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斯宾诺莎“观念”学说的诠释

  • 格式:pdf
  • 大小:166.43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斯宾诺莎“观念”学说的诠释

[摘要]对于斯宾诺莎“观念”概念的诠释,有助于在哲学传统中理解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斯宾诺莎的历史背景使得他无法完全摆脱中世纪那种对于“观念”概念的理解,尽管如此他仍利用“自因”概念从自身推出自身的认识以及利用几何学的方法以求获得真观念,并且对于“观念”概念的利用已经具有心理学的特征,这是他的哲学价值。

[关键词]斯宾诺莎;观念;自因

一、斯宾诺莎之前“观念”概念的诠释

“观念”(idea)一词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涵义较为复杂的词,按照英国经验论的理解,则把观念当作心灵的感性形象(image)或印象(impression)。经验论者谈到的观念意义十分广泛,被心灵所知觉和思想的一切意识内容,举凡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都是观念;词是观念的表达,凡是能够被名词表达的意义都是观念。洛克在“白板说”的前提上批驳天赋观念说,指出只有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才有了观念。他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类: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断消极地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官”,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他又把观念分为不同类别,区分了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并非知识本身。洛克把经验的对象统称为观念,而休谟则把他们称为知觉。休谟按照知觉呈现出来的性质,被知觉的对象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的差别,心灵对于两者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休谟其实是取消了洛克的双重经验论,把观念的来源归结为印象,把反省印象的来源归结为感觉印象。心灵的理解力把简单知觉结合为复合观念;知识由复合观念表达,存在于对观念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和判断之中,因此,知识的性质取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经验论者那里的“观念”涵义。我们有必要回到“观念”出现的源头,领略这一词的源始意义。

Idea一词来自东西“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在荷马和早期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著作中,这个词都指有形事物的“显相”、“形状”等。柏拉图在最早使用eidos,idea时,把希腊文“显相”的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译为“理念”(Idea)或“型相”(From)。因此idea最早的意思应当是指一种不依赖人的心灵而独立存在的型相。但在柏拉图看来,这种独立存在的型相虽然是所看的东西,但本身却是不可为我们感官所认识的,它是思想的对象,而不是感觉的对象,它是永恒不变

的存在,而不是变幻无常的存在。因此柏拉图指出在可感世界之外还存在哟个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这个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独立于人的心灵而存在,并且是可感世界即现实世界的原型。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种两个世界的理论,对形式和质料进行了区分。形式(from)包含有柏拉图的eidos,idea的意义。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形式和质料,质料(matter)是一种无规定的东西,而形式就是一种给予质料以规定性的东西,有时他用可能性和现实性来区分质料和形式,形式乃是使可能性的质料作为现实性的东西,人的心灵之所以能认识客观事物,就在于把握、接受了事物的形式。到了中世纪哲学那里柏拉图的这种观念含义转变为“上帝的思想”。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观念学说从上帝心灵中的存在回到人的心灵中的存在。即上文在英国经验论者那里所得到表现的。唯理论者笛卡尔则认为观念不应仅指我们心灵任意形成的概念,而应指存在于我们理智中的事物的客观本质,这种主张依据于经院哲学关于形式本质与客观本质的同一学说,即凡是具有客观本质的东西也一定具有形式本质,事物就其存在于自然中有形式的实在,而就事物存在于思想中则有客观的实在,形式的实在和客观的实在乃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

二、斯宾诺莎“观念”学说的诠释

在《伦理学》第二部分中对于观念下的定义是:“观念,我理解为心灵所形成的概念,因为心灵是能思的东西。”“我说概念而不说知觉(perceptio),因为知觉这个名词似乎表示心灵之于对象是被动的,而概念一词则表示心灵的主动。”“人的本质不包含必然的存在”,但是“人有思想。我们知道我们思想”,这在于“思想是神的一个属性,或者神是一个能思想的东西。”神或实体有两个根本属性,即思想属性和广延属性,这两种属性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无限永恒样态而具有一种样态化的能动作用,因此观念是神的思想属性的样态。一切个别事物都是神的广延属性的样态,对于这些个别事物,在神的思想属性里必有与其相关联和相对应的样态,也就是说在神的无限理智中必有关于它们的观念。同样的,对于神的思想属性的每一个样态,在神的广延属性里必有与其相关联和相对应的样态,也就是说,神的无线理智内的每一个观念,必有一个广延存在的事物作为它的对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神的存在不是像中世纪经院哲学那种通过观念推导存在的安瑟伦的先天证明方法,也不是托马斯的后天证明方法,斯宾诺莎哲学的基础在于“自因”(causa sui),即“它的本质即包含存在(existentia),或者它的本性只能设想为存在着”,神(Deus)是“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个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而实体(substantia),则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除了神作为一个能思想的东西,人的心

灵也是能思想的东西,因此也有人心灵形成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人的心灵萍姐身体情状所形成的观念,是人的心灵关于外物激动身体所产生的情状的观念。

在斯宾诺莎那里,“观念”具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事物的“客观本质”,是关于事物的本质或本性的观念,这是不受人的心灵任何影响的纯粹客观观念或自然观念。这一方面就是延续了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客观本质”的传统。二是指人的心灵对于可感事物的知觉形象或印象,这便和洛克观念学说一样具有心理学特征,不仅仅指客观事物的本质或本性,而是指被感知的人由于受到外物的刺激或激动而在内心中具有的关于外物的形象或印象,这种印象不完全表现外物性质,而是更多地表现人自我的性质。

我们知道斯宾诺莎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正如《伦理学》全标题《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一样。但是几何学方法存在一种循环,即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需要首先证明我们用以证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是正确的。斯宾诺莎不得不面临寻找如何获得方法论的方法的问题。他指出正确的方法论是对真理的反思,“方法不是别的,只是反思的知识或观念的观念”。因此他提出“真观念”的概念,这种开始于天赋观念的方法论的反思,是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他的方法论是纯理智的,反思不需要外部的感觉经验,只与观念之间的比较有关。根据观念清晰的程度,他区分了四种知识:有传闻和符号得到的知识,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推理知识和直观知识。前两种是意见和想象,是错误的来源,因为他们都是片面和混淆的观念;推理知识即理性,是关于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观念,他们是从真观念推理出来的;直观知识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它们是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由此可见,斯宾诺莎坚持神的一切观念是真观念和正确观念,而人的心灵由于外界事物激动人体所产生的情状的观念不都是正确的,人的心灵可以形成或具有真观念和正确观念,即关于一切事物共同的东西和神的永恒无限本质的观念。