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制度(doc 7页)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声像档案是档案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声像手段反映科室工作和历史的
珍贵材料,加强声像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声像档案工作(专、兼职)人员,应按声像档案归档范围,随时收(采)集各种反映科室工作活动及发展变化的声像材料。
二、拍、摄、录的反映本科室各种活动和变化的声像材料,都应在
处理完毕后,连同底片按归档要求及时整理归档。
三、归档的声像材料应按不同载体,年代、问题分类整理、组编,并
用蓝黑钢笔或中性笔按要求作出文字说明,交接时应认真检查。
工作人员在平时保管、接触底片时,注意不要损坏。
四、声像档案均应按顺序立放于柜架上,不能挤压,定期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
工作人员在平时保管、接触底片时,注意不要损坏。
五、声像档案保管期限届满需销毁的,由档案工作人员提出销毁意
见,经科室负责人严格审查,编造销毁清册,经分管领导批准后销毁。
一、总则为加强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确保工程声像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充分发挥工程声像档案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声像档案管理工作。
三、管理职责1. 声像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声像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声像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 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声像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按照规定要求提供、收集、整理、归档工程声像档案。
3. 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声像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负责。
四、声像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 声像档案的收集(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工程声像档案。
(2)工程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施工日志、会议纪要、验收报告、检测报告、设备安装调试记录、施工过程照片、视频等。
2. 声像档案的整理(1)声像档案应按照时间顺序、项目类别、档案类型等进行分类整理。
(2)声像档案应标注档案编号、档案名称、档案形成时间、档案来源等信息。
(3)声像档案的整理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
五、声像档案的保管与利用1. 声像档案的保管(1)声像档案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虫等安全措施。
(2)声像档案的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声像档案的利用(1)声像档案的利用应遵循“合法、合理、保密”的原则。
(2)利用声像档案的单位或个人应向声像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3)查阅声像档案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复制、摘抄、外传。
六、奖惩1. 对在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声像档案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声像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充分发挥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和科研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工程声像档案,包括施工、监理、设计、验收等过程中的声像资料。
第三条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二)完整性原则:档案资料应完整、系统,不得遗漏重要内容。
(三)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密。
(四)利用性原则: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在工程建设、管理和科研中的作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工程声像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单位主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档案管理人员组成。
第五条设立工程声像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
第六条工程声像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对工程声像档案进行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三)对档案进行保管、维护,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四)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为工程建设、管理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工程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一)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监理、设计、验收等环节的声像资料;(二)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书面文件;(三)工程变更、洽商、会议纪要等资料;(四)其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声像资料。
第八条工程声像档案的收集要求:(一)档案资料应真实、完整、准确;(二)档案资料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三)档案资料应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整理。
第九条工程声像档案的整理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二)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编目;(三)编制档案目录、索引;(四)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工程声像资料、电子档案收集及归档管理规定工程照片、声像资料档案的完整、成套并保持各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
是真实反映工程施工情况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
为使工程处承建工程施工过程能做到及时、系统、全面的进行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归档,使工程相关资料更完善,易查找及达到资料的可追溯性。
要求工程处承建的工程项目的照片及声像资料档案拍摄,必须按工程施工进度以单体工程为主顺序进行跟踪拍摄、整理、编辑制作形成完整的工程档案。
图片资料由工段(项目部)或项目管理组负责完成,根据施工进度每周四送交质量管理部存档。
声像资料可根据施工进度情况,结合是否评奖进行拍摄。
须进行扫描的书面资料送交综合办进行扫描存档。
具体需完成电子存档的文件内容如下:一、工程照片档案收集内容(一)工程前期: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建设前原貌:建设前地块原貌及多个不同角度(面)拍摄全景、中景、远景。
基础开挖前原有的情况,施工现场周围环境。
(二)工程方案论证及评选活动实况:主要专家评述、领导讲话、方案优选、定论等。
(三)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工程:打桩作业,桩基形式,地基处理,桩基测试,破桩情况,桩基钢筋绑扎,地基验槽,基础梁分布,基础结构隐蔽,钢结构地脚螺栓埋设,砼浇灌拆模后的情况等(其中每个部份必须有全景、中景、近景)。
应包含;(1)建筑物定位放线后的形状及处理情况。
A:桩基施工情况;(包含开挖土方、钢筋笼绑扎、桩混凝土浇注)(2)地基基础类型及施工工艺。
A:基础承台、地梁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承台、钢筋、模板、测桩;B:基础施工完后混凝土的观感效果;——梁、柱、板效果,节点大样;(四)建筑主体结构:地上建筑物层面的每一层平面、立面及层面(结构相同的可隔3层拍摄一次)、屋面防水层、消防设施、给水设施、钢结构柱、钢结构梁与柱、梁与梁之间连接等。
小区建设中采用相同图纸施工(单体)的可选取一栋作为代表,但必须全面反映该栋建筑施工情况(其中一层平面必须有全景、中景)。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档案馆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声像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馆所有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档案馆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声像档案的合法权益。
(二)科学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声像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三)安全第一:确保声像档案的实体和信息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和泄露。
(四)服务至上: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二章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收集范围:(一)反映本馆业务活动的声像资料,如会议、培训、展览、学术交流等活动的照片、录音、录像等。
(二)反映本馆历史沿革的声像资料,如成立庆典、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等。
(三)反映本馆工作成果的声像资料,如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科研成果等。
(四)反映本馆工作人员风采的声像资料,如个人照片、工作场景等。
第五条收集方法:(一)主动收集: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收集与本馆业务、历史、成果、人员等相关的声像资料。
(二)被动收集:对捐赠、移交、交换等途径获得的声像资料,进行接收和登记。
第六条整理要求:(一)分类整理:根据声像档案的内容、形式、时间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类,便于查找和利用。
(二)编号登记:对收集到的声像档案进行编号,建立登记台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三)著录标引:对声像档案进行详细著录,包括档案名称、作者、时间、载体、格式等,便于检索。
第三章保管与保护第七条保管要求:(一)存放条件:声像档案存放于通风、干燥、防尘、防潮、防虫、防鼠的专用库房。
(二)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声像档案保管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火灾、盗窃等事故发生。
第八条保护措施:(一)技术保护:采用数字技术,对声像档案进行备份、加密,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
城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保证城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部令第90号)及《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等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包括反转片)、影片、录像带、光盘及磁性载体,以声像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建设单位应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的声像档案主要有:建设工程的照片档案、录像档案和相应的文字说明。
第四条照片档案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主体明确、影像清晰、画面完整、未加修饰剪裁;(二)能体现工程竣工后的外观、设计特色、地理位置;(三)以传统感光材料为载体的照片需报送底片、正片(照片);(四)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其影像不能进行后期加工,光学分辨率不得小于400万有效像素(不允许插值)。
第五条录像档案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主题明确、内容连贯简洁、影像清晰、镜头平稳;(二)需注明工程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外观、周围环境、人防设施、消防设施、水电设施、保安设施、标准房、标准层、设计特色、建筑特色等;(三)报送第一代素材录像带,以及编辑后成品带或光盘(DVD或以上素质的格式)。
第六条文字说明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地点、开工日期、竣工日期、投资额、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层数、摄影日期、摄影者等。
照片说明应填写厦门市城建档案馆印制的《城建档案馆(室)声像档案著录卡》(见附件1,以下简称《著录卡》,《著录卡》可在网上下载,网址:),录像说明需用配音或字幕进行说明。
第七条凡按规定必须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竣工档案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按如下规定报送声像档案:(一)三等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分类见附件2)应报送照片档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二)二等及以上工程应报送照片档案、录像档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声像档案接收人员应认真核对文字说明引用的相关文件;(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除应报送以上规定的照片档案、录像档案及相应的文字说明外,还应报送建设前原始地形、地貌、施工过程中重要部位隐蔽工程、重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重要领导人和著名人物的有关工程活动以及其他工程重要事件的照片或录像资料等声像档案材料原件或复制品。
附件七、工程电子及声像档案归档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档案管理,规范公司电子文件和音像档案的整理,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依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2011编制而成。
一、电子档案(一)工程建设过程中电子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应按照公司《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管理办法》中附件三建设工程监理竣工归档资料附件、四建设工程项目竣工资料明细表、附件五设备工程监理竣工归档资料中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设电子文件元数据的保管期限应与内容信息的保管期限一致。
监理合同停止或工程竣工一月内应完成电子资料归档。
(二)电子文件的类别代码标识如下表:(三)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每份建设电子文件进行登记,电子文件登记表(见附表一)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
(四)项目监理机构归档的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应采用下表所列开放式文件格式或通用格式进行存储。
专用软件产生的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转换成通用格式。
(五)归档的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应采用电子签名手段,所载内容应真实和可靠。
(六)归档的工程电子文件的内容必须与其纸质档案一致。
(七)离线归档的建设工程电子档案载体,应采用一次性写入光盘。
光盘不应有磨损、划伤。
(八)存储移交电子档案的载体应经过检测,应无病毒、无数据读写故障,并应确保接收方能通过适当的设备读出数据。
(九)电子档案整理归档时要填写建设电子文件(档案)载体封面。
(详见附表二)二、声像档案(一)工程建设活动的声像档案收集范围,应包括下列内容:1、反映工程原址、原貌及周边状况的声像档案;2、记录工程建设活动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如拆迁情况、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工程招标与投标、奠基仪式等的声像档案;3、记录基础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放线、打桩、基槽开挖、桩基处理等关键工序的声像档案;4、记录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整体情况,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隐蔽工程施工,内处装修装饰的声像档案;5、反映工程采用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声像档案;6、记录工程重大事故第一现场、事故指挥和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情况的声像档案;7、记录工程验收情况、竣工典礼的声像档案;8、反映竣工后的工程面貌的声像档案。
一、照片档案
1.工程照片图像画面要求清晰,对同一拍摄对象有不同角度、不同阶段的照片。
照片规格为5寸光面照片,同时附底片和文字说明(照片题名、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摄像者、文字注解),并整理成册。
每册照片要求书写《照片档案总说明》,内容含工程造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结构、面积、高度、层次、长度、宽度、亮化、绿化等。
2.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光学分辨率不小于400万有效像素,其影像不能进行后期加工。
3.所有照片的底片不可缺少。
二、录像档案
1.工程录像档案拍摄画面要清晰平稳,未编辑的素材录相带要有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包括拍摄名称、内容、时间、拍摄者,同时附工程概况简介(工程名称、工程造价、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结构、面积、高度、层次、长度、宽度、亮化、绿化等)。
2.总投资在人民币五千万(含五千元)以上或10栋以上小区的项目及申报鲁班奖或金杯奖工程项目,除报送两册以上的照片档案以外,还应编辑制作5—8分钟专题片。
要求图象清晰平稳,配有解说词或字幕,解说、字幕、图象画面同步准确,相带规格为广播级专业录相带。
注:五千万元以下工程不报送录像档案
☆号为五千万元以下工程照片档案归档内容
照片档案总说明。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程(doc 74页)1 总那么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统一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管线工程)文件、照片、录像带及所载信息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
建设工程中其他专业类工程按各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经批准按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差不多建设单位。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能够有多个单项工程,也能够只有一个单项工程。
2.0.2建筑工程〔building project〕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3单项工程〔single project〕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4单位工程〔unit project〕具有单独设计,能够独立施工,但完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
2.0.5市政公用工程〔municipal project〕为新建、改建或扩建都市公用基础建设项目和附属建、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安装、爱护和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2.0.6管线工程〔pipelines and cables project〕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种地上架空线路、地下管道、线路以及相关的地下工程。
2.0.7竣工测量〔final surveying〕工程竣工后,为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对实际完成的各项工程进行的一次全面量测的作业。
对管线工程要紧指检查其主点、检查井位置以及附属构筑物施工后的实际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测量工作,包括调查核实其种类、走向、规格、材质和建设年月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绘管线竣工图。
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制度(doc 7页)
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
淮建办〔2009〕133号————————————————————
关于印发《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
资料归档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工作,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现将《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暂行规定》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淮安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暂行规定
一、为进一步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的归档,根据《江苏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以及《淮安市城建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主要是指在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录音、录像等以声像为主、文字为辅的历史记录。
三、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
(一)2000平方米以上所有的建设工程项目都要报送有关照片档案资料。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工程报送有关照片和录像资料
七层(含7层)以上建筑;单位工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项目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3万平方米以上;单跨跨度16米以上厂房;人防设施;市政主要道路;多孔100米或单孔40米以上桥梁;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自来水厂;燃气厂;港口码头;水利防洪设施。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工程报送有关照片、录像资料及专题录像片
列为市级以上重点工程的项目;需申报市级以上优质工程项目。
四、建设工程声像资料归档内容
(一)开工前
1.原址、原貌及周边状况;
2.拆迁情况。
(二)基础工程
1.基础异常情况技术处理,土壤岩样分析过程等情况;
2.建筑物基础类型及施工、特殊施工的技术工艺现场;
3.建筑物位移、沉降、变形及处理。
(三)主体工程
1.主体设计模型;
2.钢筋结构、管线等主要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3.砌体、砼灌注、屋面工程;
4.主体结构布局、大型构件安装等现场;
5.防水、保温、防腐工程的工艺现场;
6.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施工情况;
7.质量事故及处理情况。
(四)竣工后新貌
1.工程整体外观和立面状况;
2.消防等主要设施情况等。
(五)其他方面
1.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图;
2.开工、竣工仪式;
3.施工建设中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
4.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5.竣工验收情况。
其中,开工前原貌、基础处理、隐蔽工程、砼灌注、屋面、质量事故、竣工后新貌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的必备内容。
五、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的归档要求
(一)总体要求
移交归档的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应当真实全面地反映工程原貌和建设情况,必备内容应当齐全。
要按有关要求整理立卷,制成光盘,并填写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著录卡。
(二)照片档案资料归档要求
1.照片应当主题明确,画面清晰完整,色彩还原准确,被摄主体不能有明显失真变形现象;
2.数码照片应当尽量使用不低于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摄;
3.照片整理时,应注明拍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
4.照片的数量视工程项目而定,一般不少于30张。
(三)录像档案资料归档要求
1.录像档案资料应当使用DV摄像机或比DV摄像机拍摄效果更好的机器拍摄;
2.录像档案资料应当主题明确,图像稳定,画面清晰,色彩真实;
3.录像带应当材质完好,没有变形、断裂、发霉及磁粉脱落现象;
4.录像档案资料片一般不少于30分钟,并配有相应文字说明;
5.专题录像片应当结构完整,片长一般为5—10分钟,并附有解说词稿。
(四)录音档案资料归档要求
1.录音档案资料应当内容完整,声音清楚,材质完好;
2.每盒录音带应当配有录音文字整理材料,说明内容、时间、地点、人物。
(五)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编制、整理由建设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依照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编制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和阶段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及时与城建档案馆联系,接受城建档案馆的业务指导。
六、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归档程序及有关事项
(一)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是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建设工程档案一道进行归档,在工程竣工验收前,一并和其他载体形式的工程档案报送城建档案馆进行专项预验收,
验收合格后,由城建档案馆出具《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意见书》,方可办理工程竣工备案等手续。
(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包括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竣工档案。
(三)本暂行规定由市城建档案馆解释。
(四)本暂行规定从二00九年九月起执行。
附件1
城建档案馆(室)声像档案著录卡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地点:设计单位:
设计者:开工日期:
施工单位:竣工日期:
投资额: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结构:
层数(地下):层数(地上):
管线(道路)长:道路(宽):
类别录像分钟,录音分钟,专题片分钟,照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