收情况的通报
【法规类别】招工与就业
【发文字号】乌就培[2011]50号
【发布部门】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1.12.07
【实施日期】2011.12.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乌鲁木齐市充分就业社区复核评估验收情况的通
报
(乌就培〔2011〕50号)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管委会,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
为了发挥“充分就业社区”在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充分就业社区”长效管理机制有关要求,我市在430个“充分就业社区”中全面开展了保持和巩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成果工作。
2011年9月至10月,市、区两级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评估专家组,严格按照《乌鲁木齐市充分就业社区复核评估验收办法》及《乌鲁木齐市充分就业
社区复核评估验收评分标准》有关要求,采取区级抽查20%、市级抽查各区5%的比例对“充分就业社区”进行复核评估验收。
被区级抽查复核评估验收的111个“充分就业社区”及市级抽查复核评估验收的22个“充分就业社区”均达标合格,达到复核评估验收的标准,现将“充分就业社区”复验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复核评估验收主要内容包括夯实“充分就业社区”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各类基础台帐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加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情况,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及群众对“充分就业社区”监督情况等四大类二十余项具体指标。
采取了“听取工作汇报,查看基础台账,核对劳动保障平台系统信息录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